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早期血清P、HCG和HPL水平变化及与不良妊娠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婉萍 雍敏婕 许丽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3期552-555,共4页
目的:分析孕早期血清孕酮(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生乳素(HPL)水平变化及与不良妊娠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早期不良妊娠89例,包括先兆流产39例、早期妊娠终止21例、异位妊娠29例;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 目的:分析孕早期血清孕酮(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生乳素(HPL)水平变化及与不良妊娠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早期不良妊娠89例,包括先兆流产39例、早期妊娠终止21例、异位妊娠29例;同期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妇89例为正常组。对比不同孕妇孕6、8周时血清HCG、P、HPL水平及与不良妊娠关系。结果:孕6周和8周时,正常组HCG、P、HPL水平均高于不良妊娠组,且孕6周时不良妊娠组中3项指标水平先兆流产>异位妊娠>早期妊娠终止孕妇,孕8周时正常组与先兆流产孕妇HCG、P、HPL水平均高于孕6周(均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28岁、既往有流产史、孕次>2次、妊娠期糖尿病,HCG、P、HPL异常为影响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早期妊娠异常者HCG、P、HPL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者;动态监测孕妇HCG、P、HPL水平,有益于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不良妊娠 孕酮 绒毛促性腺激素 胎盘生乳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早期不良妊娠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2
作者 杨灿锋 肖建平 +3 位作者 王峻峰 石锦平 朱瑞芳 张颖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不良妊娠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的重要性,分析流产的原因。方法对2002年7月到2014年10月280例例早期不良妊娠患者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280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中,核型分析259例,成功率为92.5%,其中,... 目的探讨早期不良妊娠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查的重要性,分析流产的原因。方法对2002年7月到2014年10月280例例早期不良妊娠患者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280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中,核型分析259例,成功率为92.5%,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40例,阳性率15.4%。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早期不良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广泛开展绒毛细胞核型分析技术能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不良妊娠 绒毛 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血清孕酮、绒毛促性腺激素和胎盘生乳素对早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吉家安 符英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早期不良妊娠孕妇血清孕酮(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生乳素(HPL)变化,评价此3项指标对早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就诊的早期不良妊娠患者240例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00例(正常妊娠... 目的:观察不同早期不良妊娠孕妇血清孕酮(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生乳素(HPL)变化,评价此3项指标对早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就诊的早期不良妊娠患者240例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00例(正常妊娠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早期不良妊娠类型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者90例(先兆流产组),早期妊娠终止90例(妊娠终止组),异位妊娠60例(异位妊娠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孕6、7、8周进行血清P、HCG和HPL检测,分析各组不同孕周3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清P、HCG和HPL水平在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和妊娠终止组均依次降低(P<0.05);不同孕周时,P水平在各组间未见差异(P>0.05),而血清HCG和HPL水平在正常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呈上升(P<0.05)、在异位妊娠组和妊娠终止组无变化(P>0.05)。最终分娩率先兆流产组(74.4%)低于正常妊娠组(92.0%)(P=0.001),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先兆流产组(31.3%)高于正常妊娠组(12.0%)(P=0.003)。结论:早期不良妊娠结局患者血清P、HCG和HPL水平均较同期正常孕妇显著下降,且不同类型患者同期水平也存在差异,联合检测此3项指标对不同类型早期不良妊娠者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绒毛促性腺激素 胎盘生乳素 早期不良妊娠结局 预测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早期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丹 孙大林 金保方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3期4672-4677,共6页
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凝、抗血栓、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及降脂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殖医学领域中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而在反复种植失败、反复生化妊娠及早期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 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凝、抗血栓、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及降脂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殖医学领域中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而在反复种植失败、反复生化妊娠及早期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APO)改善方面尚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此外,既往对于APO的研究多局限于其相关影响因素及LMWH防治妊娠中晚期APO,尚缺乏改善早期APO方面的文献报道。因此,未来需对LMWH改善早期APO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不良妊娠结局 低分子肝素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