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初百年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兴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7,共10页
宋初四朝历时百年,文道传统的重建经历了从缺失走向修复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既与北宋皇权政治的重建同步,又面临着唐末五代以来文道久丧的惯性困扰。仁宗天圣以前,“道学之儒”和“文章之士”在“复道”和“兴文”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 宋初四朝历时百年,文道传统的重建经历了从缺失走向修复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既与北宋皇权政治的重建同步,又面临着唐末五代以来文道久丧的惯性困扰。仁宗天圣以前,“道学之儒”和“文章之士”在“复道”和“兴文”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积累。庆历以后,随着儒道实践主体特性的空前张扬,范仲淹、欧阳修等新一代文人群体将“复古明道”与修身、行事、立言结合起来,倡导以“道义之乐”为核心的文学理念,终于取得了文道传统全面复兴的辉煌成就,并开启了“宋学”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文道传统 缺失 修复
原文传递
“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阐释
2
作者 周海天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1,192,共9页
在宗经观念的影响下,古典经学阐释呈现出以“目的论”为核心的特质,体现为“经”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常中之变。同时,作为阐释中介的圣人对作为概念的“经”的展开、理解与阐释亦兼具方向性与实践性。与经学阐释的“目的论”一致,在古典文... 在宗经观念的影响下,古典经学阐释呈现出以“目的论”为核心的特质,体现为“经”这一概念所蕴含的常中之变。同时,作为阐释中介的圣人对作为概念的“经”的展开、理解与阐释亦兼具方向性与实践性。与经学阐释的“目的论”一致,在古典文学的阐释中,“经”已经为阐释者们对“文”的理解设立了边界,即在文道关系中,道的优先性保证了阐释界限的存在。从文学中的三类阐释主体对文本的阐释中,体现出文学阐释受到经学阐释之影响的特点,即界限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经 目的论 文道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