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创办于1857年11月,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杂"志,扉页上长期写着:"一本关于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A Magazine of Literature,Science,Art and Politics),创刊宣言声称它要成...《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创办于1857年11月,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杂"志,扉页上长期写着:"一本关于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A Magazine of Literature,Science,Art and Politics),创刊宣言声称它要成为美国理想的代言人,不但定义还要创造独特的美国声音,标明美国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这本新生的杂志很快成为全美最智慧的人从无名小卒到鼎鼎大名之间的转换器,文学家霍桑、爱默生、马克·吐温,政治家西奥多·罗斯福、马丁·路德·金等,举凡美国的文化、政治明星,不少人都曾在该刊发表过原创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大西洋月刊》凭借着它超然的、智慧的、幽默的、富有艺术感的优雅态度,一百多年来从容地发表着对美国各个层面深思熟虑的看法与观点,成为美国人极为尊敬的思想餐桌、美学看台和科学课堂。进入20世纪后,该刊在强烈关注政治、文化的同时,对于高新技术同样抱着浓厚兴趣。二战后,它率先发表了探讨原子能技术的文章,最早对人工智能作了富有远见的介绍。目前它的发行量已经达到47万份,每期有120万人在阅读,是"美国国家杂志奖"无法跳过的大刊名刊。伴随着《大西洋月刊》的成长,美国文化与美国理想不但觉醒,而且俨然成为一种霸权。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一个细节或许会拉近我们与《大西洋月刊》的距离。在该刊的编辑部里张贴着一封特殊的读者来信——中国订户宋美龄因为抗战原因,随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至重庆,特别致信要求将杂志邮寄至新地址。对于中国的图书情报工作者来说,有一篇文章使我们对《大西洋月刊》相当耳熟,那就是维纳·布什(VannevarBush)在该刊1945年6月号上发表的《诚如所思》(AsWeMayThink)。此文被中外很多情报学家视为情报学诞生的标志。可惜的是,由于我们不太重视资料的积累和翻译,《诚如所思》直到展开更多
文摘《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创办于1857年11月,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杂"志,扉页上长期写着:"一本关于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A Magazine of Literature,Science,Art and Politics),创刊宣言声称它要成为美国理想的代言人,不但定义还要创造独特的美国声音,标明美国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这本新生的杂志很快成为全美最智慧的人从无名小卒到鼎鼎大名之间的转换器,文学家霍桑、爱默生、马克·吐温,政治家西奥多·罗斯福、马丁·路德·金等,举凡美国的文化、政治明星,不少人都曾在该刊发表过原创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大西洋月刊》凭借着它超然的、智慧的、幽默的、富有艺术感的优雅态度,一百多年来从容地发表着对美国各个层面深思熟虑的看法与观点,成为美国人极为尊敬的思想餐桌、美学看台和科学课堂。进入20世纪后,该刊在强烈关注政治、文化的同时,对于高新技术同样抱着浓厚兴趣。二战后,它率先发表了探讨原子能技术的文章,最早对人工智能作了富有远见的介绍。目前它的发行量已经达到47万份,每期有120万人在阅读,是"美国国家杂志奖"无法跳过的大刊名刊。伴随着《大西洋月刊》的成长,美国文化与美国理想不但觉醒,而且俨然成为一种霸权。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一个细节或许会拉近我们与《大西洋月刊》的距离。在该刊的编辑部里张贴着一封特殊的读者来信——中国订户宋美龄因为抗战原因,随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至重庆,特别致信要求将杂志邮寄至新地址。对于中国的图书情报工作者来说,有一篇文章使我们对《大西洋月刊》相当耳熟,那就是维纳·布什(VannevarBush)在该刊1945年6月号上发表的《诚如所思》(AsWeMayThink)。此文被中外很多情报学家视为情报学诞生的标志。可惜的是,由于我们不太重视资料的积累和翻译,《诚如所思》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