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的有为法与无为法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卫群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佛教对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进行分类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既涉及佛教对自然现象的主要看法,也涉及佛教对其宗教最高目的的典型表述。佛教在其发展的各主要阶段都曾诠释这两个概念。不同时期的佛教对它们的论... 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佛教对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进行分类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既涉及佛教对自然现象的主要看法,也涉及佛教对其宗教最高目的的典型表述。佛教在其发展的各主要阶段都曾诠释这两个概念。不同时期的佛教对它们的论述有相同处与不同处。进行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对理解佛教理论的特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佛教哲学 印度宗教 有为 无为
原文传递
鲁达慈悲情怀辨考——《水浒》人伦和谐之一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灵芝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1-65,共5页
一部《水浒》把108将性格写尽。其中的鲁达是个任性率直的卤莽人,既助人救人,又杀人放火,但作者却安排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最终找到一个较完好的生命归宿。鲁达这样的仗义英雄,禅杖打尽不平路,戒刀刺向对垒人,虽五台山出家,却又不像出... 一部《水浒》把108将性格写尽。其中的鲁达是个任性率直的卤莽人,既助人救人,又杀人放火,但作者却安排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最终找到一个较完好的生命归宿。鲁达这样的仗义英雄,禅杖打尽不平路,戒刀刺向对垒人,虽五台山出家,却又不像出家人性格,除了“戒淫欲”外,杀生、偷盗、嗔怒、恶口样样没禁,却能立地成佛,这完全因为他有一腔撼天动地的慈悲胸怀,并且童心无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鲁智深 证果非凡 佛教理论 有为 无为
下载PDF
《大乘百法明门论》臆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岂予 《法音》 1983年第4期3-11,共9页
近年来,我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佛学,结合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主要是想理解人生。究竟“人”是什么?“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求生?甚至强烈地要求生?我犹很不理解。但是,人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天下普遍... 近年来,我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佛学,结合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主要是想理解人生。究竟“人”是什么?“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求生?甚至强烈地要求生?我犹很不理解。但是,人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天下普遍存在的现象。无人,即无世界。使人不欲生,世界即将变成荒凉的沙漠。从天下四方八面不同的渠道,共同探索一下人生的问题,或许还是十分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百明门论 无为 真如无为 有为 非择灭 四方八面 世间 心所有 一切 假有
原文传递
论科学与佛学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牛实为 《佛教文化》 1990年第2期8-15,共8页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残废,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关键词 真空观 第八识 有为 第七识 依报 三千大千世界 清净识 无为 性宗 唯识论
下载PDF
试论有为无为两缘起说的会通 被引量:1
5
作者 唐仲容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15,共12页
有为、无为两缘起说,在佛教界对峙已久。虽两说各具颠扑不破的真理,各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并立共存,可显示大乘教义内容之丰富多彩;但未有高度的融合,还是美中不足。若能两说会通,则如锦上添花,镜旁置灯,更是美上加美,其意义是非常之... 有为、无为两缘起说,在佛教界对峙已久。虽两说各具颠扑不破的真理,各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并立共存,可显示大乘教义内容之丰富多彩;但未有高度的融合,还是美中不足。若能两说会通,则如锦上添花,镜旁置灯,更是美上加美,其意义是非常之大的。今且从以下四方面说明之: 1.两缘起说本有其相互贯通的内在联系,其中蕴蓄着不少真理,必须会通,加以揭示,以利人群。有为、无为是直接成对之法,它是根据“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缘生基本法则生起和存在的。有为法有生有灭,有形象、有作用,是法相;无为法与之相反,无生无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起说 有为 大乘教 无为 阿赖耶识 如来藏 染净 一切 自性 转依
原文传递
