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与劳动:大生产运动与延安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 被引量:2
1
作者 路杨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共11页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大量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以及青年学生纷纷来到延安,既构成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实践的核心力量,也带来了持续增加的财政负担。在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下,知识分子全面参与到开荒、秋收、纺线等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大量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以及青年学生纷纷来到延安,既构成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实践的核心力量,也带来了持续增加的财政负担。在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下,知识分子全面参与到开荒、秋收、纺线等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劳动观念与认识世界的方式。随着1942年文艺整风的到来以及生产运动的持续展开,知识分子的劳动体验与劳动想象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甚至指向对思想改造运动本身的反思。换言之,大生产运动既构成了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现实语境,也由精神劳动向生产性劳动的转换,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实践领域与思想情境,并在文艺实践的层面带来一种风景视点的嬗变。在意识形态规训的视角之外,这也提示了我们重审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生产运动 文艺整风 思想改造运动 文艺实践 生产性劳动 劳动观念 自我改造 延安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上海文艺整风时期夏衍致周扬六封未刊书信解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阮清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4-226,共13页
1952年上海文艺界整风期间,夏衍给周扬写了至少9封信,报告上海文艺界整风情况,并请求周扬和中央对上海文艺整风工作进行指导。这些信件对于研究1952年的上海文艺整风运动,研究此时期的夏衍以及夏衍与周扬的关系等问题,都有很高的价值。... 1952年上海文艺界整风期间,夏衍给周扬写了至少9封信,报告上海文艺界整风情况,并请求周扬和中央对上海文艺整风工作进行指导。这些信件对于研究1952年的上海文艺整风运动,研究此时期的夏衍以及夏衍与周扬的关系等问题,都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一方面完整公布6封此前从未公开过的信件;另一方面也对这些信件的撰写背景、信中涉及的部分人和事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衍 周扬 文艺整风 未刊信件
原文传递
人民电影探讨:电影界的第一次文艺整风 被引量:5
3
作者 启之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42,共7页
从1951年底至翌年上半年,在《武训传》受到批判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艺整风。其重点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认真地进行思想改造,学习马列主义,与工农兵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批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明确文艺是党的工... 从1951年底至翌年上半年,在《武训传》受到批判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艺整风。其重点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认真地进行思想改造,学习马列主义,与工农兵相结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批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明确文艺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整顿文艺事业的领导和文艺团体。北京电影界的整风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进行个人思想检查,着重以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错误的性质和思想根源。后一阶段分析、批判了《刘胡兰》、《红旗歌》等12部影片,讨论了深入生活的问题。上海整风的重点是名利思想、单纯技术观点和平均主义观点。在领导的带头下,电影人就人生观(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和艺术观(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做了深刻检查。私营公司"非主流"的电影路线和创作在整风中遭到了彻底的清算。这次整风深刻地改变了电影人和电影创作。整风统一了电影界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结束了思想、审美和风格的多元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文艺整风 思想改造
下载PDF
从创作者到工作者: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主体转换 被引量:4
4
