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鸠摩罗什佛经翻译的社会接受视角 |
谈宏慧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2
|
论“接受”的本质 |
张志永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3
|
|
3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动力机制 |
潘立勇
徐永赞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09 |
3
|
|
4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对传统经验论和先验论的批判 |
顾伟铭
|
《哲学研究》
|
1984 |
2
|
|
5
|
孔子与柏拉图审美接受思想比较 |
许铁汉
戴玉竹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6
|
论文学接受系统 |
赖大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7
|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接受理论 |
王德广
宋效华
|
《东疆学刊》
|
1993 |
0 |
|
8
|
从金圣叹评点看文学阅读的“有无相生” |
赵元龄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1
|
|
9
|
略论文艺接受客体 |
黄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0
|
窗口瞭望——《世界文学金库·散文卷》前言 |
吴欢章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1
|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和消费理论与文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关系 |
黄颇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12
|
花开有声,读出语文“味”——浅议诵读如何回归语文阅读教学规律 |
陈思嘉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14 |
1
|
|
13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探析 |
赵凤伟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
2012 |
1
|
|
14
|
也论文艺接受客体——与黄颇同志商榷 |
栾昌大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关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 |
神冒坤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
2010 |
0 |
|
16
|
抨击与欣赏——论现代幽默闲适小品文价值的历史变异 |
王卫平
陆梅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7
|
略论移情的“生命灌注”与起兴的“天人感应”现象 |
程立初
|
《外国语言文学》
|
1998 |
1
|
|
18
|
关于文学形而上的思考——批评家、哲学家、作家的对话 |
宋继高
|
《艺术百家》
|
1987 |
1
|
|
19
|
浅议主体在认识途径中的障碍 |
朱静君
|
《岭南学刊》
|
1995 |
0 |
|
20
|
论《吸血鬼编年史》成就经典的因素 |
陈海容
|
《黄山学院学报》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