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 被引量:439
1
作者 罗伯特·B·丹哈特 珍妮特·V·丹哈特 +1 位作者 刘俊生 张庆东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8-44,共7页
新公共管理 (theNewPublicManagtment)倡导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政府企业家 ,政府则是一个新型的、有偏向的且日益私人化的政府 ,它效仿工商企业的实践和价值观。支持者们主要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 (theOldPublicAdministration)相比... 新公共管理 (theNewPublicManagtment)倡导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政府企业家 ,政府则是一个新型的、有偏向的且日益私人化的政府 ,它效仿工商企业的实践和价值观。支持者们主要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 (theOldPublicAdministration)相比较 ,并由此提出自己的主张。在这种比较中 ,新公共管理显然总是处于上风。我们在本文中主张 ,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说的“新公共服务”(the“NewPublicService”)相比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新公共服务”运动 ,是以对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社区和市民社会、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进行的研究为基础的。我们提出 ,新公共服务有七项原则 ,其中最突出的原则是 :公务员的首要作用乃是帮助公民明确阐述并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 新公共管理 公共利益 传统公共行政 公民权利 并重 民主社会 批判 一致 本质
原文传递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被引量:299
2
作者 于建嵘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是信访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从农民税费抗争到土地维权,再到信访改革,于建嵘展现了一位学者关注现实最尖锐问题的勇气和敏锐,他所发出的声音也屡受高层重视。
关键词 于建嵘 中国 农民税费 农村发展 改革 土地 推动者 信访制度 维权 批判
下载PDF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之批判——兼论“司法权国家化”的司法改革思路 被引量:159
3
作者 刘作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98,共16页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且已经形成其国际标准。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中 ,也对司法独立作了原则性的确认和规定。但是 ,由于中国司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形成了“司法权地方化”的格局 ,...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且已经形成其国际标准。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中 ,也对司法独立作了原则性的确认和规定。但是 ,由于中国司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形成了“司法权地方化”的格局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和司法独立原则的实施。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有其深厚的体制性根源和思想文化根源。解决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就需要彻底地改造形成“司法权地方化”的体制性因素 ,以“司法权国家化”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路 ,并以此进行相应的司法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 地方保护主义 批判 "司法权国家化" 司法改革
原文传递
批判的地域主义 被引量:109
4
作者 沈克宁 《建筑师》 2004年第5期45-55,共11页
批判的地域主义持一种辩证和批判的态度它对以全球化和大同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建筑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它也对地方和地域主义,尤其是那种矫情的、浪漫风的和风景化的地域主义持批评态度。它强调场址、地点和地形、地貌在建筑设计中的作... 批判的地域主义持一种辩证和批判的态度它对以全球化和大同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建筑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它也对地方和地域主义,尤其是那种矫情的、浪漫风的和风景化的地域主义持批评态度。它强调场址、地点和地形、地貌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它也保持了现代建筑的进步和解放的思想。这是一种严肃的具有生命力的、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建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思想 现代建筑 建筑设计 场址 自我反思 主导 批判 文化
下载PDF
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 被引量:131
5
作者 李小鲁 《当代职业教育》 2016年第5期4-5,共2页
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就是工匠,原指有手艺专长的人。与之相匹配的精神,一般理解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我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就是工匠,原指有手艺专长的人。与之相匹配的精神,一般理解为工匠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崇尚极致的一种追求。然而,当前社会上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往往流于表浅,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止步于功利性的价值指标。准确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所在,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本刊特邀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李小鲁教授就此问题进行深层解读,希冀引起广大职教工作者的进一步思考,4~_T-匠精神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工匠 庸俗化 《政府工作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 批判 价值指标 士农工商
下载PDF
新刑法工具主义批判与矫正 被引量:112
6
作者 魏昌东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1,共7页
作为刑法立法的一种新的取向,"新刑法工具主义"产生于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为刑法为应对社会发展的危机,在其原有的实用工具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以安抚民意、稳定民心、减少转型危机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为立法导向的目标... 作为刑法立法的一种新的取向,"新刑法工具主义"产生于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为刑法为应对社会发展的危机,在其原有的实用工具主义的基础上,衍生出以安抚民意、稳定民心、减少转型危机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为立法导向的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导向的立法活动。"新刑法工具主义"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刑罚功能定位不当是其产生的根源性原因,并在金融刑法立法扩张过程中有着最显著的反映"新刑法工具主义"偏离了刑事立法的法益基准,造成了立法空置或选择性司法现象。为贯彻法治国家立法正当性标准,有必要在批判性反思"新刑法工具主义"取向的同时,促使刑法立法的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法工具主义 刑法立法 批判
原文传递
从法律视角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法人化”批判 被引量:88
7
作者 方流芳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共28页