作者 路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解放区知识分子创作主体的改造问题,涉及文艺创作者的情感结构、认知方式、身份定位与工作方式的转换.从文艺整风到下乡运动,伴随文艺培养方式的不断调整,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经过了从"小鲁艺"到"大鲁艺"、从"... 解放区知识分子创作主体的改造问题,涉及文艺创作者的情感结构、认知方式、身份定位与工作方式的转换.从文艺整风到下乡运动,伴随文艺培养方式的不断调整,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经过了从"小鲁艺"到"大鲁艺"、从"创作者"到"工作者",以及从"战地宣传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工作者"的一系列主体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文艺创作主体、经验形态、创作方式以及新的形式感也将逐步生成.辨析这一主体转换的内在逻辑,现代知识分子与新的文艺实践进入中国农村现实的具体性与复杂性才有可能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文艺工作者 主体改造 文艺整风 下乡运动
下载PDF
“改造说书”——延安文艺座谈会对陕北说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关意宁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6,共4页
1942年5月,文艺座谈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在近现代文艺历史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讲话,自此如火如荼的根据地文艺整风改造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陕北说书,作为在陕北地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并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文艺形式,也在接... 1942年5月,文艺座谈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在近现代文艺历史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讲话,自此如火如荼的根据地文艺整风改造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陕北说书,作为在陕北地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并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文艺形式,也在接受改造之列,不但出现了享誉全国的代表性艺人韩起祥,也产生了《翻身记》《刘巧儿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等说书名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陕北说书 改造活动 现代文艺 文艺整风 群众基础 陕北地区 文艺形式
原文传递
延安文艺整风对中国现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塑造——以周扬为个案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书文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9-64,共6页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在中国现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塑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周扬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整风运动中,周扬扮演了批判与自我批评的双重角色,即对王实味的批判和关于鲁艺...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在中国现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塑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周扬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整风运动中,周扬扮演了批判与自我批评的双重角色,即对王实味的批判和关于鲁艺专门化方针的自我批评。经过这一转变,周扬逐渐成为真正"布尔什维克化"的党在文艺界的领导者,他的文艺思想不再驳杂,他的社会角色也日渐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扬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整风 批判 自我批评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解放区文学的社会主义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学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章从文学思潮的角度简析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认为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因特定的历史环境,尤其是经历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具有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突出特质,并对后来的大陆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学 文艺整风 通俗化
下载PDF
走向民众--延安时期鲁艺美术教育形态变革
8
作者 李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0-55,共6页
延安时期鲁艺的美术教育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并以抗战为核心,从强调“正规化、专门化”到“为革命和政治服务”,通过鲁艺美术系的招生政策、课程设置和“民族化、大众化”创作方向的调整与衍变过程,不难发现鲁艺的美术教育观念在各... 延安时期鲁艺的美术教育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并以抗战为核心,从强调“正规化、专门化”到“为革命和政治服务”,通过鲁艺美术系的招生政策、课程设置和“民族化、大众化”创作方向的调整与衍变过程,不难发现鲁艺的美术教育观念在各阶段存在不同的侧重点,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和延安文艺整风对鲁艺美术教育形态变革的影响,中国新文艺运动中美术模式相应进行了调整与实施。重新审视鲁艺美术教育形态及其历史经验,其对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鲁艺 美术教育 文艺整风
