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硅类金刚石膜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栋才 任妮 +3 位作者 马占吉 邱家稳 肖更竭 武生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5-1940,共6页
用脉冲电弧离子镀技术,通过调整掺硅石墨靶和纯石墨靶的数量,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含量的类金刚石薄膜样品.研究发现:当硅含量达6.7at.%时,类金刚石薄膜的应力从4.5GPa降低到3.1GPa,薄膜的硬度还保持在3600Hv,和没有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的... 用脉冲电弧离子镀技术,通过调整掺硅石墨靶和纯石墨靶的数量,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含量的类金刚石薄膜样品.研究发现:当硅含量达6.7at.%时,类金刚石薄膜的应力从4.5GPa降低到3.1GPa,薄膜的硬度还保持在3600Hv,和没有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的硬度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当硅含量小于6.7at.%时薄膜的摩擦系数相对于未掺杂的类金刚石薄膜也保持不变,为0.15.当薄膜中硅含量继续增加时,薄膜中C—Si键的含量增多,导致薄膜硬度和应力都有较大幅度地减小、摩擦系数增大、磨损性能也变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应力 硬度 制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内表面掺硅聚苯乙烯空心微球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波 陈素芬 张占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5-1008,共4页
 靶丸内表面掺杂诊断元素可以为内爆压缩界面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手段。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利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和界面聚合技术可以实现单一内表面掺硅的空心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X光照相和X能谱分析表明:内表面掺硅量比外表面高...  靶丸内表面掺杂诊断元素可以为内爆压缩界面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手段。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利用乳液微封装技术和界面聚合技术可以实现单一内表面掺硅的空心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X光照相和X能谱分析表明:内表面掺硅量比外表面高出2~3个数量级。均匀内表面掺硅层的厚度小于0.3μm,掺杂层厚度越小,均匀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空心微球
下载PDF
掺硅氮化镓材料的MOVPE生长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祥林 汪连山 +3 位作者 陆大成 汪度 王晓晖 林兰英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研究了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OVPE)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掺硅氮化镓的生长方法.发现了在硅烷掺杂剂流量较高的情况下,氮化镓的电子浓度趋于饱和现象.研究了掺硅氮化镓的电学、光学、结晶学以及表面形貌等物理性质.
关键词 氮化镓 MOVPE生长
下载PDF
Si-doped composite carbon as an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华军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永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5期1062-1065,共4页
Si doped composit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coating artificial graphite with the mixture of phenol resin and polysilicone and following with heat treatment at 1 050 ℃ in an argon gas atmosphere. The structure and cha... Si doped composit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coating artificial graphite with the mixture of phenol resin and polysilicone and following with heat treatment at 1 050 ℃ in an argon gas atmosphere.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 carbon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XRD, SEM, BET surface area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The new carbon material has a disordered carbon/graphite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silicon doped in the disordered carbon. Compared with the pristine graphit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for the Si doped composite carbon with large reversible capacity of 312.6 mAh/g, high initial charge/discharge efficiency of 88.61%, and excellent cycle stability. The prototype batteries using the composite carbon as anode material have large discharge capacity of 845 mAh and high capacity retention ratio of 95.80% at the 200th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阳极
下载PDF
硅元素对钽丝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新明 袁韧 周卓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04-1108,共5页
采用显微硬度测量、取向分布函数 (ODF)分析及显微组织观察 ,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以及掺硅与未掺硅条件下钽丝的再结晶行为。研究发现 :在 136 0℃退火时掺硅对钽丝的再结晶有阻碍作用 ,晶粒变细 ,丝织构主要由 { 110 }〈0 0 1〉组成 ... 采用显微硬度测量、取向分布函数 (ODF)分析及显微组织观察 ,研究了在不同退火温度以及掺硅与未掺硅条件下钽丝的再结晶行为。研究发现 :在 136 0℃退火时掺硅对钽丝的再结晶有阻碍作用 ,晶粒变细 ,丝织构主要由 { 110 }〈0 0 1〉组成 ;当退火温度升高至 15 0 0℃时 ,{ 12 0 }〈0 0 1〉再结晶织构消失 ,在未掺硅钽丝中发现了新的 { 4 41}〈110〉织构组分 ,与初次再结晶织构组分 { 12 0 }〈0 0 1〉之间存在一个近似于 84°〈110〉的转动关系 ,此时 ,掺入硅元素反而促进了再结晶的发展 ,晶粒变得粗大且不均匀。这种现象可以用硅化物的形成与溶解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丝 再结晶 织构
下载PDF
Si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氧化降解室内典型VOCs 被引量:7
