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边界与范式——《文化复合性:西南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导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铭铭 舒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7,共14页
论文集《文化复合性:西南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待版)的导论,梳理了文集收录论文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些内容,提出"文化复合性"概念,以此概括中国西南人文世界的面貌,即不同社会共同体内部结构生成与外在社会实体的关系结构。指... 论文集《文化复合性:西南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待版)的导论,梳理了文集收录论文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些内容,提出"文化复合性"概念,以此概括中国西南人文世界的面貌,即不同社会共同体内部结构生成与外在社会实体的关系结构。指出尽管"文化复合性"是基于21世纪最初10余年一批新一代人类学研究者的历史民族志研究提炼出来的概念,但它对20世纪中国民族学(尤其是西南研究)的经验和理论研究遗产的总结,是对既有学术论述的反思性继承。在形成这种反思性继承的过程中,汲取西方人类学有关交换、结构、历史性、世界体系、族群性、神圣性等方面论述的理论养分,将之与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区域研究相联系,进而提出了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复合性 西南 民族志 交换 中国民族学
下载PDF
漂泊到融合——从巴塘关帝庙看汉藏互动下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4
2
作者 翟淑平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04-115,共12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关帝庙的生命史,呈现出汉人进入巴塘并逐渐与当地藏人互动的历程,'巴塘城'的文化复合性和'巴塘人'的身份认同也在'内外、上下、前后关系'中逐渐形成。巴塘地处汉藏文明的交汇地带,...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关帝庙的生命史,呈现出汉人进入巴塘并逐渐与当地藏人互动的历程,'巴塘城'的文化复合性和'巴塘人'的身份认同也在'内外、上下、前后关系'中逐渐形成。巴塘地处汉藏文明的交汇地带,其城镇史一方面源自文明交互下的政治、军事逻辑,另一方面也具体地由民间社会的贸易、通婚等文化事项形塑。杂糅的'巴塘人'正是基于历史、文化、地域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身份认同。面对当今不断涌入巴塘的'新移民',他们感受到空间挤压和资源竞争带来的焦虑,并以其文化和身份的'统一性'来抵抗这种焦虑并试图建构起边界。然而,其悖论在于,这种'统一性'来自不同群体的互动和对于文化边界的打破。因而,将'巴塘人'的身份认同放置于具体的历史、政治、社会情境中进行动态分析,不但能够消解其焦虑与悖论,还能在现实与历史的交汇中把握巴塘的文化复合性特征。这为文明结合地带的市镇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经验案例,也为理解中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文化复合性 身份认同 生命史
原文传递
超越民族关系的身份复合性——基于高村“彝回”历史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晗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7-142,共6页
人类学关于回族特殊性族群的研究经历了从过去关注其'特殊'到当下关注其的转变,近些年来常常被表述为是一种'边缘回族'。然而,现代民族并非是不存在历史逻辑的,反之会忽略掉在民族识别之前所经历过的重要文化遭遇。文... 人类学关于回族特殊性族群的研究经历了从过去关注其'特殊'到当下关注其的转变,近些年来常常被表述为是一种'边缘回族'。然而,现代民族并非是不存在历史逻辑的,反之会忽略掉在民族识别之前所经历过的重要文化遭遇。文章借用'文化复合性'的概念,对高村回族的'彝回'历史进行解读,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彝回'族群的复合性身份是彝族文化与回族文化相互达成的重叠共识,而当下所呈现出来的现代身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的'回族化'与'全球化'的结果而已。这种'文化复合性'的方法,即既承认彝族与回族的民族边界又能在两者中实现超越的视角,将有利于我们更为真实地回答出回族特殊性族群关于'我们是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回” 族群认同 文化复合性 回族 高村
原文传递
文化复合性视野下的交融与整合——清末民国两个滇西北城镇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1,共7页
文章是对清末民国时期两个滇西北城镇——独克宗与阿墩子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基于文化复合性的视野,文章指出这两座城镇在历史上容纳了多样的人群与文化,又在多样的基础上构建起了整合性的社会秩序。多样的人群源于城镇与更大的社会体系... 文章是对清末民国时期两个滇西北城镇——独克宗与阿墩子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基于文化复合性的视野,文章指出这两座城镇在历史上容纳了多样的人群与文化,又在多样的基础上构建起了整合性的社会秩序。多样的人群源于城镇与更大的社会体系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包括军事与贸易两个方面;而整合的力量则来自共同的社会规范、中心象征及围绕其展开的仪式体系,这套仪式体系中的交融使得人们形成了超越特定族群的共同体感受。城镇的社会秩序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自发构筑的,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复合性 城镇空间 交融 仪式体系 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间圈”、云南与文明互鉴的民族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关凯 王铭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1,共7页
基于中国东南及西南的田野经验,王铭铭教授提出“中间圈”概念以概括相对于中心区域的边陲文化。关凯教授就这一概念及云南民族研究、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相关问题对王铭铭教授进行了访谈。
关键词 中间圈 文明互鉴 文化复合性 民族学学科
下载PDF
中、泰南传佛教祭奠仪式音声的文化复合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宸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9,共12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省西南边睡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扎根,与当地的其他神灵信仰传统进行一定的融合并将其替换。在中国西双版纳和泰国清迈,其神灵信仰分别以原始宗教和印度教为主要存续方式,这种异同关系中的佛...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省西南边睡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扎根,与当地的其他神灵信仰传统进行一定的融合并将其替换。在中国西双版纳和泰国清迈,其神灵信仰分别以原始宗教和印度教为主要存续方式,这种异同关系中的佛和神灵,在仪式中通过“礼敬交换一获得功德”和“安抚献祭一灵魂安宁”形成纵横关系结构。而仪式音声则直接表现出这种复合性文化因素对张和互补的共生关系,并由此构筑起南传佛教社会和文化传统的整体信仰观念。通过对中、泰具有典型性的南传佛教圆寂僧侣周年祭奠仪式音声个案的比较分析,呈现、分析不同宗教文化观如何在南传佛教仪式音声的复合形态中达成平衡,总结南传佛教社会结构中仪式音声文化复合性的内在组织构成规律,搭建起仪式音乐到信仰文化内核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神灵信仰 仪式音声 文化复合性