事业单位改革与经济改革几乎同时开展。与经济改革相比,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就并不显著。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如何进行,具体措施依赖于政策判断,而政策判断又依赖于决策者对事业单位现状和改革方向的认识。本报告旨在提供可能会对决策... 事业单位改革与经济改革几乎同时开展。与经济改革相比,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就并不显著。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如何进行,具体措施依赖于政策判断,而政策判断又依赖于决策者对事业单位现状和改革方向的认识。本报告旨在提供可能会对决策有用的分析和建议,因此,作者将尽量保持客观分析的立场,避免将本报告变成某种价值判断或者理论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法律视角 法人化 批判 中国 经济改革 决策有用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 被引量:71
8
作者 徐继存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1,共4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了。教学技术化的现实表现主要有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程序化和教学评价数量化。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了。教学技术化的现实表现主要有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程序化和教学评价数量化。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项纯粹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教师要克服教学活动的技术化,做教学技术的主人,就必须对教学技术所内蕴的“实用理性”的功利倾向予以深刻的批判。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把教学技术作为一个自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而应把教学技术视为一个更为复杂的教学活动体系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 技术化 批判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技术
下载PDF
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 被引量:57
9
作者 南帆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本文考察全球化与现代性的纵横坐标之中文学的“乡村”。中国古典文学是农业文明的支脉 ,城市文化的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现代文学的启蒙主义从批判“国民性”开始。随着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乡村被视为现代性的动力。 2 0世纪90年代之... 本文考察全球化与现代性的纵横坐标之中文学的“乡村”。中国古典文学是农业文明的支脉 ,城市文化的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现代文学的启蒙主义从批判“国民性”开始。随着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乡村被视为现代性的动力。 2 0世纪90年代之后 ,城乡二元经济使乡村陷入困境 ,“三农”问题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难题。但是 ,作为一种美学对象 ,文学的“乡村”仍然隐含了各种丰富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现代文学 现代性 启蒙主义 乡村 国民性 大地 批判 崇拜 美学
原文传递
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 被引量:48
10
作者 单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2-25,共4页
作者强调批判的意义 ,认为建筑学也需要批判精神 ,并通过对西方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的批评性反思、就建筑中的地区主义和地区性等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批判 地区主义 地区性 陌生化 熟悉化 建筑学
原文传递
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56
11
作者 邓正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共5页
2005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活动由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在长春成功主办。这是一项将学者的专业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会议主题为“哲学与公共政策问题:中国经... 2005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活动由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在长春成功主办。这是一项将学者的专业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会议主题为“哲学与公共政策问题:中国经验与反思”,下设四个分论题:1)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2)公共领域与政治学视域;3)社会发展理论;4)文化政治。来自北京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和吉林大学文科院系的部分教师就上述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从这些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学术的一个最新发展动向,即学术研究正在超出传统的学科界限而走向综合,其文本形态呈现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文本”,其研究方法则表现为所谓“中层理论”的独特方法。本刊分两期刊发与会学者的一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国家与社会 公共哲学 公共问题 批判 中国市民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笔谈 解释模式 社会理念
下载PDF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被引量:64
12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共18页
1978年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 ,要对... 1978年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 ,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 ,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 ,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 ,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 ,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 ,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 ,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同时 ,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 ,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 中国法律 理想 现代化范式 论纲 建构 法制发展 “范式” 2004年 1978年 “总体性” 权利本位论 根本问题 理论模式 西方法律 支配地位 批判 文化论 资源论 现代性 新时代 作为 法条 和解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61
13
作者 彭亮 《装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95,共2页
本文从批判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了分析,从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的现状、高等设计教育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需求的错位、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的设计教育体制、重“道”轻“器”、重“艺”轻“技”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 本文从批判的角度对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了分析,从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的现状、高等设计教育产出与中国制造业需求的错位、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的设计教育体制、重“道”轻“器”、重“艺”轻“技”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对中国设计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大国 艺术设计 高等教育 批判 反思
原文传递
“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兼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被引量:46
14
作者 李海林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9,共6页