6
作者 邹学军 李新勇 +1 位作者 曲振平 王疆疆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94-3698,共5页
以Na2SiF6/HF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一步制备了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通过SEM、XRD、DRS和EDX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为降解目标物,考察了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各种反应参数对活... 以Na2SiF6/HF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一步制备了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通过SEM、XRD、DRS和EDX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甲苯为降解目标物,考察了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各种反应参数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阵列以锐钛矿和金红石2种晶形存在,Si高分散于TiO2纳米管的管壁上.Si的掺杂提高了TiO2对紫外光的吸收,其禁带宽度与TiO2相比发生了蓝移.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当以电解液中Na2SiF6浓度为0.03 mol·L-1,在400℃焙烧1 h制备的Si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催化剂时,甲苯的降解率最高,降解率达到60%,与纯TiO2纳米管阵列相比,催化活性提了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阳极氧化 光催化氧化 甲苯
原文传递
掺硅对γ-Fe_2O_3微粒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朱以华 李春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98-1003,共6页
本文采用掺硅制得了小尺寸的含硅γ—Fe_2O_3微粒.基于Furuhashi方法对不同硅含量的掺硅γ—Fe_2O_3微粒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增加,晶胞参数逐渐减小,表明形成掺硅γ—Fe_2O_3固溶体.掺入的Si^(4+)阳离子有很强... 本文采用掺硅制得了小尺寸的含硅γ—Fe_2O_3微粒.基于Furuhashi方法对不同硅含量的掺硅γ—Fe_2O_3微粒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增加,晶胞参数逐渐减小,表明形成掺硅γ—Fe_2O_3固溶体.掺入的Si^(4+)阳离子有很强的占据类尖晶石结构中四面体位的趋势,对氧参数及四面体位和八面体位的平均间隙大小也有一定影响.本文还利用Stokes和Wilson公式计算了掺硅对晶粒大小和晶格畸变的影响.发现随着掺硅量增大,晶粒尺寸明显减小,晶格畸变变化不大.最后对掺硅γ—Fe_2O_3磁粉的矫顽力和比饱和磁化强度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粉 γ-Fe2O3微粒 三氧化二铁
下载PDF
二氧化锰的掺杂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巧云 赵星云 王淑勤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优化MnO2的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以硫酸锰为锰源、Si、Bi为掺杂元素制备了两种改性MnO2,并进行了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杂Bi的质量分数为1.5%的MnO 2吸附性能最好。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率高达95%,比纯MnO2的效率提高了34%。掺... 为了优化MnO2的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以硫酸锰为锰源、Si、Bi为掺杂元素制备了两种改性MnO2,并进行了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杂Bi的质量分数为1.5%的MnO 2吸附性能最好。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率高达95%,比纯MnO2的效率提高了34%。掺杂Si的质量分数为18%的MnO 2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其电流密度明显增大至51.4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 吸附 亚甲基蓝
下载PDF
掺钾和硅的钼丝的再结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安庆 《钨钼材料》 1995年第4期57-63,共7页
关键词 钼丝 再结晶
下载PDF
掺入纳米级含硅微粒的复合铝氧化膜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燕萍 卢敏 王莉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18-2920,共3页
采用电化学途径,通过铝合金在一次电解、二次电解过程中,掺入纳米级的含硅微粒,制备掺硅复合铝氧化膜.借助于先进的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探讨了掺硅复合铝氧化膜的结构、组成及耐蚀机理.对膜层进行了盐雾、霉菌、高温、低温、交变湿热和... 采用电化学途径,通过铝合金在一次电解、二次电解过程中,掺入纳米级的含硅微粒,制备掺硅复合铝氧化膜.借助于先进的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探讨了掺硅复合铝氧化膜的结构、组成及耐蚀机理.对膜层进行了盐雾、霉菌、高温、低温、交变湿热和南海服役环境下的自然暴晒试验.结果表明,该膜层具有优良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铝氧化膜 耐蚀性能
下载PDF
扫描隧道显微镜重掺硅(111)表面微缺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鸿飞 秦福 +2 位作者 朱悟新 尤重远 陈开茅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13-517,共5页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初步研究了重掺锑硅(111)抛光片表面的微结构.多数硅晶片表面不同部位的STM形貌相表明,表面处理过程产生的微缺陷远比晶体生长过程产生的微缺陷多;粗糙度约为几个纳米的大面积平整...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初步研究了重掺锑硅(111)抛光片表面的微结构.多数硅晶片表面不同部位的STM形貌相表明,表面处理过程产生的微缺陷远比晶体生长过程产生的微缺陷多;粗糙度约为几个纳米的大面积平整区域与面积虽小但缺陷密度很高而且无规则分布的微区共存.微缺陷密度与晶体完整性、掺杂浓度和抛光条件有关.轻掺锑硅(111)表面相对平整,微结构尺寸较大(100nm左右)边缘较平滑;重掺锑硅表面微缺陷密度很高,结构复杂,平整度明显降低.表面机械损伤,杂质条纹,过腐蚀等缺陷密度通过优化表面抛光条件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表面微缺陷
下载PDF
掺硅GaAs/Ge异质结外延
12
作者 义仡 《电子材料快报》 1999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砷化镓 Ge 异质结外延
下载PDF
光致发光谱测量掺硅AlGaAs中的DX能级
13
作者 程兴奎 王卿璞 +5 位作者 马洪磊 V.W.L.Chin T.Osotchan T.L.Tansley M.R.Vaughan G.J.Griffiths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57-360,共4页
