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鸠杖与汉代敬老习俗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从军 《民俗研究》 2005年第1期52-59,共8页
西汉帛画和画像石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执杖老人的出现.综合目前所见执杖形象有三类:一类是老人执杖,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中老妇执杖(图1);一类是门吏执杖,如临沂庆云山石椁画像(图2);一类是历史文化名人执杖,如老子、孔子等(图3).... 西汉帛画和画像石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执杖老人的出现.综合目前所见执杖形象有三类:一类是老人执杖,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中老妇执杖(图1);一类是门吏执杖,如临沂庆云山石椁画像(图2);一类是历史文化名人执杖,如老子、孔子等(图3).所执之杖一般为直杖,也有曲杖.帛画执杖人物是墓主,画像石中的执杖人物则还有其他成分,如先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老习俗 汉代 文化名人 画像石 帛画 马王堆 西汉 老人 人物 墓主 先人
原文传递
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与福寿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红一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8-61,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的构图特征及文化背景的分析 ,找出它与内地福寿吉祥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它所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指出 ,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属中国福寿主题纹样 ,在造型上受内地传统福寿纹样的影响较深 ,与内地常见的... 本文通过对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的构图特征及文化背景的分析 ,找出它与内地福寿吉祥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它所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指出 ,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属中国福寿主题纹样 ,在造型上受内地传统福寿纹样的影响较深 ,与内地常见的福寿纹样有相似之处 ,同时它又是在丽江地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民艺之花 ,具有独特的文化个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纳西族 福寿剪纸 福寿文化 福寿花 东巴文化 嵌字法 谐音法 敬老习俗 构成方式 字符变刑法 文化
下载PDF
壮族补粮敬老习俗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晓明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6,共4页
补粮亦称“添粮”“盘粮”“天粮”,是为老人祝寿的人生礼俗。所谓“粮”,在壮族信俗观念中是一个人与生俱来、供养其灵魂、保持其生命的“魂粮”,年纪大了,魂粮少了,就要“添粮”以“补寿”。
关键词 人生礼俗 补粮 敬老习俗 祝寿 壮族
原文传递
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之文化资源的非正式制度——裕固族敬老习俗的社会人类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巴战龙 《河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特征和趋势,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应对它。当前,中国人究竟该怎样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的真问题。笔者认为,除了从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等正式制度的视角去认...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特征和趋势,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应对它。当前,中国人究竟该怎样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的真问题。笔者认为,除了从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等正式制度的视角去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还应该特别重视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去认识和应对它。本文拟通过裕固族敬老习俗的社会人类学描述与阐释,说明在实现社会控制的全部制度中,法律法规固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它的全部,习俗作为非正式制度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控制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为了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敬老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裕固族 敬老习俗 社会人类学 非正式制度
下载PDF
特色各异的敬老习俗
5
作者 裘影萍 《乡镇论坛》 2012年第27期28-30,共3页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民族习俗不同,敬老也呈现出各自特色,颇有情趣。
关键词 敬老习俗 文明古国 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 民族习俗
原文传递
阿细人的敬老
6
作者 张彦鑫 《云南农村经济》 2002年第1期82-83,共2页