简论佛学的辩证思维观念
6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8-10,共3页
关键词 辩证思维 中道义 实相 空宗 文字般若 缘起性空 有为 大乘佛教 本体论基础 无为
原文传递
说一切有部对佛教因果论之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法光 《宗教研究》 2016年第2期10-25,共16页
前言大约在公元前270年前后,说一切有部已从根本上座部分出,一向沿用传统的四缘说。到了公元前150年前后,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的《发智论》才创说六因论。对比四缘与六因论,可说两者在教理上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六因中的俱有因... 前言大约在公元前270年前后,说一切有部已从根本上座部分出,一向沿用传统的四缘说。到了公元前150年前后,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的《发智论》才创说六因论。对比四缘与六因论,可说两者在教理上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六因中的俱有因。也可以说:迦旃延尼子在四缘论的基础上再提出六因,主要就在于成立俱有因。当然,在此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士用果 瑜伽行派 譬喻师 《俱舍论》 唯识论 《大毗婆沙论》 相应因 《顺正理论》 有漏 发智论 因果关系论 有为
原文传递
从《量论略义集》看藏传因明 被引量:1
8
作者 祁顺来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4-31,共8页
一、《量论略义集》简析 《量论略义集》是一部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哲学著作。它以印度小乘派“经量部”的哲学观点为基础,增加大乘派“唯识宗”及“中观宗”的部分哲学思想,形成了从“量学”向“中观”演变的西藏佛教哲学体系。
关键词 量论 因明学 佛教哲学 义集 经量部 中观宗 唯识宗 有为 后遍 后陈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对有为法的定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彦 《理论界》 2012年第10期90-92,共3页
我们一般认为,因缘和合、生灭无常的法是有为法。但这只是对有为法的描述,而非定义。最早对有为法作出精准定义的是世亲及众贤的老师塞建陀罗。他认为:有有为相的是有为法。根据这一定义,不仅因缘具足处在现在世的法是有为法,而且因缘... 我们一般认为,因缘和合、生灭无常的法是有为法。但这只是对有为法的描述,而非定义。最早对有为法作出精准定义的是世亲及众贤的老师塞建陀罗。他认为:有有为相的是有为法。根据这一定义,不仅因缘具足处在现在世的法是有为法,而且因缘不具足处在未来世将来可生起的法亦是有为法,处在过去世永不再生的法也是有为法。此外,被非择灭无为法阻碍在未来世永不会经历生灭的法也是有为法。另外,根据这一定义,有为相本身也是有为法,因为有为相亦有有为相。总的来说,塞建陀罗关于有为法的定义在佛教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佛教 说一切有部 《入阿毘达磨论》 《順正理论》 有为
原文传递
佛教的无我学说(上)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拉拉塞克拉 李荣熙 《法音》 1981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是他为《佛教百科全书》撰写的条目,载该书第一卷第四分册567—576页。译文对原文篇首词书性的语源学解说和篇末的参考书目部分,略有删节。
关键词 佛教 释教 奥义书 《奥义书》 佛陀 《相应部》 肉体 弥兰陀 麦南德 《梵网经》 非我 有为 无我 比丘尼 教义 学说
原文传递
试论气功载体
11
作者 廖泽渊 《法音》 1988年第10期17-18,共2页
所谓“气功载体”应为物质性的,属有为法。如来藏又名佛性,常住不变,属无为法。二者不能并为一谈。文中其他对于神通的看法尚可供研究气功及特异功能者参考,故予发表。
关键词 如来藏 有为 无为 佛性 三藐三菩提 六神通 止观 禅定 十八不共 神境通
原文传递
法印论
12
作者 陈重晖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18,共8页
佛法心髓,就教下言,总摄于佛法印;就宗下言,总摄于佛心印.印,梵语曰穆德罗(Mudra),义为印玺、标志.法印,即佛教正法的标志,为鉴别是否佛说的衡准,乃佛法与外道法的根本区别点.言印者,喻此法如印玺,真实决定,不容移改,不可能被驳倒、证伪... 佛法心髓,就教下言,总摄于佛法印;就宗下言,总摄于佛心印.印,梵语曰穆德罗(Mudra),义为印玺、标志.法印,即佛教正法的标志,为鉴别是否佛说的衡准,乃佛法与外道法的根本区别点.言印者,喻此法如印玺,真实决定,不容移改,不可能被驳倒、证伪.又印者印定义,佛法印意谓法王佛陀印证确定的佛法正旨.《大智度论》卷22云:"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相 大智度论 缘起 一实相印 诸行无常 空宗 阿赖耶识 有为 一切
原文传递
关于大乘教义几个关键问题的解说(上)
13
作者 唐仲容 《法音》 1988年第11期8-11,共4页
前言大乘教义,崔巍浩瀚,精通实难,对其中某些根本性的问题,即关键性的问题,教内原无统一的定说定见。因各宗各派,主张互异,即一宗之内,亦每随人而异其说。面对这种情况,只好一面求同存异,另一面对此应尽量排除偏而不中之见、缺而不圆之... 前言大乘教义,崔巍浩瀚,精通实难,对其中某些根本性的问题,即关键性的问题,教内原无统一的定说定见。因各宗各派,主张互异,即一宗之内,亦每随人而异其说。面对这种情况,只好一面求同存异,另一面对此应尽量排除偏而不中之见、缺而不圆之说,力求探索以“如所有性真实性”和“尽所有性一切性”为内容的看法和说法,从而使学人能据之以通圣教、达正理、起妙行而超凡入圣,成就其相应的圣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大乘教 实相 有为 无为 如所有性 唯识论 六十二见 一切 圣教
原文传递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一)
14
