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疱性类天疱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总IgE水平与血清抗BP180 IgG抗体及抗BP230 IgG抗体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胜男 林伟 刘悦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IgE水平与血清抗BP180 IgG抗体及抗BP230 IgG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3月BP病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总...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IgE水平与血清抗BP180 IgG抗体及抗BP230 IgG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3月BP病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总IgE值与血清抗BP180 IgG抗体值及抗BP230 IgG值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EOS计数与抗BP180 IgG抗体值及抗BP230 IgG抗体值均呈正线性相关(r=0.613,P=0.000;r=0.608,P=0.006)。血清总IgE值与抗BP180 IgG抗体值及抗BP230 IgG抗体值亦均呈正线性相关(r=0.480,P=0.006;r=0.712,P=0.000)。另外,外周血EOS计数与血清总IgE值呈正线性相关(r=0.608,P=0.006)。结论外周血EOS计数与血清总IgE水平相关,且二者均在一定程度上与BP动性相关。IgE可能主要与BP230结合在BP致病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总IGE bp180 IgG bp230 IgG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佳 元慧杰 潘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BP患者64例,其中外用激素治疗有效组(即外用激素治疗4周内,连续3 d,每日新发水疱数<3个,以下简称有效组)22例,外用激... 目的: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BP患者64例,其中外用激素治疗有效组(即外用激素治疗4周内,连续3 d,每日新发水疱数<3个,以下简称有效组)22例,外用激素治疗无效组(即外用激素治疗4周内皮损未控制,连续3 d,每日新发水疱数≥3个,以下简称无效组)42例。对2组BP患者的皮损类型进行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面积指数(BPDAI)评分、外周血中白蛋白浓度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以及外周血中抗BP180和抗BP230 IgG抗体、总IgE、抗BP180和抗BP230 IgE抗体浓度。结果:有效组患者的皮损以单纯水疱为主(68%),无效组则以红斑水疱为主(63%)。无效组患者的BPDAI评分、EOS计数、总IgE、抗BP180 IgG抗体、抗BP230 IgG抗体浓度及抗BP230 IgE抗体浓度均较有效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白蛋白水平及抗BP180 Ig E抗体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除BPDAI评分及特异性IgG水平之外,还可根据BP患者的皮损类型、外周血EOS计数、总IgE及抗BP230 IgE抗体的水平指导BP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bp180 bp230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总IgE与血清自身抗体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胜男 林伟 刘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总IgE与抗BP180IgG抗体、抗BP230IgG抗体、抗表皮基底膜IgG抗体滴度(即间接免疫荧光滴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0年1月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抗BP180IgG抗...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总IgE与抗BP180IgG抗体、抗BP230IgG抗体、抗表皮基底膜IgG抗体滴度(即间接免疫荧光滴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0年1月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抗BP180IgG抗体、抗BP230IgG抗体阳性情况将患者分组,比较组间血清总IgE值的差异。同时分析血清总IgE值与抗表皮基底膜IgG抗体滴度的相关性。结果收集病例119例。抗BP230IgG抗体阳性伴抗BP180IgG抗体阳性组血清总IgE值升高更显著,且与抗BP180IgG抗体及抗BP230IgG抗体均阴性组及仅抗BP180IgG抗体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抗BP180IgG抗体及抗BP230IgG抗体均阴性组与仅抗BP180IgG抗体阳性组比较,血清总Ig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血清总IgE值与抗表皮基底膜IgG抗体滴度呈正线性相关(r=0.548,P=0.000)。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血清总IgE水平与表皮基底膜抗原暴露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IgE可能主要与BP230结合在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血清总IGE bp180IgG bp230IgG 表皮基底膜IgG
下载PDF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魏力 卢蓉 陈金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治疗的64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治疗的64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与联合血浆置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每组32例.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自身抗体〔抗BP180抗体及其抗体亚型(IgG1、IgG4)〕水平,采用鲎试剂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自身抗体、内毒素和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抗BP180抗体、IgG1、IgG4、血浆内毒素、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血浆置换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抗BP180抗体(U/mL):46.2±13.5比75.4±19.4,IgG1(U/mL):0.29±0.14比0.41±0.22,IgG4(U/mL):0.16±0.08比0.23±0.12,内毒素(EU/mL):1.1±0.2比2.5±0.4,TNF-α(μg/L):69.4±8.5比104.3±19.6,IL-6(μg/L):89.1±13.8比164.8±24.7,IL-8(μg/L):186.4±32.7比286.1±47.6,均P<0.05〕.联合血浆置换组的MODS发生率〔9.4%(3/32)比31.2%(10/32)〕、病死率〔0(0/32)比9.4%(3/32)〕、机械通气时间〔(3.3±0.4)d比(5.7±1.4)d〕、ICU住院时间〔(10.4±1.7)d比(14.5±2.6)d〕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6.9%(31/32)比78.1%(2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抗BP180抗体及IgG1、IgG4水平、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 血浆置换 bp180 体亚型 内毒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BP180抗体水平检测及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翠芹 王艳心 +2 位作者 余海 刘利君 李保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2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中抗BP180抗体的表达水平和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抗体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以探讨抗BP180抗体水平在BP患者的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患者通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进... 目的研究2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中抗BP180抗体的表达水平和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抗体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以探讨抗BP180抗体水平在BP患者的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患者通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BP180抗体的水平,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判断各指标间的关系及意义。结果23例患者血清经ELISA检测抗BP180抗体阳性18例;治疗后的抗BP180抗体指数(67.94±54.73)较治疗前(74.22±59.06)下降,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值为3.66±1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抗BP180抗体指数均与病情评分有相关性(治疗前r=0.417,P<0.05;治疗后r=0.818,P<0.01)。