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708
1
作者 陆铭 陈钊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8,共9页
基于 1 987— 2 0 0 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 ,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 基于 1 987— 2 0 0 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 ,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政策 收入分配 城乡差距 中国 面板数据 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
原文传递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被引量:806
2
作者 李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 ,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上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 ,它不仅对推拉发生一般的影响 ,而... 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 ,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上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 ,它不仅对推拉发生一般的影响 ,而且还使得推拉失去效力。这样 ,中国的人口流动将不再遵循一般的推拉规律。推力和拉力之所以失去效力 ,是因为流动农民工在长期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心理发生了变形。本文运用生活目标、生活预期、心理定位和生命周期等概念来分析这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流动人口 推拉理论 户籍制度 生活预期 经济驱动力
原文传递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被引量:676
3
作者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广州市“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作者通过对广州市“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社会关系 村落单位制 村落公司制 社会结构 产权 资金 村落 城市化 制度变迁 城市 广州市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被引量:515
4
作者 蔡昉 都阳 王美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1-49,共9页
劳动力市场城乡间分割 ,在改革之前是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改革以来则是受到城市利益集团的影响而得以维持。本文利用计划迁移数量决定的计量分析 ,以及北京市就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实例检验了上述假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劳动力市场城乡间分割 ,在改革之前是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改革以来则是受到城市利益集团的影响而得以维持。本文利用计划迁移数量决定的计量分析 ,以及北京市就业保护政策的演变实例检验了上述假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户籍制度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保护的制度基础 ,其改革有赖于一系列配套改革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分割 就业保护 中国
原文传递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524
5
作者 陈映芳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9-132,244,共15页
本研究从“市民权”概念入手,探讨乡城迁移人员成为“非市民”的制度背景和身份建构机制。笔者认为对既有户籍制度的政府需要是户籍制度及“农民工”制度长期被维持的基本背景。而目前中央政府的放责放权与地方城市政府的自利自保倾向... 本研究从“市民权”概念入手,探讨乡城迁移人员成为“非市民”的制度背景和身份建构机制。笔者认为对既有户籍制度的政府需要是户籍制度及“农民工”制度长期被维持的基本背景。而目前中央政府的放责放权与地方城市政府的自利自保倾向并不利于“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真正解决。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社会中的第三种身份,“农民工”的被建构和被广泛认同,既构成了现有“农民工”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认同 制度安排 户籍制度 合法性基础 建构机制 制度背景 权益问题 城市政府 中央政府 中国社会 利益表达 权利意识 迁移者 市民 自保 放权
原文传递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被引量:384
6
作者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25,共10页
本文把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考察其变化的几个临界点。 1978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 ,打破了传统城乡关系政策赖以存在的制度均衡 ,导致农村经济改革。在改革期间 ,城市居民运用其特有的“投票”和“呼声”机制 ... 本文把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考察其变化的几个临界点。 1978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 ,打破了传统城乡关系政策赖以存在的制度均衡 ,导致农村经济改革。在改革期间 ,城市居民运用其特有的“投票”和“呼声”机制 ,影响着城乡关系政策 ,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继续维系着城市偏向政策。然而 ,农民仍然可以通过“退出”机制即“用脚投票” ,最终推动城市偏向政策的改变。当城乡收入差距回复到改革之初的水平时 ,制度变革的条件将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制度变革 户籍制度 改革 制度经济学 农村经济 城市偏向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被引量:281
7
作者 姚先国 赖普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90,共9页
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 ;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发现 ,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 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 ;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发现 ,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70 %— 80 % ,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 ;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2 0 %— 3 0 % ,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除劳动合同方面外 ,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中国 户籍制度 城乡差异 城镇工人 农民工 劳动力市场 城乡二元结构
原文传递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 被引量:296
8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侯云春 +3 位作者 韩俊 蒋省三 何宇鹏 金三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9,共25页
农民工向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顺应广大农民工意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重大转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已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基于对全国6个城市的实地考察和20多个城镇6232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在方式上,不愿意以... 农民工向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顺应广大农民工意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重大转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已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基于对全国6个城市的实地考察和20多个城镇6232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在方式上,不愿意以"双放弃"换取城镇户籍。就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而言,按照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每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支出公共成本约在8万元左右。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以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和安置农民工进城定居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户籍制度 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88
