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建性:作为环境调控与建造模式之间的必要张力——一个关于中国霍夫曼窑之建筑学价值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海清 于长江 +1 位作者 钱坤 张嘉新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3,共6页
对分布于中国各地文大区的218个使用霍夫曼窑的粘土砖瓦生产点进行调查,并考察人造之物的工艺环境和造物之人的工作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调控需求。通过其相应达成方式的分析,确证环境调控是目标,建造模式是手段,易建性考量作为二者间的... 对分布于中国各地文大区的218个使用霍夫曼窑的粘土砖瓦生产点进行调查,并考察人造之物的工艺环境和造物之人的工作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调控需求。通过其相应达成方式的分析,确证环境调控是目标,建造模式是手段,易建性考量作为二者间的必要张力,不断干预和修正其互动过程,并最终指向累积性、系统性的环境适应和技术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曼窑 环境调控 造模式 环境适应
原文传递
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改进与选择案例研究——抗战后方“战时建筑”设计混合策略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海清 敬登虎 《建筑师》 2020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发明与传播是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研发与输出的主要形式,而后发地区建筑活动的技术策略也并非仅限于被动接受输入之一途。本研究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后方"战时建筑"及其"简易建筑技术",侧重于重庆地区,特别关注建筑结... 发明与传播是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研发与输出的主要形式,而后发地区建筑活动的技术策略也并非仅限于被动接受输入之一途。本研究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后方"战时建筑"及其"简易建筑技术",侧重于重庆地区,特别关注建筑结构设计,梳理并描述"战时建筑"普遍采用的材料、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概况。进而,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两所高校建筑为重点展开案例研究,基于原始设计图纸与档案的查阅和针对性的田野调查,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结合剖面(空间)设计分析这一跨学科研究方法,揭示其设计采取混合策略的意图正在于寻求空间合用性、结构合理性与易建性诉求的综合平衡,是一种基于设计思维转变的建筑技术进步。它不仅表征了一种认知进展的萌发,而且还投射出技术改进与选择的历史逻辑与机制:在抗战后方特定时空条件下,中国建筑师开始意识到中西木构技术其实各有长短的真相,由此尝试跳脱再现模式,针对"中国问题",基于效率考量,开拓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战时 西式筑技术 民间筑技术 混合 技术改进 技术选择
下载PDF
新加坡的工业化设计评价方法简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振基 《住区》 201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本文通过梳理新加坡以保证建筑物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缩短工期为目标,所大力推行的易建性设计的经验,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工业化设计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关键词 计分 劳动力节约指数 预制化
下载PDF
上海近代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演变及其价值认知
4
作者 宿新宝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1843年上海开埠,西式建筑进入上海并引起了建筑风格和式样的巨大变化,而支撑这种变化的正是新的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出现和演变。它们在百年时间内经历了从传统到改良、从舶来到自产的过程,现代建筑施工业也逐步取代了传统匠作营造业。文... 1843年上海开埠,西式建筑进入上海并引起了建筑风格和式样的巨大变化,而支撑这种变化的正是新的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出现和演变。它们在百年时间内经历了从传统到改良、从舶来到自产的过程,现代建筑施工业也逐步取代了传统匠作营造业。文章通过搜集整理近代文献、图纸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并结合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工程中的实物案例,概要性梳理了上海近代建筑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类型、特征与演变过程;并从建造价值的角度,阐释了建造技术与建筑遗产的关系,并基于近代建筑建造的价值认知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筑遗产 造材料与技术 价值认知
下载PDF
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容量分析与易建性区划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佐 张会建 +1 位作者 彭惠 于晖 《公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4-312,共9页
为研究青藏工程走廊密集构筑物群下的工程环境效应与青藏高速公路布局,通过对走廊带内冻土工程地质条件、退化趋势、次生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模糊数学和空间区划等方式,建立了基于已建工程影响、冻土工程地质、冻... 为研究青藏工程走廊密集构筑物群下的工程环境效应与青藏高速公路布局,通过对走廊带内冻土工程地质条件、退化趋势、次生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模糊数学和空间区划等方式,建立了基于已建工程影响、冻土工程地质、冻土环境保护的三级工程容量评价体系,划分了工程建设难易程度标准,得到以下结论:工程下伏多年冻土的年平均增温率和活动层增厚率分别为0.187℃/a和15.5 cm/a,是天然状态的20倍和3.2倍;预测未来50年后,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面积退化将达到13%~22%,由此将诱发沉陷、裂缝、波浪等不同形式的工程结构灾变,和热融滑塌、热融湖塘等不同程度的次生地质灾害;在三线并行且不产生相互热干扰的情况下,拟建青藏高速公路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最小热影响安全距离,整体式路基坡脚间距分别不小于60 m和40 m,分离式路基坡脚间距分别不小于50 m和35 m,且分幅坡脚间距不小于50 m;考虑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含冰量、土质类型、坡度、热融滑塌、热融湖塘等6大类主要评价指标,提出了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容量指数计算方法与工程建设难易程度等级标准,并基于此将青藏工程走廊划分高、中、低、差4个等级的易建区;最后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风沙灾害特点,提出了工程防护建议。研究结果以期为走廊带内重大线形工程的健康运营、病害防治和未来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工程走廊 多年冻土 工程容量指数 模糊数学
