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
李永升
张楚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2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主观方面探析 |
金经纬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6 |
1
|
|
3
|
论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刑法规制 |
刘涛
|
《时代人物》
|
2020 |
0 |
|
4
|
论散布谣言的行政规制--基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项的适用 |
张红晓
|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
2021 |
0 |
|
5
|
网络寻衅滋事罪“口袋效应”之实证分析 |
姜瀛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8 |
24
|
|
6
|
从“网络寻衅滋事罪”到“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适用关系、优化路径与规制场域 |
姜瀛
|
《法治现代化研究》
|
2019 |
18
|
|
7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实务反思与探讨 |
金鸿浩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8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标准探析 |
马路瑶
|
《西部法学评论》
|
2019 |
12
|
|
9
|
涉众型网络谣言刑事治理的规范逻辑与责任边界 |
王平
徐永伟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2 |
11
|
|
10
|
网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案件的罪名适用研究——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分为视角 |
贾健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1
|
疫情期间刑法对谣言的合理界定 |
欧阳本祺
|
《人民检察》
|
2020 |
4
|
|
12
|
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虚假疫情信息依法从严治理 |
敬力嘉
|
《中国西部》
|
2020 |
3
|
|
13
|
重大疫情期间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司法适用 |
章诚豪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
2020 |
3
|
|
14
|
疫情来袭,你应该知道的几个法律问题 |
李荣凯
|
《人民调解》
|
2020 |
0 |
|
15
|
新媒体下的虚假信息犯罪 |
哈书菊
张淇
|
《知与行》
|
2016 |
2
|
|
16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司法认定 |
黄怡
|
《法学(汉斯)》
|
2023 |
0 |
|
17
|
网络造谣之刑法应变——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
王宁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6 |
1
|
|
18
|
扰乱公共秩序型网络谣言的刑事规制 |
于冰
|
《泰山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9
|
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适用场域——以与“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界分为视角 |
付恒
付雷荣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0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入罪检视 |
苏雄华
刘芳
黄胜
|
《宜宾学院学报》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