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才媛诗人群体的结社与文学交游考述——以沈善宝《名媛诗话》为主要考察线索
1
作者 尚悦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5期45-47,共3页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尤为兴盛。清代江浙地区的女性结社与文学交游活动贯穿了清一代,在文学史上是一个极其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沈善宝的《名媛诗话》对于才媛文学的交游与创作做了较为翔实的记录。作为江南才媛随宦北地,沈善宝既... 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尤为兴盛。清代江浙地区的女性结社与文学交游活动贯穿了清一代,在文学史上是一个极其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沈善宝的《名媛诗话》对于才媛文学的交游与创作做了较为翔实的记录。作为江南才媛随宦北地,沈善宝既与京师才媛积极交往,也保持着与江南才媛的密切关系,体现出勾连南北两地才媛诗群、交融南北才媛文学的意义,表明道咸年间的才媛诗人群进一步获得了较大活动空间。故而以此书的记载为主要线索,考察这一时期才媛诗人群体的结社与文学交游情况,研究这种文学交游的文化以及结社的活动形式,探讨女性文学交游对创作的影响以及文学史意义,从而思考文学交游活动对清代女性意识的启蒙以及女性处境的影响,试图更加全面地掌握清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社 文学交游 沈善宝 《名诗话》
下载PDF
闺门之外:咸同之际江南才媛的战争记忆与战乱言说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岭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13,共11页
咸同之际的江南,战火纷飞。猝然居于乱世中的女性,生活空间被迫转徙至闺阁之外,直面战乱的苦楚与暴力的威胁。大量闺阁才媛的殉难,不仅受传统贞节观念的影响,更是弱者对于暴力所表现出来的绝望与抗争。由于清军与太平军军纪的双重失控,... 咸同之际的江南,战火纷飞。猝然居于乱世中的女性,生活空间被迫转徙至闺阁之外,直面战乱的苦楚与暴力的威胁。大量闺阁才媛的殉难,不仅受传统贞节观念的影响,更是弱者对于暴力所表现出来的绝望与抗争。由于清军与太平军军纪的双重失控,江南才媛对受辱的恐惧并非虚妄而是一种切实的存在。从经历生离死别的战争实际生活层面出发,进而通过吉光片羽的诗词言说,可以探及战乱中女性对于丧亲之痛的内心世界。战乱影响下生活空间的由内而外,不仅改变了彼时女性的命运,更关涉下一代女性的成长空间。在这新旧交界的历史节点上,伴随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这种空间转变也成为清末"新女性"兴起的渊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同之际 江南 战乱
下载PDF
钱塘才媛沈善宝与山东寿光安邱李氏之情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力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60,共7页
钱塘才媛沈善宝是清道咸年间女性文坛的领袖之一。沈善宝一生交游广泛,不仅广交各地才媛,还结识了不少男性文人,其中也包括与山东寿光安邱李氏结交的情缘。沈善宝与山东寿光安邱李氏的交往固然也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但对其文学创作生涯... 钱塘才媛沈善宝是清道咸年间女性文坛的领袖之一。沈善宝一生交游广泛,不仅广交各地才媛,还结识了不少男性文人,其中也包括与山东寿光安邱李氏结交的情缘。沈善宝与山东寿光安邱李氏的交往固然也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但对其文学创作生涯的影响显然是更为重要的。沈善宝与山东寿光安邱李氏的情缘,对她的一生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不仅使她能得以顺利克服其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险阻,还成为她在文学创作上走向成功的极大支持与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善宝 寿光 安邱 李氏
下载PDF
清代才媛女红诗词的情感诉求 被引量:3
4
作者 骆新泉 金皓月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97-104,共8页
女红是封建时代各阶层女子自小必须接受和习得的生活必备技能,同时也是涵养妇德的有效途径。清代才媛在长期从事女红劳动的同时,也将自身或她人从事女红劳动及其感受写入女红诗词之中,并藉此作为情感诉求的一个媒介,抒发属于女性的喜怒... 女红是封建时代各阶层女子自小必须接受和习得的生活必备技能,同时也是涵养妇德的有效途径。清代才媛在长期从事女红劳动的同时,也将自身或她人从事女红劳动及其感受写入女红诗词之中,并藉此作为情感诉求的一个媒介,抒发属于女性的喜怒哀乐与美好祝愿,包括昭示妇德与彰显妇才的诉说、辛勤劳作与艰难困苦之同情、七夕祈愿与虔诚绣佛之心声、姐妹深情与雅谊交心之表述、思念丈夫与怀念长辈之倾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女红 诗词 情感
下载PDF
主体性的凸显:从清代才媛诗看抒情传统的承继与嬗变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133,共8页
