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奘对因明的贡献 被引量:4
1
作者 虞愚 《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本文论述了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和回国以后对因明所作的贡献。前者主要表现在修改胜军立量和解答正量部师般若毱多的难题;后者主要表现在翻译因明经典、通过讲述对因明有所发展和通过争辩纠正了吕才对因明的误解。本文还提出并回答了玄... 本文论述了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和回国以后对因明所作的贡献。前者主要表现在修改胜军立量和解答正量部师般若毱多的难题;后者主要表现在翻译因明经典、通过讲述对因明有所发展和通过争辩纠正了吕才对因明的误解。本文还提出并回答了玄奘回国后为什么只译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而不译陈那的晚期代表作《集量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正理 正理论 认识论 缘缘 贡献 印度 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 吕才 论题
原文传递
唯识相分理论的现代意义——以“所缘缘”义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湘霖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唯识学上讲的认识对象(境),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它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而是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心识具有“了别”的识变功能,能显现一切境相。心识所显现的境相只是外在客观对象物的一种相... 唯识学上讲的认识对象(境),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它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而是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心识具有“了别”的识变功能,能显现一切境相。心识所显现的境相只是外在客观对象物的一种相似之境,而非实在之境。其所显现的似境,皆为诸识所缘,是认识之相分。诸识所变之似境,不仅是一重所缘缘(相分之境),也不仅是一重本质相分和影像相分,而是无数重主客体相关相入之境,是无数重影像之影像。就存在而言,这种相似之境,它是有别于本然意义上的存在,是一种为人的存在,对人显示某种意向意义的存在。佛教的唯识学是关于思维和认识的科学。唯识学对于人类现象学的揭秘,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相分理论 心识 似境 佛教 唯识学 缘缘
原文传递
唯识学“所缘缘”略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可为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4期95-101,共7页
“所缘缘”是佛教哲学中有关认识论和因果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相当于“认识的对象”之义。因果论是佛教哲学中极为复杂的基础性理论 ,认识论分析又正是特别为大乘唯识学所重视而别异于其它佛教派别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认识论和因果论之... “所缘缘”是佛教哲学中有关认识论和因果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相当于“认识的对象”之义。因果论是佛教哲学中极为复杂的基础性理论 ,认识论分析又正是特别为大乘唯识学所重视而别异于其它佛教派别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认识论和因果论之交叉论题的“所缘缘”对于唯识学的意义自是不言自明。实际上 ,对“所缘缘”的分析正是唯识学成立“境不离识”这一主旨的一条重要思路。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究 ,可以深入了解大乘唯识学的认识论、真理观以及与此密切联系的存在论。本文对“所缘缘”这一现代研究中有歧解的概念作了意义上的澄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缘缘' 认识活动 认识对象 佛教 哲学 认识论 因果论
下载PDF
从“所缘缘”看玄奘与真谛的境相论
4
作者 申婷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96,共5页
真谛与玄奘之学关于"境相"的理论差别十分大,这主要表现在"外在结构"和"所用术语"的巨大分歧。然而,两学在"内在理论结构"上对于"所缘和境相"定义和划分的差别上却不是如一般学术界... 真谛与玄奘之学关于"境相"的理论差别十分大,这主要表现在"外在结构"和"所用术语"的巨大分歧。然而,两学在"内在理论结构"上对于"所缘和境相"定义和划分的差别上却不是如一般学术界所认为的那么明显。其实,两学对"所缘缘"定位上的细微差距,亦可以划分出双方迥然有别的学理特色。本文对此作一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谛 玄奘 境相 缘缘 缘缘
原文传递
唯识的因明论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德东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264-273,共10页
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 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论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唯识量 唯识无境 唯识学 “色” 缘缘 《大正藏》 阿赖耶识 窥基 因明论式 影像
下载PDF
《俱舍论》的六因四缘说
6
作者 吴洲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俱舍论》的六因四缘说吴洲本文探讨了包含有部精华的名著《俱舍论》中的缘起理论。考察了六因的定义及与五果的配合、因果类型的时间性配置、六因四缘的构作等问题。揭示了部派佛教最县魅力的缘起理论的基本理法特征不是决定论的观察... 《俱舍论》的六因四缘说吴洲本文探讨了包含有部精华的名著《俱舍论》中的缘起理论。考察了六因的定义及与五果的配合、因果类型的时间性配置、六因四缘的构作等问题。揭示了部派佛教最县魅力的缘起理论的基本理法特征不是决定论的观察法,而是围绕解脱旨趣的一种内省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缘 道德属性 果法 障碍 部派佛教 同时性 因果类 间性 有因性 现实性
