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13
1
作者 龙洁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7期11-12,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或脑卒中的高危个体,往往存在着血小板功能亢进,而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或使患者处于一种“血栓前状态”,随时有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常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剂来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现...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或脑卒中的高危个体,往往存在着血小板功能亢进,而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或使患者处于一种“血栓前状态”,随时有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常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剂来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现就其临床应用及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 凝疗法 血小板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学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建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阐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方法 阅读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给予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除了常规共性治疗外,可选用溶栓、抗血小板、神经细胞保护剂等治疗方法,应强调个体化... 目的 阐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方法 阅读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给予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除了常规共性治疗外,可选用溶栓、抗血小板、神经细胞保护剂等治疗方法,应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脑管病 溶栓疗法 血小板 药物治疗 兴奋性氯基酸拮
下载PDF
抗凝和抗血小板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全跃 赵水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抑制
原文传递
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出血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雷亚莉 郭永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7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此相关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两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1组为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性脑出血,2组为同时间住院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对两组患者的病前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此相关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两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1组为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性脑出血,2组为同时间住院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对两组患者的病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过去脑梗死病史、出血部位、平均出血体积、凝血指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过去有脑梗死史者比较高,且出血部位多位于脑叶、出血体积大、血小板数减少、凝血指标异常,死亡率高。结论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关性脑出血比自发性脑出血体积大,凝血指标异常,死亡率高。因此,对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者,应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定期进行凝血指标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 血小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冼明健 雷建明 +1 位作者 袁莉 江先娣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3例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60岁)随机分为抗凝组、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一般措施及安慰剂治疗,抗凝组加用华法林,抗血小... 目的对比研究抗凝剂与抗血小板剂预防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3例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60岁)随机分为抗凝组、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一般措施及安慰剂治疗,抗凝组加用华法林,抗血小板组加用阿司匹林。分别在发病后I、3、6个月时比较各组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1、3、6月时卒中复发率为21.57%,29.42%,37.25%,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分别为3.92%、9.80%、13.73和5.88%、11.77%、19.6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复发患者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有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率远高于普通人群,须及早进行二级预防,用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确切,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性小卒中 卒中二级预防
原文传递
抗血小板剂对内皮化人工血管动静脉瘘通畅率的影响
6
作者 容松 罗羽宏 +2 位作者 洪晓涛 宋逢春 何红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 :探索抗血小板剂对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人工血管接种内皮细胞后 ,给动物犬股动静脉造成动静脉瘘 (AVF) ,术后用抗血小板剂 ,观察对AVF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使用抗血小板剂动物的动静脉瘘肉眼血栓形成率为 2... 目的 :探索抗血小板剂对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人工血管接种内皮细胞后 ,给动物犬股动静脉造成动静脉瘘 (AVF) ,术后用抗血小板剂 ,观察对AVF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使用抗血小板剂动物的动静脉瘘肉眼血栓形成率为 2 2 2 2 % ,对照组为 4 1 67%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人工 动静脉瘘 血小板 通畅率
下载PDF
抗血小板剂在华专利概述
7
作者 陈晏晏 杨金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42-47,共6页
本文概述了近5年来涉及二磷酸腺苷(ADP)介导的信号传导、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拮抗和整合素(integrin)αIIbβ3拮抗等数个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剂的在华专利。通过分析专利著录项目和发明内容,发现专利热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 本文概述了近5年来涉及二磷酸腺苷(ADP)介导的信号传导、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拮抗和整合素(integrin)αIIbβ3拮抗等数个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剂的在华专利。通过分析专利著录项目和发明内容,发现专利热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对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仍以ADP通路抑制剂为主,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仍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此外,国内研究者依托对中医中药研究、植物提取物方面的优势,在天然产物的结构上引入新的基团或小分子药物不失为一条创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心绞痛 二磷酸腺苷 蛋白酶激活受体 整合素
下载PDF
服用抗血小板剂后发生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变学等参数的分析
8
作者 王凯 何群 严庆惠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0年第4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血小板 流流变学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子痫前期的循证医学证据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博雅 杨慧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8-281,共4页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全球造成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3%-5%。PE的预防是产科学界的热点话题,围绕其发病机制的不同角度,学者们已从抗血小板聚集剂、抗氧化剂、营养、饮食、运动等进行了多项干...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全球造成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3%-5%。PE的预防是产科学界的热点话题,围绕其发病机制的不同角度,学者们已从抗血小板聚集剂、抗氧化剂、营养、饮食、运动等进行了多项干预性研究,这为PE的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阿司匹林作为1种抗炎因子,能够阻断血栓素的生成;多项研究分别在正常孕妇及PE孕妇等不同人群中,探索了小剂量阿司匹林对PE的预防作用,认为妊娠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安全的;尽管不同指南推荐的人群及应用的剂量不同,但均认为,高危人群至妊娠满12周后,开始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为PE的一级预防措施,但其预防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证据 预防作用 子痫前期 低分子肝素 量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正常孕妇 高危人群
