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
聂珍钊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4
|
|
2
|
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 |
朱立元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2
|
|
3
|
媒介革命视野下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 |
邵燕君
吉云飞
肖映萱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8
|
|
4
|
“文学性”的定义之我见 |
史忠义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
2000 |
32
|
|
5
|
“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 |
王尧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
6
|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 |
孙晓忠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7
|
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 |
谢保杰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8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观 |
胡亚敏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6
|
|
9
|
汉语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 |
吕叔湘
|
《中国语文》
|
1961 |
25
|
|
10
|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 |
朱晓进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11
|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 |
周忠厚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1
|
|
12
|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者与开拓者——王朝闻美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
刘纲纪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3
|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重建 |
刘老石
|
《开放时代》
CSSCI
|
2006 |
10
|
|
14
|
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观关系初议 |
蒋述卓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5
|
“红色经典”与时代精神 |
刘玉凯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6
|
阶级斗争叙事中的道德、爱情与苦难——重评长篇小说《艳阳天》 |
余岱宗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17
|
义法说:桐城派古文艺术论的起点和基石 |
关爱和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8
|
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 |
吴敏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9
|
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第三届"两岸四地"教学观摩交流会上的专题发言 |
崔峦
|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20
|
抗战时期的“集体创作” |
孙晓忠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