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夏目漱石小说中的“明治精神”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光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首创,指伴随着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而来的那种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然而在那个并未建立真正自由、民主的"由外到内"开化的时代,这种精神总是与"孤独的悲哀"和"怀疑的地狱"... "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首创,指伴随着明治时代文明开化而来的那种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然而在那个并未建立真正自由、民主的"由外到内"开化的时代,这种精神总是与"孤独的悲哀"和"怀疑的地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是整个现代精神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夏目漱石在其小说中对处于社会动荡转型期的明治时代做了充分且深刻的描写,是那个时代极少数清醒的日本作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明治时代 明治精神 日本小说
下载PDF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素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0-33,共4页
"明治精神"一词出现在夏目漱石的名著《心》中,由于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颇受争议。"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毕其一生所直面和试图解决的课题。《心》中的"明治精神",指日本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自我本位... "明治精神"一词出现在夏目漱石的名著《心》中,由于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颇受争议。"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毕其一生所直面和试图解决的课题。《心》中的"明治精神",指日本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自我本位"的迷失和孤独,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东西方文化激烈冲突面前所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明治精神"直接导致了《心》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并最终使夏目漱石完成了对"自我本位"思想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精神 近代化 自我本位
下载PDF
为“明治精神”而殉——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曹瑞涛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夏目漱石小说《心》中的"明治精神"是导致主人公"先生"自杀的直接原因,但这一重要概念在小说中没有得到详细解释。在"明治精神"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以至于它竟能与小说中与世无涉的"先生"建... 夏目漱石小说《心》中的"明治精神"是导致主人公"先生"自杀的直接原因,但这一重要概念在小说中没有得到详细解释。在"明治精神"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以至于它竟能与小说中与世无涉的"先生"建立起关乎生死的联系?本文力图借此探讨明治时代日本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最终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明治精神 明治时代 官僚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夏目漱石的“明治精神”——再论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志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本文着重分析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的主人公"先生"自杀的原因和"明治精神"的含义。笔者认为,主人公"先生"由于受到传统伦理道德谴责,并非"明治精神"才选择自杀。夏目漱石非常... 本文着重分析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的主人公"先生"自杀的原因和"明治精神"的含义。笔者认为,主人公"先生"由于受到传统伦理道德谴责,并非"明治精神"才选择自杀。夏目漱石非常反感急功近利的明治时代。综观他的每一部作品,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人公,几乎都质疑以自我、个人主义为先导的西方文明。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下,"明治精神"实际上以主人公为代表,怀念东方传统文化的一代知识分子孤独、失落和怀疑的精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心》 明治精神 文明开化
原文传递
夏目漱石“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与其《心》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啸轩 牟玉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夏目漱石的集大成之作《心》充分体现了其"道义上的个人主义"思想。夏目漱石凭其深刻的文明批评意识,注意到外发型开化和东方语境导致了个人主义观念的淡薄与误读,鲜明地提出"道义上的个人主义",倡导个人主义并主... 夏目漱石的集大成之作《心》充分体现了其"道义上的个人主义"思想。夏目漱石凭其深刻的文明批评意识,注意到外发型开化和东方语境导致了个人主义观念的淡薄与误读,鲜明地提出"道义上的个人主义",倡导个人主义并主张以东方文化资源中的"道义"加以约束。《心》通过被赋予启蒙功能的先生深受道义苛责并决然自杀的悲剧,表达了作者推动个人主义发展的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以及对年轻一代真正实现个人主义的热切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心》 道义 个人主义 明治精神
下载PDF
夏目漱石的政治倾向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宁 《日本研究》 2000年第4期81-91,共11页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文明批评 作家 小说 中国人 明治精神 明治时代 政治倾向
下载PDF
来自“晚期工作”之现场——在“国际视野中的大江健三郎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3
7
作者 大江健三郎 熊淑娥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共6页
今天,能够参加由中央研究院文学哲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作为生活在当代世界的一名知识分子,我既兴奋又感激。我曾收到本次大会筹备工作人员的一封信,信中提及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学研究... 今天,能够参加由中央研究院文学哲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作为生活在当代世界的一名知识分子,我既兴奋又感激。我曾收到本次大会筹备工作人员的一封信,信中提及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学研究者们将齐聚一堂,展开讨论和交流,这其中"两岸的文学家、文学研究者们"的提法,令我深受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私小说 小说手法 明治精神 学术研讨会 国际视野
