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泽东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被引量:
3
1
作者
谭献民
肖光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1,共5页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伟大开拓者。他从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监督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执政
规律
执政
任务
执政
能力
执政
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治语境中的依法执政
2
作者
魏春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7-79,共3页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后 ,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依法执政突出执政活动的法治化 ,要求执政党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来执掌国家政权 ,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执政党...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后 ,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依法执政突出执政活动的法治化 ,要求执政党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来执掌国家政权 ,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执政党的活动 ,实现执政地位法治化、执政权限法治化、执政程序法治化、执政监督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
执政
法治
执政
地位
执政
权限
执政
程序
执政
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执政理念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朴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0,共5页
邓小平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强调生产力是政治评价根本标准、突出执政监督与法制建党、正确...
邓小平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强调生产力是政治评价根本标准、突出执政监督与法制建党、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关系等核心的执政理念,四者共同有机地构成了邓小平以民为本、共同富裕思想的执政理念体系,对中国特色执政理念的演进和升华以及执政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未来的执政模式和价值取向提供了理念前提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执政
理念
人民群众
生产力
执政
监督
原文传递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执政监督
4
作者
兰蓉
《新长征》
2006年第4期40-41,共2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加强执政监督。有效的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十分重视加强执政监督问题。
关键词
执政
监督
执政
能力
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问政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
5
作者
杨杨
《理论观察》
2015年第5期66-67,共2页
政府危机管理在当前的政府政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网络问政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社会,通过网络问政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政务透明度,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监督。因此在网络问政大环境下,高效推进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
政府危机管理在当前的政府政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网络问政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社会,通过网络问政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政务透明度,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监督。因此在网络问政大环境下,高效推进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民主执政与民主监督,进一步促进政府的行政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问政
政府危机
民主
执政
执政
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涵、特征、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监督文化论纲
6
作者
易明
李怡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3,共6页
执政监督文化是贯穿治国理政过程、覆盖执政系统和执政要素的一套关涉执政监督并反映其观念原则、思维方式、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情感态度等的心理取向、价值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具有自觉性、法制性、互动性和政策性的基本特征。...
执政监督文化是贯穿治国理政过程、覆盖执政系统和执政要素的一套关涉执政监督并反映其观念原则、思维方式、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情感态度等的心理取向、价值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具有自觉性、法制性、互动性和政策性的基本特征。执政监督文化对于强化政党治理、塑造民众的政治心理,进而引导和调节民众的政治行为、最终稳固执政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执政监督体系愈发完备,执政监督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既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同时也为世界政党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
监督
文化
政治功能
政治文化
政党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保障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7
作者
王尘子
赵丹
《学理论》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以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保障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矢志不渝推进管党治党的重大创见,凝结着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洞察...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以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保障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矢志不渝推进管党治党的重大创见,凝结着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洞察。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内涵丰富,包括“惩戒、执纪、警示”为内核的“不敢腐”自我监督体系、以“责任、制度、格局”为内核的“不能腐”自我监督体系和以“教育、激励、文化”为内核的“不想腐”自我监督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自我监督体制机制,以系统思维持续提升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的反腐败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执政
党自我
监督
自我革命
腐败
反腐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监督体制改革
8
作者
李明顺
张仁改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监督
体制
体制改革
监督
立法
监督
机构
执政
党
监督
人大
监督
司法
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列宁晚年加强执政党监督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9
作者
尧楚楚
《福州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28-32,共5页
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是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之后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改革党的最高机构为突破口,扩大党内监察力量,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最高层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改善党内民主状...
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是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之后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改革党的最高机构为突破口,扩大党内监察力量,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最高层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改善党内民主状况;设立党内最高代表会议代行党代会闭会期间职权;主张党的监察机构与国家监察机构协同起来运行等。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监督,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晚年思想
执政
党
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纸面上的程序法:原因与出路分析——以我国刑事领域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例
10
作者
高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我国虽然制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仍然无法有效阻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和冤假错案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与传统观念相冲突,因而无法获得人们在认知上的尊重;二是法治不健全,法律没有足够的权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自然...