下载PDF
忆50年代的创委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束沛德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3,共8页
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简称创委会)成立于1953年3月,这已经是60年前的事了。1952年全国文艺整风之后,中央为了改进和加强全国文协的工作,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领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统一的战斗团体,认真地担负起领导作家的创作、批评、... 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简称创委会)成立于1953年3月,这已经是60年前的事了。1952年全国文艺整风之后,中央为了改进和加强全国文协的工作,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领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统一的战斗团体,认真地担负起领导作家的创作、批评、学习等活动以及指导普及工作的任务,决定改组全国文协为中国作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年代 文学创作 中国作协 文艺整风 普及工作 委员会 国文 领导
原文传递
理念分歧还是方向之误?——第二次文代会的两个报告之争
10
作者 肖进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32-39,共8页
1952年之前的文艺界,虽然还没有达到“山雨欲来”的程度,批判之风却已经开始强劲起来。继第一次文代会的整合之后,批判小资产阶级的写作、批判杂文、批判新中国初期风头最健的作家萧也牧、直到《武训传》事件的出现,这些源自不同方... 1952年之前的文艺界,虽然还没有达到“山雨欲来”的程度,批判之风却已经开始强劲起来。继第一次文代会的整合之后,批判小资产阶级的写作、批判杂文、批判新中国初期风头最健的作家萧也牧、直到《武训传》事件的出现,这些源自不同方向的风声逐渐地集中,其合力终于形成了1952年的文艺整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歧 小资产阶级 新中国初期 《武训传》 文艺整风 批判 文艺
下载PDF
检查我的思想
11
作者 丰子恺 《天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79,共5页
上海文艺整风时,我担任了美术界的主任委员。我虽不胜任,却很愿意担任,因为我是最需要思想改造,最应该自我检讨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现在把我的思想作初步的自我检讨如下:
关键词 检查 文艺工作者 文艺整风 思想改造 美术界 检讨
原文传递
台湾的大陆当代文学史述评
12
作者 宋如珊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19,共11页
1949年后,两岸的文学发展都或深或浅地受制于政治局势和意识形态,在政治敌对的敏感年代里,关于对岸文学的研究,同属两岸学界的禁区,唯有背景特殊的学者能有机会接触限阅资料,并在政治思想"正确"之前提下,展开相关论题的研究。... 1949年后,两岸的文学发展都或深或浅地受制于政治局势和意识形态,在政治敌对的敏感年代里,关于对岸文学的研究,同属两岸学界的禁区,唯有背景特殊的学者能有机会接触限阅资料,并在政治思想"正确"之前提下,展开相关论题的研究。1980年代以来,大陆进入新时期,台湾政治解严,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台湾对大陆文学的研究,却因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的局限,在1990年代中的高峰后未能继续开展,以致多见对于个别作家作品的"点"的研究,较少以历史脉络贯穿文学演变、思潮流派等的"线"和"面"的文学史论述。因此,应当在现有之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台湾的大陆当代文学史研究,并透过台湾的论述视角,凸显当代文学史议题,并勾勒台湾的大陆文学研究历程。1960年代以来的台湾关于大陆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走向为:1960-1970年代,以反共思想教育为前提,高举三民主义、复兴中华文化的旗帜,着重中共文艺政策和文艺整风的研究;1980年代,延续由政治观点研究大陆文化和意识形态,将中共文艺视为中共研究的一隅,除了文艺政策和文艺整风的主流研究之外,开始出现对伤痕文学和地下刊物的探讨;1990年代,解严后的研究成果逐渐浮现,研究视角由政治转向文学,并在文学研究者的参与之下,形成研究高峰;2000年以来,由于"本土化"、"去中国化"的效应以及两岸关系的低潮,由于缺乏官方的支持鼓励,研究者纷纷转向其他领域,也少见研究新人加入,以致研究热潮退去。但在2002年以后的学位论文中,开始出现关于两岸文学关系、文学交流、比较文学等的研究,透露出新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大陆当代文学史 文艺政策 文艺整风 地下刊物 两岸文学交流
下载PDF
隋文帝的文艺整风
13
作者 陈事美 《各界》 2015年第4期2-3,共2页
隋文帝杨坚平定南方,统一天下。新君新气象,杨坚实在看不惯前朝文人们的各种瞎得瑟,决定进行文艺整风,以整顿文风开刀。杨坚决定与李谔一起配合,进行改革。
关键词 文艺整风 隋文帝 杨坚
原文传递
中共南方局引领国统区文艺整风的运行机制研究
14
作者 庞虎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12-18,共7页
在国统区,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文艺整风没有照搬延安模式,而是采取灵活变通的谨慎态度,以三民主义为旗帜、以外围组织为依托、以文化权威为表率、以迂回渗透为手段,创造性地架构了适合国统区实际的文艺整风新机制,也为今天文化战线的和谐... 在国统区,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文艺整风没有照搬延安模式,而是采取灵活变通的谨慎态度,以三民主义为旗帜、以外围组织为依托、以文化权威为表率、以迂回渗透为手段,创造性地架构了适合国统区实际的文艺整风新机制,也为今天文化战线的和谐建构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南方局 文艺整风 国统区
