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品种玫瑰精油挥发性成分基于GC-IMS的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小嘎 吴爱东 +5 位作者 李继峰 韦绪伦 刘建军 陈庆彩 王迎新 阎长勇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0期60-64,67,共6页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平阴县种植的3种不同品种玫瑰(重瓣玫瑰、大马士革玫瑰、格拉斯玫瑰)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挥发性成分的特征风味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探讨...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平阴县种植的3种不同品种玫瑰(重瓣玫瑰、大马士革玫瑰、格拉斯玫瑰)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挥发性成分的特征风味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玫瑰精油样品可定性出的共有挥发性物质为54种单体及部分物质的二聚体,单体主要包括醇类、酯、酮类、醛类、烯烃类、酸类和醚类。3种品种玫瑰精油所含挥发性香成分在种类及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每种玫瑰品种精油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特征性指纹风味化合物。其中,反-2-庚烯醛、香茅醇等11种特征物质可作为重瓣玫瑰品种的主要特征挥发性香成分,2-甲基戊酸、丙酸、二乙醇缩乙醛等8种特征成分可作为大马士革玫瑰品种的主要特征挥发性香成分,苯甲醇、苯乙酸乙酯、橙花醇等5种特征成分可作为格拉斯玫瑰品种的主要特征挥发性香成分。GC-IMS技术对构建不同玫瑰品种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不同玫瑰品种精油之间的快速区分鉴别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精油 挥发性成分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豆汁熬制过程中挥发性香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苗志伟 刘玉平 +2 位作者 黄明泉 陈海涛 孙宝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为了研究豆汁熬制过程中挥发性香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北京豆汁中的挥发性成分。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对比标准品保留时间,计算分离出的成分的保留指数。共鉴定出38种成分,包括醇类13种、醛类4种、酮类2种... 为了研究豆汁熬制过程中挥发性香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北京豆汁中的挥发性成分。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对比标准品保留时间,计算分离出的成分的保留指数。共鉴定出38种成分,包括醇类13种、醛类4种、酮类2种、酸类8种、酯类3种、酚类2种、含硫化合物5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它们相对含量,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有乙醇、2-丁醇、己醇、乙酸、丙酸、顺-2-戊烯-1-醇、丁酸、甲硫醇、顺-3-己烯-1-醇、反-2-己烯-1-醇、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从挥发性香成分的香气特征可知,对豆汁香气贡献较大的是酸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分析结果也表明豆汁的香成分主要来自发酵过程,而加热过程对豆汁的香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汁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分析 气-质联用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特征成分的气相离子迁移谱对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小嘎 吴爱东 +4 位作者 陈庆彩 刘建军 王峰 唐华 阎长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3465-3472,共8页
目的分析平阴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与保加利亚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挥发性香成分,确定2者的特征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玫瑰精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 目的分析平阴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与保加利亚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挥发性香成分,确定2者的特征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玫瑰精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不同玫瑰精油样品经GC-IMS技术分析可定性出,挥发性物质为54种单体及部分物质的二聚体,单体主要包括醇类、酯、酮类、醛类、烯烃类、酸类以及醚类。2个品种的玫瑰精油所含挥发性香成分在种类及含量上存在差异,且每种玫瑰品种精油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特征性指纹风味化合物。其中1,8-桉叶素(二聚物)、羟基丙酮、2,3-丁二醇、糠醛(二聚物)、3-戊酮、α-松油醇、1-丙醇、玫瑰醚、戊醛、α-苯甲醇、E,E-2,4-庚二烯醛、反-2-己烯醇、己醛、乳酸乙酯、2-苯乙醇、乙醛缩二乙醇等成分的有无及含量高低可作为区分DMSGI与DMSGII的参考依据。结论通过GC-IMS分析技术,可确定区分平阴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与保加利亚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特征挥发性成分,可作为鉴别2者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士革玫瑰精油 挥发性成分 气相离子迁移谱
下载PDF
北京产红腐乳中挥发性香成分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穆旻 苗志伟 +1 位作者 何昕 冯春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产于北京的两种红腐乳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对萃取溶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是比较好的萃取溶剂。所得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鉴定出76种成分,其中酯类30种、醇类10种、酮类9种、醛类8...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产于北京的两种红腐乳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对萃取溶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是比较好的萃取溶剂。所得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鉴定出76种成分,其中酯类30种、醇类10种、酮类9种、醛类8种、吡嗪类4种、烯烃类4种、酚类3种、含氮化合物3种、醚类3种、酸类2种;两种红腐乳中都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48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用水蒸气蒸馏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所得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腐乳 挥发性成分 水蒸气蒸馏 分析