原文传递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继中 郑远征 +1 位作者 李珂 刘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负荷剂量组(104例)、联合常规剂量组(116例)和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118例),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负荷剂量组(104例)、联合常规剂量组(116例)和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118例),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联合负荷剂量组总有效率88.5%,高于联合常规剂量组的72.4%和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再次应用NIHSS进行评估,3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负荷剂量组与联合常规剂量组、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负荷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高压氧和抗血小板聚集剂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春锦 葛环 +5 位作者 赵立明 武连华 夏成青 李茁 庞宝森 王莉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和抗血小板聚集剂综合疗法对一氧化碳中毒 (COP)迟发脑病的预防效应。方法 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 4 0 1例 ,随机分成 HBO治疗组 (HBO组 ) 2 0 4例和HBO+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组 (HBO+抗 Pla组 ) 197例。...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和抗血小板聚集剂综合疗法对一氧化碳中毒 (COP)迟发脑病的预防效应。方法 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 4 0 1例 ,随机分成 HBO治疗组 (HBO组 ) 2 0 4例和HBO+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组 (HBO+抗 Pla组 ) 197例。 HBO治疗压力 0 .2 MPa,每日 1次 ,共 2 0次。在患者 COP后第 15 ,2 0 ,2 5 ,30 ,4 5 ,6 0天判定是否出现迟发脑病。结果  COP患者 4 0 1例中 ,HBO组2 0 4例 ,出现迟发脑病 2 3例 ,占 11.2 7%。HBO+抗 Pla组 197例 ,出现迟发脑病 7例 ,占 3.5 5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结论  HBO和抗血小板聚集剂综合治疗急性 COP,使其迟发脑病的发生率较单纯 HBO治疗明显降低 ,取得显著的预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血小板聚集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敏 郝平 +4 位作者 归方 归承莹 吴佳雯 张雯 陈晓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高血压服药依从性(Mofisky-Green)测评表评分,于我院行PCI术的300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依从性差组(163例,Mofisky-Green测评表评分≤6分)和依...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高血压服药依从性(Mofisky-Green)测评表评分,于我院行PCI术的300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依从性差组(163例,Mofisky-Green测评表评分≤6分)和依从性良好组(137例,Mofisky-Green测评表评分≥7分)。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评分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依从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依从性良好组比较,依从性差组女性、年龄61~71岁、无配偶、月收入<2000元、吸烟、糖尿病、无药物认知比例均显著升高(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1~71岁、无配偶、月收入<2000元、糖尿病、吸烟、无药物认知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52~335.601,P<0.05或<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61~71岁、无药物认知、无配偶、月收入<2000元、糖尿病及吸烟均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0.899,P均=0.001)。结论: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吸烟、糖尿病、服药认知情况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服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与药物治疗在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伴卵圆孔未闭患者二级预防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广绒 邹兴菊 +1 位作者 刘道申 刘之荣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59-63,68,共6页
目的比较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与药物治疗在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CCI)伴PFO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CI伴PFO患者1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67例和药物组96... 目的比较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与药物治疗在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CCI)伴PFO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8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CI伴PFO患者1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67例和药物组96例。手术组患者采取PFO封堵术治疗,药物组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卵圆孔特征、随访时间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临床特征、NIHSS评分、卵圆孔特征及治疗方法;中青年CCI伴PFO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评价手术组和药物组患者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生存状况。结果(1)两组患者NIHSS评分、安静状态下卵圆孔分流方向、随访时间、病死率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PFO直径大于药物组,安静状态下卵圆孔分流分级2级者所占比例高于药物组,脑梗死再发率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药物组(P<0.05)。(2)有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性别、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偏头痛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动脉炎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NIHSS评分、PFO直径及安静状态下卵圆孔分流方向、分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发生率、房间隔瘤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药物治疗的中青年CCI伴PFO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是行PFO封堵术患者的6.120倍[95%CI(1.450,17.420),P<0.05]。(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手术组患者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生存状况优于药物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 封堵术 凝药 血小板聚集 二级预防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春锦 夏成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一氧化碳(CO)中毒在世界许多国家各种中毒性疾病中占首位,在我国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48.7%。部分重度CO中毒患者在治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患者表现痴呆或去皮层强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应用高... 一氧化碳(CO)中毒在世界许多国家各种中毒性疾病中占首位,在我国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48.7%。部分重度CO中毒患者在治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患者表现痴呆或去皮层强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应用高压氧(HBO)治疗CO中毒使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从20-40%,降至10-20%^(1)。此结果尚不理想。多家医院尸检报告,CO中毒死亡病例尸检,其脑小动脉管壁内皮细胞缺血变性、形成微小血栓。由此我们设计了本课题,其分成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部分。实验动物Wistar大鼠共12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高气压组(CP)、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组(CH)及一氧化碳中毒组(CO)。实验动物HBO处理方法与临床一致。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O中毒后第1、5、10、15、20天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外周血内皮细胞计数、血小板体积变化、血小板CD61表达、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动态变化,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细胞百分比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用分光光度地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抑制剂(PAI)。客观反映了CO中毒后实验动物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和HBO的影响。临床观察选择1996-1999年在我院收治的中、重度CO中毒患者401例。随机分成HOB组197例和HBO+血小板聚集剂组(HBO+抗Pla剂组)204例。观察CO中毒后两组患者15-60天内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动物试验表明,CO中毒后脑组织NOS水平降低,血小板活性增高,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细胞凋亡数增加并持续一段时间。HBO组较CO中毒组脑组织NOS水平、血浆血小板活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血小板聚集 防治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实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春锦 夏成青 +7 位作者 葛环 武连华 赵立明 庞宝森 李茁 王丽 韩传文 姜秀芹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第8期22-23,共2页