原文传递
延安文艺整风精神在国统区的传播与影响
15
作者 庞虎 杨玉强 《济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8-93,共6页
文艺整风虽发起于延安,但其影响已波及包括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内的诸多场域。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延安整风精神及文艺成果得以广泛传播,引起了国统区文艺界的思想变革。
关键词 文艺整风 国统区 中共南方局
下载PDF
我对发展新的声乐艺术的初步认识——在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被引量:8
16
作者 喻宜萱 《人民音乐》 1953年第0期20-21,共2页
解放以来,我们的声乐工作是有进步、有成绩的。特别是经过了文艺整风运动和思想改造之後,声乐工作方面有了不少改革。许多优秀的声乐工作者参加了火热的群众斗争生活,参加国外演出的节目,获得了奖励。在教学训练工作方面,开始了初步的改... 解放以来,我们的声乐工作是有进步、有成绩的。特别是经过了文艺整风运动和思想改造之後,声乐工作方面有了不少改革。许多优秀的声乐工作者参加了火热的群众斗争生活,参加国外演出的节目,获得了奖励。在教学训练工作方面,开始了初步的改革,培养了许多声乐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整风运动 声乐艺术 工作者 民族唱法 初步认识 改革 全国委员会 教学训练 思想改造 人民生活
原文传递
关于解放区的木刻创作 被引量:7
17
作者 力群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解放区 木刻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 晋绥边区 国统区 群众观点 共产党领导 陕甘宁边区 文艺整风运动
原文传递
论后期延安文学中的“语言”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盛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23,共5页
延安作家对民间语言尤其是农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延安文艺整风前,作家们对根据地农民的刻画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具体语言的运用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丑化和欧化现象,显示出与根据地农民和农民化的士兵间的隔膜。延... 延安作家对民间语言尤其是农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延安文艺整风前,作家们对根据地农民的刻画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具体语言的运用确实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丑化和欧化现象,显示出与根据地农民和农民化的士兵间的隔膜。延安文艺整风后,农民语言和民间语言在新的意识形态要求下开始大量进入延安作家的话语实践,并因之进一步改写了延安作家的语言观。在阶级论和党的文学观念指导下的对于方言的运用问题,乃是为了形成阶级—民族主义规约下的现代阶级性民族或政党性民族认同。事实上,只有当农民语言和民间语言在更大范围内被纳入新的意识形态话语场中,它们才能成为后期延安文学主导性意义构成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整风 民间语言 农民语言 后期延安文学
原文传递
人民性的身体图式--“十七年”人民英雄电影的身体伦理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峰 《当代电影》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在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经由此次文艺整风运动,“人民性”文艺观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文艺创作的重要精神指引和价值源泉。“十七年”电影作为新中国电影创... 在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经由此次文艺整风运动,“人民性”文艺观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文艺创作的重要精神指引和价值源泉。“十七年”电影作为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人民性”思想在故事片中首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创作 伦理叙事 文艺 中国电影创作 价值源泉 文艺整风运动 十七年
原文传递
1946与1949:孙犁的文学处境之微观
20
作者 袁洪权 丁楷伦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1946—1949年作为大时代背景的微观侧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特别关注的重要时间点。抗战胜利之后,左翼文艺已然成为最强大的文艺力量,逐渐左右着当时的文艺界。这种所谓的“左右”,就是“决定文学界走向,对文学的状况实施‘规范’... 1946—1949年作为大时代背景的微观侧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特别关注的重要时间点。抗战胜利之后,左翼文艺已然成为最强大的文艺力量,逐渐左右着当时的文艺界。这种所谓的“左右”,就是“决定文学界走向,对文学的状况实施‘规范’”。洪子诚先生对此还有相当精当的概括:“到了40年代后期,更成了左右当时文学局势的文学派别……他们在抗战之后的主要工作,是致力于传播延安文艺整风确立的‘文艺新方向’,并随着政治、军事斗争的展开,促成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以达到理想的文学形态的‘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艺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延安文艺整风 文学形态 洪子诚 文学处境 孙犁 文学派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