在调制掺杂GaAs/AlGaAs多量子阱结构的光致发光谱中,靠近强发光峰的低能端存在几个弱峰,且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变化.这些弱峰是由于掺硅AlGaAs中DX中心上的电子向起受主作用的SiAs原子跃迁复合而引起.由... 在调制掺杂GaAs/AlGaAs多量子阱结构的光致发光谱中,靠近强发光峰的低能端存在几个弱峰,且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变化.这些弱峰是由于掺硅AlGaAs中DX中心上的电子向起受主作用的SiAs原子跃迁复合而引起.由此确定DX中心有四个能级,其激活能分别为0.35eV,0.37eV,0.39eV和0.41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能级 光致发光谱 半导体 镓铝砷化合物
原文传递
AlGaAs中δ掺硅的研究
14
作者 周章文 张允清 +4 位作者 柏亚青 李明杰 崔立奇 张文俊 武一宾 《半导体情报》 1991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MBE工艺,研究在AlGaAs中δ掺硅,并生长了单δ层和多δ层两种结构。用电化学C-V和SIMS测量离化硅浓度和硅原子浓度分布。SIMS测量结果表明升高硅源温度比延长硅注入时间对提高掺杂浓度更为有效。C-V测量的最高浓度为5×10^(19)/c... 采用MBE工艺,研究在AlGaAs中δ掺硅,并生长了单δ层和多δ层两种结构。用电化学C-V和SIMS测量离化硅浓度和硅原子浓度分布。SIMS测量结果表明升高硅源温度比延长硅注入时间对提高掺杂浓度更为有效。C-V测量的最高浓度为5×10^(19)/cm^3,高于通常体掺杂浓度;FWHM为70~90A,降低衬底温度可望改善FWHM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延生长 ALGAAS
下载PDF
掺硅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0
15
作者 唐文清 冯泳兰 李小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7-1024,共8页
以废弃蛋壳、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掺硅碳羟基磷灰石(Ca10(PO4)6-x-y(SiO4)x(CO3)y(OH)2-x-y,Si-CHAP),研究其对溶液中Pb2+子的吸附性能.采用BET比表面积、红外光谱、X光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考察了pH值... 以废弃蛋壳、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掺硅碳羟基磷灰石(Ca10(PO4)6-x-y(SiO4)x(CO3)y(OH)2-x-y,Si-CHAP),研究其对溶液中Pb2+子的吸附性能.采用BET比表面积、红外光谱、X光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以及温度等对Si-CHAP吸附Pb2+的影响.结果表明,Si-CHAP是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其比表面积为323.25m2/g.Pb2+初始浓度为300mg/L并加入2g/L的吸附剂,室温下反应时间90min后,Si-CHAP对溶液中铅离子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为99.39%和149.09mg/g.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描述铅离子在Si-CHAP上的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描述铅离子在Si-CHAP上吸附的最佳吸附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Si-CHAP吸附铅离子是自发、吸热和熵值增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羟基磷灰石 吸附 铅离子 等温线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掺硅类金刚石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兰惠清 崔俊豪 加藤孝久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甲苯(C7H8)和四甲基硅烷(Si(CH3)4)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源,使用离子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Si含量(原子比)(不超过20%)的掺硅类金刚石(Si-DLC)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谱和拉曼光谱测出薄膜和对磨钢球上转移膜的微观结构,纳米压痕仪、摩擦... 以甲苯(C7H8)和四甲基硅烷(Si(CH3)4)的混合气体为反应气源,使用离子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了不同Si含量(原子比)(不超过20%)的掺硅类金刚石(Si-DLC)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谱和拉曼光谱测出薄膜和对磨钢球上转移膜的微观结构,纳米压痕仪、摩擦试验机和电子探针微分析仪分别得到薄膜的硬度、摩擦系数、磨痕和转移膜的元素变化结果。结果表明,添加少量Si能提高Si-DLC薄膜的硬度,但是Si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则使薄膜的硬度降低。而薄膜的摩擦系数始终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从摩擦实验后钢球表面转移膜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该薄膜的低摩擦特性是由于转移膜的增加和石墨化两者共同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结构 摩擦 硬度
下载PDF
预处理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欣 郑建岚 王国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914,共6页
以再生粗骨料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取代率(质量分数)为变化因素,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未预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其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均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且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 以再生粗骨料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取代率(质量分数)为变化因素,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未预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其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均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且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提高而增大.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明显减小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应变,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的改善效果各不相同.对于再生混凝土自收缩,预湿法的改善效果最佳,可减小自收缩应变约30.0%,净浆裹石法居中,而掺硅灰的净浆裹石法会使自收缩应变增加;对于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掺硅灰的净浆裹石法的改善效果最佳,可减小干燥收缩应变约15.0%,净浆裹石法居中,而预湿法次之.在实际应用中,可视不同体型的再生混凝土构件,根据其收缩特性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使其自收缩与干燥收缩应变接近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自收缩 干燥收缩 预湿法 净浆裹石法 灰的净浆裹石法
下载PDF
Evaluation on residual stresses of silicon-doped CVD diamond films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苏琳 沈彬 +2 位作者 张建国 王亮 孙方宏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3021-3026,共6页