原文传递
再论“构件、构造与构成”——一个结构工程师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占琦 王宁 +1 位作者 邱勇 王洪欣 《住宅与房地产》 2019年第17期34-36,共3页
一、前言前文'构件、构造与构成——一个结构工程师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详见《新营造》2018年5月刊)从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新理论、新技术对建筑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结构体系的组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一、前言前文'构件、构造与构成——一个结构工程师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详见《新营造》2018年5月刊)从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新理论、新技术对建筑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结构体系的组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现状,提出工程师们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必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开启建筑业的一片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系统 模数化 筑工业化 筑机电 预制构件 筑系统
下载PDF
中新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宗德新 朱鹏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5期46-47,共2页
我国在2017年12月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以期提升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新加坡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较早,水平较高,标准也相对完善。文章将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和新加坡《易建设计规范》从评价对象... 我国在2017年12月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以期提升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新加坡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较早,水平较高,标准也相对完善。文章将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和新加坡《易建设计规范》从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评价范围、计算公式和等级评定6个方面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分析两个标准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提出新加坡规范在泛用性、标准化与多样化和全生命周期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希望文章能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提升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装配率 评价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易建性的住宅项目叠合板设计要点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艾荣 黎加纯 +2 位作者 陈敬恒 许文杰 卢松 《建筑技术》 2020年第12期1486-1490,共5页
住宅建筑易建性的目的在于方便施工、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有较好的易建性。通过叠合板项目调研,发现易建性有待提高,其影响因素包括装配式方案、结构布置、机电设计、深化设计、安装施工等。从标... 住宅建筑易建性的目的在于方便施工、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有较好的易建性。通过叠合板项目调研,发现易建性有待提高,其影响因素包括装配式方案、结构布置、机电设计、深化设计、安装施工等。从标准化设计、布置范围、板厚设计、预制底板尺寸设计、板缝设计、桁架高度及钢筋排布、深化设计等方面研究叠合板的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 预制底板 板缝 标准化
下载PDF
基于易建性的非线性建筑几何建构策略
9
作者 李佳阳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0期213-215,共3页
非线性建筑在追求环境营造和绿色性能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形式往往会损害其易建性,造成设计的失控和资源的浪费,由此引发了对设计与技术关系的重新审视。文章通过梳理易建性在设计领域的概念内涵与研究脉络,分析论证了易建性是目标、设计... 非线性建筑在追求环境营造和绿色性能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形式往往会损害其易建性,造成设计的失控和资源的浪费,由此引发了对设计与技术关系的重新审视。文章通过梳理易建性在设计领域的概念内涵与研究脉络,分析论证了易建性是目标、设计合理化是过程,二者在不同设计阶段的结合可以推导出相应的几何建构策略——几何逻辑建构、参数关联建构、几何形态优化、设计离散表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设计方法层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 几何学 合理化
下载PDF
抗战内迁高校战时建筑设计与技术的人类学思考:以中央大学柏溪校区传达室为例
