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 被引量:1027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余加林 吴仕孝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自 198 6年杭州新生儿会制定“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初步方案”以来 ,病原学及耐药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诊断技术也不断提高 ,因此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并对其治疗的规范化提出建议。对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 ,以往一直是指致病... 自 198 6年杭州新生儿会制定“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初步方案”以来 ,病原学及耐药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诊断技术也不断提高 ,因此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并对其治疗的规范化提出建议。对新生儿败血症的定义 ,以往一直是指致病菌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内并生长繁殖而造成全身各系统中毒表现。但第 15版及 2 0 0 0年出版的 16版Nelson教科书将真菌、病毒及原虫均已列入病原体内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 5年制、7年制《儿科学》教材均接受这一观念。但狭义的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sepsis或septicemia)仍是指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neonatalbacterialsepsis) ,故本诊疗方案只讨论这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诊断 治疗 易感因素 病原菌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被引量:479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感染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余加林 俞惠民 贺雨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257,共6页
本共识是我国新生儿专家第三次针对新生儿败血症制定的专家共识。根据临床研究新认识,结合国外权威性指南,区分了早发败血症与晚发败血症的诊断治疗,对非特异性检查指标值进行更新,规范了抗菌药物应用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诊断治疗 专家 特异性检查 临床研究 抗菌药物 指标值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 被引量:99
3
作者 姜毅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 诊疗 全身性感染 新生儿死亡 血液循环 生长繁殖 危重病症
原文传递
国际儿科脓毒症定义会议介绍 被引量:90
4
作者 樊寻梅 武志远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8-620,共3页
关键词 脓毒症定义 国际接轨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 会议 shock) 1992年 脓毒性休克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PCT、IL-6和CRP水平在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黄丽娇 庄晖 刘丽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7期3471-3474,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PROM孕妇PCT、IL-6、CRP水平的变化在早期诊断宫内感染、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PROM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同孕周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分娩时脐血PCT、IL-...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PROM孕妇PCT、IL-6、CRP水平的变化在早期诊断宫内感染、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PROM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同孕周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分娩时脐血PCT、IL-6、CRP水平;PPROM孕妇分娩后对胎盘胎膜行病理学检查,追踪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有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63例,无绒毛膜羊膜炎37例,两组孕妇外周血PCT、IL-6及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绒毛膜羊膜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各自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一般,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但三者同时阳性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08%、94.59%、95.35%。脐血PCT、IL-6、CRP水平在败血症新生儿中显著升高,与新生儿肺炎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浓度升高,三者同时阳性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高,脐血中PCT、IL-6、CRP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绒毛膜羊膜炎 新生儿败血症
原文传递
Hs-CRP与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6
作者 朱丽坤 温洁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为败血症组、76例新生儿局部感染患者为局部感染组,健康对照组为78例健康新生儿。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和固...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为败血症组、76例新生儿局部感染患者为局部感染组,健康对照组为78例健康新生儿。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和固相免疫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清Hs-CRP及PCT水平。进行全身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危重评分(PCIS)。结果:败血症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而局部感染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CRP与PCT联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76%、71.32%、83.50%;PCT与SOFA及PCIS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和PCT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早期诊断 病情评估
下载PDF
160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9
7
作者 唐晓娟 冯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败血症新生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间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血培养及其药敏分析结果。结果共28 120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培养阳性1 606份(5.7%),共培养出病原菌1 665株;其中革兰阳... 目的研究败血症新生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间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血培养及其药敏分析结果。结果共28 120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培养阳性1 606份(5.7%),共培养出病原菌1 6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336株,以表皮葡萄球菌(902株)及溶血性葡萄球菌(206株)为主;革兰阴性菌235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108株)及大肠埃希菌(73株)为主。逐年比较,不同菌株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175株病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对青霉素耐药性达9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且普遍对青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血培养 耐药性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1
8