原文传递
《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济群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20,共4页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论》则针对外人的疑问,释难以成立唯识。这两部论一正一反,从不同角度建立诸法唯识,世亲的唯识思想体系全在其中了。《唯识二十论》在汉地有三个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二十论 三能变 世亲 唯识学 缘缘 无著 极微 增上缘 大乘唯识论 现量
原文传递
真妄二维的简择:唯识学与西方哲学会通新探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经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7,共3页
对真实与虚妄的界定和阐发,唯识学与柏拉图、康德、胡塞尔等西方哲学家具有会通之处;对投射在基本内容、现象和本体、认识论中主客体等问题上的真与妄的阐释,展开比较评析。
关键词 真实 虚妄 现象界 自在之物 缘缘 见分 相分 现象学
原文传递
“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
9
作者 胡晓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唯识学有一套独特的认识论,它是佛教终极目的———转识成智的实践方法论。为了确证内在思维的独立性,唯识学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关系,二是内在自缘觉知关系,唯识学... 唯识学有一套独特的认识论,它是佛教终极目的———转识成智的实践方法论。为了确证内在思维的独立性,唯识学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关系,二是内在自缘觉知关系,唯识学的重心放在内在觉知关系系统上。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缘缘 认识论 有相唯识 唯识无境 真唯识量 认知关系 方法论 玄奘 《成唯识论》
原文传递
论佛教唯识学的对象理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德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7-80,共4页
对象理论集中体现了唯识学的理论特色。本文从现代哲学的视野,通过对万法唯识所变、相分、所缘缘、三类境等命题的解析,系统阐述了唯识学的对象理论。唯识家一方面坚持万法唯识的理论原则,同时对现实世界的实在性和价值也没有简单地... 对象理论集中体现了唯识学的理论特色。本文从现代哲学的视野,通过对万法唯识所变、相分、所缘缘、三类境等命题的解析,系统阐述了唯识学的对象理论。唯识家一方面坚持万法唯识的理论原则,同时对现实世界的实在性和价值也没有简单地否定,唯识学力图在意识范围内解决表象如何与生活实践相符合的问题,具有融汇、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相分 缘缘 三类境
下载PDF
唯识学识转变论解析
11
作者 魏德东 《中华文化论坛》 1999年第2期80-87,共8页
佛教唯识学提出万法唯识所变,拥有鲜明的思想个性,是世界哲学的重要一支。作为人的意识,“识”如何变现万法,成为万有存在的根据,这是唯识理论成立的关键,唯识学为此建构了完整的识转变论,其理论要点,集中体现于转变、能变、所... 佛教唯识学提出万法唯识所变,拥有鲜明的思想个性,是世界哲学的重要一支。作为人的意识,“识”如何变现万法,成为万有存在的根据,这是唯识理论成立的关键,唯识学为此建构了完整的识转变论,其理论要点,集中体现于转变、能变、所变诸范畴。本文即以范畴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缘缘 《成唯识论》 阿赖耶识 转变论 相分 有相唯识 认识对象 影像 变现
下载PDF
三性与三无性解析
12
作者 纯一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10-22,47,共14页
三性与三无性作为唯识学派剖示存在问题的三个概念,是唯识宗立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思想渊源上看,存在问题向来为佛教所重,人生的痛苦即源自对存在理法(依他起)的无知,由此追寻到般若、中观时代,始发现最高的存在(胜义谛)根本不在我们... 三性与三无性作为唯识学派剖示存在问题的三个概念,是唯识宗立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思想渊源上看,存在问题向来为佛教所重,人生的痛苦即源自对存在理法(依他起)的无知,由此追寻到般若、中观时代,始发现最高的存在(胜义谛)根本不在我们认知的范围内,凡为我们所思所想的存在都是空。然而,何以在我们的心识上又呈现为有?由有而空,主体如何认识?这些问题都非中观学派所能解答(或不屑解答),唯识学派的继起,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分析存在的性质,替各种存在找出何以呈现之根。纯一法师以此为题,用唯识学本义对此作了疏理、剖析式的工作,并列了一些图表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无性 唯识学 圆成实性 自性 胜义谛 中观学派 纯一法师 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 缘缘
原文传递
从认识论角度看汉传因明和墨学之异同
13
作者 宋丽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S1期65-66,共2页
中国墨经和印度因明分别为世界逻辑两支源流,二者对世界逻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者产生的年代非常相近,其研究内容都涉及到逻辑学。认识论等方面。近代学者对中国墨经和印度因明的异同也做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 汉传因明 墨学 墨经 陈那 近代学者 唯识二十论 缘缘 瑜伽行派 现量 圣教量
下载PDF
论开悟——第一讲 开场白
14
作者 贾题韬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18,共4页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缘缘 无漏种子 十二因缘 有漏 八识 欧阳竟无 慧学 中观宗 佛教学者
原文传递
论“八识规矩”
15
作者 本源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36,共5页