下载PDF
SAFE用于液态奶味香精挥发性香成分的提取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宁 郑福平 +2 位作者 杨梦云 顾晨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7-349,共3页
为确定溶剂辅助香味物质蒸发(SAFE)对不同奶味香料化合物提取率不同造成的定量结果与实际组成之间的差异,以19种奶味香料化合物组成的模拟奶味香精体系为试材,采用SAF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奶味香精的组成,对比其定量结... 为确定溶剂辅助香味物质蒸发(SAFE)对不同奶味香料化合物提取率不同造成的定量结果与实际组成之间的差异,以19种奶味香料化合物组成的模拟奶味香精体系为试材,采用SAF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奶味香精的组成,对比其定量结果与奶味香精实际组成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种类奶香味香料化合物的提取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AFE对模拟奶味香精中酯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最高,其次是酮类和含硫类化合物,由于内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较低,其定量结果需要做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味物质蒸发 奶味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法萃取液态奶味香精挥发性香成分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宁 郑褔平 +2 位作者 李宏甫 黄明泉 孙宝国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2-987,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对液态奶味香精中的挥发性香成分进行了萃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得到了较佳的萃取条件。以23种奶味香料化合物组成的模拟奶味香精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预热温度(30-80℃),萃取时间(10-180 min),样品量(1-11 mL)和SPME...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对液态奶味香精中的挥发性香成分进行了萃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得到了较佳的萃取条件。以23种奶味香料化合物组成的模拟奶味香精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预热温度(30-80℃),萃取时间(10-180 min),样品量(1-11 mL)和SPME纤维种类(65μm CWAX/DVB,65μm PDMS/DVB,75μm CAR/PDMS和50/30μm DVB/CAR/PDMS)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发现这4个因素对香精中挥发性香成分萃取的选择性和对检出限的灵敏性均有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PDMS/DVB纤维对奶味香精中挥发性化合物的选择性最好,灵敏度最高,其次是DVB/CAR/PDMS。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优化的固相微萃取条件是:预热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样品量5 mL。将得到的优化参数集中用于市售奶味香精样品分析,与对照组的固相微萃取结果相比,挥发性香成分的种类增加了30种,总峰面积增加了20倍,验证了固相微萃取参数优化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奶味 挥发性成分 料与
下载PDF
香精香料信息17则
7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5年第7期12-15,共4页
绿茶风味添加剂;三种伊朗香草属植物(Satureja mutica,Satureja macramtha和Satureja intermedia)精油的化学组成;罗勒和百里香叶挥发性香成分的检出及其抗氧作用;以桉叶油和迷迭香油为主要成分的芳香治疗剂;以椒样薄荷油和罗马... 绿茶风味添加剂;三种伊朗香草属植物(Satureja mutica,Satureja macramtha和Satureja intermedia)精油的化学组成;罗勒和百里香叶挥发性香成分的检出及其抗氧作用;以桉叶油和迷迭香油为主要成分的芳香治疗剂;以椒样薄荷油和罗马春黄菊油为主要成分的芳香治疗剂;来自清洁的(不含细菌和真菌)和普通的(未经清洁处理的)香根(岩兰草)根精油的初步比较;从神圣亚麻精油中得到的二种新的不规则无环倍半萜烯醛;变性剂对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甘草中提取甘草甜的影响以及对萃取后甘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用发酵法开发含核酸的调味品及其应用——用自溶酶将从鸡骨头上用沸水提取的残留物质进行酶法降解;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生产γ-癸内酯;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分离花椒成分;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马缨丹精油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日用香精配方;改变人们主观对时间感受的日用香精;含有3-巯基醇类化合物的假体臭制剂;含有生姜精油和/或油树脂的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风味添加剂 伊朗 植物 化学组成 挥发性成分 治疗剂 茶提取物 制备工艺 生物活性 抗氧作用
原文传递
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8
作者 谷镇 杨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状况,对目前研究报道的食用菌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八碳挥发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酸、酮、醛、酯类化合物等)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可溶性糖、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进行了概况总结,为更好... 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状况,对目前研究报道的食用菌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八碳挥发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酸、酮、醛、酯类化合物等)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可溶性糖、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进行了概况总结,为更好地开发食用菌风味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呈味物质
