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4
1
作者 任志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4,共6页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孔子所追求的目标是使诉讼的事件根本不发生。“无讼” ,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无讼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天道和谐的宇宙观、法即刑的法律观、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片面追求...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孔子所追求的目标是使诉讼的事件根本不发生。“无讼” ,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无讼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天道和谐的宇宙观、法即刑的法律观、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片面追求秩序与稳定的政治思想、司法腐败的反作用等。无讼主义传统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及遗留给我们的历史包袱是相当沉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律文化 价值取向 思想 政治利益 道家 儒家
下载PDF
传统无讼思想的产生及其历史根源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勇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7期72-74,共3页
对传统无讼思想产生的过程进行考察,并从思想文化、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和体制等方面探讨无讼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 思想 历史根源 中国 法律意识 经济规律 儒家思想 道德观念
下载PDF
传统无讼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勇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无讼一直是古代中国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古代由提倡无讼进而发展起来的传统调解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当代人民调解制度的渊源。人民调解制度以其简便、快捷的手段,在解决民间纠...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无讼一直是古代中国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古代由提倡无讼进而发展起来的传统调解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当代人民调解制度的渊源。人民调解制度以其简便、快捷的手段,在解决民间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临新的形势,人民调解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传统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制度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间调解溯源究因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胜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
调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无讼"思想,其生命力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以小农经济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基本社会关系的... 调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无讼"思想,其生命力根植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以小农经济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基本社会关系的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等对传统调解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培养"无讼"、"贱讼"的意识,在司法制度上限制民众的诉权,在审理案件时司法官首选调处息讼的策略以及支持和鼓励民间调解等对调解的盛行不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政权性质、体制,以及司法构造、吏治状况等造成的中国古代司法的黑暗,使调解成为当事人趋利避害的必然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调解 思想 法律文化
下载PDF
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游 《法律文化研究》 2009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无讼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传统社会最根本的诉讼理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在对无讼思想的产生原因、实现途径及其本质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挖掘其与现代法治精神相符合的合理元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无讼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传统社会最根本的诉讼理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在对无讼思想的产生原因、实现途径及其本质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挖掘其与现代法治精神相符合的合理元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法治提供借鉴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法律文化 思想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法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良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141-143,共3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慎刑恤罚的法律原则、容隐制度、成熟的判例法模式、无讼的价值观等一些先进的法律思想,对当今的法治建设可以有所启发。了解中国自己的传统法文化,可以促使中国法治建设在自己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推进。
关键词 法制建设 中国传统法文化 亲亲相隐 思想
下载PDF
秩序情结与无讼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莉 张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8,共6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理想是"太平盛世",这一政治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孕育的秩序情结,塑造了传统中国人追求和谐的品质,建构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理想是"太平盛世",这一政治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孕育的秩序情结,塑造了传统中国人追求和谐的品质,建构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这一情结在法律实践中的表达便是"无讼"。在加快法治建设的中国,对"由秩序情结而衍生的无讼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秩序情结 思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讼思想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德鹏 李佳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
从历朝历代的文史典籍中,都能发现儒家思想对讼狱观念的阐述。孔子的施政纲领中就有"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的表述,儒家思想中所向往的"合"、"和"为贵的理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无诉思... 从历朝历代的文史典籍中,都能发现儒家思想对讼狱观念的阐述。孔子的施政纲领中就有"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的表述,儒家思想中所向往的"合"、"和"为贵的理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无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法治建设 儒家思想
下载PDF
王阳明无讼思想及其地方治理实践启示
9
作者 王美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形成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共同促进了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其在庐陵和南赣任职期间的作为,更是被后世奉为地方乡村治理的典范。无讼思想作为王阳明哲学思想转化为地方治理实践的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 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形成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共同促进了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其在庐陵和南赣任职期间的作为,更是被后世奉为地方乡村治理的典范。无讼思想作为王阳明哲学思想转化为地方治理实践的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更需要充分挖掘王阳明的无讼思想,发挥其价值,为法治建设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思想 治理实践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与法治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玲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1-85,共5页
无讼法律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无讼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性,导... 无讼法律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无讼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性,导致人人平等法治观念的认同障碍;无讼法律文化"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导致民众权利意识匮乏,缺乏法律信仰。另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以调解为主导的多元纠纷解决手段和伦理本位思想,对法治社会构建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思想 法治社会
下载PDF