20例正常对照组阳性1例,阴性19例。ELISA检测BP血清抗BP180抗体的灵敏度为78.26%,特异性为95%。结论BP患者血清中抗BP180抗体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BP的常规辅助诊断,并用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bp18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1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氢 胡彩霞 +5 位作者 吴学工 卢斌 崔瑜 赵璐 江绍乾 高顺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总结122例住院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并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2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并根据年龄、黏膜累及情况、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22例住院患者年龄... 目的总结122例住院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并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2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并根据年龄、黏膜累及情况、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22例住院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占79. 51%,首发皮损表现为:水疱和/或/大疱者占57. 38%;红斑和/或/丘疹者占42. 62%;黏膜受累占26. 23%,合并一种或多种系统疾病占80. 33%,抗BP180抗体阳性率为84. 62%。治疗:122例患者中46例为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66例为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住院天数、激素初始剂量和最大控制量均分别高于激素治疗组(P均<0. 05)。黏膜累及组的住院天数、激素初始剂量均高于无黏膜累及组(P均<0. 05),中青年组的激素初始剂量高于老年组(P <0. 05)。转归:临床治愈出院59例,好转51例,总有效率为90. 16%。结论 BP集中发生于老年人,以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居多。抗BP180抗体检测在BP的诊断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病情变化相关。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主要手段,血浆置换对于重症的患者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bp180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抗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胜男 林伟 刘悦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抗BP180IgG抗体、抗BP230IgG抗体、抗表皮基膜IgG抗体滴度(即间接免疫荧光滴度)及与血清总IgE值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0年7月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病例...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抗BP180IgG抗体、抗BP230IgG抗体、抗表皮基膜IgG抗体滴度(即间接免疫荧光滴度)及与血清总IgE值的关系。方法收集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0年7月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抗BP180IgG抗体、抗BP230IgG抗体阳性情况将患者分组,比较组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同时分析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抗表皮基膜IgG抗体滴度及血清总IgE值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154例患者。抗BP230IgG抗体阳性伴抗BP180IgG抗体阳性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且与抗BP180IgG抗体及抗BP230IgG抗体均阴性组及仅抗BP180IgG抗体阳性组进行比较,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89.5,Z=-4.410,P<0.001;U=1544.5,Z=-2.813,P=0.005);而抗BP180IgG抗体及抗BP230IgG抗体均阴性组与仅抗BP180IgG抗体阳性组相比较,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31.000,Z=-2.199,P=0.028)。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抗表皮基膜IgG抗体滴度及血清总IgE值均呈正线性相关(r=0.310,P<0.001 r=0.399,P<0.001)。结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抗表皮基膜IgG抗体水平呈正线性相关,且抗BP230IgG抗体阳性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更显著,但未发现抗BP180IgG抗体阳性情况对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总IgE值正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嗜酸粒细胞 bp180IgG bp230IgG 表皮基膜IgG 总IgE 血清
下载PDF
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及自身抗体水平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氢 胡彩霞 +3 位作者 崔瑜 张枨 江绍乾 高顺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 目的:通过研究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66例,28例患者接受血浆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血浆疗法组(PT组),38例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H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每组各采集16名患者的血清,以20名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抗BP180抗体水平的变化以及抗BP180抗体亚型IgG1、IgG4水平的变化。结果:PT组有效率为92.86%,HT组为73.68%,PT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抗BP180抗体滴度明显下降(P<0.01),PT组较HT组下降明显(P<0.01),PT组患者治疗后抗体亚型IgG1、IgG4测得的吸光度A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浆疗法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抗BP180抗体及抗体亚型IgG1、IgG4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bp180 血浆疗法 体亚型
下载PDF
抗BP180N C16A IgG亚型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左亚刚 LIU Zhi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建立抗BP180NC16A IgG亚型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中的意义。方法原核表达GST—NC16A融合蛋白,并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优化ELISA关键环节,建立抗BP180NC16AIgG各亚型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10例未经治疗的BP、... 目的建立抗BP180NC16A IgG亚型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中的意义。方法原核表达GST—NC16A融合蛋白,并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优化ELISA关键环节,建立抗BP180NC16AIgG各亚型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10例未经治疗的BP、5例妊娠疱疹、1例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例天疱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方阵测定法确定GST—NC16A融合蛋白的包被浓度为500μg/L,包被条件为4℃12h,血清稀释倍数为1:100,酶标二抗为1:2000,孵育条件为37℃1h,底物反应条件37℃20min。10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0例IgG1阳性,9例IgG2阳性,5例IgG3阳性,9例IgG4阳性。2例寻常型天疱疮、1例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均阴性。5例妊娠疱疹所有亚型均阳性,以IgG1和IgG3亚型为主。