下载PDF
吉林工业低可用性与云产烟草原料比较
9
作者 马润 崔成哲 +7 位作者 付祺 李潇逸 翟磊 秦瑜 杨天奎 罗文 王子权 陈绍全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59-67,共9页
为分析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的品质特征,分别收集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和云产烟草原料,测试其物理指标、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成分和内在感官质量并对比。结果表明,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水分含量和云产烟草原料差异较小,热... 为分析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的品质特征,分别收集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和云产烟草原料,测试其物理指标、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成分和内在感官质量并对比。结果表明,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水分含量和云产烟草原料差异较小,热水可溶物含量均值较云产烟草原料高7.69个百分点;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云产烟草原料存在差异,水溶性糖含量较云产烟草原料高3.78个百分点;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与云产烟草原料棕色化产物含量差异较小,芳香族氨基酸类、类胡萝卜素类含量差异较大。吉林工业低可用性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香气质、香气量降低,杂气增加、口腔舒适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低可用性 烟草原料 物理指标 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感官质量
下载PDF
冬虫夏草菌株发酵槐花香料的制备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倩颖 杨双红 +3 位作者 蔡文 耿宗泽 李东亮 丁重阳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为开发新型天然槐花香料,以槐花为底物,接种冬虫夏草菌株SCT-1后进行发酵,通过因子筛选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将最优条件下所得香料进行嗅香评价、卷烟加香感官评吸和挥发性致香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槐花粉100 g/... 为开发新型天然槐花香料,以槐花为底物,接种冬虫夏草菌株SCT-1后进行发酵,通过因子筛选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将最优条件下所得香料进行嗅香评价、卷烟加香感官评吸和挥发性致香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槐花粉100 g/L、玉米粉2 g/L、麸皮2 g/L和蔗糖2 g/L,该配方下所得香料以坚果香为主,奶香、青香为辅,由其制得的卷烟坚果香气、甜味和烟气细腻感增加,刺激性降低;挥发性致香成分苯乙烯、(2Z)-2-辛烯-1-醇、萘、苯并噻唑和甲基丁香酚对该香料香气具有贡献,(E)-2-庚烯醛、苯甲醛、芳樟醇、松油烯-4-醇和α-松油醇对该香料香气具有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菌株 发酵槐花 卷烟加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凌军 孙胜南 +7 位作者 陈剑明 胡武 刘春波 卢真保 杨乾栩 赵世兴 杨洪明 黄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清甜 片烟 碎烟 挥发性成分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国内造纸法再造烟叶质量特性分析
12
作者 陈绍全 马润 +4 位作者 崔成哲 李忠任 翟磊 秦瑜 付祺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4期15-23,共9页
为明析不同档次再造烟叶的质量特性,对国内14个不同档次的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纤维形态、常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成分和内在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削弱再造烟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等物... 为明析不同档次再造烟叶的质量特性,对国内14个不同档次的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纤维形态、常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指标、挥发性致香成分和内在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削弱再造烟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质的扭结纤维比例均值升高,对提高纤维留着、浆料滤水性能的细小纤维占比均值降低。(2)中高档再造烟叶热水可溶物含量低于低档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1%,低中档造纸法再造烟叶灰分含量均值高于高档再造烟叶产品1%。(3)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值随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而逐渐提升,低档再造烟叶总植物碱含量稍高于中高档再造烟叶为1.26%。(4)随着再造烟叶档次的提升,对烟香贡献较大的酮类、醛类、酯类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均值下降,再造烟叶内在感官质量,香气量、香气质、舒适性和浓度提升,木质杂气和刺激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质量特性 纤维形态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对白肋烟浸膏成分和造纸法再造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陈绍全 秦瑜 +9 位作者 马润 翟磊 熊珍 尚珂超 汤哲 马重伟 李潇逸 刘王 邱帅 李忠任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2-25,48,共5页
