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职护理小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BiPAP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华辉 王进静 夏彩霞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78-81,96,共5页
目的:分析专职护理小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 目的:分析专职护理小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BiPAP(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专职护理小组结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优(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专职护理小组结合精细化护理可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护理小组 精细化护理 正压通气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重症SARS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的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春燕 童朝辉 +1 位作者 黄克武 王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74-575,共2页
我们对朝阳医院驻宣武ICU2003年5月16日~6月11日收治的9例临床诊断的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重症SARS 正压通气呼吸机 诊断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英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治疗组(60例... 目的:探讨鼻罩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治疗组(60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60例,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应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抢救成功55例,抢救成功率91.67%,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49例,抢救成功率81.67%。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满意,实行有效、全面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肺疾病 正压通气呼吸机 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叶胜兰 李承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平行开放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OSAHS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Bi PAP呼吸...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平行开放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OSAHS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Bi PAP呼吸机治疗组45例(A组)、单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组45例(B组)、单用Bi PAP呼吸机治疗组45例(C组)和常规治疗组45例(D组);观察记录入院时及治疗12周结束时所有患者测身高、体质量、腰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酸、血糖、炎性因子(IL-6,TNF-α)、氧化/抗氧化指标(SOD)、多导睡眠监测PSG(AHI、LSp O2)和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1)4组治疗前、后BMI、WHR、TC、LDL-C、TG、尿酸、血糖、炎性因子(IL-6,TNF-α)、氧化/抗氧化指标(SOD)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且各组治疗后BMI、WHR、TC、LDL-C、TG、临床症状、炎性因子(IL-6,TNF-α)、氧化/抗氧化指标(SOD)等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2)4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检测图仪PSG(AHI、LSp O2)和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且各组治疗后多导睡眠监测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A组LSp O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AHI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结论:OSAHS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应从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提供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乙酰半胱氨酸片联合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OSAH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呼吸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俊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162-1163,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肺表面缺少活性物质导致的呼吸窘迫,早产儿中该疾病比较常见,新生儿呼吸窘迫征发生之后经常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氨溴索药物能够对肺泡细胞的合成进行...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肺表面缺少活性物质导致的呼吸窘迫,早产儿中该疾病比较常见,新生儿呼吸窘迫征发生之后经常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氨溴索药物能够对肺泡细胞的合成进行刺激以及分泌大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临床治疗中氨溴索得到广泛应用[1,2]。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临床治疗 氨溴索 疗效分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 进行性呼吸困难
下载PDF
激励式护理对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患者遵医行为、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小良 叶雪萍 苏锦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对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遵医行为、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对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遵医行为、肺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优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护理后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可改善行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肺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式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 遵医行为 肺功能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贺露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讨论研究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将140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优质组,各70例。其中,一般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优质组在一般组基础上... 目的:讨论研究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将140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优质组,各70例。其中,一般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优质组在一般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血气分析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症状缓解时间、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较一般常规药物在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方面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能有效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鼻罩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58例)和单一组(57例)。联合组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 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OSAH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58例)和单一组(57例)。联合组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单一组患者采取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代谢指标、治疗后炎症指标、治疗前后睡眠呼吸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为(7.46±1.08)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6.37±0.84)ng/L、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2.69±0.61)mg/L,明显低于单一组的(17.10±1.33)ng/L、(9.14±0.91)ng/L、(3.94±0.8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低于单一组,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pO2)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OSAHS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物质代谢,降低炎症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采用CPAP治疗的46例OSAS患者,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OSAS的48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PaO2、S...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3月采用CPAP治疗的46例OSAS患者,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OSAS的48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PaO2、Sp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查多导睡眠图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pO2Low)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PAP呼吸机可明显改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质量,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雪松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7期28-29,共2页
目的 了解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山西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胸心外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实验组给予... 目的 了解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山西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胸心外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实验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RR)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pH值为7.37±0.04,PaO2为(72.81±8.1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0.03、(54.13±7.93) mm Hg,且PaCO2、HR、RR[(53.67±9.43) mm Hg、(87.01±6.02)次/min、(24.04±3.0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0.12±11.34)mmHg、(96.23±10.03)次/min、(28.43±4.0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胸心外科 急性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淑霞 范蒙恩 成元媛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21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病理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发的呼吸困难。单纯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需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强疗效。本研究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 目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病理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发的呼吸困难。单纯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需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强疗效。本研究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华县人民医院2017-03-11-2019-03-28收治的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础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CPAP呼吸机治疗,研究组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和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4.629,P=0.031。治疗12h后,研究组氧气分压和酸碱度分别为(92.33±5.80)mm Hg和(7.39±0.05),高于对照组的(80.51±8.72)mm Hg和(7.32±0.04),t值分别为6.677和6.468,均P<0.001;二氧化碳分压为(40.42±3.54)mm Hg,低于对照组的(51.74±8.65)mm Hg,t=7.165,P<0.001。研究组氧疗时间(t=10.627,P<0.001)、机械通气时间(t=3.372,P=0.001)和住院时间(t=4.140,P<0.001)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血气指标