当我们纯粹地从主体内部,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时,此时的主体自身,必须具备形成这种能力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这就是思维赖于存在的结构.唯识学把这个结构,放置在一个先验的东西"识"的体性中进行把握,八识便在这个情况下... 当我们纯粹地从主体内部,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时,此时的主体自身,必须具备形成这种能力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这就是思维赖于存在的结构.唯识学把这个结构,放置在一个先验的东西"识"的体性中进行把握,八识便在这个情况下施设出来.八识即:第一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识 唯识学 第六意识 阿赖耶识 第七识 缘缘 异熟果 末那识 认识的主体 无覆无记
原文传递
关于佛教的认识论(中)
16
作者 唐仲容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1-37,共7页
诸识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动规律佛教教义最基本的观点,是主张宇宙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彼此相依而共存,故《阿含经》云:“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里说明了一切事物生住的基本法则,也就是其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皆... 诸识的存在形式及其变动规律佛教教义最基本的观点,是主张宇宙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彼此相依而共存,故《阿含经》云:“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里说明了一切事物生住的基本法则,也就是其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皆不离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缘 第八识 阿含经 等无间缘 佛教教义 现识 增上缘 证自证分 成唯识论 独影境
原文传递
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主要贡献
17
作者 虞愚 《海交史研究》 1985年第2期15-25,14,共12页
一、前言玄奘、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南县境)人,俗家姓陈,本来的名字叫做祎,生于隋开皇二十年(600)①,卒于唐麟德元年(664),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少时穷困,跟着他的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十一岁时,还是隋炀帝大... 一、前言玄奘、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南县境)人,俗家姓陈,本来的名字叫做祎,生于隋开皇二十年(600)①,卒于唐麟德元年(664),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少时穷困,跟着他的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十一岁时,还是隋炀帝大业时代,敕旨要在洛阳选度二二七个和尚,他便出家了。出家以后,由于自己的刻苦钻研,青年时期对佛教哲学就有很深的造诣。在认真钻研的过程中、发现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大唐西域记 译经 唯识论 缘缘 大乘佛教 《大唐西域记》 西域记 中印文化 唯识学派 小乘佛教 正量部 印度 南亚 交流史
下载PDF
佛教的因果观
18
作者 唐仲容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3-13,共11页
一、因果的形成、区分与人生的向往佛教哲学最中心最基本的理论是“缘起”或“缘生”说,所以它常宣称“众缘生法”。缘,即现代所说的条件,法,即普通所说的事物。宇宙间每一事物皆能为条件产生它事物而为因,所以瑜伽说“因义是缘起义”;... 一、因果的形成、区分与人生的向往佛教哲学最中心最基本的理论是“缘起”或“缘生”说,所以它常宣称“众缘生法”。缘,即现代所说的条件,法,即普通所说的事物。宇宙间每一事物皆能为条件产生它事物而为因,所以瑜伽说“因义是缘起义”;任何一事物又皆由许多条件产生而为果,所以瑜伽说“果义是缘生义”。由于事物皆能为缘、又皆由缘生,所以一切事物既都是因,又都是果。同时因更有因,而因无尽;果更有果,而果无穷。《成唯识论》说:“观现在法,有酬前相,假立前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成唯识论 缘缘 异熟果 增上缘 等无间缘 大乘佛法 实相 三十七道品 观待因
原文传递
说一切有部哲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以所缘缘为中心的说明
19
作者 宋立道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9-27,共9页
通过介绍佛教三科结构和哲学目的,揭示有部如何在实在的刹那自性上建构主观与客观的现象世界。进而指出有部认识论特点与其实在观的关系。也介绍了有部认识论所缘缘的关键地位及其逻辑上的困窘,并因此而及如何引起后来其他佛教派别的认... 通过介绍佛教三科结构和哲学目的,揭示有部如何在实在的刹那自性上建构主观与客观的现象世界。进而指出有部认识论特点与其实在观的关系。也介绍了有部认识论所缘缘的关键地位及其逻辑上的困窘,并因此而及如何引起后来其他佛教派别的认识理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一切有部 实在论 本体论 认识论 缘缘
下载PDF
《起信论》与现代东亚主体性哲学——以内学院与新儒家的争论为中心的考察
20
作者 林镇国 《汉语佛学评论》 2018年第1期3-24,共22页
一、序言当初将《大乘起信论》和东亚的主体性哲学关联起来,作为此次研讨会主题,主要的构想是试图在东亚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找到曾经被共同关注并发挥过关键影响的经典文本,藉由分疏该文本的不同诠释与援用,以索解各种诠释冲... 一、序言当初将《大乘起信论》和东亚的主体性哲学关联起来,作为此次研讨会主题,主要的构想是试图在东亚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找到曾经被共同关注并发挥过关键影响的经典文本,藉由分疏该文本的不同诠释与援用,以索解各种诠释冲突背后的思想立场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唯识学 《起信论》 缘缘 牟宗三哲学 如来藏 新儒家 大乘佛教 大乘起信论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