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赋辩体》赋体解读理论的渊薮与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庄亮亮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辨体的重要理论渊薮之一。此外,祝尧对《古赋辩体》的理论构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继承朱熹的“三义”分析法,并在朱熹文艺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到“六义”分析;二是祝尧意识到“六义”分析法对赋体解读上的不足,因此在辩证“诗”“骚”关系确立“楚骚”正统性的途径下,援骚入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文章别论 朱熹 祝尧 赋论
下载PDF
挚虞《文章流别论》诗体观“俳谐”辨正
2
作者 张福清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2期7-15,共9页
挚虞之诗体观“俳谐”,指“雅音之韵,四言为正”之外的五七俗言诗,刘勰《文心雕龙》在其基础上形成“谐隐”论,但历来的诗论家对挚虞的诗体观往往是忽略甚至认为是陈腐守旧的。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之“俳谐体”应该是继承了挚虞... 挚虞之诗体观“俳谐”,指“雅音之韵,四言为正”之外的五七俗言诗,刘勰《文心雕龙》在其基础上形成“谐隐”论,但历来的诗论家对挚虞的诗体观往往是忽略甚至认为是陈腐守旧的。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之“俳谐体”应该是继承了挚虞之诗体观“俳谐”,但历代解读却含糊不清、莫衷一是。受杜诗注家的影响,大多认为“俳谐”为“俳优诙谐”,又加之标题中有“戏作”,往往将“戏作”与“俳谐体”混为一体。在梳理杜诗“俳谐体”和其后李商隐、黄彦平、范成大、杨万里、朱熹、方回等人的“俳谐体”诗歌以及历代文人对“俳谐”“俳谐体”的解读,还原其在诙谐、幽默的诗学层面上被今人屏蔽掉的挚虞的“俳谐”诗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挚虞 文章别论 诗体观 俳谐 俗言体
下载PDF
论晚明清初小说理论中的“情”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弘 《社会科学(甘肃)》 1987年第4期85-91,共7页
“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公孙尼子《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是最早以“情”解释文艺的本原的说法,《诗大序》表述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又是文艺批评的尺度之一:。丽靡过美,则于情相悖。”(... “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公孙尼子《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是最早以“情”解释文艺的本原的说法,《诗大序》表述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又是文艺批评的尺度之一:。丽靡过美,则于情相悖。”(挚虞《文章流别论》)“情”也用来概括文学的基本内容,《文心雕龙》“情采”篇就以。情。指内容,“采”指形式。由“情”,还生发出“情性”、“情志”、“情兴”,“情致”、“情趣”、“情境”等一系列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 小说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文章别论 清初 晚明 《文心雕龙》 文艺批评
下载PDF
《昭明文选》产生的时代文学氛围漫谈(下) 被引量:1
4
作者 屈守元 《文史杂志》 1991年第4期35-37,共3页
三、《文选》才是真正的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总集 《梁书·武帝纪》称赞萧衍早期的统治“治定功成,远安迩肃”,又说:“三四十年,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南史·文学传》的序也说:“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之士,无... 三、《文选》才是真正的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总集 《梁书·武帝纪》称赞萧衍早期的统治“治定功成,远安迩肃”,又说:“三四十年,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南史·文学传》的序也说:“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之士,无乏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盛。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萧统主持编辑的《文选》,正是在这样持续三四十年的安定环境和右文气氛中完成的。 建安以来,文学自觉思潮的发展,经过刘宋元嘉时代儒、玄、史、文四种学科的并列,又经过王俭编纂“文翰志”、阮孝绪编纂“文集录”,梁初文学之士地位的提高,文学典籍的大量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明文选》 时代文学 《文选》 文学自觉 缀文之士 定功 萧衍 梁书 才秀 文章别论
下载PDF
刘勰对小说的认识和态度——读《文心雕龙·辨骚、诸子、谐隐》篇 被引量:1
5
作者 绽玉霞 李歌平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0-83,共4页