10
作者 朱翼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256-262,共7页
基于建造模式的视角,聚焦抗日战争时期的建筑设计与技术实践,通过对现存原国立中央大学重庆柏溪校区传达室的田野调查,分析其所处区位、周边自然环境资源、建筑形制与部分构造节点,结合战时社会背景与物质条件,解读其时内迁西南的各大... 基于建造模式的视角,聚焦抗日战争时期的建筑设计与技术实践,通过对现存原国立中央大学重庆柏溪校区传达室的田野调查,分析其所处区位、周边自然环境资源、建筑形制与部分构造节点,结合战时社会背景与物质条件,解读其时内迁西南的各大高校新建建筑时借鉴民间"易建性"现象,探究其背后与环境适应、技术选择相关的人类学原理,并为当下建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迁高校 筑设计 筑人类学 筑技术
下载PDF
建筑物易建性的探讨
11
作者 周福安 《丹东纺专学报》 2004年第1期39-40,19,共3页
建筑物易建性一直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人员所企求的,并致力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建筑物易建性影响因素及增进易建性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筑物 筑协调 标准化 筑设计
下载PDF
蓝屋计划——孙占琦:装配式建筑之构造、构件与构成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住宅与房地产》 2019年第20期40-42,共3页
编者按:2019年4月,由《新营造》编辑部倾心打造的“蓝屋计划”面世。本栏目邀请业界大咖走进“蓝屋”,用视频方式,录制业界大咖最真实心声,通过讲述故事、揭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方式,原滋原味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行业生态,引领行... 编者按:2019年4月,由《新营造》编辑部倾心打造的“蓝屋计划”面世。本栏目邀请业界大咖走进“蓝屋”,用视频方式,录制业界大咖最真实心声,通过讲述故事、揭露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方式,原滋原味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行业生态,引领行业方向,为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敲开天窗,让阳光照进现实,让真实撕碎伪装!本期刊发的文章是根据第六季嘉宾孙占琦视频记录整理,相关视频请关注公众号“新营造”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桁架 经济 深圳市 功能
下载PDF
新加坡工业化建筑发展的启示
13
作者 肖海韵 《四川建筑》 2019年第2期35-37,共3页
举世瞩目的新加坡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基础建设阶段,到扩张范围阶段,再到质量改良阶段,再到改善设施,建设社区,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阶段。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填补规范技术类的缺失,提高效... 举世瞩目的新加坡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基础建设阶段,到扩张范围阶段,再到质量改良阶段,再到改善设施,建设社区,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阶段。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填补规范技术类的缺失,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是我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工业化 组屋
下载PDF
基于施工易建性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纵斌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17-20,共4页
施工安装过程中预制构件钢筋碰撞、构件裂损、安装定位效率过低等问题逐渐凸显,究其原因,设计的合理性因素占了较大比例。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易建性需要从方案设计和深化设计2方面考虑。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易建性设计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 施工安装过程中预制构件钢筋碰撞、构件裂损、安装定位效率过低等问题逐渐凸显,究其原因,设计的合理性因素占了较大比例。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易建性需要从方案设计和深化设计2方面考虑。首先介绍了新加坡易建性设计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的设计要点;其次,在总结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现场常见施工问题的基础上,以施工易建性为目标,从构件深化设计层面总结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深化中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施工 深化设计 预制构件 研究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易建性标准化设计的实践研究
15
作者 郭伟刚 罗志锋 +4 位作者 牛喜山 姚荣康 黎文豪 杜梓颖 王帆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7-74,共8页
阐述了易建性标准化设计的理论,建筑业的标准化应以“便于施工”的标准化为基础,不必被“绝对统一”标准化所限制。探讨了通过易建性标准化设计来降低建造成本、提升施工效率,以使整个建造过程获得综合最优效益的理论方法。以某大型工... 阐述了易建性标准化设计的理论,建筑业的标准化应以“便于施工”的标准化为基础,不必被“绝对统一”标准化所限制。探讨了通过易建性标准化设计来降低建造成本、提升施工效率,以使整个建造过程获得综合最优效益的理论方法。以某大型工程作为实证项目,开展了易建性主体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从制作工艺、设计方案、运输及施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对预制主体结构构件进行绝对标准化、相对标准化及易建性标准化相结合的设计,并提出了各类构件详细标准化设计措施,为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技术遴选、预制构件的模具通用性、装配式构件供应链优化、建造工艺革新、项目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构件 绝对标准化 相对标准化 标准化 综合效果最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