原文传递
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智文 《医学综述》 2015年第9期1728-1728,F0003,共2页
目的观察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来东莞市黄江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流... 目的观察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来东莞市黄江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6例)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58.4±4.7)mm Hg(1 mm Hg=0.133 k Pa)比(53.6±5.7)mm Hg,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34.2±3.8)mm Hg比(39.3±3.8)mm Hg,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高于对照组[(2.75±0.46)L比(2.06±0.33)L,(2.42±0.46)L比(1.89±0.37)L,(4.41±0.56)L/s比(3.83±0.44)L/s,P<0.05或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创伤小、起速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下载PDF
BiPAP通气治疗36例AE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宇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8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BiPAP(经鼻/口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AECOPD(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及ICU收治的3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BiPA... 目的:探讨BiPAP(经鼻/口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AECOPD(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及ICU收治的3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16例低流量吸氧,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抗感染、平喘、祛痰)比较治疗前、治疗2及24h后两组同期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2显著下降(P<0.05)。24h后病情明显好转,呼吸频率、心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BiPAP通气适用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纠正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有创通气比例有积极意义,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英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行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 目的研究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行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为(71.21±3.21)%、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为(76.24±3.33)%,参照组患者FEV1%为(61.54±2.21)%、PEF%为(68.54±2.63)%,实验组患者FEV1%、PEF%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151、10.1034, P=0.0000、0.0000<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_2)为(93.21±3.21)%、血氧分压(PaO_2)为(95.24±2.65)mm Hg(1 mm Hg=0.133 kPa),参照组患者SaO_2为(80.54±2.54)%、PaO_2为(89.54±1.32)mm Hg,实验组患者SaO_2、PaO_2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336、10.7197, P=0.0000、0.0000<0.05)。结论将BiPAP呼吸机治疗应用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抗胆碱能药物联合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城 李承红 +1 位作者 孟庆华 孔彬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联合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对重叠综合征(O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0s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38例),予以常规治疗+BiPAP呼吸机+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对照组一(3... 目的探讨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联合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对重叠综合征(O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0s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38例),予以常规治疗+BiPAP呼吸机+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对照组一(39例),予以常规治疗+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二(36例),予以常规治疗+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方面,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最为明显。结论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OS较单一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EPWORTH嗜睡量表 6分钟步行试验
原文传递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16
作者 张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1例COPD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 目的 探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1例COPD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患者FEV1(2.03±0.34)L、FVC(2.86±0.11)L、FEV1/FVC(83.17±4.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2±0.27)L、(2.13±0.36)L、(67.27±3.56)%(P<0.05)。观察组患者PaO2(89.52±4.75)mm Hg(1 mm Hg=0.133 kPa)、PaCO_(2)(41.35±2.03)mm Hg及AHI(10.86±1.48)次/h均优于对照组的(80.37±4.54)mm Hg、(43.36±3.55)mm Hg、(35.25±5.50)次/h(P<0.05)。观察组患者IL-6(9.62±1.45)pg/ml、CRP(13.15±2.47)mg/L、PCT(0.05±0.08)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3±3.21)pg/ml、(22.32±4.28)mg/L、(0.08±0.02)ng/ml(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与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COPD合并OSAHS患者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小雯 张亦飞 汤玉蓉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取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参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取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参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紊乱指数分别为(96.02±2.47)%、(93.41±5.89)%、(19.50±5.45)s、(6.27±2.96)s、5.34±1.69,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缩短呼吸暂停时间,改善呼吸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18
作者 何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接受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安顺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接受CPAP呼吸机治疗)与试验组(32例,接受CPAP呼吸机治... 目的:探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接受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安顺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6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接受CPAP呼吸机治疗)与试验组(32例,接受CPAP呼吸机治疗联合氨溴索治疗),抽取新生儿动脉血2 mL并使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其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对其治疗效果以及总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时间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在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后,试验组PaO_(2)、SaO_(2)分别为(78.89±8.26)mmHg、(92.22±10.65)%,均高于对照组(71.15±6.88)mmHg、(86.33±10.02)%;试验组PaCO_(2)、FiO_(2)分别为(52.02±4.98)mmHg、(38.39±3.19)%,均低于对照组(58.26±5.36)mmHg、(46.46±4.13)%(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81.25%(χ^(2)=4.010,P=0.045)。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氧疗时间(182.65±15.98)h、呼吸机使用时间(101.02±9.32)h与住院时间(15.26±2.87)d较短(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接受CPAP呼吸机与氨溴索联合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提高,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总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时间指标均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氨溴索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动脉血气
下载PDF
联用CPAP呼吸机和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39-40,共2页
目的 :分析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和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常... 目的 :分析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和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这些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联用CPAP呼吸机和氨溴索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其住院的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其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儿(P <0.05),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 :联用CPAP呼吸机和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 氨溴索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在急诊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常玉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用随机法将选择的56例对象分成两组各28例,研究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 目的:探讨急诊中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用随机法将选择的56例对象分成两组各28例,研究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BiPAP呼吸机治疗,详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后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比对照组的71.43%高,患者的血气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急诊中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 呼吸衰竭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