为提高白肋烟烟草原料在造纸法再造烟叶配方中的可用性。采用5种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白肋烟烟粉,获取5种白肋烟浸膏,通过对挥发性致香成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白肋烟浸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的影响。研究表明,白肋烟... 为提高白肋烟烟草原料在造纸法再造烟叶配方中的可用性。采用5种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白肋烟烟粉,获取5种白肋烟浸膏,通过对挥发性致香成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白肋烟浸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的影响。研究表明,白肋烟烟草原料中水溶性大分子物质含量较高,可溶于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含量偏低;不同极性溶剂白肋烟浸膏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及种类不同,提取溶剂对烟香贡献较大的酮类、醛类和酯类致香成分提取总量排序为石油醚>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水,石油醚提取浸膏中对烟香贡献较大的酮类、醛类和酯类共有7种,总含量为134.28μg/g;对生理满足感影响较大的烟碱提取总量排序为水>二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水提浸膏中对生理满足感贡献较大的烟碱含量为2841.31μg/g。白肋烟乙酸乙酯浸膏对香气质有负面影响,而白肋烟醇提浸膏、二氯甲烷浸膏可提升再造烟叶香气量、香气质,使香气更加丰富,同时,降低杂气和刺激性,改善口腔舒适性。该结果可为白肋烟烟草原料在再造烟叶产品中的应用及再造烟叶产品感官质量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溶剂萃取 挥发性成分 造纸法再造烟叶 感观质量
下载PDF
SPME-GC/MS法测定大红袍茶及茶叶蛋卤水味包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延平 梁俪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4,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红袍茶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香气成分中共检测到醇...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红袍茶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香气成分中共检测到醇、醛、酸、酯、烯、酮和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分别为27种和56种,主要挥发性特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棕榈酸、乳酸薄荷酯、吲哚、金合欢烯、乙位紫罗兰酮、苯酚、甜橙醛、芳樟醇、二苯甲酮等,通过积分定量,这些特征香气成分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在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与在大红袍茶叶提取物中的分布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大红袍茶 茶叶蛋 卤水味包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岩蔷薇浸膏挥发性致香成分的SED-GC-MS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蕾 于瑞国 +2 位作者 石铝怀 韩杰峰 李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75-78,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分别提取国产及进口岩蔷薇浸膏中挥发性物质,将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国产岩蔷薇浸膏中挥发油含量为10.52%,进口岩蔷薇浸膏中挥发油含量为21.80%。分别从国产及进口岩蔷薇浸膏中鉴定了48种和38种挥发...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分别提取国产及进口岩蔷薇浸膏中挥发性物质,将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国产岩蔷薇浸膏中挥发油含量为10.52%,进口岩蔷薇浸膏中挥发油含量为21.80%。分别从国产及进口岩蔷薇浸膏中鉴定了48种和38种挥发性成分。对比进行感官评价表明:国产岩蔷薇浸膏香气特征明显,具有典型的龙涎香-琥珀膏香香气,但余味欠干净需控制用量谨慎使用。进口岩蔷薇浸膏似经过人工复配,特征明显,与烟草的配伍性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蔷薇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同时蒸馏-萃取
下载PDF
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补香技术研究
16
作者 周胜 赵玉轩 +4 位作者 刘如灿 邱光明 周远祥 刘艺 杨宜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1年第4期11-16,共6页
以1个重庆醇甜香典型烟叶和1个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作为原料,运用GC-MS技术对两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根据分析结果,设计风格型板块香基,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 以1个重庆醇甜香典型烟叶和1个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作为原料,运用GC-MS技术对两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根据分析结果,设计风格型板块香基,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中,强化其醇甜香风格特征。在已得到鉴定的81种挥发性成分中,发现重庆醇甜香典型烟叶在8种成分的相对含量上显著高于非典型烟叶模块,分别是面包酮、苯甲醇、苯乙醛、庚酸乙酯、β-苯乙醇、乙酸苯乙酯、茄酮、α-二氢大马酮。据此,运用调香手段开发了一款醇甜香风格香基,按质量分数0.05%的添加量添加于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运用烤烟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感官评价方法对加香前后的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与重庆醇甜香典型烟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加香后的重庆非典型烟叶模块醇甜香风格明显提升,与重庆醇甜香典型烟叶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醇甜 典型烟叶 非典型烟叶模块 挥发性成分 风格型板块
下载PDF
用吸附柱法分析新鲜紫苏叶的挥发性香成分
17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3年第5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吸附柱法 紫苏叶 挥发性成分 日本Tsukuba大学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方式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辉 邱昌桂 +3 位作者 徐南山 华一崑 钱启福 刘继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率和填充值显著升高,总氮含量显著增加,总挥发酸显著降低,多酚类物质总量增加,致香物质在不同叶组配方中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体呈大幅降低趋势,7项有害成分中的CO、NNK、苯酚和巴豆醛释放量显著降低,NH3释放量明显增加,危害性指数显著降低;(2)不同干燥方式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香气量、杂气、透发性、劲头、刺激性和津润感方面,且气流干燥能提升卷烟的津润感,但同时也会导致杂气和刺激性增加,香气的透发性降低。干燥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在不同配方叶组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丝干燥 物理指标 化学成分 主流烟气挥发性成分 有害成分 感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