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诗词史”之构想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大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9-201,共3页
关键词 文学改良刍议 词史 中国文学 《新青年》 文言文 国民学校 “国语” 白话文
原文传递
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与周氏兄弟路线——兼及“新文学”、“现代文学”的概念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新文学 革命叙事 胡适 文学革命 概念问题 现代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 路线 兄弟 《新青年》
下载PDF
“人的文学”:由来与终结——周作人前期的文学翻译与其文艺思想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春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63,共11页
文学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新文学的内容问题,即应该写什么的问题。 1916年,胡适第一次提出“八事”,就是从批评当时文坛“文胜质”的现象人手的:“文胜质者,有形式而无精神,貌似而神亏之谓也。”他所说的“八事”,包括... 文学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新文学的内容问题,即应该写什么的问题。 1916年,胡适第一次提出“八事”,就是从批评当时文坛“文胜质”的现象人手的:“文胜质者,有形式而无精神,貌似而神亏之谓也。”他所说的“八事”,包括“形式上之革命”和“精神上之革命”两方面。①随后,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又将“须言之有物”置于“八事”之首,并解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想 文学翻译 人的文学 周作人 文学改良刍议 前期 文学革命 文学
下载PDF
形式实验场(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洁非 杨劼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3,共7页
真正的文学革命,都会在语言反映出来,并归结于语言。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发生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变革;1940年代,当中国文学酝酿着一次新变革时,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如果说每次变革都有一个东西作为标志,那么就像陈... 真正的文学革命,都会在语言反映出来,并归结于语言。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发生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变革;1940年代,当中国文学酝酿着一次新变革时,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如果说每次变革都有一个东西作为标志,那么就像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时期的标志一样,我们也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视为从“现代白话”到“革命白话”的转折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论》 实验场 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党八股》 “五四”时期 中国文学 “现代” 40年代
原文传递
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三个尚待澄清的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怀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11-119,共9页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在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形成之缘起上,就已经有“外来说”昭示于众,而随着“本土主义”文学观的反弹,以及对于20世纪初期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检讨,上述“外来说”甚至一度被贬斥为“舶来品”。与此同时,也有观点指...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在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形成之缘起上,就已经有“外来说”昭示于众,而随着“本土主义”文学观的反弹,以及对于20世纪初期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检讨,上述“外来说”甚至一度被贬斥为“舶来品”。与此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将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仅仅依附于西方思潮的影响,事实上忽略了胡适文学思想和改良主张中的本土语境和本土要素。而在对上述两大派观点形成过程的检视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所谓“外来说”还是“本土说”,都与言说者所处时代语境以及言说者个人对于胡适之态度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关联。而正是这些关联,影响到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的全面细致考察。重新检视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三个一度存在争议之问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澄清这些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观点主张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运动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下载PDF
“曹伊之争”与文坛十大弊病
6
作者 曹谁 《文学自由谈》 2023年第1期17-27,共11页
汉语新诗已届百年,胡适曾在1917年新文化运动中写作《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个方面入手革新文学,希望治好“文学之大病”,开创现代文学的新纪元。可是今天的文坛如何?我们所看到的是口语诗体大行其道,从“梨花体”、“羊羔体”到“乌青体... 汉语新诗已届百年,胡适曾在1917年新文化运动中写作《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个方面入手革新文学,希望治好“文学之大病”,开创现代文学的新纪元。可是今天的文坛如何?我们所看到的是口语诗体大行其道,从“梨花体”、“羊羔体”到“乌青体”、“平安体”,以及“浅浅体”,这些口水化的写作一再拉低诗歌的审美。其实,这些口水体的诗歌根源都在伊沙的“后口语诗”。正因为对口水横流诗坛的失望,我开始批判伊沙的口语诗,引起“大诗主义”和“后口语诗”的论争,后来被称为持续三年的“曹伊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诗 汉语新诗 文学改良刍议 大诗 梨花体 羊羔体 现代文学 伊沙
原文传递
阎连科小说语言批判
7
作者 蔡之岳 《文学自由谈》 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评论三位当代小说家的文章,文中有几句话质疑阎连科的方言写作,认为他小说语言欠缺艺术性。文章在微信平台发出后,引起不少争论。喜欢阎连科小说故事者,对我“贬低”阎氏极为不满,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评论三位当代小说家的文章,文中有几句话质疑阎连科的方言写作,认为他小说语言欠缺艺术性。文章在微信平台发出后,引起不少争论。喜欢阎连科小说故事者,对我“贬低”阎氏极为不满,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觉得这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坚持认为,小说早过了“读故事”的时代,语言在阅读中已成第一要素,而阎氏“方言写作”和他语言艺术性欠缺有一定因果关系。最近恰好接连读了胡适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柄谷行人谈“文言一致”和“声音中心主义”的文章,联系到阎连科小说语言的话题,就此再发一番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写作 小说语言 阎连科小说 当代小说家 语言批判 文学改良刍议 微信平台 柄谷行人
原文传递
因“体”制宜:“文白之争”百年祭——兼说20世纪“诗词入史”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宝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8,共11页