原文传递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理念及其时代性阐释——以小说《明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共7页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应,彰显作者对立足现实而又超脱现实的自然人生观的崇尚态度。"则天去私"既包含禅学意境,又流露出对西洋近代文化思想的距离感。该理念与漱石所处的时代思想密不可分,与"明治精神"相关联,并非意味着完全脱离世间的禅学意境,而是包含时代性因素,属于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脱世俗的"自然"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明暗》 则天去私 明治精神 自我
下载PDF
利己主义和“先生”的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敬利 《林区教学》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他具有鲜明个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夏目漱石对所处的时代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心》是他后期的三部曲之一,后期...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他具有鲜明个性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夏目漱石对所处的时代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心》是他后期的三部曲之一,后期作品与前期作品相比,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对现实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精神 利己主义
下载PDF
试论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菁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9期120-121,共2页
夏日漱石的《心》作为心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独创的“明治精神”,也对《心》内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展示了处在明治时代的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与个人主... 夏日漱石的《心》作为心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独创的“明治精神”,也对《心》内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展示了处在明治时代的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知识分子独特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与个人主义间反思。文章以夏目漱石的《心》作为基础,全方位探讨“明治精神”。以期提升对夏目漱石的文学思想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心》 明治精神
下载PDF
《心》中的“他者伦理”与“明治精神”的伦理内核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婷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心》因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而在评论界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文本中有关自我应当如何处理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他者伦理"问题。小说主人公先是由于自我对于他者性的褫夺欲而陷入伦理困境。... 《心》因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而在评论界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了文本中有关自我应当如何处理与他者之间关系的"他者伦理"问题。小说主人公先是由于自我对于他者性的褫夺欲而陷入伦理困境。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主人公做出的伦理选择带来了理性意志的回归,但其"自我"上升为"无我"之后,更进一步形成了与他者之间的阻隔和伦理悖论。主人公最终为"明治精神"殉死,这一行为实则包含深刻的时代伦理。夏目漱石通过对个人伦理悲剧的描绘,揭示了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伦理模型,隐含着漱石对于民族道德危机的深刻认知,也折射出他对"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该如何达到理想之境的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夏目漱石 文学伦理学批评 他者伦理 明治精神
下载PDF
明治维新150周年再探讨——“明治精神”复活的警钟
12
作者 金香兰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21期161-162,共2页
自清政府于甲午战争失败后将“以日为师”定为基本方针至今,尊师重道的我国人民对明治维新的进步性过度肯定,而对其侵略性和反动性的认识则略显不足。在日本隆重纪念明治维新150周年并高呼要学习“明治精神”之际,我们有必要全面剖析和... 自清政府于甲午战争失败后将“以日为师”定为基本方针至今,尊师重道的我国人民对明治维新的进步性过度肯定,而对其侵略性和反动性的认识则略显不足。在日本隆重纪念明治维新150周年并高呼要学习“明治精神”之际,我们有必要全面剖析和认识明治维新及其精神。本文通过分析明治维新剖析出其中的“明治精神”,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精神复活的危险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明治精神 复活 警钟
下载PDF
森鸥外文学与明治精神
13
作者 赵玉皎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8年第1期221-225,共5页
1引言提及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学家森鸥外,最广为人知的比喻,当属木下杢太郎所称的'底比斯百门大都',以古埃及的'百门之都'底比斯来赞美森鸥外文学活动的广阔性与丰富性。森鸥外的文学活动从他留德归来的1888年开始,至192... 1引言提及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学家森鸥外,最广为人知的比喻,当属木下杢太郎所称的'底比斯百门大都',以古埃及的'百门之都'底比斯来赞美森鸥外文学活动的广阔性与丰富性。森鸥外的文学活动从他留德归来的1888年开始,至1922年去世的三十五年间,他的工作几乎涵盖了日本近代文学的所有方面。他译介西方诗歌与浪漫小说、引入近代美学思想、开展文艺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鸥外 文学家 知识分子 明治精神 日本明治时代
原文传递
处在巨变时代洪流中的阴暗与孤独——夏目漱石《心》人际关系解读
14
