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建峰 张存良 +1 位作者 董林 王素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5期3710-3711,共2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0例应用紫杉醇65-7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2、3、9、10天。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55%。主...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0例应用紫杉醇65-7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2、3、9、10天。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55%。主要毒性为白细胞下降,其中Ⅲ-Ⅳ度50%。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物疗法 非小细胞肺/物疗法 抗肿瘤治疗应用 紫杉酚/治疗应用 顺铂/治疗应用 人类
原文传递
晚期胃癌的内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光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69-574,共6页
胃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初诊时往往处于晚期阶段或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以内科治疗为主。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晚期胃癌的治疗取得明显成效,但缓解率仍较低且持续时间短。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 胃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初诊时往往处于晚期阶段或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以内科治疗为主。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晚期胃癌的治疗取得明显成效,但缓解率仍较低且持续时间短。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望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新途径。本文概述晚期胃癌的内科治疗现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物疗法 单克隆/治疗应用 抗肿瘤/治疗应用 物疗法 联合 综述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潘鑫焱 李志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顺鋪联合培美曲赛治疗,观察组给予顺粕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顺鋪联合培美曲赛治疗,观察组给予顺粕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58%(31/3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0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和1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个月和9个月(P<0.05)。【结论】Ⅳ期NSCLC患者采用吉非替尼化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CEA、CYFRA21-1及SCCA水平,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物疗法 抗肿瘤/治疗应用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顺铂在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青凤 王琼 +4 位作者 吴丹 王南瑶 盛华明 费燕华 朱晓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5期6145-6146,共2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获益率、KPS评分改善者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获益率、KPS评分改善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顺铂对于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物疗法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抗肿瘤/治疗应用 顺铂/治疗应用 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人类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强度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南南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8期1403-1404,共2页
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剂量强度与心脏耐受性的关系,对6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强度的CEF(5-FU+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通过检测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的变化,临床对照观察患者的心脏毒性反应。表阿霉素低剂量(50mg/m2)... 探讨蒽环类化疗药物剂量强度与心脏耐受性的关系,对6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强度的CEF(5-FU+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通过检测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的变化,临床对照观察患者的心脏毒性反应。表阿霉素低剂量(50mg/m2)组较少出现心电图异常,3例心电图一过性改变者,较快(2周内)恢复正常。高剂量组(75mg/m2)5例心电图改变,有3例在2周内恢复正常,1例有所减轻,但1例在2周后无改善,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测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大多数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高剂量的CEF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物疗法 蒽环类/理学 抗肿瘤/治疗应用 预后
下载PDF
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红梅 罗健 +1 位作者 廖国清 刘鹏辉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947-948,共2页
为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腔内化学药物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对5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心包腔后置入导丝,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彻底引流后每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经治疗后17例完... 为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腔内化学药物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对5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心包腔后置入导丝,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彻底引流后每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经治疗后17例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65.5%。无心包缩窄及窦道形成。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心包内穿刺置管引流加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具有方便、有效、安全等特点,有助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引流 抗肿瘤/治疗应用
下载PDF
SOX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闫冬升 刘卫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528-1529,1532,共3页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94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组d·静...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94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组d·静脉滴注130mg/m。奥沙利铂注射液,d1~14每天口服80mg/m。替吉奥胶囊,每天2次,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55.3%(26/47),临床获益率为80.9%(38/47),显著高于对照组34.0%(16/47)和70.2%(33/47),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进展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副作用发生率为23.4%(11/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18/47)(Pd0.05)。[结论]sox新辅助化疗方案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均有效果,但是sOx新辅助化疗疗效率更高,毒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抗肿瘤/治疗应用 抗肿瘤/副作用 化学疗法 辅助 肿瘤/物疗法
下载PDF
