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燮军
潘朝辉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中国农业耕作文化起源 ,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的关键问题 ,也是中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文章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 ,提出中国农业为本土起源的观点 ,并认为是由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西藏高原...
中国农业耕作文化起源 ,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的关键问题 ,也是中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文章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 ,提出中国农业为本土起源的观点 ,并认为是由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西藏高原的青作农业三大板块组成。阐明了华夏先民创造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本土
起源
粟作农业
稻作农业
西藏高原
青作农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希腊化晚期至罗马帝国初年西方航海术东渐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毛丹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1,共8页
两汉至三国时期中国史籍中开始频繁出现外船踪迹。本文从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入手,立足中、西1古代一手文献展开跨地域比较研究,从而勾勒出一幅前2世纪至2世纪之间,风帆与海船技术由地中海向印度乃至中国沿海缓慢"东渐"的&...
两汉至三国时期中国史籍中开始频繁出现外船踪迹。本文从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入手,立足中、西1古代一手文献展开跨地域比较研究,从而勾勒出一幅前2世纪至2世纪之间,风帆与海船技术由地中海向印度乃至中国沿海缓慢"东渐"的"第一次浪潮"的大致图景,并解释了为何这一浪潮在中国激起的反响仅有风帆的产生而未导致海船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
海船
梯级传播
本土
起源
希腊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本土起源说
3
作者
何治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7-87,共11页
迄今涉及到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起源研究的论著虽多,但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代表性的结论大致有四:一是源于汉代井渠,二是传自中亚,三是林则徐所创,四是维吾尔族独创。综合查阅不同类型的成果,并辅以当代调查资料,从中不难发现,相关研究...
迄今涉及到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起源研究的论著虽多,但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代表性的结论大致有四:一是源于汉代井渠,二是传自中亚,三是林则徐所创,四是维吾尔族独创。综合查阅不同类型的成果,并辅以当代调查资料,从中不难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在涉及到"起源"和"流变"两大范畴时,如何明确界定两者之间的差异,一直存在着分歧;加上所凭借的资料各不相同,结论难以达成一致。但如果先认定吐鲁番坎儿井的形制特点、功能及其所适应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那么就不难确认,吐鲁番坎儿井的开凿技术体系,只能是本土起源。外界传入的文化和技术,只能发挥提升其效能的作用,与真正的起源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坎儿井
技术体系
本土
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豆嘴半月形有銎钺来源探析
4
作者
胡子尧
井中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陕西淳化县黑豆嘴遗存因出土较多造型奇特、文化来源复杂的晚商时期青铜器而备受学术界关注,其中一件半月形有銎钺往往被认为与西亚地区的目形钺关系密切,而归入西来文化因素。然而,西亚地区流行的有孔钺年代早于黑豆嘴半月形有銎钺近...
陕西淳化县黑豆嘴遗存因出土较多造型奇特、文化来源复杂的晚商时期青铜器而备受学术界关注,其中一件半月形有銎钺往往被认为与西亚地区的目形钺关系密切,而归入西来文化因素。然而,西亚地区流行的有孔钺年代早于黑豆嘴半月形有銎钺近六七百年,并且缺乏明确的传播路径,二者很可能只是外形有些许相似,但却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经分析,黑豆嘴铜钺更可能是最早出现于中国南方盘龙城遗址的弧刃翘角铜钺溯汉水而上经汉中地区向北传播到关中一带,期间吸收晚商时期舌形钺上的凸棱装饰,并借鉴了北方式青铜兵器以銎贯柲的装柄方式而形成的创新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嘴遗存
半月形有銎铜钺
文化因素
本土
起源
原文传递
良渚玉器中的地质语言
5
作者
李平
廖宗廷
周征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1-1087,共7页
良渚文化因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而闻名世界,但玉料的来源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是探讨良渚文化是否为本土文明的关键线索之一。除了被赋予的社会属性以外,玉首先是特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矿产资源,这决定了地球科学是古玉研究中极为重要的...
