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以《星期评论》、《建设》为中心 |
欧阳军喜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2
|
《星期评论》——“五四”时期舆论界的明星 |
杨宏雨
肖妮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3
|
试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星期评论》的评价 |
杨宏雨
肖妮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4
|
五四时期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和研究 |
郭圣福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8 |
6
|
|
5
|
解放前《共产党宣言》的六个中文译本 |
杨金海
胡永钦
|
《纵横》
|
1999 |
8
|
|
6
|
《星期评论》作者群研究 |
杨宏雨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7
|
沈玄庐与衙前农民运动 |
周明华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1 |
7
|
|
8
|
《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
张忠山
费迅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中共创建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刊物的比较——以《新青年》和《星期评论》为中心 |
江巍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星期评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的介绍 |
杨宏雨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1
|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介绍与传播 |
张红兰
|
《党史天地》
|
2002 |
5
|
|
12
|
五四时期的互助思潮——以《星期评论》为中心的研究 |
杨宏雨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3
|
戴季陶与中国共产党 |
张家康
|
《党史博采(上)》
|
2004 |
3
|
|
14
|
《星期评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与宣传 |
杨宏雨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略论施存统在建党时期的理论贡献 |
王炯华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4
|
|
16
|
三益里17号:《星期评论》编辑部旧址 |
夏凯琦
|
《世纪》
|
2024 |
0 |
|
17
|
历经百年风雨的新渔阳里6号 |
侯文卿
|
《世纪》
|
2024 |
0 |
|
18
|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 |
杨宏雨
肖妮
|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
2011 |
4
|
|
19
|
开放“本体”与研究视野的重构——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 |
姜涛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0
|
论《星期评论》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轨 |
张忠山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