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告的两种互文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元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0,共2页
广告被认为是一种寄生语篇,是互文的结果。本文提出,广告在制码过程中既要选择适当的体裁,又要注意解码者所处的文化,成功的广告是体裁互文和文化互文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广告 体裁互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互文性”阅读课堂教学构建——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为例
2
作者 章玉芳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文本包括纸质文本和音频、视频、数字文本等多模态文本。互文性指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给阅读教学指明了逻辑线索。通过单元内的主题互文性、单元间的结构互文性以及课程内的文化互文性等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实现结构化教学。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互文分析 主题互文 结构互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所罗门之歌》与《圣经》的文化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汪顺来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象征,是西方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从理查德·赖特到托妮·莫里森,许多黑人作家都援用《圣经》中的典故来隐喻美国黑人的地位和身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主流文化和边缘文...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象征,是西方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从理查德·赖特到托妮·莫里森,许多黑人作家都援用《圣经》中的典故来隐喻美国黑人的地位和身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关系。文章运用互文性理论阐释《所罗门之歌》与《圣经》在内容和角色上的文化互文性,旨在凸显莫里森的互文策略——戏仿中颠覆、颠覆中重构,展现黑人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圣经典故 文化互文 莫里森
下载PDF
文化互文性视角下企业外宣翻译策略研究——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外宣翻译为例
4
作者 余青 秦慈枫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4期46-50,共5页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外宣翻译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跨文化交际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外宣翻译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跨文化交际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外宣翻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文化互文性的视角探讨企业外宣翻译的原则与策略,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助力企业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文 新兴产业 外宣翻译 原则与策略
下载PDF
广告语篇翻译的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建海 艾国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现代广告语篇借助语言、语体与传播媒介的互文性特征建构和延展了文本意义。从互文性的功能特征角度,广告翻译可在语篇建构的语篇互文性、文化互文性、话语媒介互文性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成功广告翻译案例即是译者作为广告语篇互文翻译的... 现代广告语篇借助语言、语体与传播媒介的互文性特征建构和延展了文本意义。从互文性的功能特征角度,广告翻译可在语篇建构的语篇互文性、文化互文性、话语媒介互文性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成功广告翻译案例即是译者作为广告语篇互文翻译的"协调者",将源语语篇受众的认知语境与目的语语篇受众的期待视野重合的互文性协调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语篇翻译 语篇互文 文化互文 话语媒介互文 协调
下载PDF
公益广告语篇的互文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雷刚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6期65-68,共4页
互文性是所有语篇的特性,互文性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语篇分析中。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公益广告的三种互文性,包括细节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以及它们的语用功能,从而为公益广告的作者和读者分别提供一个新的设计和解读视角。
关键词 公益广告 互文 细节互文 体裁互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招聘广告中的互文性分析
7
作者 吴安卿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X期219-221,229,共4页
互文性是所有语篇的特征,招聘广告作为一种寄生语篇,也是互文性的产物。文章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了招聘广告中三种互文性的表现形式(细节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以及它们的功能,揭示了互文性理论对招聘广告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 互文 招聘广告 细节互文 体裁互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认知语境与广告语篇的文化互文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梅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53-155,共3页
广告语篇由于自身的特点,互文性特征尤为明显。广告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参与并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本文着重探讨了认知语境在理解广告语篇文化互文性中的动态参与过程,并提出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广... 广告语篇由于自身的特点,互文性特征尤为明显。广告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参与并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本文着重探讨了认知语境在理解广告语篇文化互文性中的动态参与过程,并提出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广告交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境 广告语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从文化互文性谈大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冬女 王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183,共2页
互文性是指文本之间发生的关系。互文性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文章认为,文化互文性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帮助,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英语教师和大学生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增强文化的互文性意识,促进大学英语的教与学。
关键词 文本 文化互文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文化互文性的两岸台湾古典文学史撰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台湾古典文学是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湾现当代文学形成的渊源和基础,其文学史的撰述受到两岸学者的共同关注。在面对同样的一段文学史时,不同学者的书写存在观点上的差异,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看法。台湾古典文学史的编撰体现... 台湾古典文学是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湾现当代文学形成的渊源和基础,其文学史的撰述受到两岸学者的共同关注。在面对同样的一段文学史时,不同学者的书写存在观点上的差异,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看法。台湾古典文学史的编撰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三个文化互文性层次。两岸学者古典文学史观的分歧,源自于如何定义日本殖民时代的台湾文学。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不在于学者所属的地域,而在于理论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文 大陆 台湾地区 古典文学史
原文传递
旅游景点介绍语篇的文化互文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中外景点介绍语篇各自体现出与自身文化对应的互文性特征。景点介绍语篇利用的文化互文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主体文化互文性和客体文化互文性、群体意识文化互文性和个人意识文化互文性以及回顾过去文化互文性...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中外景点介绍语篇各自体现出与自身文化对应的互文性特征。景点介绍语篇利用的文化互文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主体文化互文性和客体文化互文性、群体意识文化互文性和个人意识文化互文性以及回顾过去文化互文性和期待未来(Future Expectation)文化互文性。无论中文或者英文的景点介绍语篇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发挥着相同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吸引潜在游客购买相应的旅游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介绍语篇 文化互文 对比
下载PDF
傅译《艺术哲学》的互文性解读
12
作者 王红丽 宋学智 《社科纵横》 2014年第10期134-140,共7页
