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礼与事君:春秋时代敬观念的两个面向
1
作者 赵耿昊 《开封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敬观念指人们对敬的内涵、价值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从《左传》和《国语》的记载看,春秋时代各国贵族的敬观念呈现出不同特点:周、鲁的"行礼之敬",强调在行礼过程中所持的发自内心的谨慎恭敬的态度以及通过礼仪制度所传达出... 敬观念指人们对敬的内涵、价值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从《左传》和《国语》的记载看,春秋时代各国贵族的敬观念呈现出不同特点:周、鲁的"行礼之敬",强调在行礼过程中所持的发自内心的谨慎恭敬的态度以及通过礼仪制度所传达出的对他人的尊敬之情;晋人的"事君之敬",主要表现为对君命的顺从和执行,具有浓厚的政治意味。这些不同特点的形成与各国宗法制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国语》 观念 宗法制
下载PDF
论“敬”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及旨趣
2
作者 邓伊帆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3-35,共3页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孔子以"仁"为核心奠定了最初的思想体系,并以此为后人提供了一种行为性导向,其中,由"仁"衍生出的各种德行都蕴含着儒家修身成仁的至高追求。"敬"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实现"...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孔子以"仁"为核心奠定了最初的思想体系,并以此为后人提供了一种行为性导向,其中,由"仁"衍生出的各种德行都蕴含着儒家修身成仁的至高追求。"敬"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实现"仁"的价值目标的基本前提,有效地将修身与仁道紧密连结起来,是追求完美人格,践行"仁道"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敬"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有其具体标准与内涵,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重拾"敬"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地位 旨趣
下载PDF
先秦诸子百家“敬”观念研究
3
作者 任晔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8-104,共7页
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观念基础上,依各自思想主张,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墨家侧重鬼神崇拜、法家强调“敬上奉法”、道家反对刻意矫饰。儒家将“敬”引入个体道德情感层面,作为外在规范“礼”的内在本源。但先秦时期的“敬”观... 先秦诸子百家在西周“敬”观念基础上,依各自思想主张,形成各具特色的“敬”观念。墨家侧重鬼神崇拜、法家强调“敬上奉法”、道家反对刻意矫饰。儒家将“敬”引入个体道德情感层面,作为外在规范“礼”的内在本源。但先秦时期的“敬”观念,是由诸子百家共同搭建,涉及原始崇拜、处事待人、道德情感等多重层面,具有丰富而多元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化 诸子百家 观念 程朱理学
下载PDF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阿吒力白语经的“敬母”观念研究
4
作者 赵雯静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6-72,共17页
随着历史上白族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的交流融合,白族民间信仰密教阿吒力形成并流传至今。白语经是白族密教阿吒力地方化的显著成果,是仪式专家在举行家庭荐亡会时用白族话唱诵的经文,其中有关于母亲形象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剑川... 随着历史上白族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的交流融合,白族民间信仰密教阿吒力形成并流传至今。白语经是白族密教阿吒力地方化的显著成果,是仪式专家在举行家庭荐亡会时用白族话唱诵的经文,其中有关于母亲形象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剑川白族独特的“敬母”观念。运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白语经,能发现根植于地方文化沃土的“敬母”观念,是白族社会历史中长期留存的文化观,既蕴含神圣的宗教色彩,又在融合民间时适应发展,通过口传文学、法会仪式等活态文化文本流传,成为维系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白族阿吒力信仰 白语经 荐亡会 母”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