阿细是我国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于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阿细人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他们既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举世著名的欢乐的阿细跳月和被誉为创世纪史诗的《阿细的先基》,又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敬老方式,它主要体现在... 阿细是我国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于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阿细人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他们既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举世著名的欢乐的阿细跳月和被誉为创世纪史诗的《阿细的先基》,又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敬老方式,它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细 彝族 敬老习俗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浅谈鸠杖与汉代的敬老习俗
7
作者 孟娟娟 《长江文化论丛》 2007年第1期58-65,共8页
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汉文帝开始,敬老尊老遂成为一种时尚,并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制度,一项国策。朝廷不但每年都要举行敬老活动,给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颁发几杖、赐鸠杖以示敬老。到了东汉以后,因为没有了专门捕鸠鸟献给老人的罗... 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汉文帝开始,敬老尊老遂成为一种时尚,并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制度,一项国策。朝廷不但每年都要举行敬老活动,给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颁发几杖、赐鸠杖以示敬老。到了东汉以后,因为没有了专门捕鸠鸟献给老人的罗氏了,就只好取鸠鸟长寿吉祥之意,在手杖之首饰以鸠鸟,送给老人,并有授予老年王杖的制度。连云港地区曾出土的两件鸠杖,为研究汉代敬老风俗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本文即从鸠杖的起源、鸠杖以及汉画像石中的执杖老人、鸠杖与汉代敬老习俗这三个方面来谈谈鸠杖与汉代的敬老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杖 汉代 敬老习俗
原文传递
敬老与祈寿 重阳节探源
8
作者 刘宗迪 《紫禁城》 2019年第10期12-33,共22页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其节物、形成、风俗均与秋天的农事活动有关。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其节物、形成、风俗均与秋天的农事活动有关。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妇孺皆知。重阳节佩茱萸、登高的古老风俗,在今天尽管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因为有了王维这首诗,登高、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文化符号,却得以永久地铭刻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老习俗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事活动 文化符号 文化记忆 周而复 大自然
原文传递
我国少数民族的敬老习俗
9
作者 吴志荣 《丝绸之路》 2004年第6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中国 敬老习俗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广西“添粮”习俗传承与变迁探析--以南宁邓圩村和贵港胜岭村为例
10
作者 黎莹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85-88,共4页
“添粮”是流行于广西的一种敬老习俗。通过对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邓圩村和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胜岭村比较研究,发现该习俗虽在仪式过程呈差异性,但在文化意蕴、社会功能及传承资本等方面呈共同性,且总体上共同性大于差异性。在现代化... “添粮”是流行于广西的一种敬老习俗。通过对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邓圩村和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胜岭村比较研究,发现该习俗虽在仪式过程呈差异性,但在文化意蕴、社会功能及传承资本等方面呈共同性,且总体上共同性大于差异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添粮”习俗“恒”的是村民对生命、神灵等的敬畏之心,“变”的是村民的代际虔诚度减弱和参与功利性渐强。深挖“添粮”优秀文化因子,对优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粮” 敬老习俗 孝道文化
下载PDF
“水陆空”尊老三道菜
11
作者 张帮俊 《乡镇论坛》 2013年第33期24-24,共1页
福建省南靖县塔下村是中国景观村之一,也是闻名遐迩的“长寿村”。这里民风淳朴,尊老敬老蔚然成风。笔者国庆时来这里旅游,正赶上村里为8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寿宴,有幸亲身体验了一把塔下村特有的敬老习俗,
关键词 尊老敬老 敬老习俗 亲身体验 南靖县 福建省
原文传递
中秋
12
作者 卢永 《诗词月刊》 2014年第12期33-33,共1页
皓月中秋挂九天,炎黄儿女喜心田。琼浆玉液极佳品,海味山珍上等鲜。敬老习俗传后裔,走亲传统起民间。天公作美人心畅,廉政民和盛世年。
关键词 中秋 敬老习俗 炎黄
原文传递
藏族敬老习俗
13
作者 陈志伟 《西部大开发》 2002年第11期61-61,共1页
居住在青海藏族地区的农民和牧民祖祖辈辈沿袭着许多优良的尊老敬老习惯,老年人在家庭、在村寨、在社会上到处都受到尊敬,青壮年人都自觉形成了一种尊老敬老的好习俗.
关键词 藏族 敬老习俗 少数民族 民俗
下载PDF
少数民族的敬老习俗
14
《党的生活(青海)》 2007年第2期30-30,共1页
景颇族 每年初秋时节举办隆重的“敬老会”。青年们打响戈枪,放爆竹,争着请村寨老人到自家竹楼做客接受敬酒。黄昏时分,人们集体跳起“敬老舞”。
关键词 敬老习俗 少数民族 景颇族 爆竹 集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