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诗新话五则(三) |
许永璋
|
《杜甫研究学刊》
|
1995 |
2
|
|
2
|
社会、历史与文学史发展规律——郭预衡教授访谈录 |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3
|
民族文学史体例的缺憾及其补正 |
覃德清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4
|
《文心雕龙·通变》主文辞师古说 |
胡正武
|
《台州师专学报》
|
1996 |
0 |
|
5
|
多元开放 百家论争——全国“文学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历史”高级研讨班综述 |
索燕华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
1995 |
0 |
|
6
|
递相祖述复先谁 转益多师是汝师──从《陌上桑》《羽林郎》到《美女篇》的演进谈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
王人恩
|
《社科纵横》
|
1999 |
0 |
|
7
|
《通变》为言“文”之文 |
洪维
|
《台州师专学报》
|
1995 |
0 |
|
8
|
《鼓掌绝尘》诗词韵语论略 |
沈云霞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9
|
论当代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价值前提——当代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价值论之一 |
邓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0
|
从文学现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看宫体诗的酝酿和形成 |
樊荣
|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11
|
所来各有自 因由两相异—— “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比较之一 |
吴奕锜
|
《华文文学》
|
1995 |
0 |
|
12
|
敏感的描写社会"——文学创作的神圣职责 |
王永江
|
《长白学刊》
CSSCI
|
1999 |
0 |
|
13
|
文学史编写应力求民族化 |
卞丽佳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9 |
0 |
|
14
|
诗中景物之转变——“诗分唐宋”原因探微 |
陈生民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5
|
对联兴起于何时之我见 |
胡星林
|
《文史杂志》
|
1998 |
0 |
|
16
|
《吕氏春秋》多用寓言说理原因初探 |
罗高兴
|
《文教资料》
|
2008 |
0 |
|
17
|
“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文学”研究 “双高建设·产教融合”栏目征稿启事 |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筚路蓝缕 厚积而发——简评陈庆元教授的《福建文学发展史》 |
林女超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9
|
略论人文学科管理中的评价机制 |
赵文洪
|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
2010 |
0 |
|
20
|
史论结合的新著─—《羌族文学史》简介 |
李璞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