结论抗BP180NC16AELISA检测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是检测BP和妊娠疱疹患者抗BP180NC16A抗体亚型的半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免疫球蛋白G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bp180NC16A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萍萍 李婷婷 +1 位作者 赵娟 康晓静 《新疆医学》 2021年第9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9例BP患者(BP组)和同期排除BP的89例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表皮基底膜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9例BP患者(BP组)和同期排除BP的89例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表皮基底膜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BP180和BP230抗体,比较两种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结果BP组和对照组中抗BP18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38%(84/89)和17.98%(16/89),抗BP23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43%(52/89)和7.87%(7/89),抗表皮基底膜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02%(73/89)和0.00%(0/89)。在BP患者中抗BP180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38%、82.02%、84.00%、93.59%、88.2%。抗BP230抗体分别为58.43%、92.13%、88.14%、68.91%、75.28%。抗表皮基底膜抗体抗体分别为82.02%、100.00%、100.00%、84.76%、91.01%。结论ELISA法检测抗BP180、BP230抗体与IIF法检测抗表皮基底膜抗体在BP的诊断中能相互补充,提高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表皮基底膜 bp180 bp230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21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无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思哲 闫天萌 +2 位作者 李丽 晋红中 左亚刚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5-596,共2页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BP疾病面积指数(BPDAI)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BP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血清IL-21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抗BP18...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BP疾病面积指数(BPDAI)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BP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血清IL-21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抗BP180抗体滴度,评估13例患者BPDAI,分析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滴度、EOS计数及BPDAI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血清IL-21水平[M(P25 ~ P75)]为255.28(156.19 ~ 361.59) ng/L,健康对照组为150.47(72.4 ~ 268.73) ng/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4)。BP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抗BP180 抗体水平[82.98(26.82 ~ 132.92) U/ml]无统计学相关性(rs=0.18,P = 0.332)。27例有EOS计数的BP患者中,血清IL-21与全血EOS绝对值无统计学相关性(rs=0.104,P = 0.606)。13例评估BPDAI的患者中,血清IL-21与BPDAI亦无统计学相关性(rs=-0.233,P = 0.464)。结论 BP患者IL-21水平与抗BP180抗体、EOS水平、BPDAI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嗜酸细胞 白细胞介素21 bp180
原文传递
抗BPl80NCl6AIgE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冰 左亚刚 +5 位作者 周细平 何春霞 李军 铁·杜尔娜 李丽 孙秋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2244-2247,共4页
目的建立抗BPl80NCl6AIgE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评价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GEX一2T原核表达GST—BPl80NCl6A融合蛋白,并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 目的建立抗BPl80NCl6AIgE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评价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GEX一2T原核表达GST—BPl80NCl6A融合蛋白,并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明确二抗及待测标本最佳稀释度,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56例BP患者、24名健康对照以及18例天疱疮、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优阳性界值并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500μg/ml、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0,血清标本采用原液及1:10为最佳实验条件。根据ROC曲线判断最优阳性界值为0.549,实验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100%。天疱疮和SJS患者血清中此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抗BPl80NCl6AIgE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以及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在BP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免疫球蛋白E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bp180NC16A
原文传递
血清SOCS-1、SOCS-3及抗BP-180抗体水平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情的相关分析
13
作者 李丙南 刘桂丽 +2 位作者 赵子申 张海祥 秦兰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SOCS-3及抗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水平与BP病情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82例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SOCS-3及抗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水平与BP病情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82例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根据病情程度将82例BP患者分为轻度组(活动性皮损面积≤10%,n=28)、中度组(活动性皮损面积10%~30%,n=27)和重度组(活动性皮损面积>30%,n=27),展开回顾性研究,对比血清SOCS-1、SOCS-3、抗BP-180抗体水平及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ABSIS);采用Pearson法分析SOCS-1、SOCS-3、抗BP-180抗体与ABSIS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OCS-1、SOCS-3、抗BP-180抗体诊断BP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男性、女性均可发病,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40~69岁为高发的年龄段。观察组的SOCS-1、SOCS-3、抗BP-180抗体及ABSIS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的SOCS-1、SOCS-3、抗BP-180抗体及ABSIS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的SOCS-1、SOCS-3、抗BP-180抗体及ABSIS均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OCS-1、SOCS-3、抗BP-180抗体与ABSIS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1、0.580、0.723,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OCS-1、SOCS-3和抗BP-180抗体诊断BP的AUC值分别为0.696、0.765和0.965(P<0.05);敏感度分别为53.70%、41.50%和95.10%,特异度分别为87.80%、100.00%和85.40%。结论血清SOCS-1、SOCS-3及抗BP-180抗体水平与B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其水平会随着病情程度变化而发生改变,临床可通过监测SOCS-1、SOCS-3及抗BP-180抗体水平变化为诊断BP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 bp-180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