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内在理路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会军 《原道》 2020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郭嵩焘是晚清知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一名颇有现代观念的传统士大夫。无论为官从政还是为师从教,他都具有强烈的士大夫身份意识和一体化的政教关怀。作为对晚清政教危机的积极回应,他一方面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政教思想,试图从传统智慧中... 郭嵩焘是晚清知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一名颇有现代观念的传统士大夫。无论为官从政还是为师从教,他都具有强烈的士大夫身份意识和一体化的政教关怀。作为对晚清政教危机的积极回应,他一方面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政教思想,试图从传统智慧中寻求经国怀远之略;另一方面又勤于考求西学和西政,试图从西方经验中寻求富强文明之道。郭氏的政教思想呈现了前后相连又有所区别的两个阶段:一是出使之前提出的"朝廷政教为本"说;二是出使之后提出的"纪纲法度和人心风俗为本"说。可以说,正是基于"道一心同"的哲学基础和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路,郭嵩焘协调了士大夫亦官亦师的双重身份,融通了中西两种政教文化,实现了其政教思想两个阶段的有机联结和质的飞跃,初步形成了一种既有内在张力又辩证统一的"政教相维"的思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政教思想 身份意识 思想渊源 内在理路
原文传递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璐 《船山学刊》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南宋孝宗赵眘,以皇帝之尊著《原道论》,可谓宋代三教合一思想的突出代表。孝宗以"道"统摄三教,肯定三教分工不同,各有优势,是对历代帝王政教思想的总结,也是对宋代思想界"三教合一"思潮的总结。以儒学为治世之本,... 南宋孝宗赵眘,以皇帝之尊著《原道论》,可谓宋代三教合一思想的突出代表。孝宗以"道"统摄三教,肯定三教分工不同,各有优势,是对历代帝王政教思想的总结,也是对宋代思想界"三教合一"思潮的总结。以儒学为治世之本,佛、道为辅政之翼,佛、道归儒局面的形成是宋代以后三教关系的典型特点。宋孝宗"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明确提出,成为此后中国文化公认的一种理念,也成为三教各自文化特点的经典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道论》 政教思想 三教融合
下载PDF
《管子》政教思想体系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少雄 《武陵学刊》 2022年第1期13-20,共8页
《管子》思想“庞杂重复”,故而以往研究常将其割裂为各家各言,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子》思想体系的存在。《管子》描绘了一个道“遍流万物”的哲理构架,规定人事应在道所揭示的自然规律下运行。然而由于人性之中“情性”对“心性”... 《管子》思想“庞杂重复”,故而以往研究常将其割裂为各家各言,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管子》思想体系的存在。《管子》描绘了一个道“遍流万物”的哲理构架,规定人事应在道所揭示的自然规律下运行。然而由于人性之中“情性”对“心性”的扰乱,使道与人事之间受到阻隔,因此政治活动以道德教化为核心是必要的。“四维”作为《管子》政教方略的精神纲领,是效仿天地阴阳、四时的理论创设。《管子》政教思想依循“四维”德目兴“化”之能,以助益心性虚静修养为目的,在“参国伍鄙”“四民分居”等高度统一的政事规划下展开,具有鲜明的制度化、标准化倾向。《管子》以人之身喻国之体,以“和合一体”之政为政教思想的价值指归,倡导国体与民本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政教思想 思想体系
下载PDF
王安石《诗》学观及其政教思想
4
作者 李哲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诗经新义》在政治权力的托庇下,成为官方教学的教材和科举取士的标准。随着熙宁变法的失败,新学与新党失势,《诗经新义》也处于被诟病批评的舆论状态。其对《诗经》文本的穿凿附会与断章取义固然铁证如山,但其创作生成的背后动因则更... 《诗经新义》在政治权力的托庇下,成为官方教学的教材和科举取士的标准。随着熙宁变法的失败,新学与新党失势,《诗经新义》也处于被诟病批评的舆论状态。其对《诗经》文本的穿凿附会与断章取义固然铁证如山,但其创作生成的背后动因则更值得关注。跳出尊《序》与疑《序》的二元划分,重新审视《诗经新义》与《毛诗序》的关系,把握荆公对诗歌本质是“法度”的认识以及“教化”的设计初衷,才能真正了解荆公的《诗》学观与政教思想,并对熙宁变法中《诗经新义》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做出更为全面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新义》 《毛诗序》 王安石 政教思想
原文传递
宋应星政教思想研究
5
作者 郑玉刚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9期76-78,共3页
宋应星除以其科技巨著<天工开物>晓喻于世外,还在政治思想上力主改革传统人事制度,教育思想上主张政府应切实推进教育改革,在军事思想上积极主张军队给养、人才选拔和设备革新,其观点即使从今天来看仍具有较大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宋应星 政教思想 思想创新
下载PDF
审辨几微 心存至公——丘濬的理学精髓及其政教思想探析
6
作者 李英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9-102,共14页
作为理学名臣,丘濬崇敬朱子品格,认同朱子理学,并对理学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其民本思想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在同时代人中无出其右。为使民本思想落到实处,丘濬又研究和发展了古代理财思想,成为古代理财学说的集... 作为理学名臣,丘濬崇敬朱子品格,认同朱子理学,并对理学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其民本思想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在同时代人中无出其右。为使民本思想落到实处,丘濬又研究和发展了古代理财思想,成为古代理财学说的集大成者。对于为君之道,丘濬强调君主应该效法天道,做到秉公为政和广开言路。这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他还主张敬天祭祖和尊贤重教,前者蕴含认祖归宗、凝聚人心的重要意义,后者体现为推崇儒学、礼敬圣贤、培育人才。概而言之,理学思想是丘濬政教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民本论与理财观则是重要基石,秉公为政与广开言路是其核心内容,敬天祭祖和尊贤重教则是根本要求。这四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互相统一,共同构成了丘濬政教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其思想精华可以凝练为"审辨几微,心存至公",这对于现代人的修身立业和治国理政不无参考与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濬 理学精髓 政教思想 审辨几微 心存至公
下载PDF
大同立教:康有为政教思想研究
7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2,共1页
张翔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348千字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在大变局中探寻中国道路,开拓知识分子的新道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梳理和讨论了康有为“大同立教”的思路以及推动定孔教为国教的政治行动,尝试... 张翔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348千字晚清民初知识分子在大变局中探寻中国道路,开拓知识分子的新道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本书梳理和讨论了康有为“大同立教”的思路以及推动定孔教为国教的政治行动,尝试从康有为的思想和实践一孔窥豹,思考中国思想及其承载者和创造者的历史性大变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初 康有为 大变局 政教思想 承载者 思想和实践 大同 创造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