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春艳 申昆玲 +1 位作者 王树欣 照日格图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2-404,共3页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医院 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 ,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8月 2 88例 5岁以下的住院腹泻患儿 ,每例入院后采集一份粪便标本 ,应用酶免疫法进行星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医院 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 ,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8月 2 88例 5岁以下的住院腹泻患儿 ,每例入院后采集一份粪便标本 ,应用酶免疫法进行星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总结星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的病例 ,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 星状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 9 0 % (2 6 /2 88) ,与轮状病毒的共同感染者的检出率为 1 7% (5 /2 88)。星状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为 7天~ 17个月 ,年龄≤ 12个月的患儿占 84 6 % ,平均年龄明显小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 (5 4 5± 4 6 2个月vs 9 75± 7 83月 ,P =0 0 0 5 )。 88 5 %星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 10月至次年 3月 ,与轮状病毒感染季节相似。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脱水 ,有4例患儿心肌酶 (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升高 ,4例表现为迁延性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儿童医院 星状病毒 星状病毒科感染 婴幼儿腹泻 病毒抗原 流行病学 抗原检测
原文传递
急性腹泻婴幼儿胃肠道病毒感染现状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叶鸿雁 周方满 +4 位作者 崔大伟 王海燕 涂林修 谢红意 葛婷婷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胃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90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病例(≤5岁),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并采集粪便样本,用PCR方法检...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及其胃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北仑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的900例急性腹泻婴幼儿病例(≤5岁),分析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并采集粪便样本,用PCR方法检测A/B/C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Ad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札如病毒(Sapovirus,SV)及诺如病毒(Norovirus,NV),并采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病毒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0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369份呈阳性结果,其中单一病毒感染的291份,混合病毒感染78份。在单一病毒感染病例的样本中,NV检出率为19.4%(GⅠ型为4.9%,GⅡ型14.6%),RV-A为8.2%,未检出B型及C型RV,SV为2.9%,AstV为1.0%,AdV为0.8%。在混合感染病例的样本中,以RV-A与NV混合感染最多,为5.8%。2岁以下(含2岁)患儿的病毒总检出率(51.0%)显著高于>2 ~5岁的患儿(22.1%,x2=70.404,P<0.01)。369例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中,24.1%伴有发热,35.2%伴有呕吐症状。单一病毒感染病例发热、呕吐以及发热合并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混合感染病例(x2=17.878,21.869和14.155,P<0.01)。结论 NV和RV-A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胃肠道病毒,2岁以下婴幼儿是这两种病毒的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疾病特征 轮状病毒 病毒 星状病毒 札如病毒 诺如病毒
原文传递
长春地区2010年度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现娥 李丹地 +5 位作者 李响 杨显达 蔡琨 王永霞 杨立彬 段招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四种主要腹泻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样本共460例,轮状病毒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腺病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四种主要腹泻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样本共460例,轮状病毒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腺病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鉴定。结果46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占35.22%(162/460);杯状病毒占20.43%(94/460),星状病毒占9.78%(45/460),腺病毒占3.70%(17/460),混合感染达7.17%(33/460),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对162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示G1P[8]为主要流行株,杯状病毒以GII-4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星状病毒为I型,腺病毒为Ad41。结论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其次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嵌杯病毒 星状病毒 病毒 腹泻
原文传递
2006年秋冬季青岛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汪照国 弋英 杨婷婷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01-402,405,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9-12月,采集青岛市儿童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大便样品共38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结果在38份样品中检测...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9-12月,采集青岛市儿童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大便样品共38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结果在38份样品中检测到轮状病毒7份,阳性率为18.42%;检测到星状病毒4份,阳性率为10.53%;检测到人杯状病毒6份,阳性率为15.79%。其中1份混合感染星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1份混合感染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未发现轮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结论2006年秋冬季,引起青岛地区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3种主要病毒中,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为人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轮状病毒 人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下载PDF
708例腹泻患者粪标本病毒检测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6
5
作者 度尧 吴缨芳 +7 位作者 陈云天 崔剑岚 谢德胜 黄建芳 黄海滨 柳春霞 马瑨 何泽宝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40-743,共4页