一氧化碳(CO)中毒在世界许多国家各种中毒性疾病中占首位,在我国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48.7%.部分重度CO中毒患者在治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患者表现痴困或去皮层强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应用高... 一氧化碳(CO)中毒在世界许多国家各种中毒性疾病中占首位,在我国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48.7%.部分重度CO中毒患者在治疗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患者表现痴困或去皮层强直.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应用高压氧(HBO)治疗CO中毒使其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从20%~40%降至10%~20%.此结果尚不理想.多家医院尸检报告,CO中毒死亡病例尸检,其脑小动脉管壁内皮细胞缺血变性、形成微小血栓.由此我们设计了本课题,其分成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血小板聚集 CO中毒 迟发性脑病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性脑卒中 治疗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 血小板聚集 神经细胞保护 管扩张 脑内出 静脉 管介入 常规治疗
下载PDF
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鹤翔 游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比较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8年3月,收治18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9~33岁。均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11例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 目的比较一期直接血管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8年3月,收治18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9~33岁。均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11例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量表评定,除1例中危外余均为低危患者。DSA检查示均存在不同程度颈内动脉分支闭塞及异常侧支吻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检查示14例单侧及4例双侧脑血流量低灌注。11例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手术,7例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结果手术治疗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围手术期无卒中发生。2例术后5d吻合血管痉挛;1例术后2周出现缺血区域高灌注;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12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发生6例11次卒中,手术患者6例6次;两组卒中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药物治疗患者85.7%再次卒中,手术治疗患者为54.5%。治疗6个月后DSA或CT血管造影显示:6例药物治疗患者异常侧支增生,血管闭塞并向远端进展;7例手术患者异常侧支增生,但血管闭塞未加重;其余4例无变化。涉及双侧病变2次手术者及药物治疗后延期手术者,卒中频次无改善。治疗后12个月采用修订Rankin身体机能评分,药物治疗者2例2分,5例0~1分;手术治疗者1例3分,6例2分,4例0~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卒中并确诊为缺血性烟雾病后,应予一期直接血管重建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或延期手术可能降低复发卒中风险,减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烟雾病 颞浅动脉 大脑中动脉 管重建 血小板聚集 钙通道阻滞
原文传递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涛 赵博 +1 位作者 单继东 宋守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45-1446,共2页
目的探究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86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在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 目的探究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86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在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血流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相对于药物治疗可有效患者患者颈内、颈外血管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功能,减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烟雾病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管融通术 血小板凝集 钙通道阻滞
下载PDF
高压氧加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乐亭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高压氧(HBO)加抗血小板聚集剂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COP)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COP迟发脑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抗聚集组66例,行HBO加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对照组35例,行HBO加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抗聚集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应用高压氧(HBO)加抗血小板聚集剂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COP)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COP迟发脑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抗聚集组66例,行HBO加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对照组35例,行HBO加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抗聚集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O加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COP迟发脑病疗效优于HBO加常规内科治疗。HBO加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COP迟发脑病能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血小板聚集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脑病
下载PDF
阿斯匹林抗血小板作用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照明 张红红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62-64,共3页
阿斯匹林(ASA)作为抗血小板聚集剂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目前对ASA临床有效剂量问题,还有争议。1995年Hirsh等对ASA抗血小板作用量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报道,1998年Carlo等又报道了抗血小板药物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有关ASA在对动脉栓... 阿斯匹林(ASA)作为抗血小板聚集剂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目前对ASA临床有效剂量问题,还有争议。1995年Hirsh等对ASA抗血小板作用量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报道,1998年Carlo等又报道了抗血小板药物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有关ASA在对动脉栓塞疗效研究方面又有新的进展。其研究结果可归纳为:①将大样本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ASA对急性缺血性中风(AIS)患者的效能和安全性;②最新的两组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的ASA对防治男性高危象缺血性心脏病以及男女高血压安全而有效;③ASA对预防冠状动脉栓塞的作用已得到了证实,而小剂量ASA与华法林口服制剂联用,疗效的争论结果已有报道;④50多个研究中心通过对实验资料间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SA预防血管性疾病(VD)的作用大约为15%;预防非致命的血管事件作用接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匹林 血小板聚集 药动学 有效 药理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