原文传递
民乐八卦营墓群研究
7
作者 方笑天 《西部考古》 2020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民乐八卦营——汉代墓群考古发掘报告》作为目前河西地区唯一的一部汉代墓葬发掘报告,为研究汉代河西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然而,报告对墓葬的分期略显粗糙,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八卦营墓群陶器的型式及分组,继... 《民乐八卦营——汉代墓群考古发掘报告》作为目前河西地区唯一的一部汉代墓葬发掘报告,为研究汉代河西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然而,报告对墓葬的分期略显粗糙,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八卦营墓群陶器的型式及分组,继而确定了墓葬的分期与年代。在此基础上,认为汉武帝对河西地区进行的扩张及移民活动,对民乐八卦营当地的文化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自西汉中期以来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与互动过程中,仍存在着多地区、多民族的文化杂糅情况,具有复杂的民族与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八卦营 汉代 墓葬 边疆 文化复合性
原文传递
聚焦区域文明 推动西南研究——“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黄彩文 和光翰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西南是我国多民族交错聚居较为典型的一个区域,不仅民族种类众多、文化多样性特征鲜明,而且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十分普遍。与此同时,由于西南与中原地区以及西南与东南亚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联系,因此该区域不同文... 中国西南是我国多民族交错聚居较为典型的一个区域,不仅民族种类众多、文化多样性特征鲜明,而且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十分普遍。与此同时,由于西南与中原地区以及西南与东南亚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联系,因此该区域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交流影响也较为明显。为推动西南地区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关联的研究,探讨诸多文明关联的解释路径,由中国社会发展中心(北大费孝通中心)、文山市人民政府、文山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区域文明"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1月初在云南文山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紧扣会议主题,围绕跨区域文明关联、族群关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跨境民族、茶马古道与世界体系以及"物"的社会文化生命史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对促进我国西南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文明 交往交流交融 西南与东南亚 文化复合性
下载PDF
全球联通视角的现代民族文化复合、身份认同与国家安全
9
作者 张纯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21,共17页
从全球联通视角,揭示古代民族到民族国家和现代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民族的文化复合性,佐证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和西方民族国家概念的局限。身份认同的多重、交叉和错乱是现代民族中存在的常见现象。这源于人类交往、文化传播从地方、... 从全球联通视角,揭示古代民族到民族国家和现代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民族的文化复合性,佐证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和西方民族国家概念的局限。身份认同的多重、交叉和错乱是现代民族中存在的常见现象。这源于人类交往、文化传播从地方、区域到欧亚联动,再到全球联通联动的滚动扩展。中国形成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复合性民族国家,西欧北美则最早形成民族国家体系和现代民族。管控身份认同、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从专制走向法治。在全方位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远距离和跨国信息传播、人口流动加速,推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同时,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加剧,其政治文化背景是"我们是谁"的民族身份认同困惑,包括身份排斥、身份裂变、族群崇拜、双重国籍和身份认同上的全球公民等身份错乱和迷茫。化解这一政治社会危机有赖于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民族认同和民主法治理念。交往交流是社会活力之源,民主法治是国家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族 文化复合性 身份认同 国家安全 全球联通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4
10
作者 邴正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将其归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征。本文尝试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入手,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与海纳百川的博大文化胸怀,中国文化的一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将其归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征。本文尝试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入手,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与海纳百川的博大文化胸怀,中国文化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性,中国文化多元复合性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文化态度。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文化依存论、文化复合论和文化包容论的传统,有利于加强和提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认同,有利于全球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包容性 文化复合性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