目的了解成人散发性腹泻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肠道门诊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8份,送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反转录(RT)-PCR进行病毒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Pearso... 目的了解成人散发性腹泻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肠道门诊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708份,送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反转录(RT)-PCR进行病毒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708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I型7份,占0.99%;诺如病毒GⅡ型150份,占21.19%;轮状病毒21份,占2.97%;星状病毒3份,占0.42%;腺病毒4份,占0.56%。男性腹泻患者感染诺如病毒GⅡ占26.80%,高于女性的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57,P〈0.01)。结论本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测结果以诺如病毒GⅡ型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其次为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本组成人腹泻病例病程短,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诺罗病毒 轮状病毒 星状病毒 病毒 粪便
原文传递
珠海市冬春季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亚巍 王万山 +2 位作者 莫秋华 杨泽 杜田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珠海市冬春季节儿童诺如病毒(NV)、扎如病毒(sV)和星状病毒(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09年11月21日至2010年4月3日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泻儿童粪便样本,选取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筛查阴性... 目的探讨珠海市冬春季节儿童诺如病毒(NV)、扎如病毒(sV)和星状病毒(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09年11月21日至2010年4月3日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腹泻儿童粪便样本,选取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筛查阴性的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NV、SV和AstV的特异基因片段,并对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分子分型。结果3种病毒季节总检出率为21.49%,其中2009年12月的检出率最高,为29.05%,而2010年2月检出率最低,为12.20%,87.96%的阳性样本来自0—30月龄患儿。NV、SV及AstV的季节检出率分别为14.70%、2.75%和4.04%,3种病毒中以NV和SV各月份阳性检出率差别较大,而AstV较为一致,12—18月龄患儿NV检出率最高(34.09%),60~120月龄患儿sV检出率最高(12.5%),24~30月龄患儿AstV检出率最高(16.67%)。诺如病毒经分子分型后均为GII型。结论NV是引起2009年冬春季节珠海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SV与AstV也是重要的病原,应加强对婴幼儿NV、SV和AstV等3种重要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诺如病毒 扎幌样病毒 星状病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住院和门诊腹泻儿童中星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卢丽娟 徐锦 +3 位作者 钟华清 苏犁云 曹凌峰 徐梦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3-468,共6页
目的比较住院和门诊腹泻儿童星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加深对星状病毒感染与儿童腹泻关系的认识。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8份,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门诊腹泻患儿粪便... 目的比较住院和门诊腹泻儿童星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加深对星状病毒感染与儿童腹泻关系的认识。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8份,并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60份,采用反转录-PCR检测粪便标本中的星状病毒、轮状病毒、杯状病毒和腺病毒,利用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的方法确定星状病毒的基因型。结果在298份住院腹泻患儿标本中,星状病毒的总检出率为27.2%(81/298),2008年至2010年的检出率分别为33.9%(42/124)、33.8%(25/74)和14.0%(14/100);星状病毒感染全年分布,1月份、3月份和4月份出现高峰,95.1%(77/81)的患儿年龄在0~35月龄;星状病毒阳性的标本均存在与其他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360份门诊腹泻患儿标本中,星状病毒的检出率为1.9%(7/360),主要集中在11月份,所有患儿年龄均在O~35月龄,星状病毒单独感染者3份,其余分别为与轮状病毒(3份)和腺病毒(1份)的混合感染。住院和门诊腹泻患儿感染星状病毒的型别单一,均为I型。结论住院腹泻患儿中星状病毒的检出率高于门诊腹泻患儿,住院腹泻患儿大多为医院感染引起。星状病毒感染多与其他腹泻病毒尤其是轮状病毒共存。门诊患儿中存在星状病毒单独引起的腹泻,但比例较低,提示星状病毒可能更多以与其他病毒共感染的方式在腹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病毒 基因型 病毒性腹泻 儿童
原文传递
2013年徐州地区人星状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付建光 蒋春梅 +5 位作者 祝雯雯 艾静 祁贤 鲍倡俊 朱叶飞 汤奋扬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腹泻患者中人星状病毒(HAstV)的主要基因型别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江苏省徐州市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58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粪便中星状病毒RNA,并对部分阳性标本双区测序以明确基因型.计数...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腹泻患者中人星状病毒(HAstV)的主要基因型别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江苏省徐州市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58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粪便中星状病毒RNA,并对部分阳性标本双区测序以明确基因型.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58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HAstV阳性标本25份,占6.9%.HAstV感染的高峰季节在7至9月份,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染,0~5岁人群感染率较高.对部分HAstV阳性标本的测序结果显示,开放读码框(ORF) la区测序的21份标本中11株为HAstY-1型,2株为HAstV-2型,4株为HAstY-8型,4株为HAstV-3型;ORF 2区测序的16份标本中10株为HAstV-1型,2株为HAstV-2型,4株为HAstV-5型,未检出其他型别.其中HAstV-1型存在两种不同的亚型,分别与上海株(FJ375759)及俄罗斯株(JF929185)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HAstV可能是徐州地区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以HAstV-1型为主,同时也存在其他型别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病毒 基因型 腹泻 进化树
原文传递