1916年10月1日,胡适与陈独秀在《新青年》第2卷第2号上公开了两人关于文学革命之“八事”的通信。这就是翌年初《文学改良刍议》出笼的前奏。于是,旧文学破产且被宣布为“死文学”的“讣文”不胫而走。从此,一个世纪的纠结也就成为... 1916年10月1日,胡适与陈独秀在《新青年》第2卷第2号上公开了两人关于文学革命之“八事”的通信。这就是翌年初《文学改良刍议》出笼的前奏。于是,旧文学破产且被宣布为“死文学”的“讣文”不胫而走。从此,一个世纪的纠结也就成为每一位读书人挥之不去的语文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体” 文学改良刍议 词人 文学革命 《新青年》 第2号
下载PDF
“1919·问题小说”:百年新文学的使命与焦虑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勇 张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5,共6页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回顾新文学新文化这一百年,可以看到从1915年到1921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历史节点的意义和特殊价值:1915年《新青年》创刊、1916年胡适发表第一首白话诗歌《两个蝴蝶》、1917年胡适的...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回顾新文学新文化这一百年,可以看到从1915年到1921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历史节点的意义和特殊价值:1915年《新青年》创刊、1916年胡适发表第一首白话诗歌《两个蝴蝶》、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两篇文章拉开文学革命的序幕、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发表、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1921年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对于1919年来说,似乎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五四运动的爆发,但当我们从文学的眼光去审视这一年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问题小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 1921年 焦虑 《狂人日记》
原文传递
《文学改良刍议》两种版本考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林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188,共7页
作为新文学革命发轫标志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学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关于这篇文章的发表,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曾专门做了交代:“不到一个月,我写了一篇《文学改良刍议》,用复写纸抄了两份,一份给《留美学生季报》发表,一... 作为新文学革命发轫标志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学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关于这篇文章的发表,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曾专门做了交代:“不到一个月,我写了一篇《文学改良刍议》,用复写纸抄了两份,一份给《留美学生季报》发表,一份寄给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①具体的发表时间分别为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5号和《季报》第4卷春季号(1917年3月)。如按胡适所说,用复写纸抄了两份的《文学改良刍议》,那两处发表的内容应该完全一致。但令人困惑的是,两份刊物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在文字上却有许多差别。笔者曾仔细对校了这两处的文章,竟然发现有36处文字上的差异。对校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良刍议 《留美学生季报》 《新青年》 考释 版本 文学革命 文学 发表时间
原文传递
民间文学实践形式研究的可能性
11
作者 吕微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2期28-35,共8页
内容(质料)①和形式,是五四学者经常使用的一对概念。本文中,笔者依据“质料”和“形式”以及“理论(实证)”和“实践”这些对立的范畴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五四民间文学草创时代的学术实践。胡适在比较自己与周作人对新文... 内容(质料)①和形式,是五四学者经常使用的一对概念。本文中,笔者依据“质料”和“形式”以及“理论(实证)”和“实践”这些对立的范畴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五四民间文学草创时代的学术实践。胡适在比较自己与周作人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时说过,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指明了新文学运动的内容,而自己的《文学改良刍议》则是举起了新文学形式革命的大旗。胡适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中心理论简单说来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活的文学”,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人的文学”。前一个理论是文学工具的革新,后一种是文学内容的革新。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切理论都可以包括在这两个中心思想的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运动 人的文学 民间文学 活的文学 《人的文学 周作人 文学改良刍议 学术实践
下载PDF
论“五四”时期的“语言文字革命”——以鲁迅、胡适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占彪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8,共7页
关键词 文学革命 “五四”时期 语言文字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 “精神” “形式”
原文传递
人的问题与科学主义--论《文学改良刍议》与《实验主义》
13
作者 胡传吉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2,共8页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实验主义》,看似不相干,但实际上,二者在思想论方面互相呼应并验证。胡适等人发起文学改良,借新文学、活文学建立国语的标准,并通过教育解决“人的问题”及科学主义所需要的“创造的智慧”。胡适将科学方法...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实验主义》,看似不相干,但实际上,二者在思想论方面互相呼应并验证。胡适等人发起文学改良,借新文学、活文学建立国语的标准,并通过教育解决“人的问题”及科学主义所需要的“创造的智慧”。胡适将科学方法应用于文学改良,以文学革命推动科学革命,为现代开辟道路。《文学改良刍议》及《实验主义》,预见文学对语言形式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也看到科学实验与进化论对“创造的智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良 文学改良刍议 实验主义 文学革命 科学主义 文学 文学 进化论
原文传递
评新保守主义思潮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炎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同时 ,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 ,更不能说她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新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同时 ,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 ,更不能说她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新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否定 ,违背了事理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思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中国 文学运动
下载PDF
叶圣陶在水乡古镇甪直 被引量:1
15
作者 商金林 《民主》 2017年第11期56-61,共6页