《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齐、梁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者;也是齐、梁以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它批判地吸取了魏晋以来象《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等有关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篇和专门论述,也批判地吸收了从... 《文心雕龙》一书是我国齐、梁以前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者;也是齐、梁以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集大成者。它批判地吸取了魏晋以来象《典论·论文》,《文赋》,《文章流别论》等有关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篇和专门论述,也批判地吸收了从《易经》,《易经》以来的一些哲学著作和思想家对文学理论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著。但以往研究小说理论的人却往往对它未曾论及小说而深觉遗憾。虽则《文心雕龙》这部巨著对当时业已十分盛行的小说这种文体只字未提,但从《辨骚》、《诸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隐 《典论·论文》 文学理论 《文赋》 文学创作 文章别论 神话传说 哲学著作 创作状况 《淮南子》
下载PDF
四部之学的转换与近代文章流别论的生成
6
作者 常方舟 《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在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之下,西学的分科观念对传统学术和知识的分类方式产生了新的冲击和挑战,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悄然发生转换。旧有的词章之学因应西学知识分类体系的冲击而发生异变,成为近代文章学理论转型的重要前提。在清... 在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之下,西学的分科观念对传统学术和知识的分类方式产生了新的冲击和挑战,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悄然发生转换。旧有的词章之学因应西学知识分类体系的冲击而发生异变,成为近代文章学理论转型的重要前提。在清末学制设计中,文章流别课程的设置与本土文学史的诞生息息相关。近代文章流别论的生成汲取了传统文章学体用兼论的要素,并在向现代文学学科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与西学知识型的对接,形塑了本土早期文学史的书写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别论 文章 纯文学 王葆心 杂文学
原文传递
读书锥指(上)
7
作者 李壮鹰 《华夏文化论坛》 2009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一、"有"与"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毂)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愚按,老子此章前三分句属于句式一致的排比形式。第二分... 一、"有"与"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毂)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愚按,老子此章前三分句属于句式一致的排比形式。第二分句"埏埴以为器"的"器"与"有器之用"的"器"相重;第三分句"凿户牖以为室"的"室"与"有室之用"的"室"相重。依此例,则第一分句的末句亦当作"有毂之用",其"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祝 文质 有室 群居相 《韩诗外传》 包咸 二字 《文赋》 中行献子 文章别论
原文传递
萧统与文章“原出于五经”
8
作者 胡大雷 《钦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7-30,44,共5页
挚虞《文章流别论》提出有的文体“原出于五经”,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提出文章“原出于五经”,萧统则提出“文”的“随时变改”,认为诸种文体不依托五经,是随时代独立产生的,萧统的论证及选文实践是梁代“文”的自觉与“文”的独立的... 挚虞《文章流别论》提出有的文体“原出于五经”,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提出文章“原出于五经”,萧统则提出“文”的“随时变改”,认为诸种文体不依托五经,是随时代独立产生的,萧统的论证及选文实践是梁代“文”的自觉与“文”的独立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统 宗经 文章别论 文选序 随时变改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在形式上的总体特色
9
作者 姚乃文 《晋中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8-61,共14页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总体特质,当然地离不开它为形式.一定的民族文学的形式,是这个民族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传统观念的具体反映.中华民族长期在亚洲东大陆生存、繁衍、进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习惯,这种特色在我国古典文学的...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总体特质,当然地离不开它为形式.一定的民族文学的形式,是这个民族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传统观念的具体反映.中华民族长期在亚洲东大陆生存、繁衍、进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习惯,这种特色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尤其是形式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本文仅只论述中国古典文学在形式上的总体特点.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诗歌作品 英雄史诗 五言 《孔雀东南飞》 古典诗歌 《九歌》 中国古代历史 汉赋 文章别论
下载PDF
汉魏两晋哀辞探析
10
作者 赵厚均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2年第1期91-97,共7页