The effect of silicon doping on the residual stress of CVD diamond films is examined using bo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and Rama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The examined Si-doped diamond films are deposited o... The effect of silicon doping on the residual stress of CVD diamond films is examined using both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and Rama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The examined Si-doped diamond films are deposited on WC-Co substrates in a home-made bias-enhanced HFCVD apparatus. Ethyl silicate (Si(OC2H5)4) is dissolved in acetone to obtain various Si/C mole ratio ranging from 0.1% to 1.4% in the reaction gas. Characterizations with SEM and XRD indicate increasing silicon concentration may result in grain size decreasing and diamond [110] texture becoming dominant. The residual stress values of as-deposited Si-doped diamond films are evaluated by both sin2ψ method, which measures the (220) diamond Bragg diffraction peaks using XRD, with ψ-values ranging from 0° to 45°, and Raman spectroscopy, which detects the diamond Raman peak shift from the natural diamond line at 1332 cm-1. The residual stress evolution on the silicon doping level estimated from the above two methods presents rather good agreements, exhibiting that all deposited Si-doped diamond films present compressive stress and the sample with Si/C mole ratio of 0.1% possesses the largest residual stress of ~1.75 GPa (Raman) or ~2.3 GPa (XRD). As the silicon doping level is up further, the residual stress reduces to a relative stable value around 1.3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doped diamond films silicon doping residual stress X-ray diffraction Rama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硅灰强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苏捷 朱君 +1 位作者 史才军 方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研究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以水泥外掺硅灰浆液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和试件几何尺寸为试验参数,完成了240个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胶比为1.0的水泥外掺... 为研究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以水泥外掺硅灰浆液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和试件几何尺寸为试验参数,完成了240个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胶比为1.0的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处理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提升和尺寸效应的降低幅度均最大.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呈增强趋势,100%再生骨料取代率下尺寸效应度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4倍;采用水泥外掺硅灰浆液强化处理再生骨料可降低尺寸效应,强化处理后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度较未处理试件降低了约19.2%.建立了尺寸效应律计算公式,可用于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水泥外灰浆液强化 取代率
下载PDF
石墨化温度及掺硅组分对再结晶石墨传导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邱海鹏 宋永忠 +3 位作者 刘朗 郭全贵 史景利 翟更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 ,煤沥青作粘结剂 ,分别以硅粉、碳化硅和二氧化硅 3种含硅组分作添加剂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再结晶石墨。考察了石墨化温度以及单组元掺硅组分对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电阻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及其微观结构的变化。实...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 ,煤沥青作粘结剂 ,分别以硅粉、碳化硅和二氧化硅 3种含硅组分作添加剂 ,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再结晶石墨。考察了石墨化温度以及单组元掺硅组分对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电阻率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及其微观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掺硅组分相同的再结晶石墨 ,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但其力学性能却随之降低。当掺硅粉的热压再结晶石墨再经 2 80 0℃石墨化处理后 ,材料RG Si 48沿石墨层方向的常温热导率可达 3 3 2W /(m·K) ,电阻率为 4.94μΩ·m。对于相同工艺及硅含量的不同掺硅组分再结晶石墨 ,以掺入硅粉对材料综合性能最理想 ,而掺入二氧化硅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差。XRD分析表明 ,不论掺硅组分是硅粉、碳化硅还是二氧化硅 ,硅组分最终在再结晶石墨内均以α SiC形式存在 ,甚至在石墨化温度高达 2 80 0℃时 ,再结晶石墨内仍有α SiC存在。对其微晶参数进一步分析表明 ,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 ,掺杂硅组分的催化作用进一步加强 ,再结晶石墨的微晶尺寸La 迅速增大 ,石墨微晶的晶面层间距d0 0 2 也迅速降低。材料RG Si 48的微晶尺寸La 以及晶面层间距d0 0 2 分别为2 5 7nm和 0 .3 3 5 7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温度 传导性能 微观结构 电阻率 组元 再结晶石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