作者 王世安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3期7-14,共8页
一、《金刚经》的由来善逝逝后五六百年顷,印度佛教界出现改革的新思潮,从佛法理论到宗教实践等各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与发展,佛教史上称为大乘运动。
关键词 《金刚经》 佛教史 空宗 大乘经 有为 实相 一切 六波罗蜜 一切众生
下载PDF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二)
15
作者 王世安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4期3-8,共6页
(9)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对于佛法有人相信,... (9)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对于佛法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排斥呢?这关系到各人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戒 世尊 佛所 善根 斯陀含 须陀 无为 实相 三藐三菩提 有为
下载PDF
佛法问答
16
作者 道坚 《广东佛教》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佛教 有为 无为 心理素质 出家条件 出家人 教育 福利思想 中国 福利事业
下载PDF
佛教常识答问
17
作者 赵朴初 《法音》 1982年第4期21-24,共4页
(四)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续)问:各部派的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吗?答:上座、大众根本两部在教义上有较大的差别,至于支末部派,一般地说,与根本部差别不大。上座部的学说可以拿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因为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中最早的和... (四)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续)问:各部派的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吗?答:上座、大众根本两部在教义上有较大的差别,至于支末部派,一般地说,与根本部差别不大。上座部的学说可以拿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因为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中最早的和最大的一个部派,它传下来丰富的论藏典籍。大众部没有什么论著留传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常识 大众部 上座部 论藏 摩揭陀国 有为 阿育王 那先比丘经 弥兰陀 无为
原文传递
天底下的问题,大不过一个“更”字!
18
作者 陈建翔 《中国教师》 2016年第9期9-14,共6页
一"世界的未来会更好吗?""人性会更加完美吗?""我能表现得更优秀吗?"我们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更"字。"更",是长在我们心里的一个大疙瘩。我常以为,天底下的问题... 一"世界的未来会更好吗?""人性会更加完美吗?""我能表现得更优秀吗?"我们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一个"更"字。"更",是长在我们心里的一个大疙瘩。我常以为,天底下的问题,似乎大不过一个"更"字!有这么大的疙瘩在,问题在,这就需要请教圣人们来指点一二。二在我看来,"轴心时代"的那些圣人,老子、庄子、佛陀、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他们伟大的慧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为 轴心时代 无为 自性 不得其死 我执 如来藏 易方 为而不恃 天下母
原文传递
六无为法辨正
19
作者 单培根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8-39,共2页
有为是相,无为是体,这一观念,唐宋以后,广泛地深入在我国佛教界的心目中,毫无疑问似的认为:无为和真如,是相等同的,同一所指的名称。法相宗的百法中,有六无为法: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 有为是相,无为是体,这一观念,唐宋以后,广泛地深入在我国佛教界的心目中,毫无疑问似的认为:无为和真如,是相等同的,同一所指的名称。法相宗的百法中,有六无为法: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但因法相宗的衰落,典籍散佚,正义淹没,也沿袭认为六无为法都即是真如。如明代的憨山大师的《百法明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 非择灭 明门论 真如无为 瑜伽师地论 心所有 观心觉梦钞 有为 佛教界 假有
原文传递
《俱舍论》的“缘起”思想——因果观的考察
20
作者 杨勇 《宗教研究》 2013年第1期61-75,共15页
'缘起'是佛教哲学中一个基础性的观念。可是,缘起观念的复杂性,却由丰富的'因、果、缘'的理论(我们简称为因果论)所体现。所以,对缘起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缘起'之上,而应该放在更为宏大的佛教思想之中去考... '缘起'是佛教哲学中一个基础性的观念。可是,缘起观念的复杂性,却由丰富的'因、果、缘'的理论(我们简称为因果论)所体现。所以,对缘起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缘起'之上,而应该放在更为宏大的佛教思想之中去考察。从佛教思想的发展上看,'缘起'同时承担着两重重要任务:一者,通过缘起定义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俱舍论》 等流果 士用果 所缘缘 有为 离系果 同类因 无为 择灭无为 缘起说 等无间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