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剧形成概述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朝生 陈敬芝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0-82,共3页
推剧是我国稀有剧种。从曲调源流、剧目内容、音乐声腔诸方面,以确凿可靠的原始资料,对推剧的形成的脉络,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形成 脉络
下载PDF
淮剧的渊源与形成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小秋 《戏曲研究》 1995年第1期181-193,共13页
淮剧是江苏省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北部的盐城、阜宁地区与清江、准安、宝应一带。在它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有'三可子'、'江北小戏'、'江准戏'等各种不同名称。直到建国以后,才正式定名为'淮剧... 淮剧是江苏省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北部的盐城、阜宁地区与清江、准安、宝应一带。在它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有'三可子'、'江北小戏'、'江准戏'等各种不同名称。直到建国以后,才正式定名为'淮剧',一直沿用至今。关于准剧的历史渊源及其形成,由于缺乏系统的原始资料,历来众说纷纭,今试作探讨,以求得出正确、完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香火戏 对子戏 徽班 戏曲形式 宝应 官衣 曲艺形式 二堂放子
原文传递
稀见戏曲剧种推剧的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娜娜 王夔 周宇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推剧是流行于安徽省凤台县的稀见戏曲剧种,由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发展而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先天不足的推剧遭遇了诸多挫折,现在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受众锐减的危机。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瑰宝的推... 推剧是流行于安徽省凤台县的稀见戏曲剧种,由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发展而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先天不足的推剧遭遇了诸多挫折,现在已经出现了后继无人、受众锐减的危机。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瑰宝的推剧亟待保护。2013年的5月到12月,笔者前往淮南市的凤台县,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法为辅对推剧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剖析了解其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其未来发展与保护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见戏曲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对策
原文传递
推剧民营剧团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朝生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4-97,共4页
推剧艺术演出团体由县级剧团和民营剧团组成。前者功能重在提高,后者功能重在普及,各有千秋,缺一不可。尤其后者,需要加强对他们的重视和研究。在多年体验生活、深入实际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众多民营剧团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展示他们的生... 推剧艺术演出团体由县级剧团和民营剧团组成。前者功能重在提高,后者功能重在普及,各有千秋,缺一不可。尤其后者,需要加强对他们的重视和研究。在多年体验生活、深入实际调研基础上,通过对众多民营剧团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展示他们的生活、工作、思想及精神。在此基础上,阐述他们对推剧传承的重要作用,进而设计出对民营剧团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地理环境与地方戏曲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宏兵 张兆行 曹诗图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48-51,共4页
我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每个戏曲、剧种大都在特定的地域流布,异彩纷呈。这种文化现象的形成,既有社会、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对我国地方戏曲的生成及艺术特征差异产生的地理原因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戏曲形式 少数民族戏曲 庵堂相会 情感细腻 文化心理 元杂 宋元南戏
下载PDF
安徽省凤台县地方小剧种生存现状与发展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畅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期27-30,共4页
小剧种作为彰显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的剧种,在展现风土人情、振兴乡村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小剧种有花鼓灯和推剧等,目前,部分剧种生存状态良好,但均存在发展瓶颈,如小剧种的创新与突破存在困境,小剧种人才的科学... 小剧种作为彰显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的剧种,在展现风土人情、振兴乡村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小剧种有花鼓灯和推剧等,目前,部分剧种生存状态良好,但均存在发展瓶颈,如小剧种的创新与突破存在困境,小剧种人才的科学培养缺乏系统性等。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此类情况,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多样化的处理路径实现改革和创新,促进凤台县地方戏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台县地方戏 花鼓灯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历史与现状——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剧”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2,165,共8页
推剧,原名"四句推子",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它发源于淮河流域,形成于淮南市凤台县,由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花鼓灯后场小戏逐渐滋生、演变出来,吸收民歌、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营养,融汇发展而成。文章涉及推剧的历史、推剧唱腔音... 推剧,原名"四句推子",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它发源于淮河流域,形成于淮南市凤台县,由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花鼓灯后场小戏逐渐滋生、演变出来,吸收民歌、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营养,融汇发展而成。文章涉及推剧的历史、推剧唱腔音乐的形成,以及推剧生存的现状调查。作为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目前已濒临失传,亟待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句 安徽省地方戏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 保护