1917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帷幕。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把文学革命作为“开发文明”、解放... 1917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帷幕。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把文学革命作为“开发文明”、解放思想和改造国民性的“利器”,以一位老革命党的口吻,下达了向封建文学进攻的号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乡古镇 文学革命论》 叶圣陶 文学改良刍议 现代文学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改造国民性
原文传递
胡适对“文学改良”的“革命”话语追述与修正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5,共6页
一些较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因对新文学早期文献缺乏历史还原与细读,从字面理解误认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所言的是文学"改良",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所言的才是文学"革命",并以此断定胡适改良主义之不彻底,肯定陈独秀首举文学"革... 一些较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因对新文学早期文献缺乏历史还原与细读,从字面理解误认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所言的是文学"改良",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所言的才是文学"革命",并以此断定胡适改良主义之不彻底,肯定陈独秀首举文学"革命"大旗之功。(1)其实,二者的主张皆为文学"改良",仅仅是表述不同而已。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重写"的文学史还原这一历史场景,注意到胡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改良刍议 “革命” 胡适 中国现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 文学革命论》 话语 历史还原
原文传递
《新青年》的吸引力——论陈独秀、胡适之互补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早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2-38,共7页
1917年1月的《新青年》二卷五号上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个月之后,二卷六号刊出主编陈独秀的呼应文章《文学革命论》。这两篇文章在新文学史的叙述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被视为文学革命的标志性文本。《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的《新青年》二卷五号上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个月之后,二卷六号刊出主编陈独秀的呼应文章《文学革命论》。这两篇文章在新文学史的叙述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被视为文学革命的标志性文本。《文学改良刍议》被称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反映了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学革命论》则“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子”,“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陈独秀 胡适之 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 吸引力 文学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意象论的发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希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9,共10页
意象是诗学的基本范畴,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中西概莫能外。中西意象论源远流长,虽有交融,甚至互为影响,但分别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内涵、形态和功能有较大差异。中国现代诗学是伴随“五四”诗歌革命而建立和... 意象是诗学的基本范畴,在诗歌创作和欣赏中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中西概莫能外。中西意象论源远流长,虽有交融,甚至互为影响,但分别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内涵、形态和功能有较大差异。中国现代诗学是伴随“五四”诗歌革命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新诗主要是依据异质文学的外力作用而引发,中国现代意象诗学受到西学的影响,有别于古典意象诗学。20世纪初,在西学介入和英美意象派的启发下,胡适写作《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八事”,倡导文学革命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意象论 文学改良刍议 现代诗学 文学革命运动 英美意象派 审美意义 诗歌创作
原文传递
向胡适说感谢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采夫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2年第19期74-75,共2页
2011年的2月24日,是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的纪念日。看到邵建老师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用“风雨苍黄”四个字概括了胡适之后的50年。 我最早知道胡适。应该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说陈独秀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记得当时还考过一... 2011年的2月24日,是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的纪念日。看到邵建老师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用“风雨苍黄”四个字概括了胡适之后的50年。 我最早知道胡适。应该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说陈独秀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记得当时还考过一道题:陈独秀写过一篇《文学革命论》,胡适写过《文学改良刍议》,看他俩谁更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之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感谢 新文化运动 纪念文章 历史课本 陈独秀
原文传递
1980年的“文学改良刍议”——纪念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发表42周年
20
作者 孟繁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6,共4页
1980年5月7日,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的文章。文章甫一发表,便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各种不同的观点最后形成壁垒分明的阵营。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事件”。在《新的崛起面前》发表之前,这场大论争已经在... 1980年5月7日,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的文章。文章甫一发表,便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各种不同的观点最后形成壁垒分明的阵营。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事件”。在《新的崛起面前》发表之前,这场大论争已经在酝酿,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在不同的场合对新兴的诗歌现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现象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事件 《光明日报》 谢冕 20世纪80年代 崛起 发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