天津地区住院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型别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慧 欧阳雅博 +4 位作者 林书祥 管卫 王瑞雪 彭林 李君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1-644,共4页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HAst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点.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837份,用ELISA进行HAstV抗原检测,将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HAstV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点.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837份,用ELISA进行HAstV抗原检测,将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后,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确证.同时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HAst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3.0%(25/837),与轮状病毒共同感染者的检出率为0.7%(6/837);96%(24/25)的HAstV腹泻发生在2岁以下患儿,其中小于6月龄的患儿占HAstV阳性标本的48%(12/25);HAstV感染主要集中在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与轮状病毒流行季节相似;21例接种的HAstV抗原阳性的标本中,由RT-PCR成功检出11例,经测序确证均为HAstV-1型.结论 HAstV是天津地区2008-2009年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流行型别以HAstV-1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病毒 星状病毒科感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培养 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一起由星状病毒1型引起的新生儿腹泻暴发的病原确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英 郭卫东 +4 位作者 田晓灵 于琼 宋壮志 海岩 王文瑞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26-429,共4页
目的对一起新生儿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病原确证。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某妇幼医院新生儿室发生腹泻流行,高峰期采集38例患儿的45份粪标本,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病原,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核... 目的对一起新生儿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病原确证。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某妇幼医院新生儿室发生腹泻流行,高峰期采集38例患儿的45份粪标本,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病原,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核酸,其中13份星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和进化树分析,4份星状病毒及病毒核酸均阳性的标本进行免疫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45份粪标本中,轮状病毒、腺病毒病原检测均阴性。30份标本ELISA检测星状病毒病原阳性,阳性率为66.7%;31份标本星状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68.9%。采用星状病毒分型引物进行分型,均为星状病毒1型。选择13株与GenBank中星状病毒1型参考株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96.3%。13株星状病毒1型株彼此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7%~100.0%。随机选择的4份阳性标本,免疫电子显微镜下2份有大量星状病毒颗粒。结论此起新生儿腹泻暴发由星状病毒1型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室 医院 腹泻 婴儿 疾病暴发流行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测序 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多重 RT-PCR 与液相悬浮芯片检测临床腹泻相关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欣 余楠 +5 位作者 郭勇晖 邓间开 丁细霞 王瑞莲 富宁 车小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7-391,共5页
目的:比较实验室建立的多重RT-PCR与液相悬浮芯片对于临床腹泻相关病毒(腺病毒40/41型、诺如病毒GⅠ型和GⅡ型,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的检测效能。方法多重RT-PCR方法学建立。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因腹泻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目的:比较实验室建立的多重RT-PCR与液相悬浮芯片对于临床腹泻相关病毒(腺病毒40/41型、诺如病毒GⅠ型和GⅡ型,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的检测效能。方法多重RT-PCR方法学建立。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因腹泻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医的患者的粪便标本共107份。利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和多重RT-PCR分别检测标本的腺病毒40/41型、诺如病毒GⅠ型和GⅡ型,对液相悬浮芯片未涵盖的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以RT-PCR为参考,评估多重RT-PCR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Kappa系数检验,比较方法间的吻合度。多重RT-PCR和RT-PCR平行扩增10倍连续稀释的5种病毒质粒,测定多重RT-PCR的检测限。结果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与液相悬浮芯片、RT-PCR的检测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为0.885和1.000,P均=0.000。以液相悬浮芯片为标准,多重RT-PCR检测敏感度为80.8%(21/26),特异度100.0%(295/295)。多重RT-PCR对5种病毒的检测限为104~106拷贝/μl。结论多重RT-PCR与液相悬浮芯片对于临床标本检测显示一致性佳,特异度和敏感度高,快速、高通量,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见腹泻相关病毒的多重检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87-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毒 诺罗病毒 星状病毒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小儿星状病毒性肠炎6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
12
作者 闫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星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星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按照年龄大小将年龄〈3岁患儿分为婴幼儿组(n=48),年龄≥3岁患儿分为学龄前组(n=20)。收集患儿的一般... 目的 探讨小儿星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星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按照年龄大小将年龄〈3岁患儿分为婴幼儿组(n=48),年龄≥3岁患儿分为学龄前组(n=20)。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68例患儿中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所有患儿出现腹泻,稀水样便,并伴呕吐、发热等症状,脱水貌3例(4.4%),病程1-10 d。婴幼儿组患儿发热、呕吐发生率高于学龄前组,腹泻次数〉5次/d发生率高于学龄前组(P〈0.05)。患儿经肠道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片、肠道收敛剂蒙脱石及对症补液治疗后痊愈。结论 星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有腹泻、呕吐、发热、厌食等。婴幼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呕吐,学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但腹泻频率较少,早期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四联活菌、肠道收敛剂蒙脱石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星状病毒 小儿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