本文以《艺术哲学》的不同傅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互文性角度,解读了傅雷的翻译策略,将其划分为直译加注、转化互文、规避互文和提示互文四个类型。力图揭开其初译和重译过程中选择和取舍的深层动机,并对此过程中傅雷所展现的译者主体性进... 本文以《艺术哲学》的不同傅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互文性角度,解读了傅雷的翻译策略,将其划分为直译加注、转化互文、规避互文和提示互文四个类型。力图揭开其初译和重译过程中选择和取舍的深层动机,并对此过程中傅雷所展现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探讨。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了"文化互文性"的概念,认为互文性不仅存在于文本之间,也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艺术哲学》 互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汉语典故英译的互文性特征
13
作者 于连江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2期65-68,共4页
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部原文作品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文性可以分成语言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又可以分为文化的内部互文性和跨文化互文性。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也... 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部原文作品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文性可以分成语言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又可以分为文化的内部互文性和跨文化互文性。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文关系。互文性不但在译者理解原文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表达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从互文性角度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典故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互文性理论在理解和表达典故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典故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 文化互文 典故 翻译
下载PDF
文化互文性与语言翻译
14
作者 刘丽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86-87,共2页
互文性又叫文本间性,意指一文本和另一文本间的关系。任何文本都依赖其他文本,其意义的生成与阐释均要参照别的文本。文本通过一定的信息意图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表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表面意义之外的真... 互文性又叫文本间性,意指一文本和另一文本间的关系。任何文本都依赖其他文本,其意义的生成与阐释均要参照别的文本。文本通过一定的信息意图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表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表面意义之外的真实意图。文化互文性因为目的语文化的接受者不熟悉源语言文化,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往往造成理解与交际的障碍。以目的语文化形象取代源语言文化形象,虽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及实现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但会造成源语言文化亏损和原作信息意图牺牲。直译容易保全信息意图而丢失交际意图,意译则易使信息意图出现文化亏损。译者不仅要正确解读原文的表面意思,还要追寻其文学背景知识,以求准确诠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文 信息意图 交际意图 文化亏损
下载PDF
文化互文性视域下《台湾文学史》的编撰与解读
15
作者 何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台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历史沿革,其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来源、不同层次的文化元素的影响。从文化互文性视域编撰与解读台湾文学史,能够更为清晰地展示各种文化元素如何作用于台湾文学。刘登翰、庄明萱主编的《台... 台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历史沿革,其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来源、不同层次的文化元素的影响。从文化互文性视域编撰与解读台湾文学史,能够更为清晰地展示各种文化元素如何作用于台湾文学。刘登翰、庄明萱主编的《台湾文学史》作为台湾文学史类著作中的翘楚,将台湾文学中最主要的三种文化基因原住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外来文化之间碰撞、对抗、融合与互补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关注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尤其重视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的双向交流。这使得《台湾文学史》在初版完成二十余年后,仍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文 台湾文学史 台湾
下载PDF
文化互文性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6
作者 刘小云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5期118-119,共2页
互文性作为文本的一个特征,影响着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本文从互文性理论的概念及内涵出发,探讨了文化互文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指出了文化互文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确有帮助,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文本 文化互文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下载PDF
论《所罗门之歌》与《圣经》的文化互文性
17
作者 汪顺来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1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杰作,是西方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从理查德·赖特到托妮·莫里森,许多黑人作家都援用《圣经》中的典故来隐喻美国黑人的地位和身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主流文化和边缘文... 《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杰作,是西方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从理查德·赖特到托妮·莫里森,许多黑人作家都援用《圣经》中的典故来隐喻美国黑人的地位和身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关系。文章运用互文性理论阐释《所罗门之歌》与《圣经》在内容和角色上的文化互文性,旨在凸显莫里森的互文策略——戏仿中颠覆、颠覆中重构,展现黑人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罗门之歌》 《圣经》 文化互文 戏仿 颠覆 重构
下载PDF
文化互文性视域下台湾文学史的书写——以《台湾文学史》与《台湾文学史纲》为例
18
作者 何李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3,共4页
台湾文学史的书写在两岸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台湾文学史》与《台湾文学史纲》即是最具典型性的例证。文学史的差异反映出文学史观的差异,而构成台湾文学史观的核心部分则是对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互文关系的认知。《台湾文学史》始终将台... 台湾文学史的书写在两岸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台湾文学史》与《台湾文学史纲》即是最具典型性的例证。文学史的差异反映出文学史观的差异,而构成台湾文学史观的核心部分则是对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互文关系的认知。《台湾文学史》始终将台湾文化视为中华文化的分支,《台湾文学史纲》则力求展示台湾文化从中华文化脱离并且与之并立的过程。这是导致两部文学史呈现出截然不同面貌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文 台湾 文学史
下载PDF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法国的译介: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俊平 胡安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 自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译介界在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译介中始终坚持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原则,其成果值得肯定。但如今,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愈演愈烈,必须警惕它对中国文学外译构成的误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聚焦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以社会文化为视角,考察偏激功能主义译介说在我国得势的根源,以及对其予以抵制的必要性;以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世界文学”说和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间距”说为参照,探讨文学外译当以维护并突显文学文化异质性为原则的学理依据;基于以上论证,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应坚持以建构以异质性文学文化之跨文化互文为内涵的“世界文学”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世界文学 间距 文化互文
下载PDF
广告文本互文性探析
20
作者 高业艳 黄换乃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8期I0146-I0146,共1页
互文分析理论已广泛运用到语篇分析实践中。本文主要探讨广告语篇互文现象,提出广告语篇的互文性特征包括细节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等三个方面,并对之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广告文本 细节互文 体裁互文 文化互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