作者 贾忠兰 毕福玲 张彩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1 905例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05例新生儿中有165例血培养阳性,...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1 905例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05例新生儿中有165例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7%,共分离出168株病原菌,3例败血症患儿出现复合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3株占55.4%,革兰阳性菌73株占43.4%,真菌2株占1.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种致病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可作为首选药;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的检出率分别为33.3%和86.4%,二者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可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无乳链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类高度敏感,治疗其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较少见,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及早合理治疗,特别注重无乳链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49
9
作者 宋韶鸣 《新生儿科杂志》 2001年第5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葡萄球菌 细菌感染 病死率
原文传递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44
10
作者 陈克正 赖剑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赖剑蒲新生儿败血症,尽管使用各种抗生药物治疗,但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疗效受到一定限制,病死率仍高达13%~50%[1]。国外采用交换输血(简称换血)作为重...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赖剑蒲新生儿败血症,尽管使用各种抗生药物治疗,但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疗效受到一定限制,病死率仍高达13%~50%[1]。国外采用交换输血(简称换血)作为重症败血症的免疫治疗手段,取得满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换血治疗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 被引量:43
11
作者 庄晓岚 何丽 +1 位作者 朱艳 黄绮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CRP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CRP、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关系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焦建成 余加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70-1972,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总结分离细菌的种类,分析不同菌种患儿的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血小板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总结分离细菌的种类,分析不同菌种患儿的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血小板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NEC分期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血小板减少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在243例患儿中,病死率为11.52%(28/24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6.63%(89/243),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病死率为22.47%(20/89),合并NEC发生率为5.35%(13/243),138例确诊病例中,革兰阳性(G+)球菌占74.64%(103/138),革兰阴性(G-)杆菌占25.36%(35/138)。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发病年龄、是否合并肺炎及黄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小板计数[(80.36±34.48)×109/L与(184.73±62.70)×109/L]、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84.27±23.37)分与(93.45±15.63)分]及合并NEC发生率[28.57%(8/28)与2.73%(5/153)]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球菌与G-杆菌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计数[(115.34±45.38)×109/L与(123.22±53.45)×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两组病死率[15.53%(16/103)与11.43%(4/35)]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χ2=0.037,P>0.05)。血小板减少组NCIS[(78.34±23.48)分]明显低于正常组[(90.06±14.27)分],合并NEC发生率[10.11%(9/89)]高于正常组[2.60%(4/154)],血小板减少组病死率[22.47%(20/89)]亦高于血小板正常组[5.20%(8/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及其以上NEC组血小板水平[(58.36±18.47)×109/L]明显低于Ⅰ期NEC组[(132.67±26.73)×109/L],t=5.60,P<0.05。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与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r=-0.535,P<0.05)。结论血小板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血小板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欧阳颖 梁立阳 +1 位作者 苏浩彬 麦有刚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学分析 临床特点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时期 发达国家 早期诊断 耐药情况
原文传递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3
14
作者 马莉 刘翠青 +4 位作者 刘智慧 刘素哲 贾系群 李文静 胡皓夫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4-658,共5页
目的 了解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降钙素原 (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 5 0例败血症的新生儿及 35例健康新生儿血sICAM 1、PCT、CRP浓度及WBC计数 ,比较各炎症指标对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 目的 了解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降钙素原 (PCT)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 5 0例败血症的新生儿及 35例健康新生儿血sICAM 1、PCT、CRP浓度及WBC计数 ,比较各炎症指标对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约登指数 ,评价它们对诊断该病的价值。结果  (1)以sICAM 1≥ 30 0ng/ml、CRP≥ 8mg/l、PCT≥ 2ng/ml为阳性标准 ,三指标对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分别为 85 %、87 5 %、86 %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均高于WBC计数 (仅 30 % ,P <0 0 5 ) ,其中PCT的特异度 94 3%、阳性预测值 95 6 %、阴性预测值82 5 %、准确性 89 4 %、约登指数 80 3% ;(2 )sICAM 1浓度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CRP浓度在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PCT在恢复期全部转阴 ;(3)sICAM 1与CRP呈正相关 ,r =0 339,P <0 0 1;PCT与sICAM 1、CRP浓度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6 9、0 4 82 (P <0 0 1)。结论 sICAM 1≥ 30 0ng/ml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是一个具有较高灵敏度 (85 % )、中度特异度 (5 4 3% )的指标 ;所有检测指标中PCT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SICAM-1 PCT CRP 特异度 新生儿败血症 阳性 浓度 预测值 指标
原文传递
16SrRNA基因PCR加基因芯片杂交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26
15