下载PDF
推剧百年史纲要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朝生 陈敬芝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推剧,已走过了足足百余个年头,从清未的花鼓灯后场小戏,到民国年间的[一条线调],直至建国后的推剧,从推剧戏曲剧种的萌芽起源,到早期的"四句推子",直至建国后逐渐成熟的推剧,它经历了自身内部的逐渐成形,也经历了外部种种因... 推剧,已走过了足足百余个年头,从清未的花鼓灯后场小戏,到民国年间的[一条线调],直至建国后的推剧,从推剧戏曲剧种的萌芽起源,到早期的"四句推子",直至建国后逐渐成熟的推剧,它经历了自身内部的逐渐成形,也经历了外部种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推剧这个"花鼓灯生下来的儿子"(陈敬芝语)回顾它,讨论它,总结它,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它,保护它,发展它,是大有益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场小戏 四句 发展 形成
下载PDF
高校地方音乐的教学思考——以淮南师范学院“推剧课”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庆恬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2-54,共3页
"推剧",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乡土音乐的奇葩,是典型的乡土音乐代表剧种。百多年来,它是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抒胸臆、发情思的意识载体;是人民群众抒发感情的工具。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审美价值... "推剧",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乡土音乐的奇葩,是典型的乡土音乐代表剧种。百多年来,它是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抒胸臆、发情思的意识载体;是人民群众抒发感情的工具。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在淮河流域显现出巨大的物质和意识作用。在"地方音乐"进高校的大背景下,对"推剧"引进教学的案例的得失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同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教学思考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后场小戏”研究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煜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3期62-67,共6页
就完整的安徽花鼓灯的表演程序来看,"后场小戏"属于最后部分,一般都是有故事情节的对唱或生活小戏,在民间颇受欢迎。但目前相关书籍、论文资料中缺少后场小戏相关内容,可见,安徽花鼓灯这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严重的不均... 就完整的安徽花鼓灯的表演程序来看,"后场小戏"属于最后部分,一般都是有故事情节的对唱或生活小戏,在民间颇受欢迎。但目前相关书籍、论文资料中缺少后场小戏相关内容,可见,安徽花鼓灯这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后场小戏"的基本概念、产生的过程以及风格特色,通过对"后场小戏"中较有特色的推剧和卫调花鼓戏进行分析总结,为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后场小戏 卫调花鼓戏
下载PDF
地方濒危戏剧国际传播中的翻译动机刍议——以推剧为例
11
作者 樊继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地方濒危戏剧属于弱势文化,在国内发展中受到主流剧种的挤压,生存条件不容乐观。弱势文化可以通过国际传播扩大影响,再由外而内逆序发展赶超强势文化。翻译可以成为弱势文化复兴的重要渠道。地方戏剧可以通过国际传播重新获得国内受众... 地方濒危戏剧属于弱势文化,在国内发展中受到主流剧种的挤压,生存条件不容乐观。弱势文化可以通过国际传播扩大影响,再由外而内逆序发展赶超强势文化。翻译可以成为弱势文化复兴的重要渠道。地方戏剧可以通过国际传播重新获得国内受众的关注和振兴发展的动力。由于面临“作者已死”“读者已死”的尴尬局面,地方濒危戏剧的对外传播需要多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翻译传播活动的参与主体作出的种种努力都可以通过翻译动机来分析和评价。文章以淮河流域濒危戏剧——推剧为例,通过分析翻译动机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的种种表现,旨在探讨地方濒危戏剧在国际翻译传播中的可行策略和方案,以期能够有效提高传播效率,提升传播效果,推动地方濒危剧种的复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 翻译传播 翻译动机 弱势文化
下载PDF
淮上明珠的艺术瑰宝——推剧的历程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倩文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0期57-57,75,共2页
推剧,是淮河流域家喻户晓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来源于民间小调,广泛借鉴和吸收地方戏曲和地方民歌之精髓,体现出了淮河流域与众不同的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2006年被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剧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具有... 推剧,是淮河流域家喻户晓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来源于民间小调,广泛借鉴和吸收地方戏曲和地方民歌之精髓,体现出了淮河流域与众不同的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2006年被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剧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对推剧的发展历程做适当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四句
下载PDF
推剧的角色与表演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朝生 杨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7-89,共3页
推剧的角色行当是推剧艺术表演的重要部分。它与其他戏曲剧种既有相通处,又有不同点;既有学习模仿其他艺术之处,又有许多创新点。从推剧角色行当的分类与推剧角色行当的表演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角色行当 分类 表演
下载PDF
厚重人文结硕果——探源“推剧”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庆恬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7-89,共3页