中国的抒情传统自诗经起源,由屈原在《楚辞》中唱响"惜诵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顺承而下形成以中国诗歌作为代表的文化大观,近来由陈世骧、高友工、王德威诸君详加讨论。但当下对抒情传统的探讨缺乏对古代女性作者的关注,研... 中国的抒情传统自诗经起源,由屈原在《楚辞》中唱响"惜诵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顺承而下形成以中国诗歌作为代表的文化大观,近来由陈世骧、高友工、王德威诸君详加讨论。但当下对抒情传统的探讨缺乏对古代女性作者的关注,研究亦明显不足。事实上,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在我国文学史占有重要地位,《诗经》、汉乐府中皆不乏女性创作的作品,许多成为后世反复摹拟的经典。随着明末至清中期女性文人群体的大规模涌现,明清才媛的创作呈现出抒情视角独特、方式多样、题材丰富等特点。从诗文创作中呈现出的情感真实合理性、情感浓烈深刻性、物我观照的情感关系,男女诗人在诗文中对形象塑造的差异性,语词韵律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清才媛为代表的古代女性文人独特的风格。这种诗文创作主体性的凸显,不仅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中的性别失衡,也为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增加柔美底色、温雅蕴藉与别样景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抒情传统 承继 嬗变
下载PDF
钱塘才媛沈善宝的随宦行迹与文学交游 被引量:2
6
作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4-191,共8页
钱塘才媛沈善宝后期的文学交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随宦驻京时期,二是随宦赴晋时期。在京师时,沈善宝的生活相对稳定,文学交游最为活跃。随宦赴晋后,沈善宝的行迹似乎不太稳定,曾游走于并州、朔平、汾州之间,此时的文学交游则颇有"... 钱塘才媛沈善宝后期的文学交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随宦驻京时期,二是随宦赴晋时期。在京师时,沈善宝的生活相对稳定,文学交游最为活跃。随宦赴晋后,沈善宝的行迹似乎不太稳定,曾游走于并州、朔平、汾州之间,此时的文学交游则颇有"失焦"的表现。作为江南才媛随宦北地,沈善宝既与京师才媛积极交往,也仍然保持着与江南才媛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勾连起南北两地才媛诗群、交融南北才媛文学/文化的意义,表明道咸年间的才媛进一步获得了较大活动空间。这些变化显然与时代的演进发展密切相关,昭示了当时的才媛已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渐进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善宝 行迹 文学交游 道咸年间(1821 -1861) 《名诗话》
下载PDF
徽州才媛节烈之风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蓓蓓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117-118,共2页
明清之际徽州妇女节烈之风盛行,然而对贞节烈妇的研究多停留在普通徽州女子身上,而忽略了徽州才媛这一特殊群体。徽州才媛虽如一支寒梅傲然挺立于清代妇女文坛,但由于受到新安理学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她们亦未能走出节烈这个封建羁绊。
关键词 徽州 节烈
下载PDF
“温·婉”——女性文物展和女性的形象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清 《文物天地》 2016年第4期80-81,共2页
以"温·婉"这个词语作为古代女性大展的主旨,是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的创意与构想,温文尔雅,委婉生动,才是温·婉的正解,有记者称这是对女性的一种美好而又别致的"概念给予",可谓形象鲜明,生动有致。我们考虑有关女性的文物... 以"温·婉"这个词语作为古代女性大展的主旨,是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的创意与构想,温文尔雅,委婉生动,才是温·婉的正解,有记者称这是对女性的一种美好而又别致的"概念给予",可谓形象鲜明,生动有致。我们考虑有关女性的文物都具有美丽动人的外形,至少展陈起来会是一个让人怡悦的展览,既然一开始定位于展览的综合性和艺术化,那么接下来我们必须度量如何将文物以最合适的方式展陈于一体,并且通过文物与文物间的关联来达到展览的美化效果。说实话,南京博物院所藏女性文物中没有特别惊艳的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女性 南京博物院 美化效果 陈起 美丽动人 女性世界 女性服饰 良伴 人性自由
原文传递
列女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道光《乐清县志》为例
9
作者 侯杰 闫荣娇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5-67,F0002,共14页
在传统中国,方志编纂者出于维护伦理道德秩序与满足现实需要的考量,往往将本区域内“节烈可风”的女性纳入书写范畴,同时也进行着女性形象的再塑造,以达到敦风化、固人心等目的。为凸显女性的形象特征,道光《乐清县志》的编纂者将列女... 在传统中国,方志编纂者出于维护伦理道德秩序与满足现实需要的考量,往往将本区域内“节烈可风”的女性纳入书写范畴,同时也进行着女性形象的再塑造,以达到敦风化、固人心等目的。为凸显女性的形象特征,道光《乐清县志》的编纂者将列女分为才媛、烈女烈妇、节妇、孝女孝妇、贞女五类,展现出以节孝为主、范围有所扩大等实施策略,呈现出不同于学者已经认定的取材标准逐渐窄化的认知。与此同时,当地依托文本、器物等有形载体与传说、信仰等无形载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列女事迹传播体系,促进了统治者推崇的国家意志向基层社会的延伸和道德规训对社会风气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乐清县志》 列女 节妇
下载PDF
清代安徽才媛家庭化现象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菲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99-102,共4页
