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身份博弈与文化协调:论华人离散译者的文化译介 |
汪世蓉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2
|
陶瓷文化翻译的效度与路径 |
欧飞兵
|
《江苏陶瓷》
CAS
|
2023 |
0 |
|
3
|
语言服务视角下京族“哈节”文化译介研究 |
黄菲菲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4
|
《黄帝内经》英译主体及译介效度探究 |
闵玲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5
|
《儒林外史》饮食文化译介研究 |
张艳萍
|
《海外英语》
|
2023 |
0 |
|
6
|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林语堂文化译介研究 |
李曼
|
《现代英语》
|
2023 |
0 |
|
7
|
一个概念的经验重构:评《作为翻译和解殖的离散》 |
刘骏
|
《中国图书评论》
|
2023 |
0 |
|
8
|
为异域他者架设理解的桥梁——英文版《中国文学》的文化译介及其传播功能 |
林文艺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关联-顺应论视域下嘉兴古镇文化译介策略研究——西塘导游手册英译举隅 |
顾晓栋
刘正飞
|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2015 |
3
|
|
10
|
跨域书写: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 |
高彬
杨丽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1
|
莫把“东风”译“春风”——谈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准确译介的重要性 |
彭朝忠
严俊
|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
2010 |
2
|
|
12
|
离散译者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文化译介研究 |
李雅婷
汪世蓉
|
《海外英语》
|
2022 |
0 |
|
13
|
两岸双生:论上海和香港的国际电影节 |
裴开瑞
丁磊
|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
2021 |
1
|
|
14
|
文化译介视域下高校外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探究 |
张勇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5
|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唐诗英译为例 |
黄曦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6
|
对外文化输出视域下的邯郸旅游译介研究 |
魏天婵
张昆鹏
白根元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7
|
大外语格局下高校文化译介教学研究 |
林秀琴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8
|
壮族布洛陀文化“走出去”路径研究 |
陆勇
|
《中华辞赋》
|
2018 |
0 |
|
19
|
甘肃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建设研究 |
曹进
强琦
|
《丝绸之路》
|
2015 |
0 |
|
20
|
“互联网+”背景下江南民俗文化译介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以乌镇为例 |
邱晓雅
葛彤彤
金秋怡
|
《丝路视野》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