良渚文化因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而闻名世界,但玉料的来源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是探讨良渚文化是否为本土文明的关键线索之一。除了被赋予的社会属性以外,玉首先是特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矿产资源,这决定了地球科学是古玉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地球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结合良渚玉器的矿物特征、岩石结构、化学成分等剖析了其携带的地质信息,探讨了良渚玉料和小梅岭软玉的亲缘性,支持了良渚文化的本土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玉器
地质信息
小梅岭软玉
本土
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旧石器时代手斧的特点与意义
被引量:
40
6
作者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12,共16页
手斧的存在与否及其意义是我国史前考古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中存在着手斧这一类器物,但它们在形态、技术、组合关系、丰度上与旧大陆西侧有很大区别;大多数手斧与手镐应属同质异型,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砾石石器文化中...
手斧的存在与否及其意义是我国史前考古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中存在着手斧这一类器物,但它们在形态、技术、组合关系、丰度上与旧大陆西侧有很大区别;大多数手斧与手镐应属同质异型,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砾石石器文化中居于从属地位的特定成员,是更新世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先民开发利用植物根茎食材的大型挖掘工具。他们在渊源上有本土砾石文化的根基,可能受到小规模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体现着"本土起源+外来影响"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国的手斧存在着材料的不完备性和研究的肤浅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标本的地层和时代归属不明,研究多停留在对少数"典型标本"主观定性的层面,缺乏全面客观的材料分析和详实的观测、统计数据,很多争论缘于缺乏共同遵循的类型学标准,陷入表层的术语纷争。未来的研究必须加强地层、年代和形态、技术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信息和数据,并从理论层面深入揭示手斧这类遗存所蕴含的先民生存与演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斧
类型学标准
砾石工具体系
阿舍利技术
“
本土
起源
+外来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斯基泰文化起源的思考
7
作者
刘雪飞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希罗多德记载,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由亚洲迁来,取代了黑海北岸原有的土著居民——辛梅里安人。因对这段史料解读方式不同,现今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在研究斯基泰文化起源时,提出了"亚洲起源论"、"本土起源论"和"第三种理论"。
关键词
希罗多德
斯基泰文化
亚洲
起源
论
本土
起源
论
第三种理论
原文传递
从北极出地设定看浑天说与希腊宇宙论之相应内容
8
作者
毛丹
江晓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5,共6页
通过系统整理对照古代中国、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发现前者看似简单却无法理解;后者演变繁复但理路清楚。正是在希腊的这一传统牢固确立的后期,该参数作为新生的浑天说的一项基本特征突然现身中土天学,而它完全不像在希...
通过系统整理对照古代中国、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发现前者看似简单却无法理解;后者演变繁复但理路清楚。正是在希腊的这一传统牢固确立的后期,该参数作为新生的浑天说的一项基本特征突然现身中土天学,而它完全不像在希腊那样有来龙去脉可循。面对这一难题及其他疑点,"避免特设性假定"的要求使得"外来说"比"本土起源说"更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天文学
浑天说
36度
外来说
本土
起源
说
原文传递
甲骨文里的造车史
9
作者
黄秀芳
《中华遗产》
2024年第4期6-6,共1页
中国古车的发明,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由西方传人,二是中国本土起源。有意思的是,持西来说的,常常以马以及马车的传人等同于车的传人。马车等于车吗?显然不是。持中国本土说的大多有一个弱点,即其主要依据是史籍文献,诸如《古史考》《世...