我国虽然制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仍然无法有效阻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和冤假错案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与传统观念相冲突,因而无法获得人们在认知上的尊重;二是法治不健全,法律没有足够的权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当前,要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防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上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包括各级党委的监督、各级人大的监督、媒体的监督以及司法机关相互之间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执法
监督
执政
党的
监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被引量:
3
1
作者
谭献民
肖光荣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1,共5页
基金
湖南省 2 0 0 1年特别委托社科规划立项课题"关于新时期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伟大开拓者。他从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监督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执政
规律
执政
任务
执政
能力
执政
监督
Keywords
Mao Tsetung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overning rules
useful refection
分类号
D25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治语境中的依法执政
2
作者
魏春明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7-79,共3页
文摘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后 ,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依法执政突出执政活动的法治化 ,要求执政党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来执掌国家政权 ,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执政党的活动 ,实现执政地位法治化、执政权限法治化、执政程序法治化、执政监督法治化。
关键词
依法
执政
法治
执政
地位
执政
权限
执政
程序
执政
监督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执政理念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朴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0,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委托课题项目(SC08W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邓小平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强调生产力是政治评价根本标准、突出执政监督与法制建党、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关系等核心的执政理念,四者共同有机地构成了邓小平以民为本、共同富裕思想的执政理念体系,对中国特色执政理念的演进和升华以及执政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未来的执政模式和价值取向提供了理念前提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邓小平
执政
理念
人民群众
生产力
执政
监督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执政监督
4
作者
兰蓉
出处
《新长征》
2006年第4期40-41,共2页
文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加强执政监督。有效的监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十分重视加强执政监督问题。
关键词
执政
监督
执政
能力
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问政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
5
作者
杨杨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
出处
《理论观察》
2015年第5期66-67,共2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名称: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编号:2014CXW006
文摘
政府危机管理在当前的政府政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网络问政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社会,通过网络问政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政务透明度,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监督。因此在网络问政大环境下,高效推进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民主执政与民主监督,进一步促进政府的行政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问政
政府危机
民主
执政
执政
监督
分类号
D62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涵、特征、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监督文化论纲
6
作者
易明
李怡
机构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3,共6页
基金
2017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2017YZD13)
广东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共识化社会治理思想研究”(2019GXJK015)
文摘
执政监督文化是贯穿治国理政过程、覆盖执政系统和执政要素的一套关涉执政监督并反映其观念原则、思维方式、制度规范、行为作风、情感态度等的心理取向、价值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具有自觉性、法制性、互动性和政策性的基本特征。执政监督文化对于强化政党治理、塑造民众的政治心理,进而引导和调节民众的政治行为、最终稳固执政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执政监督体系愈发完备,执政监督文化日益深入人心,既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同时也为世界政党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关键词
执政
监督
文化
政治功能
政治文化
政党文化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保障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7
作者
王尘子
赵丹
机构
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出处
《学理论》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以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保障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矢志不渝推进管党治党的重大创见,凝结着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洞察。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内涵丰富,包括“惩戒、执纪、警示”为内核的“不敢腐”自我监督体系、以“责任、制度、格局”为内核的“不能腐”自我监督体系和以“教育、激励、文化”为内核的“不想腐”自我监督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自我监督体制机制,以系统思维持续提升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的反腐败质效。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执政
党自我
监督
自我革命
腐败
反腐败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监督体制改革
8
作者
李明顺
张仁改
机构
南阳师专职教中心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监督
体制
体制改革
监督
立法
监督
机构
执政
党
监督
人大
监督
司法
监督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列宁晚年加强执政党监督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9
作者
尧楚楚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出处
《福州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28-32,共5页
文摘
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是在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之后的政治实践中不断丰富起来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改革党的最高机构为突破口,扩大党内监察力量,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党最高层的监督,提高监督工作质量,改善党内民主状况;设立党内最高代表会议代行党代会闭会期间职权;主张党的监察机构与国家监察机构协同起来运行等。列宁晚年关于加强执政党监督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监督,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列宁
晚年思想
执政
党
监督
分类号
A8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纸面上的程序法:原因与出路分析——以我国刑事领域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例
10
作者
高勇
机构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我国虽然制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仍然无法有效阻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和冤假错案的产生。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与传统观念相冲突,因而无法获得人们在认知上的尊重;二是法治不健全,法律没有足够的权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当前,要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防止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上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包括各级党委的监督、各级人大的监督、媒体的监督以及司法机关相互之间的监督。
关键词
刑讯逼供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执法
监督
执政
党的
监督
Keywords
Torture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rules
Legal supervisio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ruling party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泽东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谭献民
肖光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法治语境中的依法执政
魏春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邓小平执政理念探析
邓朴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执政监督
兰蓉
《新长征》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网络问政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
杨杨
《理论观察》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内涵、特征、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监督文化论纲
易明
李怡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中国特色执政党自我监督保障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王尘子
赵丹
《学理论》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我国监督体制改革
李明顺
张仁改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列宁晚年加强执政党监督思想及其启示
尧楚楚
《福州党校学报》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纸面上的程序法:原因与出路分析——以我国刑事领域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例
高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