清代安徽才媛家庭化现象明显。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才媛家庭的分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家庭文化支持了才媛的生成。大家族的才媛具有连续性和网联性的特点。才媛亲族间的文学活动促成区域女性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家族文化并成为地域文化... 清代安徽才媛家庭化现象明显。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才媛家庭的分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家庭文化支持了才媛的生成。大家族的才媛具有连续性和网联性的特点。才媛亲族间的文学活动促成区域女性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家族文化并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清代 家庭
下载PDF
徽商全球名媛荟走进安徽博物院“对话”徽州才媛
11
作者 吕品田 李远志(摄影) 《徽商》 2021年第3期112-113,共2页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2021年的“三八”妇女节也踏春而来在同一片江淮大地上,不同时代的徽商女性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空前繁荣,徽州才媛其成就濱盖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戏曲创作等多方面;新时代,徽州女性又...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2021年的“三八”妇女节也踏春而来在同一片江淮大地上,不同时代的徽商女性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空前繁荣,徽州才媛其成就濱盖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戏曲创作等多方面;新时代,徽州女性又绽放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诗词歌赋 江淮大地 戏曲创作 跨时空 徽州
原文传递
明清徽州才媛生命中的理与诗
12
作者 俞晓红 《中国诗学研究》 2018年第1期68-81,共14页
明清徽州重视文化教育,程朱理学炽盛,区域文化传统促进了徽州才媛文化的养成。众多才媛以诗词作品书写她们恪守礼教、忠孝节烈的生命观念,表达孝亲、侍夫、训儿的生活内容,记录下自己的怨念情愁,展示出多元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诗词
原文传递
沈善宝研究综述
13
作者 刘燕 《天中学刊》 2016年第6期90-95,共6页
近年来,学界对清代道咸年间女作家沈善宝的诗、词、诗话集等作品进行了诸多研究,成果颇丰,但多侧重诗歌及《名媛诗话》,对其词的研究稍显不足;对湘佩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题材和艺术上,对体裁的研究仍是空白;尚无关于沈善宝的专著出现,而... 近年来,学界对清代道咸年间女作家沈善宝的诗、词、诗话集等作品进行了诸多研究,成果颇丰,但多侧重诗歌及《名媛诗话》,对其词的研究稍显不足;对湘佩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题材和艺术上,对体裁的研究仍是空白;尚无关于沈善宝的专著出现,而是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进行碎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佩 《名诗话》 女性文学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丁佩《绣谱》与清代江南才媛文化
14
作者 孙萌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第4期60-62,共3页
丁佩是清代江南才媛的典型代表,其传世刺绣专著《绣谱》,正是在清代江南才媛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本文以相关作品及文献为基础,分别从丁佩的典型才媛身份特征、丁佩的才媛圈交游活动、才媛文化风习对《绣谱》的影响这三方面对丁佩其人以... 丁佩是清代江南才媛的典型代表,其传世刺绣专著《绣谱》,正是在清代江南才媛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本文以相关作品及文献为基础,分别从丁佩的典型才媛身份特征、丁佩的才媛圈交游活动、才媛文化风习对《绣谱》的影响这三方面对丁佩其人以及《绣谱》的文化内涵进行考查与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江南 身份特征 交游活动 丁佩 文化
原文传递
明末桐城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考辨
15
作者 吕菲 吕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明末桐城县以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吴令仪、吴令则为主要成员的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近年来一直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领域被广泛提及。现经桐城县志、诗文集、相关史料、家谱等文献考证,诗社的概念辨析,与同期其他才媛诗社的比较,以... 明末桐城县以方孟式、方维仪、方维则、吴令仪、吴令则为主要成员的桂林方氏“名媛诗社”,近年来一直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领域被广泛提及。现经桐城县志、诗文集、相关史料、家谱等文献考证,诗社的概念辨析,与同期其他才媛诗社的比较,以及对“名媛诗社”主要成员的具体分析来看,明末桐城桂林方氏才媛群体虽然有文学交流活动,但缺乏组织性,主要成员对女性为文的态度保守,并没有结家庭型诗社。学界所谓的“名媛诗社”存在一说难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桂林方氏 诗社 女性文学