中国古车的发明,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由西方传人,二是中国本土起源。有意思的是,持西来说的,常常以马以及马车的传人等同于车的传人。马车等于车吗?显然不是。持中国本土说的大多有一个弱点,即其主要依据是史籍文献,诸如《古史考》《世本·作篇》里所载的“黄帝作车”“奚仲作车”。因缺乏考古发现的实证,这些说法常被人认为是著述者的杜撰。未经考古证实的都是杜撰吗?显然也不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古史考》
奚仲作车
考古发现
史籍文献
黄帝
马车
本土
起源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燮军
潘朝辉
机构
宁波大学文学院宁波大学财务处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文摘
中国农业耕作文化起源 ,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的关键问题 ,也是中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文章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 ,提出中国农业为本土起源的观点 ,并认为是由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西藏高原的青作农业三大板块组成。阐明了华夏先民创造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中国
本土
起源
粟作农业
稻作农业
西藏高原
青作农业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希腊化晚期至罗马帝国初年西方航海术东渐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毛丹
江晓原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系列(10&ZD063)
文摘
两汉至三国时期中国史籍中开始频繁出现外船踪迹。本文从风帆起源研究及相关理论入手,立足中、西1古代一手文献展开跨地域比较研究,从而勾勒出一幅前2世纪至2世纪之间,风帆与海船技术由地中海向印度乃至中国沿海缓慢"东渐"的"第一次浪潮"的大致图景,并解释了为何这一浪潮在中国激起的反响仅有风帆的产生而未导致海船兴盛。
关键词
航海
海船
梯级传播
本土
起源
希腊化
Keywords
sailing
sea boat
tiered spreading
local origination
Hellenization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本土起源说
3
作者
何治民
机构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7-87,共11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技术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扶贫攻坚协同推进可行性研究(16C1333)
文摘
迄今涉及到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起源研究的论著虽多,但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代表性的结论大致有四:一是源于汉代井渠,二是传自中亚,三是林则徐所创,四是维吾尔族独创。综合查阅不同类型的成果,并辅以当代调查资料,从中不难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在涉及到"起源"和"流变"两大范畴时,如何明确界定两者之间的差异,一直存在着分歧;加上所凭借的资料各不相同,结论难以达成一致。但如果先认定吐鲁番坎儿井的形制特点、功能及其所适应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那么就不难确认,吐鲁番坎儿井的开凿技术体系,只能是本土起源。外界传入的文化和技术,只能发挥提升其效能的作用,与真正的起源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吐鲁番坎儿井
技术体系
本土
起源
Keywords
Turpan Karez
technical system
indigenous origin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豆嘴半月形有銎钺来源探析
4
作者
胡子尧
井中伟
机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考古视野下早期中国铜钺与王权研究"(项目批准号:18BKG013)的阶段性成果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种子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6ZZ025)资助
文摘
陕西淳化县黑豆嘴遗存因出土较多造型奇特、文化来源复杂的晚商时期青铜器而备受学术界关注,其中一件半月形有銎钺往往被认为与西亚地区的目形钺关系密切,而归入西来文化因素。然而,西亚地区流行的有孔钺年代早于黑豆嘴半月形有銎钺近六七百年,并且缺乏明确的传播路径,二者很可能只是外形有些许相似,但却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经分析,黑豆嘴铜钺更可能是最早出现于中国南方盘龙城遗址的弧刃翘角铜钺溯汉水而上经汉中地区向北传播到关中一带,期间吸收晚商时期舌形钺上的凸棱装饰,并借鉴了北方式青铜兵器以銎贯柲的装柄方式而形成的创新型产品。
关键词
黑豆嘴遗存
半月形有銎铜钺
文化因素
本土
起源
Keywords
Heidouzui remains
semilunar perforated battle-axe
cultural elements
indigenous origin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良渚玉器中的地质语言
5
作者
李平
廖宗廷
周征宇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1-1087,共7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12DZ2251100)。
文摘
良渚文化因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而闻名世界,但玉料的来源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是探讨良渚文化是否为本土文明的关键线索之一。除了被赋予的社会属性以外,玉首先是特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矿产资源,这决定了地球科学是古玉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地球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结合良渚玉器的矿物特征、岩石结构、化学成分等剖析了其携带的地质信息,探讨了良渚玉料和小梅岭软玉的亲缘性,支持了良渚文化的本土起源。