HIFU联合吉西他滨同步化疗及DC-CIK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涛 景红霞 +6 位作者 曹风军 雷金华 邰云燕 李勇 狄全书 度龙 向龙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同步吉西他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dendritic cells-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DC-CIK)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 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同步吉西他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dendritic cells-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immunotherapy,DC-CIK)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先行HIFU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序贯DC-CIK免疫治疗。吉西他滨800~1 000 mg/m2,d1、d8,3周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HIFU和化疗同步进行,5次/周,治疗2周间歇1周,共治疗4周。结果 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和CD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及CD4+/CD8+细胞比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缓解率为73.3%。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5.07±2.55)和(2.00±1.36),KPS评分分别为(73.00±6.57)和(85.5±10.50),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KP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50.0%。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6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11.4%。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4例,血小板减少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1例,恶心、呕吐Ⅰ级15例、Ⅱ级5例。结论对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HIFU同步吉西他滨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治疗 超声 高强聚焦 经肠 树突细胞 杀伤细胞 抗肿瘤/治疗应用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脱氧胞苷/类似物和衍生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亚红 李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斑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2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复方斑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2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纽治疗总有效率为42.73%(47/110),高于对照组的31.82%(33/110)(P〈0.05);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和T细胞转化率均显著上升,而对照组则均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观察组身体、功能、社会家庭、癌症附加关注评分均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1年肿瘤局控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可提升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化疗的近远期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力和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胶囊 抗肿瘤/治疗应用 结直肠肿瘤/物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洋 高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632-634,共3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甲状腺癌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2002-01~2007-10相关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选,选择甲状腺癌...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甲状腺癌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2002-01~2007-10相关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选,选择甲状腺癌发病分子机制、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评价方面的文献。纳入标准:1)甲状腺癌分子病因学研究;2)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研究;3)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疗效评价的研究;4)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发展方向的研究。粗选有近百篇关于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文章,根据纳入标准,精选42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22篇文献。结果: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范得他尼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索拉非尼治疗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羟胺类口服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SAHA治疗晚期甲状腺癌均取得一定效果,利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取得满意疗效。而更多的临床实验如AMG706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以及利用伊马替尼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结论: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有望成为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物疗法 抗肿瘤/治疗应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2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红 李小龙 +2 位作者 冯谢敏 崔洁 宋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姑息性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b~期老年胃癌患者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每天1200~1500mg/m2),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口服,连用14d,停药7d,21d为1个疗程,全组患者至少化疗2个...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姑息性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b~期老年胃癌患者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每天1200~1500mg/m2),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口服,连用14d,停药7d,21d为1个疗程,全组患者至少化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本组27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9例,病情进展(PD)10例,总有效率为29.62%。肿瘤控制率为62.96%。毒副作用均为~度,无需处理或对症治疗后很快好转。其中8例获缓解,缓解期为5~12个月,中位缓解期为6个月。10例已生存9~15个月,中位生存12个月;9例死亡,生存时间4~6个月,中位生存4.5个月。结论:小剂量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患者依存性好,毒副作用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物疗法 抗肿瘤/治疗应用 @卡培他滨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丽丹 罗帧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索拉非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n=26)或者TACE单独治疗(n=25)的中晚期肝癌合并... 目的 探讨使用索拉非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n=26)或者TACE单独治疗(n=25)的中晚期肝癌合并有PVTT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根据患者PVTT的情况将其分为三种类型:A型,癌栓位于门静脉主干;B型,癌栓位于门静脉一级分支;C型,癌栓位于门静脉二级分支以下,然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对于B型癌栓(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vs 7个月,P=0.002)的患者和C型癌栓(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vs 11个月,P=0.003)的患者,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明显优于TACE单独治疗.而对于A型癌栓(中位生存时间,3个月vs2.8个月,P=0.187)的患者,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与TACE单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组共发生肿瘤进展17例,死亡9例,疾病控制率为76.92%;TACE单独治疗组共发生肿瘤进展19例,死亡15例,疾病控制率为68.00%.两组患者6个月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47%、3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8.93%、1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3.04%、6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5.14%、3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PVTT是可行的,特别适合癌栓位于门静脉一级分支及以下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盐类/治疗应用 抗肿瘤/治疗应用 化学栓塞 治疗 肿瘤/并发症 门静脉 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吉非替尼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章安 罗丽华 +2 位作者 熊忠林 郑晓光 张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放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放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转移病灶治疗有效率(60.38oAVS37.74%)、全身治疗有效率(62.26%vs35.85%)、生活质量提高率(73.58%VS 39.620)、无进展生存期[(7.26±1.82)VS(4.51±2.03)个月]、总生存期[(13.14±2.27)VS(8.42±2.15)个月]、骨髓抑制发生率(7.55%VS35.8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液毒性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治疗应用 喹唑啉类/治疗应用 肿瘤/物疗法 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继发性
下载PDF