下载PDF
清代吴江女学兴盛及缘由辨析
16
作者 周雪根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
江苏吴江,历来是诗文的渊薮。当先民文明的步履蹒跚而至清代之际,吴江文学又赶上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相伴而生的,吴江女学也迎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终于在明末沈氏、叶氏等家族文学的浇灌和滋润下结出了累累硕果。清代吴江女... 江苏吴江,历来是诗文的渊薮。当先民文明的步履蹒跚而至清代之际,吴江文学又赶上了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相伴而生的,吴江女学也迎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终于在明末沈氏、叶氏等家族文学的浇灌和滋润下结出了累累硕果。清代吴江女性诗人人数之多,作品之富,是前所未有的,远远超过此前历代诗人、诗集总和。吴江女学之繁荣有其经济、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家族文化滋养等原因,也是文人倡导和妇女自身努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陵 女学 文学家族
下载PDF
清前中期才媛诗学批评述论
17
作者 沈沫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0,144,共8页
清前中期是才媛诗歌创作的繁盛期,此时还出现了大量序、跋、诗话、诗评、论诗诗等体裁的才媛诗学批评。这些著作集中对才媛诗美学特质、诗教观念及诗文创作进行讨论。综合来看,这一时期的才媛诗人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诗论观点,但也存在... 清前中期是才媛诗歌创作的繁盛期,此时还出现了大量序、跋、诗话、诗评、论诗诗等体裁的才媛诗学批评。这些著作集中对才媛诗美学特质、诗教观念及诗文创作进行讨论。综合来看,这一时期的才媛诗人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诗论观点,但也存在争论和思考。在创作上,才媛主天籁重性灵,学古不溺于古。在诗学批评上,出现从重文采向重德行转变。在诗风上,则有"闺阁本色"与去"脂粉气"之论争。潜藏在论争背后的则是"性别悖论"的问题,需结合才媛所处的时代环境、家情境遇、个人遭际等因素予以客观认识方能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学 诗学批评 述论
下载PDF
清代才媛咏孝、贞、烈女诗论稿
18
作者 骆新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清代从上至下孝、贞、烈气息弥漫,史书、方志、小说等也多有相关史实记载及文学描述。如此强烈的孝、贞、烈情结,必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仅《江南女性别集》丛书中就收录清代才媛咏孝、贞、烈女诗40首,这无疑是她们孝、贞、烈情结的... 清代从上至下孝、贞、烈气息弥漫,史书、方志、小说等也多有相关史实记载及文学描述。如此强烈的孝、贞、烈情结,必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仅《江南女性别集》丛书中就收录清代才媛咏孝、贞、烈女诗40首,这无疑是她们孝、贞、烈情结的无意识发泄。清代才媛们认为,只要女儿对父母尽孝心,必名垂后天,死而弥寿;只要女儿保持贞节,则绰楔荣恩眷,贞操播天壤;至于女儿殉身或殉未婚夫,虽然苦节未可强,但只要勇于践行,便贤名万古留。我们应该批判继承传统孝道,适当提倡贞节,坚决摒弃殉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女性别集 清代 孝贞烈女诗
下载PDF
“国朝诗学迈前贤”:清代才媛诗歌繁荣的综合性考察
19
作者 沈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31-138,共8页
清前中期才媛诗歌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结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积淀、家族社会关系等,对“国朝诗学迈前贤”的原因做了综合性考察。文章指出,明清时商品经济繁... 清前中期才媛诗歌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本文结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积淀、家族社会关系等,对“国朝诗学迈前贤”的原因做了综合性考察。文章指出,明清时商品经济繁荣与印刷技术革新,为提高女性知识获取的可及性准备了条件;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江南地区人文日新,带来了思想观念解放与文学思潮的流变;科举接力带来的文士在诗词歌赋等文学领域的退隐,与他们对才媛诗词所展现的思想情感与审美风格的认同,相互强化并推动了对才媛创作价值的认可;而才媛诗人对文本书写的承担和参与,对传播和延续所在家族的诗书门风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在自身艰苦努力和同辈之间鼓励下,极大推动了清代才媛诗歌创作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学 女性诗歌 社会史 性别研究
下载PDF
周子木崖以丁丑元旦与其夫人浣霞阁主唱和诗见示即韵和之
20
作者 陶思曾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声声爆竹万家春春到清门气象新一树寒梅相掩映绮窗酬唱两高人灿烂花生笔数枝阳春白雪正当时圣童才媛浑忘老韵■何嫌学道迟灯市儿时忆旧游繁华过眼几春秋篇中禅悟垂垂见会见华严涌阁楼。
关键词 绮窗 忆旧游 子木 笔数 华严 寒梅 学道 卜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