理论是灰色的。我们常以此为由拒绝理论的阅读,也拒绝理论的思考,这在有些老师那里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们不关注(更不用说稍微深入理解)教育理论,只关心教学技术。技术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没有理论的自觉,没有理论的指引,教学技术、教学... 理论是灰色的。我们常以此为由拒绝理论的阅读,也拒绝理论的思考,这在有些老师那里表现得尤其突出。他们不关注(更不用说稍微深入理解)教育理论,只关心教学技术。技术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没有理论的自觉,没有理论的指引,教学技术、教学机智就会失去方向。多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满腔热情地争论一些“伪问题”,并因此制造教育科研欣欣向荣的假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理论思维,失去了理性的辨别力。这次关于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讨论,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和对教育教学问题表现出的迟钝、麻木,再一次说明了,我们是多么需要理论的滋养,我们是多么需要养成学习理论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多么需要理论的眷顾。在这个时刻,我们读到了李海林老师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技术 中学语文 无效 语文知识 批判 回避 需要理论 教育理论 教学机智 教育科研
原文传递
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 被引量:57
15
作者 钟志贤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现实境遇,在综合把握多种批判反思的观点基础上,归结了导致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现实遭际的三大根本原因,并且提出了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八大局限。
关键词 传统教学设计范型 境遇 原因 局限 批判
下载PDF
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被引量:33
16
作者 徐江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1-37,共7页
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是最活跃的,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今天的语文教育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涌起求知的喜悦的语文课仍然不多。据说京城某著名中学文科实验班的学生,高考时竟无一人报考中文系。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的魅力... 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是最活跃的,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今天的语文教育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能让学生从心底里涌起求知的喜悦的语文课仍然不多。据说京城某著名中学文科实验班的学生,高考时竟无一人报考中文系。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的魅力在哪里?有人认为是语文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有人认为是课文的选择需要改进,有人认为是评价考试制度妨碍了语文活力的焕发。这些观点都不乏深刻之处。但是,我们见过太多的课堂,老师的教学技巧出神入化,课文的选择也很精当,可是,学生的语文学习仍不得其门而入。这或许只能有一个解释:我们的语文课教了太多的无效知识。比如,语文新课程提倡整体感悟,老师在课堂上就让学生一遍又一遍读课文,读重点段落,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而后就是讨论和分享各自的体验。教师都很民主,学生的个人体验一般都会得到尊重。在这样的课上,学生是自由了,但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有多少帮助呢?比如一篇课文很好,好在哪里?有些语言很优美,优美在哪里?这些都不是仅仅讨论、感悟就能解决的。于是有些人呼吁回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之路。但经验证明了,如果我们对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样的知识还处于迷茫状态时,不管以何种名义进行改革,语文教学效益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观。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智慧头脑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无效 批判 语文教育改革 语文新课程 语文课 教学方法 考试制度 教学技巧 语文学习 整体感悟 个人体验 语文素养 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教学效益 学生知识 实地研究 课文 中小学 实验班 中文系 老师 实质性 课堂
原文传递
生存的数字之影:数字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 被引量:59
17
作者 蓝江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7,共10页
今天,在使用各种数字设备和网络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依赖于身体与世界、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身体的直接交流已经让位于通过数字化编码的虚体的中介进行的交流。作为身体的影子的虚体正在逐渐凌驾于身体之上,成为控制和支配身体的力... 今天,在使用各种数字设备和网络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依赖于身体与世界、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身体的直接交流已经让位于通过数字化编码的虚体的中介进行的交流。作为身体的影子的虚体正在逐渐凌驾于身体之上,成为控制和支配身体的力量。而虚体的控制依赖于一个更大的数字化网络的力量,这个大数据网络恰恰是数字异化劳动的产品。数字异化劳动正在将数字网络从我们的身体中剥离开来,成为新的抽象的统治,而我们的身体成为了这种统治之下的奴隶。为了打破这种数字异化劳动,我们必须实现数据共享,重新从数据的视角来审视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数字资本主义 哲学 批判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下)——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 被引量:51
18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72,共21页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 资源论 批判 本土 现代化范式 苏力 中国法律 法制发展 “范式” 2004年 1978年 “总体性” 权利本位论 根本问题 理论模式 西方法律 支配地位 理想 文化论 现代性 新时代 作为 法条 和解
原文传递
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被引量:46
19
作者 赵园 《文学评论》 1982年第2期35-50,共16页
老舍的文学活动,开始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这样一个时期:以“五四”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把中国历史推近了黎明期,而暗夜仍然不愿退走,中国土地上还印着旧时代的大块阴影。中国现代文学史,反映着这个时代,描绘着今天与明天。
关键词 老舍小说 市民社会 市民阶层 中国现代文学史 市民人物 中国现代史 批判 民族性格 小市民 形象
原文传递
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39
20
作者 蔡立辉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6-86,共11页
公共管理是 2 0世纪 7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颇具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它虽然在一些概念、方法、理论和研究模型等方面为政府改革实践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但还不能称之为“公共管理范... 公共管理是 2 0世纪 7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颇具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它虽然在一些概念、方法、理论和研究模型等方面为政府改革实践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但还不能称之为“公共管理范式”。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公共行政学学科建设的高度 ,批判性反思“公共管理范式” ,揭示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及其内涵 ,揭示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在联系 ,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行政理论 政府改革 形成和发展 公共行政学 揭示 范式 是非 派别 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