作者 张静宜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6期79-82,共4页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晚年的长篇小说《心》,全文由"先生和我"、"双亲与我"、"先生的遗书"三部分构成,具有浓厚的心理描写色彩。小说前半部分以作为学生的"我"的视角间接表现,后半部分以"先生的遗书"形式告白,具有强烈的对比效...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晚年的长篇小说《心》,全文由"先生和我"、"双亲与我"、"先生的遗书"三部分构成,具有浓厚的心理描写色彩。小说前半部分以作为学生的"我"的视角间接表现,后半部分以"先生的遗书"形式告白,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处在巨变中的明治时代,夏目漱石对近代利己主义必然要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还对明治这一转型期知识分子内在的孤独作了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心》 明治精神
下载PDF
从夏目簌石的《心》看日本的明治精神
15
作者 冯运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76-77,共2页
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该小说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走上近代国家道路中的国权论为代表的国家主义与以民权论文为... 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利己主义者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该小说反映了明治时期日本走上近代国家道路中的国权论为代表的国家主义与以民权论文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两种思潮的矛盾斗争。本论文通过分析一般民众的死和知识分子的死,分析了明治时代的国权论和民权论在当时日本国民心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簌石 明治精神
下载PDF
探析《心》中先生之死因
16
作者 何文彬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9期85-88,共4页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近代东西方文化冲击下文人虚无、迷茫和苦涩的精神世界。其中《心》是其晚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从主客观角度对小说《心》中的主要人物——先生的死因进行分析,进而理解以先...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近代东西方文化冲击下文人虚无、迷茫和苦涩的精神世界。其中《心》是其晚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从主客观角度对小说《心》中的主要人物——先生的死因进行分析,进而理解以先生为代表的当时知识分子孤独无望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世心理 明治精神 暧昧性 生死观
下载PDF
论夏目漱石《心》中的死与“明治精神”
17
作者 张文丽 蒋苇苇 《饮食科学》 2017年第7X期60-61,共2页
夏目漱石于1914年发表长篇小说《心》,作品情节简单,出场人物有限,却提出了'明治精神'这一新的名词。明治时代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东西文化的交汇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带来了深刻影响... 夏目漱石于1914年发表长篇小说《心》,作品情节简单,出场人物有限,却提出了'明治精神'这一新的名词。明治时代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东西文化的交汇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给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带来了深刻影响。生活在明治与大正之交的夏目漱石见证了明治时代的一生,同时也见证了'明治精神'的一生。K与先生的身上可隐约看到夏目漱石的身影,先生与K的悲惨结局不仅是近代知识分子追求与现实矛盾的自我理想结果的真实写照,更是企图唤醒扭曲了健全'明治精神'人们的呐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精神 东西方文化 知识分子 自由
下载PDF
夏目漱石《心》同性恋感情分析
18
作者 葛慧玲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3-44,共2页
本文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甘え」的角度出发,探讨《心》中人物的同性恋感情。这里的同性恋感情是指同性之间的依赖感情强于异性,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友情。这种感情是在友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似恋情的依赖感情。比起异性,他们通常更容... 本文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甘え」的角度出发,探讨《心》中人物的同性恋感情。这里的同性恋感情是指同性之间的依赖感情强于异性,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友情。这种感情是在友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似恋情的依赖感情。比起异性,他们通常更容易感受到友人或长辈的人格魅力并被其吸引,产生依赖心理。本文主要从同性恋感情角度出发,分析夏目漱石《心》中的人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感情 依赖 病变 自杀 明治精神
下载PDF
夏目漱石《心》中的死与“明治精神”
19
作者 解媛媛 范莹莹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X期134-135,共2页
《心》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我的父亲"的死、K的死、先生的死进行比较分析,与其特定的时代情况及社会情况相关联,考察这些"死"所表现的明治精神。其中,"我的父亲"的死体现了国权论... 《心》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我的父亲"的死、K的死、先生的死进行比较分析,与其特定的时代情况及社会情况相关联,考察这些"死"所表现的明治精神。其中,"我的父亲"的死体现了国权论的思想,而K和先生的死则体现了知识分子民权论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夏目漱石 明治精神
原文传递
夏目漱石的《心》论——通过三人之死解读“明治精神”
20
作者 徐竞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4期40-40,42,共2页
《心》作为心理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变革的明治时代出现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文明开化的个人主义间的矛盾。作品透过接二连三的死之结局提出"明治精神"这一概念。本文将在解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我的父亲"、&... 《心》作为心理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变革的明治时代出现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文明开化的个人主义间的矛盾。作品透过接二连三的死之结局提出"明治精神"这一概念。本文将在解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我的父亲"、"K"、"先生"的死来探讨和剖析明治精神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我的父亲” “先生” “K” 明治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