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29
1
作者 柳夕浪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3,共4页
教学制度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物质设施之间 ,它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规范体系与激励机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新课程方案嵌入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 ,必须重视对现行学校教学基本制度——班级授课制的检讨与反思 ,建立民主的教... 教学制度介于教学思想与教学物质设施之间 ,它以特定的组织结构、规范体系与激励机制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新课程方案嵌入实施的组织结构内、激励机制中 ,必须重视对现行学校教学基本制度——班级授课制的检讨与反思 ,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研究制度 课程方案 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梁威 卢立涛 黄冬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7-82,共6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挫折期、恢复期、规范期和完善期。教研制度成为中国特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国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挫折期、恢复期、规范期和完善期。教研制度成为中国特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国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多级教研体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管理指导能力较强的专职教研员队;研究重点来自实践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紧密为实践服务。今后还应尽快设立国家层面的专门机构,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规范行政隶属关系,完善教研机构网;明确教研职能,加强分工与合作;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制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原文传递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23
3
作者 包德鹏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学校管理 中国 教学管理制度 形式主义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制度
下载PDF
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12
4
作者 黎加厚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7-29,共3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条件不断完善,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重心已经从硬件建设逐步转移到以教师培训带动教学改革.中国有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关键词 教学研究制度 中小学 教师培训 教育信息化 校培训本 参与式学习
下载PDF
论教师校本培训保障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启文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教师校本培训 保障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 教学研究制度 专业发展 改革力度
下载PDF
构建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被引量:7
6
作者 任瑛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6,共3页
只有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才能更好地为幼儿园及教师的发展服务。本文将在说明“什么是以园为本”“为什么要以园为本”的基础上。
关键词 教学研究制度 构建思路 教研制度 教师 幼儿
下载PDF
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9
7
作者 徐金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0-32,共3页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迅速建立和规范起来,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制度外,不少学校还在探索和实践网络集体备课、博客备课、备课论坛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迅速推广与两个背景有关。首...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迅速建立和规范起来,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制度外,不少学校还在探索和实践网络集体备课、博客备课、备课论坛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迅速推广与两个背景有关。首先是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集体备课制度无疑是校本教研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由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广大中学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探索新教法,备课任务大大加重,集体备课制度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不同的教师,可以缓解教师备课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备课制度 新课程改革 资源共享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 中学教师 备课形式
下载PDF
关于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文海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5年第03S期24-25,共2页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其基本特征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校成为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研机构及大学课程...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其基本特征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校成为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研机构及大学课程研究中心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活动 教师 校本教研制度 中学校 教学研究制度 大学课程 教研机构 研究中心 导向 力量
下载PDF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刚平 《思想.理论.教育》 2003年第10期63-67,共5页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在于确立学校为本的基本理念。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系统。当前,在理念上要强调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在于确立学校为本的基本理念。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系统。当前,在理念上要强调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以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与此相应,在实践层面上应该致力于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强和改进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以及引导和促进校外教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中小学的教学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制度 以校为本 教师
原文传递
新课程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3) 松绑放权 建立服务型教研室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平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8-30,共3页
过去,教研室制定了许多常规、标准,总想将学校和教师的行为都规范到事先约定的框框中,总想通过频繁而严格的检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教研室的这些工作对规范教学行为和促进教学改革,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过去,教研室制定了许多常规、标准,总想将学校和教师的行为都规范到事先约定的框框中,总想通过频繁而严格的检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教研室的这些工作对规范教学行为和促进教学改革,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表面上许多事情似乎都“规范”了,而实质上它使得极具个性和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越来越机械、呆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制度 课程改革 教研室 校本教研
原文传递
校本教研新进展:成绩、问题与对策
11
作者 吕敏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1-23,共3页
自2003年教育部通知要求积极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以来,我国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已有近5年的历程。其间,校外专家和整个中小学教师群体共同见证了各地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目前,各地各校在开展校... 自2003年教育部通知要求积极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以来,我国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已有近5年的历程。其间,校外专家和整个中小学教师群体共同见证了各地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目前,各地各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及其制度建设方面进展不一,整体而言,校本教研的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述评我国校本教研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探索相应对策,以使校本教研工作更落到实处,成绩更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活动 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工作 以校为本 教师群体 制度建设 中小学 教育部
下载PDF
校本教研的模式整合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青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1,共2页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加强教研工作、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校本是新课程带来的新名词,引自英语中的School—based...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加强教研工作、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校本是新课程带来的新名词,引自英语中的School—based,以校为本的研究在英美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19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后来逐渐演变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实践活动 19世纪60年代 应用 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制度 以校为本 教师参与
下载PDF
简析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突破点--从对一所学校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分析谈起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艳 李晓斌 《教师之友》 2005年第2期26-27,共2页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新课改推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站在学校的层面,我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立足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如何在与所谓的传统教研的辨析中落到实处、取得...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新课改推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站在学校的层面,我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立足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如何在与所谓的传统教研的辨析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而不致流于形式。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追问中我们发现,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处着眼,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 教师工作 教学研究制度 新课改 以校为本 教育实践 调查分析 问题 状态
下载PDF
基于新课程的“校本教研”制度探析
14
作者 江文生 江春文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第1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校本教研制度 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发展 教师成长 以校为本 现实要求
下载PDF
搭建支架 引领校本研究——湖北省黄石市武汉路小学“支架式”校本研究巡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笑萍 汪艳红 《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校本研究 黄石市 湖北省 支架 教学研究制度 小学 武汉 引领 学生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建立新型的教师教育制度与教学研究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汪翼 肖成全 陈兵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0期57-58,共2页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制度由制度规范和行动策略两部分组成。本文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提出了教师教育与教学研究的整合、校本与大校本结合、实施主体的职能转换、政府学校个人形成合力四项基本制度 ;并从定位、队伍、方...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和教学研究制度由制度规范和行动策略两部分组成。本文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提出了教师教育与教学研究的整合、校本与大校本结合、实施主体的职能转换、政府学校个人形成合力四项基本制度 ;并从定位、队伍、方式、专业引领、信息技术运用、培训课程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制度 教学研究制度 实践 制度规范 行动策略
下载PDF
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17
作者 方民煌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关键词 教学研究制度 教学研究工作 新课程实验 校本教研 校长 “以校为本” 教师成长 现实要求 相适应 工作方向
下载PDF
把握新形势 明确新要求 努力开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新局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利民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共4页
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和... 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教学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研究制度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策略
19
作者 何光辉 朱肃霞 《现代教学》 2009年第6期34-35,共2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就是校本教研制度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是指总结和概括校本教学研究经验教训及其规律,形成学校校长、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和相关教育行政人员必须遵守的法规、条例、规则等教学研究制度,使校本教研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系...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就是校本教研制度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是指总结和概括校本教学研究经验教训及其规律,形成学校校长、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和相关教育行政人员必须遵守的法规、条例、规则等教学研究制度,使校本教研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系统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制度建设 校本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制度 制度系统 运行过程 学校校长 行政人员
下载PDF
对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思考
20
作者 陈业瑜 《广西教育》 2003年第18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以校为本 教学研究制度 教研制度 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研机构 学校教师 案例教学 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