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机器人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洁 王春方 +4 位作者 杨飞 于洪丽 孙长城 张颖 杜金刚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观察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上肢机器人(RT)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观察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上肢机器人(RT)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tDCS联合RT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假tDCS联合RT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和组块试验(BBT)评价2组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采用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评价2组患者ADL能力。结果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AOU、QOM评分和BB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的FMA、AOU、QOM评分和BBT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MA、AOU、QOM评分和BBT分别为(45.50±4.75)分、(3.10±1.01)分、(3.32±0.97)分和(23.75±6.97)个,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极tDCS联合RT机器人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提高其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机器人治疗 脑卒中 上肢康复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机器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飞 田蓉 +4 位作者 王春方 孙长城 王慧 张颖 杜金刚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5-330,共6页
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难以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新型且有效的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典型的非侵入性脑刺激形式,其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来改善... 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难以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新型且有效的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一种典型的非侵入性脑刺激形式,其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来改善运动表现,广泛用于上肢功能康复.研究结果表明,tDCS结合重复性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机器人治疗(RT)可提供高强度、重复性的运动疗法,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康复需求.因此,tDCS联合RT可有效增强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对tDCS联合RT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如目标患者、治疗方法、康复效果、组合方法等,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机器人治疗 上肢康复
原文传递
上肢机器人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震 张盘德 +4 位作者 容小川 皮周凯 李桂恩 林楚克 张晋昕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 研究上肢机器人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期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上... 目的 研究上肢机器人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期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FMA)进行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 治疗3周后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患者的FMA和FIM评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3周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的FMA为(47.53 ±10.6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34.73±8.14)分(P<0.05);而治疗3周后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患者的FIM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肌电生物反馈,但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未见特别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 急性脑卒中 上肢 功能
原文传递
智能机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少强 刘浩 +2 位作者 郭文亮 周圆圆 李时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科学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精准控制、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已日趋成熟,逐步走进生活的各个领域。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类抗击疫情,直面病毒的高传染性、感染后较高的致死率,以及社会恐慌等... 科学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精准控制、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已日趋成熟,逐步走进生活的各个领域。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类抗击疫情,直面病毒的高传染性、感染后较高的致死率,以及社会恐慌等各种挑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变化,发现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医疗领域,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用于科普及防控宣传,可以增加全社会对疾病的认知,减少社会的恐慌。智能机器人与医疗技术的有效结合能达到科学抗疫1加1大于2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能顺应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治疗与采样 工智能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COVID-19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5
作者 赵艳 唐迪 +3 位作者 李月 崔向红 刘东杰 王丽丽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住院,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初发脑卒中患者75例(病程<3个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住院,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初发脑卒中患者75例(病程<3个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康复机器人训练组(B组)、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各25人。3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运动想象疗法训练;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C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3组均接受8周治疗。治疗前、治疗4、8周后,采用Armeo?Spring上肢康复机器人关节活动数据、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4、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提高(P<0.001);治疗4、8周后,B组、C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且C组各项指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机器人治疗 运动想象疗法 上肢 运动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任燕 朱健华 +1 位作者 顾艳荭 丁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期17-18,共2页
综述了近年来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介入时间、康复训练方法,提出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仿生学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康复生物工程的发展,促进运动疗法进步。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 训练时间 训练方法 作业治疗 机器人辅助治疗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儿童肢体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苏予洁 裴菊红 +4 位作者 钟娟平 谢琪 南锐伶 王兴蕾 豆欣蔓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3-27,共5页
目的对康复机器人技术在脑瘫患儿康复领域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展望未来发展,为今后国内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从康复机器人技术的概述及分类,介绍4种不同类型的康复机器人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 目的对康复机器人技术在脑瘫患儿康复领域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展望未来发展,为今后国内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从康复机器人技术的概述及分类,介绍4种不同类型的康复机器人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国内外较多相关研究证实,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机器人技术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四肢表现力,还可改善患儿步态模式以及平衡能力,促进了脑瘫患儿的康复。结论与传统康复治疗模式不同,康复机器人技术有着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等康复训练优势,正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康复机器人 机器人辅助治疗 儿科康复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口腔种植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8
作者 米热阿力木·米阿迪力 李小曼 高益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1-614,共4页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更为复杂的智能系统的研发使得数字化技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手段模糊了物理世界与虚拟现实之间的界限。口腔种植领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从数字化静态导板技术逐渐向...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演进,更为复杂的智能系统的研发使得数字化技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手段模糊了物理世界与虚拟现实之间的界限。口腔种植领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从数字化静态导板技术逐渐向使用动态实时跟踪导航设备和新型自主机器人技术发展。本文就机器人辅助口腔种植的原理及手术常见偏差进行综述,期待为口腔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治疗 口腔种植 动态导航 精度 偏差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深部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9
作者 杜永贵 甘鸿川 刘家骏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2期17-20,共4页
讨论机器人辅助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深部脑出血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实... 讨论机器人辅助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深部脑出血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实施机器人辅助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min、24h及72h,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更显著,试验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术后2周~3个月,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ADL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将机器人辅助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应用于深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出血 血肿穿刺引流术 机器人辅助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园梦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9期156-157,共2页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骨科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准微创治疗技术,因其具有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精度等优点,日益成为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1]。股骨颈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发生率较低[2],...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骨科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准微创治疗技术,因其具有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精度等优点,日益成为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1]。股骨颈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发生率较低[2],在50岁以下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1],其中儿童股骨颈骨折更为罕见,仅占儿童骨折的1%[3]。但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满14周岁的儿童,股骨颈骨折都是较难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治疗 儿童 股骨颈骨折 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丹 王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938-2941,共4页
综述了机器人辅助治疗在孤独症儿童联合注意、模仿、情绪识别与表达及人际交往中的应用效果,指出未来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新方向,旨在为更好地开展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治疗 孤独症 康复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莉 于晓东 +1 位作者 左路路 王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 目的分析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2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积木箱子试验(BBT)、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MA-UE、ARAT和MBI评分分别为(50.95±3.93)分、(31.15±6.63)分、(82.00±7.8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3.85±3.27)分、(17.75±2.48)分、(61.20±6.5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BB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慢性期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慢性期 手功能 康复机器人手套镜像治疗 任务导向性训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