"推剧"是流行于淮河流域的一颗璀璨的音乐明珠,属于中国稀有剧种。它的产生与流变,是社会政治、经济作用文化的结果;它的发展和繁荣是政治昌盛、经济发达的产物。从"推剧"形成的条件分析,梳理出"四句推子"... "推剧"是流行于淮河流域的一颗璀璨的音乐明珠,属于中国稀有剧种。它的产生与流变,是社会政治、经济作用文化的结果;它的发展和繁荣是政治昌盛、经济发达的产物。从"推剧"形成的条件分析,梳理出"四句推子"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入研究"推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流变
下载PDF
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衍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燕 杨传中 《安顺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7-89,共3页
花鼓灯是一种集灯歌、舞蹈、锣鼓与后场小戏于一体,主要流传于淮河流域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灯艺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很多流传在淮河两岸的剧种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形成了不同风格特征的推剧、泗州戏、淮剧、花鼓戏等。通... 花鼓灯是一种集灯歌、舞蹈、锣鼓与后场小戏于一体,主要流传于淮河流域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灯艺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很多流传在淮河两岸的剧种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形成了不同风格特征的推剧、泗州戏、淮剧、花鼓戏等。通过对花鼓灯艺术衍生的微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花鼓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这朵淮上奇葩能越开越香,越开越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 泗州戏 花鼓戏
下载PDF
十年以后
16
作者 拾风 《上海戏剧》 1962年第Z1期54-55,共2页
我在想十年以后,即1972年的上海剧坛。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发表的整二十周年。这篇《讲話》如火炬、明灯,二十年来,照亮了中国文艺工作者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前进道路。二十年,特別是解放后十三年... 我在想十年以后,即1972年的上海剧坛。今年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发表的整二十周年。这篇《讲話》如火炬、明灯,二十年来,照亮了中国文艺工作者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前进道路。二十年,特別是解放后十三年;文艺界,这里只提一提解放后十三年来的上海戏剧界的变化,其丰富多姿,是人所共見的。作为戏剧舞台的忠实观众之一,解放后看了不少,今天也就想得恃别多。京剧从解放初那台梅、周(信芳)、盖同台的《龙凤呈祥》,直看到京昆剧团青年演員的《楊門女将》;越剧从《双看相》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红楼梦》;话剧从《思想问题》看到《枯木逢春》;淮剧从《千里送京娘》看到《女审》和《万古忠义》;沪剧从《日出》看到《星星之火》;歌剧从《白毛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千里送京娘 京昆 《日出》 文艺工作者 舞台 中国戏 工作者 十三年
下载PDF
梦想与诗意——“潘集诗歌方阵”阅读印象
17
作者 刘斌 《诗歌月刊》 2014年第8期82-83,共2页
潘集位于安徽淮南,被誉为千里长淮第一集。这里有秦朝驰道南下遗址,南北朝下蔡新城、潘溪戌遗址,晋代梁城遗址;这里有小马灯、采莲灯、推剧,还有被称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潘集区的祁集镇祁圩村是中国第一豆腐文化村。潘集区是著名的资... 潘集位于安徽淮南,被誉为千里长淮第一集。这里有秦朝驰道南下遗址,南北朝下蔡新城、潘溪戌遗址,晋代梁城遗址;这里有小马灯、采莲灯、推剧,还有被称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潘集区的祁集镇祁圩村是中国第一豆腐文化村。潘集区是著名的资源大区,能源新区,号称华东第一煤电大区,境内有七大煤矿,三大电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集 诗歌形式 文化村 安徽淮南 下蔡 花鼓灯 里长 诗歌语言 采莲
原文传递
推剧行进中的“两落”、“两起”
18
作者 周朝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8-80,共3页
推剧,自它被人定其名称,正其名份,一路进入江淮戏曲剧种之列,国家稀有剧种之林,至今已半个世纪之多,先后经历了两个低谷期和两个复苏期,简称之"两落"、"两起"。回顾、讨论、总结推剧的历程,对于今天认识它、保护它... 推剧,自它被人定其名称,正其名份,一路进入江淮戏曲剧种之列,国家稀有剧种之林,至今已半个世纪之多,先后经历了两个低谷期和两个复苏期,简称之"两落"、"两起"。回顾、讨论、总结推剧的历程,对于今天认识它、保护它、发展它,是大有益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谷 复苏 原因
下载PDF
非同凡响的表现主义力作——评音乐剧新作《王二的长征》(上)
19
作者 满新颖 《歌剧》 2014年第7期50-53,共4页
过去一年中,音乐剧《钢的琴》在全国巡演了上百场,无一场不充满掌声与欢呼。而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剧获得优秀剧目、音乐、舞美、灯光设计和优秀表演五个单项奖的出色成绩!《钢的琴》的出现不仅是文化界多年中"千呼万唤始出来... 过去一年中,音乐剧《钢的琴》在全国巡演了上百场,无一场不充满掌声与欢呼。而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剧获得优秀剧目、音乐、舞美、灯光设计和优秀表演五个单项奖的出色成绩!《钢的琴》的出现不仅是文化界多年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而且它还让人们喜出望外地看到那久违了的批判现实主义之风又失而复得,重回到了我们大众的身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呼万唤始出来 单项奖 表现主义 灯光设计 中国艺术节 大鼻子 情节线 创作态度 日记体
下载PDF
关于推剧进高校的探索研究
20
作者 周庆恬 《音乐大观》 2011年第7期63-64,共2页
"推剧",是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并流行于安徽省凤台、淮南等地区的地方剧种。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本文从一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试论"推剧"和高校音乐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调查研究得出&... "推剧",是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并流行于安徽省凤台、淮南等地区的地方剧种。属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本文从一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试论"推剧"和高校音乐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推剧"应该和高校音乐教育结合起来,并对"推剧"的发展提出个人看法。试图拓宽"推剧"的传承渠道,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高校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