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昨日世界》与茨威格的欧洲观念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玉书 胡凯 朱凤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7,共9页
《昨日世界》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自传。茨威格在回顾1881年到1939年欧洲历史的基础上,对欧洲的前途和犹太民族的遭遇做了深入的思考。他强调欧洲的精神团结,主张欧洲各民族在理解和友谊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交融,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欧... 《昨日世界》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自传。茨威格在回顾1881年到1939年欧洲历史的基础上,对欧洲的前途和犹太民族的遭遇做了深入的思考。他强调欧洲的精神团结,主张欧洲各民族在理解和友谊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交融,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欧洲公民的身份。茨威格的文化欧洲观念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尊重欧洲各民族的个性与差异,着重和谐共存而不强求统一。同时,茨威格也希望犹太人能够通过参与欧洲文化建设,作为新欧洲文化的建构者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昨日世界》解析政治维度的茨威格,分析他对欧洲联合和欧洲文化建设的主张,有助于思考与分析当前欧洲联合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如文化认同危机、小众的融入等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昨日世界》 茨威格 欧洲观念 文化欧洲
原文传递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教师职业
2
作者 李素菊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经济一体化道路,促进了“欧洲政治联盟”和“文化欧洲”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各国教育及教师职业的一体化进程。在教师职业鉴别,教师文凭认证,教师国际性组织建立,以及教师间国际性交往等方面,不仅取得了认识上...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经济一体化道路,促进了“欧洲政治联盟”和“文化欧洲”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各国教育及教师职业的一体化进程。在教师职业鉴别,教师文凭认证,教师国际性组织建立,以及教师间国际性交往等方面,不仅取得了认识上的共识,而且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 欧洲联盟 文化欧洲
下载PDF
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研究:历史嬗变与范式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晨 刘洪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8-47,共10页
关于中国文学文化在欧洲传播与影响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前就已为民国学者所初步垦拓,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复兴以来,新一辈当代学者的研究也逐渐繁荣。本文在历史性地筢梳此研究课题学术史脉络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出从民国到当代研究范式的... 关于中国文学文化在欧洲传播与影响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前就已为民国学者所初步垦拓,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复兴以来,新一辈当代学者的研究也逐渐繁荣。本文在历史性地筢梳此研究课题学术史脉络的基础上,旨在揭示出从民国到当代研究范式的嬗变与转型,即当代学者通过吸收当代文化理论,在继承民国学者实证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阐发的深度;并在传统交流史梳理方法之外开发出了形象学、汉学研究、译介学等独立的研究分支。论文最后通过对中国学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试图为今后中国文化欧洲传播研究的发展与深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欧洲传播 方法嬗变 问题反思
下载PDF
从文化共同体到后古典民族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演进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解朴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48,160,共16页
长期封建割据造成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晚于英、法等传统西方国家。其建立民族国家的路径是先有民族,后有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是建立在由血缘、历史、语言、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构成了德... 长期封建割据造成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晚于英、法等传统西方国家。其建立民族国家的路径是先有民族,后有国家。德国民族国家是建立在由血缘、历史、语言、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这一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构成了德国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受到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较为特殊,这也决定了其融入西方过程的曲折与漫长。20世纪90年代,两德重新统一后,德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一样进入后古典民族国家形态,将主权部分地让渡给超国家共同体。德国民族国家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欧盟治理结构中的"新德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民族国家文化共同体欧洲一体化“新德国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