我国古代文学有浓厚的生命意识和感伤传统,对生命的消逝十分重视。潘岳、元稹、苏轼、袁枚、陈师曾等历代文人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诗词,显现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对生命的礼赞,情文并至,哀感顽艳。在韵文和散文作品中,也孕育了诔文、祭文、... 我国古代文学有浓厚的生命意识和感伤传统,对生命的消逝十分重视。潘岳、元稹、苏轼、袁枚、陈师曾等历代文人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诗词,显现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对生命的礼赞,情文并至,哀感顽艳。在韵文和散文作品中,也孕育了诔文、祭文、哀辞、吊文等哀祭文类,共同促进了古代哀祭文学的发达。其中哀辞的产生与繁荣主要在汉晋时期,本文即对此时的哀辞进行剖析,借此窥见哀祭文学发展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 金鹿哀辞 汝阳王 子侯 文体明辨序说 吊文 哀祭 散文作品 三良殉秦 文章别论
下载PDF
青木正儿的《文心雕龙》研究——以文体论和修辞论为中心
11
作者 陈多友 王梦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14,157,共11页
青木正儿的《文心雕龙》研究主要围绕文体论和修辞论展开。基于清朝姚鼐的十三类文体分类法,青木正儿选取昭明太子《文选》的文章,引入刘勰《文心雕龙》的"文笔"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文体分类说"文章流别论"。青木正... 青木正儿的《文心雕龙》研究主要围绕文体论和修辞论展开。基于清朝姚鼐的十三类文体分类法,青木正儿选取昭明太子《文选》的文章,引入刘勰《文心雕龙》的"文笔"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文体分类说"文章流别论"。青木正儿把《文心雕龙》中《情采》至《隐秀》的十篇文章列入修辞论的范畴,指出"声韵说""对句法"和"事类"三种修辞技法是创作骈体文最重要的三种修辞手法,同时批判了刘勰的文论思想的局限性。对铃木虎雄《文心雕龙》研究的"批判性继承",正是青木正儿《文心雕龙》研究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木正儿 《文心雕龙》 文章别论 修辞论 铃木虎雄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的修辞理论(一)
12
作者 张嵩岳 《当代修辞学》 1986年第2期11-13,共3页
(一)魏·曹丕有关修辞的论述①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桔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雋也。应玚和而... (一)魏·曹丕有关修辞的论述①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桔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雋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典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文章别论 《典论·论文》 巧拙有素 挚虞 辞赋 语言风格 修辞标准 作家 徐斡 《文心雕龙》 修辞理论
下载PDF
《文章流别论》与文体辨析
13
作者 徐昌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8-130,共13页
挚虞《文章流别论》通过“诗”“颂”等辨析文体的渊源,通过“诔”“七”等辨析文体的流变,通过“赋”“颂”等辨析文体的类别,通过“铭”体辨析文体的风格。辨名析理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方法。挚虞熟悉玄学,所撰《文章流别论》注重文体辨... 挚虞《文章流别论》通过“诗”“颂”等辨析文体的渊源,通过“诔”“七”等辨析文体的流变,通过“赋”“颂”等辨析文体的类别,通过“铭”体辨析文体的风格。辨名析理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方法。挚虞熟悉玄学,所撰《文章流别论》注重文体辨析,典型地体现了辨名析理的影响。挚虞通过辨名析理的方法构建了文体论的新范式,直接影响了《文心雕龙》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名析理 文章别论 文体辨析
下载PDF
古代文学史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
14
作者 章明寿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3-15,共3页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讲解古代文学史,是个重要的课题。什么是古代文学史呢?一般说来,是指依照时代的顺序,系统地探讨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文学家赓续活动的风貌、文学作品争奇斗艳的概况的专著。它上溯远古,下迄“五四”,习惯上分...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何讲解古代文学史,是个重要的课题。什么是古代文学史呢?一般说来,是指依照时代的顺序,系统地探讨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文学家赓续活动的风貌、文学作品争奇斗艳的概况的专著。它上溯远古,下迄“五四”,习惯上分作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近代等九个片断,面广量大,门类庞杂。因此,教好这个课程,必须充分认识它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教学 古代作家 与山巨源绝交书 大人先生传 《典论·论文》 文道合一 文章别论 《与元九书》 原始歌谣
下载PDF
校猎赋
15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9-99,共1页
《古文苑》卷七章樵注引挚虞《文章流别论》曰:“建安中,魏文帝从武帝出猎,命陈琳、王粲、应殇、刘桢并作。琳为《武猎》,粲为《羽猎》,磅为《西狞》,桢为《大阅》。”《羽猎赋》中称曹操“为公”,《西狞赋》中称曹操为“魏公”... 《古文苑》卷七章樵注引挚虞《文章流别论》曰:“建安中,魏文帝从武帝出猎,命陈琳、王粲、应殇、刘桢并作。琳为《武猎》,粲为《羽猎》,磅为《西狞》,桢为《大阅》。”《羽猎赋》中称曹操“为公”,《西狞赋》中称曹操为“魏公”,赋中又有“寒风肃而川逝,草木纷而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别论 《古文苑》 魏文帝 曹操 建安 王粲 刘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