无讼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润菲 唐佩玉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蕴含了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蕴含了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这必须重视借鉴传统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论法治信仰的价值及其树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芳霞 季莉莉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精神意蕴就是社会成员内在性的法律信仰。公众普遍的法治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树立个人乃至全社会普遍的法治信仰是实现现代法治的关键。由于中国传统无讼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贱讼、耻讼的心理,...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精神意蕴就是社会成员内在性的法律信仰。公众普遍的法治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树立个人乃至全社会普遍的法治信仰是实现现代法治的关键。由于中国传统无讼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贱讼、耻讼的心理,造成中国公民法制观念淡薄,法治信仰的缺失。面对此严峻的形势,只有切实实施法律,才是树立法治信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信仰 价值 思想 法律的切实实施
下载PDF
论“无讼”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怀瑜 吴维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3-55,共3页
"无讼"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高度概括,"无讼"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根源。"无讼"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价值观上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无讼"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高度概括,"无讼"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根源。"无讼"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价值观上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
下载PDF
“结信止讼”——论我国古代契约的止讼功能
14
作者 乔洪武 李洪涛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79,共8页
中国传统"无讼"思想自孔子提出后,成为了儒家所倡导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理想。而要实现"无讼"必须能够息讼或止讼。古代契约创制之始就是出于止讼的目的,预防讼争的发生和制止讼争的扩大。契约在中国古代被视... 中国传统"无讼"思想自孔子提出后,成为了儒家所倡导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理想。而要实现"无讼"必须能够息讼或止讼。古代契约创制之始就是出于止讼的目的,预防讼争的发生和制止讼争的扩大。契约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一种预防性制度性安排,具有"立信"、"结信"和"征信"的机制特征,这些机制特征具有止讼的功能。从传世文献看,中国古代契约非常丰富。但古代契约始终处于私法地位,止讼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儒家倡导的"无讼"社会理想也就无从实现。如果把契约的私法地位上升到国家法的层面,以国家法的强制力保障契约的效力,其止讼功能将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有所裨益,这正是我国古代契约的止讼功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古代契约 诚信 功能
原文传递
“无讼”思想的转变与现代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15
作者 王振鹏 《法制与经济》 2014年第18期109-110,127,共3页
无讼思想是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之一,其根源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律虚无主义的时期过后,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由提倡"无讼"到当代"倡讼"的转变,出现了"诉讼爆炸"。在当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中,暴... 无讼思想是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之一,其根源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律虚无主义的时期过后,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由提倡"无讼"到当代"倡讼"的转变,出现了"诉讼爆炸"。在当代的纠纷解决方式中,暴露出非诉讼机制缺乏强制力的保障和法官的倾向化选择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借鉴中国古代和国外的有益做法,为我国当代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思想根源 多元纠纷 解决方式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
16
作者 王科 崔灿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6-60,共5页
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根深蒂固,无讼思想是古代中国人追求和谐境界的价值选择,无讼思想的产生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根源。无讼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当代价值。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思想 和谐 影响 价值
下载PDF
传统文化对现代法治精神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小满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5-27,共3页
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但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等级观念、宗法意识、中庸思想、重义轻利、官本位、以及 追求无讼等思想,与追求公平、正义、自由、权利契约平等的现代法治精神是根本冲突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 消极方面,消解了法治精神,阻碍着中... 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但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等级观念、宗法意识、中庸思想、重义轻利、官本位、以及 追求无讼等思想,与追求公平、正义、自由、权利契约平等的现代法治精神是根本冲突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 消极方面,消解了法治精神,阻碍着中国现代法治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法治精神 等级观念 宗法意识 官本位心理 追求思想
下载PDF
浅析传统无讼思想与当代中国法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正全 玄成英 侯超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64-65,共2页
我国历经几千年文化传承逐渐形成以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为目标的无讼思想。无讼思想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其以让民畏讼、息讼从而达到无讼为目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下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引入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 我国历经几千年文化传承逐渐形成以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为目标的无讼思想。无讼思想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其以让民畏讼、息讼从而达到无讼为目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下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引入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要求变人治文化为法治文化,实现民主、自由与正义。然则法治建设仍需改变传统法文化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思想 秩序 法律信仰 法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无讼思想的法律思考
19
作者 刘正全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29-131,136,共4页
中国几千年的法律文化是一部以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法律史。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通过严刑酷罚来驱民畏讼、息讼以达到无讼的结果,从而震慑社会不稳定分子和政治对手。现代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所追求的法治秩序... 中国几千年的法律文化是一部以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法律史。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通过严刑酷罚来驱民畏讼、息讼以达到无讼的结果,从而震慑社会不稳定分子和政治对手。现代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所追求的法治秩序,应当是通过引导公民追求合法权利的秩序,而不是压制各类社会群体追求公平公正的畸形秩序。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无讼"不能成为当代维稳社会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思想 维护君权 稳定秩序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下载PDF
试析中国传统诉讼观念——官府“无讼”“息讼”与百姓“畏讼”“厌讼”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石磊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历史的趋向和民族的习惯是一股强大的惯性。综观中国传统诉讼观念的形成流变,一直有官方的和民间的两条线贯穿于其中。"无讼""息讼"是官方的指导思想,"畏讼""厌讼"是民间的百姓心态。我国传统... 历史的趋向和民族的习惯是一股强大的惯性。综观中国传统诉讼观念的形成流变,一直有官方的和民间的两条线贯穿于其中。"无讼""息讼"是官方的指导思想,"畏讼""厌讼"是民间的百姓心态。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引导并形成了中国传统诉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观念 思想 “息思想 “畏思想 “厌”观念 法律文化 法制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