关键词
良渚玉器
地质信息
小梅岭软玉
本土
起源
Keywords
Liangzhu jades
geological information
Xiaomeiling nephrite
native origin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旧石器时代手斧的特点与意义
被引量:
40
6
作者
高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演化实验室
出处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12,共1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ZCX2-YW-Q1-04)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200)
文摘
手斧的存在与否及其意义是我国史前考古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中存在着手斧这一类器物,但它们在形态、技术、组合关系、丰度上与旧大陆西侧有很大区别;大多数手斧与手镐应属同质异型,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砾石石器文化中居于从属地位的特定成员,是更新世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先民开发利用植物根茎食材的大型挖掘工具。他们在渊源上有本土砾石文化的根基,可能受到小规模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体现着"本土起源+外来影响"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国的手斧存在着材料的不完备性和研究的肤浅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标本的地层和时代归属不明,研究多停留在对少数"典型标本"主观定性的层面,缺乏全面客观的材料分析和详实的观测、统计数据,很多争论缘于缺乏共同遵循的类型学标准,陷入表层的术语纷争。未来的研究必须加强地层、年代和形态、技术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信息和数据,并从理论层面深入揭示手斧这类遗存所蕴含的先民生存与演化的意义。
关键词
手斧
类型学标准
砾石工具体系
阿舍利技术
“
本土
起源
+外来影响”
Keywords
Handaxe
Typology
Pebble-tool tradition
Acheulian technology
Eastem originswith western influence
分类号
K871.1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斯基泰文化起源的思考
7
作者
刘雪飞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030
文摘
希罗多德记载,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由亚洲迁来,取代了黑海北岸原有的土著居民——辛梅里安人。因对这段史料解读方式不同,现今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在研究斯基泰文化起源时,提出了"亚洲起源论"、"本土起源论"和"第三种理论"。
关键词
希罗多德
斯基泰文化
亚洲
起源
论
本土
起源
论
第三种理论
分类号
K8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北极出地设定看浑天说与希腊宇宙论之相应内容
8
作者
毛丹
江晓原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0&ZD063)
文摘
通过系统整理对照古代中国、希腊的"固定北极出地传统",发现前者看似简单却无法理解;后者演变繁复但理路清楚。正是在希腊的这一传统牢固确立的后期,该参数作为新生的浑天说的一项基本特征突然现身中土天学,而它完全不像在希腊那样有来龙去脉可循。面对这一难题及其他疑点,"避免特设性假定"的要求使得"外来说"比"本土起源说"更有说服力。
关键词
希腊天文学
浑天说
36度
外来说
本土
起源
说
Keywords
Greek astronomy
huntianshuo
36 du
theory of Introduction from Outside
theory of Locally Origination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P1-09 [天文地球—天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甲骨文里的造车史
9
作者
黄秀芳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4期6-6,共1页
文摘
中国古车的发明,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由西方传人,二是中国本土起源。有意思的是,持西来说的,常常以马以及马车的传人等同于车的传人。马车等于车吗?显然不是。持中国本土说的大多有一个弱点,即其主要依据是史籍文献,诸如《古史考》《世本·作篇》里所载的“黄帝作车”“奚仲作车”。因缺乏考古发现的实证,这些说法常被人认为是著述者的杜撰。未经考古证实的都是杜撰吗?显然也不都是。
关键词
甲骨文
《古史考》
奚仲作车
考古发现
史籍文献
黄帝
马车
本土
起源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
唐燮军
潘朝辉
《贵州文史丛刊》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希腊化晚期至罗马帝国初年西方航海术东渐考
毛丹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吐鲁番坎儿井技术体系本土起源说
何治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豆嘴半月形有銎钺来源探析
胡子尧
井中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5
良渚玉器中的地质语言
李平
廖宗廷
周征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旧石器时代手斧的特点与意义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斯基泰文化起源的思考
刘雪飞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1
0
原文传递
8
从北极出地设定看浑天说与希腊宇宙论之相应内容
毛丹
江晓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9
甲骨文里的造车史
黄秀芳
《中华遗产》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