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鲍英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608-609,共2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总控制率分别为48.65%(18/37)和72.97%(27/37),与对照组51.35%(19/37)和78.38%(29/37)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相似,且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治疗应用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喜树碱/治疗应用 结肠肿瘤/物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中药组方联合紫杉醇与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志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紫杉醇与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以及对肿瘤相关标记物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与卡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紫杉醇与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以及对肿瘤相关标记物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与卡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A125、CA199,人附睾蛋白4(HE4)的变化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0.05);治疗前两组CA125.CA199、HE4等指标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CA199.HE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化疗前变差(P<0.05);但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vs 57.50%)(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物疗法 抗肿瘤/治疗应用 紫杉烷类/治疗应用 卡铂/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下载PDF
IMRT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亚齐 张西志 +3 位作者 武文娟 陈丽 刘丽琴 戴尔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初治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均接受化疗方案(奈达铂20mg/m2,dl-5+替吉奥60mg/m2,dl-14,21天为1周期,共2周期),化疗同时行调强放疗,放...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初治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均接受化疗方案(奈达铂20mg/m2,dl-5+替吉奥60mg/m2,dl-14,21天为1周期,共2周期),化疗同时行调强放疗,放疗剂量56~64Gy/28~32次。结果完全缓解16例(80.0%),部分缓解3例(15.0%),总有效率95.0%;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4%、62.6%。主要的血液学毒性为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0.0%(4/20),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和放射性食管炎,均为I~Ⅱ级。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奈达铂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有效,不良反应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物疗法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氟尿嘧啶/类似物和衍生物 有机铂化合物/治疗应用 抗肿瘤/治疗应用 物疗法 联合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在培美曲塞挽救性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俭 曹杰 储晶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981-1983,共3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在培美曲塞挽救性化疗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收治的68例靶向治疗失败后行挽救性化疗的NSCLC患者,按是否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分为观察组(艾迪注射液+培美曲塞...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在培美曲塞挽救性化疗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收治的68例靶向治疗失败后行挽救性化疗的NSCLC患者,按是否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分为观察组(艾迪注射液+培美曲塞挽救性化疗,n=32)与对照组(培美曲塞挽救性化疗,n=36),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发生率、免疫指标(CD4、CD8、CD4/CD8)的变化及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评分结果。【结果】①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与疾病稳定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Ⅰ-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各分度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2、4、6个周期,两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不同周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用于NSCLC靶向治疗失败后行培美曲塞挽救性化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优化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剂(中)/投和剂量 艾叶/治疗应用 注射剂 抗肿瘤/治疗应用 鸟嘌呤/治疗应用 非小细胞肺/物疗法
下载PDF
扶正抑瘤方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永年 谢英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CAP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抑瘤方联合CAP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CAP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抑瘤方联合CAP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受益率(83.72%)与中医证候有效率(93.02%)均高于对照组(65.12%、74.42%)(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比例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Ⅳ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Karnofsky(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生存时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采用扶正抑瘤方联合化疗具有增益效果、具有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物疗法 结直肠肿瘤/免疫学 抗肿瘤/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吉西他滨加卡铂与紫杉醇加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庭安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7期1315-1316,共2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加卡铂(CBP)与紫杉醇(DOC)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GEM+CBP组(1组)用GEM1000mg/m2,静脉滴入,d1、d8;CBP400mg/m2,静脉滴入,d1,间隔21~28d为1个周期。DOC+DDP组(2组)用DOC135mg/m2,...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GEM)加卡铂(CBP)与紫杉醇(DOC)加顺铂(DDP)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GEM+CBP组(1组)用GEM1000mg/m2,静脉滴入,d1、d8;CBP400mg/m2,静脉滴入,d1,间隔21~28d为1个周期。DOC+DDP组(2组)用DOC135mg/m2,静脉滴入,d1;DDP30mg/m2,静脉滴入,d1~d3,间隔21~28d为1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组化疗30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CR+PR)为70.0%(21/30);2组CR1例,PR12例,总有效率为43.3%(13/30),u=2.017,P=0.044。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其中1组的骨髓抑制较重,而2组的消化系统反应较重,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逆转。结论:对于在治疗后未控及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GEM+CBP组较DOC+DDP组的缓解率高,患者耐受较好,较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物疗法 抗肿瘤/治疗应用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品良 陈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观察易瑞沙(Iressa,Gefitinib,ZD183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91例,易瑞沙250mg,口服,1次/d。对服药超过16周者进行... 目的:观察易瑞沙(Iressa,Gefitinib,ZD183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91例,易瑞沙250mg,口服,1次/d。对服药超过16周者进行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91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者53例,其中CR 1例(1.9%),PR 15例(28.3%),RR 16例(30.2%),SD 26例(49.1%),疾病控制率(DC=CR+PR+SD)79.2%,PD 11例(20.8%)。肿瘤进展时间(TTP)3.5~25个月,中位TTP 7.0个月。1年生存率51.7%(15/29),2年生存2/3。全部患者症状改善率(ITT)90.1%(82/91)。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痤疮样皮疹25例(47.2%),皮肤干燥5例(9.4%),口腔溃疡4例(7.5%),恶心10例(18.9%),腹泻6例(11.3%),肝功能显著异常(SGPT升高)4例(7.5%)。结论:易瑞沙治疗国人晚期NSCLC有效,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物疗法 肿瘤 抗肿瘤/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