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偏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和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被引量:170
1
作者 王林辉 袁礼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131,共17页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现有文献多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化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然而,若将其用于解释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稳环境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问题,解释力和普适性则明...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现有文献多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化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然而,若将其用于解释同一时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趋稳环境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问题,解释力和普适性则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进步方向入手,构建两部门模型演绎有偏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双重效应:一是产业内技术进步偏向性会非对称地影响要素边际产出,改变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产业间技术进步方向变化,会诱致要素跨部门流动和重新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变迁,进而形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再结合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和我国三次产业数据,测算有偏型技术进步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分解的产业效应和结构效应中,有偏型技术进步均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时期约1/3—1/2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可以归结于有偏型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并且,有偏型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1996—2002年期间,有偏型技术进步通过结构效应改变劳动收入份额,而其他时期则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袁礼 王林辉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7,共11页
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 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均小于1,技术进步大体上表现为相对劳动增进形态。中性技术进步通过直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影响产业增加值,进而改变产业结构;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则通过影响要素报酬,诱使要素重新流动的方式改变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对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作用更加显著;非农业部门呈现相对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更加有利于推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和服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迁 中性技术进步 非对称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