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引出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腹膜转运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娜 徐致远 +2 位作者 唐好知 渠雅君 李婉雯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引出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速率(PST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9日至2018年4月26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透中心70名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测量不同时间点腹透引出液中生物标...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引出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速率(PST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9日至2018年4月26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透中心70名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测量不同时间点腹透引出液中生物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以及随访2年4 h透析液/血肌(D/P)肌酐值,并考察腹透引出液中生物标志物与4 h D/P肌酐的相关性。结果纵向研究显示PAI-1(P<0.001)和VEGF(P=0.04)随腹膜透析持续时间增加而增加。基线时的PSTR和随访2年时的PSTR均与基线时的PAI-1、MMP-2和VEGF水平显著相关。2年时的PSTR也与6个月时的MMP-2水平和基线时的PAI-1水平相关。结论在2年期间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引出液中的生物标志物PAI-1、MMP-2和VEGF与PSTR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透引出液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内皮生长因子 腹膜转运速率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新置管相关知识培训对腹膜炎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小青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18期2528-2529,共2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新置管相关知识培训降低腹膜炎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科置管的81例腹膜透析患者,将2009年7月—2013年12月置管的46例腹膜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新置管相关知识培训降低腹膜炎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科置管的81例腹膜透析患者,将2009年7月—2013年12月置管的46例腹膜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置管的35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2组均实施规范化教育,观察组再采用针对性强的个体化培训方法,比较2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结合针对性强的个体化培训方法,能显著降低腹膜透析新置管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但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相关知识培训 腹膜炎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自动化腹膜透析超滤量与相关透析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淑文 彭方国 马宁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超滤量与相关透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某三甲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9例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APD治疗703人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腹透浓度、治疗时间、治疗量、治... 目的探讨自动化腹膜透析超滤量与相关透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某三甲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9例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APD治疗703人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腹透浓度、治疗时间、治疗量、治疗周期、治疗总量、总治疗时间、超滤效果,分析自动化腹膜透析超滤量与相关透析因素。结果99例行APD治疗患者中,已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40例,占比40.4%;共行APD治疗295人次,占比42.0%。新置管组与已行CAPD组性别、总治疗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已行CAPD组年龄、腹透浓度均小于新置管组,治疗周期、治疗时间均短于新置管组、治疗总量少于新置管组,治疗量多于新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治疗量、总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年龄、腹透浓度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周期、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腹透浓度、治疗周期、治疗时间、治疗总量为影响APD超滤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治疗APD患者应从年龄、腹透浓度、治疗周期、治疗时间、治疗总量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超滤量,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腹膜透析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护理
下载PDF
DRG付费形式下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琴 张春秀 《全科护理》 2022年第31期4439-4443,共5页
目的:构建医疗保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模式下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DRG背景下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腹膜透析中心新置管病人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 目的:构建医疗保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模式下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DRG背景下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腹膜透析中心新置管病人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腹膜透析护理模式给予相关护理,观察组确定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后严格按照制订的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不良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RG付费形式下的腹膜透析新置管病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腹膜透析病人医疗与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腹膜透析 病人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下载PDF
一种静脉留置针新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常瑞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126-126,共1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新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对150例次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比较。结果:新置管术避免了传统方法易刺破血管的缺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穿刺时刺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适用于儿科...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新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对150例次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比较。结果:新置管术避免了传统方法易刺破血管的缺点,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结论: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穿刺时刺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适用于儿科血管暴露不明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 应用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