作者 童美琴 尚世强 +1 位作者 吴亦栋 赵正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3-667,i002,共6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1)以 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 ,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 ;将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玻片上制作成基因芯片 ;(2 )对临床疑为细菌感染的 2 85例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培养和细菌 16SrRNA基因检...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1)以 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 ,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 ;将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玻片上制作成基因芯片 ;(2 )对临床疑为细菌感染的 2 85例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培养和细菌 16SrRNA基因检测 :于血标本及脑脊液中抽提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加样在基因芯片上杂交后进行激光扫描及读片。结果(1)PCR检测阳性率 5 96 % (17/2 85 )明显高于血培养的 2 81% (8/2 85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若以确诊败血症作为对照 ,PCR的诊断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6 75 % ,正确诊断指数为 0 96 8。(2 )对 17份PCR阳性标本进一步做基因芯片杂交 ,结果通用探针均阳性 ,其中G+ 探针阳性 12份、G-探针阳性 5份 ;8份PCR和血培养均阳性的标本 ,基因芯片杂交探针阳性菌株与血培养细菌阳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 16SrRNA基因能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除较血培养等方法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外 ,还能快速明确系何种病原菌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血培养 新生儿败血症 阳性 16SRRNA基因 PCR检测 快速诊断方法 杂交技术 扩增产物 引物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李贵霞 马莉 张丽霞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半定量固相免疫层析法和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浓度,并与白细胞(WBC)计...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半定量固相免疫层析法和免疫浊度法分别测定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清PCT和CRP浓度,并与白细胞(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PCT、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均高于WBC计数(P<0. 05), 3个指标中,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性和约登指数最高。PCT与CRP间呈显著正相关(P<0. 01)。结论 PCT和CRP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降钙素原 临床意义 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CRP) 固相免疫层析法 浓度检测 PCT 免疫浊度法 WBC计数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灵敏度 诊断依据 约登指数 早期诊断 特异性 半定量 白细胞 准确性 正相关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的变迁 被引量:32
17
作者 郭春燕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血培养检出菌种的构成比随年代推移会出现变化,地域不同其变化也不尽相同。现就我院儿科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细菌耐药状况20年来的变迁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构成 耐药状况 变迁 血培养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陈潇 富建华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败血症是由于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血液循环,在其生长和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导致脓毒血症和全身感染.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期患儿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新生儿败血症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较高,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条件致病菌 诊治 血液循环 生物入侵 新生儿 全身感染 脓毒血症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PCT)、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19
作者 马勇 覃艳玲 李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PCT、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住院73例新生儿患儿根据感染程度分为二组即败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另选取本院新生儿科30例同期无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对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30例的患儿同... 目的探讨PCT、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住院73例新生儿患儿根据感染程度分为二组即败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另选取本院新生儿科30例同期无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对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30例的患儿同时进行PCT、hs-CRP、血培养、WBC、ESR五项目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败血症组PCT、hs-CRP、WBC、ESR四项目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中PCT、hs-CRP、血培养、WBC、ESR五项目阳性检出率为PCT(93.75%)>hs-CRP(81.2%)>血培养(46.8%)>WBC(34.3%)>ESR(28.1%);PCT、血培养败血症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WBC、ESR局部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均接近于败血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结果经抗生素治疗后快速下降,hs-CRP结果抗生素治疗后下降缓慢。结论 hs-CRP可以作为新生儿一般性感染的实验室指标;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以观察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败血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六年的变迁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瑜 王琍琍 曹秀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7-541,共5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比较2009—2011年与2012—2014年病原菌分布及其...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比较2009—2011年与2012—2014年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共培养病原菌2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67.57%),革兰阴性菌65株(25.10%),真菌19株(7.33%)。前后三年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构成比由10.56%升高至15.38%,真菌构成比由4.93%上升至10.25%;前后三年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三年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100.00%敏感,但CNS中有82.28%~88.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75.00%~100.00%耐甲氧西林;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42.86%~86.6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从17.39%、14.29%上升至33.33%、30.00%,未检出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从20.00%上升至50.00%,所有检出的真菌对两性霉素B仍保持敏感。结论 CNS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真菌感染比例有所增加,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性 变迁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