9
作者 王桂新 沈建法 刘建波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1期3-23,共21页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人口城市化呈不完全、非正规特征。以上海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评价其目前的市民化水平,分析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探讨和揭示中国不完全、非正规城市化...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人口城市化呈不完全、非正规特征。以上海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评价其目前的市民化水平,分析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探讨和揭示中国不完全、非正规城市化发展的独特性、阶段性与规律性。目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尤其是其社会关系、心理认同等非物质维度的市民化都已达到接近60%的较高水平。即使受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屏障,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仍然取得较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户籍制度
下载PDF
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 被引量:255
10
作者 陆益龙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62,共14页
户籍制度是中国社会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它把户口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凭据,对社会分层和流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中国的户口还起不起作用,以及起着怎样的作用?通过对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 户籍制度是中国社会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它把户口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凭据,对社会分层和流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中国的户口还起不起作用,以及起着怎样的作用?通过对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分层具有城乡户口差别和城市户口等级差别并存的特点,户口转变和迁移的开放性程度与个人社会流动机会获得有正相关关系。市场转型虽带来了较多流动机会,但户口等级差别以及户口对体制内流动所起的结构性影响依然存在。鉴于户籍制度的强粘附性生成了社会差别,改革这一制度的基本方向是推行户口一元化和迁移自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口 户籍制度 社会分层 流动
原文传递
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259
11
作者 万海远 李实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3-55,共13页
本文侧重评估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为了克服个体户籍类型的自选择和样本偏差问题,本文重点考察了近年来户籍属性发生转换的群体,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的方法来构造反事实,从而在拟实验环境下去估计户籍歧视的价... 本文侧重评估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为了克服个体户籍类型的自选择和样本偏差问题,本文重点考察了近年来户籍属性发生转换的群体,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的方法来构造反事实,从而在拟实验环境下去估计户籍歧视的价值。在2007年与2008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尽可能多地控制了可观测因素、随时间不变及随时间同步变化的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户籍歧视对个体收入的纯影响。结果表明,仅仅因为是户籍职业选择歧视,农户个体的收入将会减少3.5%。在剔除户籍歧视因素后,整体收入差距会明显下降,平均来看,基尼系数会从0.499下降为0.488,从而表明户籍歧视对我国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歧视 拟实验评估方法 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 被引量:171
12
作者 陆学艺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6,1,共6页
农民工,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时候,因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了,虽是冲破了计划... 农民工,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时候,因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了,虽是冲破了计划经济框框的某种束缚,但又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框架里面(如并没有改变户籍身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制度 中国 农村劳动力 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 就业渠道
下载PDF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被引量:207
13
作者 蔡昉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共6页
在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改革之后,坚持认为中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采取直接观察农村劳动力加总数量、年龄结构... 在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改革之后,坚持认为中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采取直接观察农村劳动力加总数量、年龄结构和就业分布的方法,估算出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劳动力出现短缺的新情况下,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该加快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清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年龄结构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被引量:167
14
作者 范剑勇 王立军 沈林洁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9,共8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跨省流动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是从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产业已有一定集聚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文章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了外来农民工的进入与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关系,发现它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推断。本文最后得出的政策含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农村劳动力 跨区域流动 中国 非农产业 产业转移 户籍制度 劳动力素质
原文传递
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被引量:197
15
作者 刘传江 程建林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72,共7页
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粘贴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的地域迁徙及其农民身份的彻底变更并没有实现,致使普遍出现了"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格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实现绝大... 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粘贴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的地域迁徙及其农民身份的彻底变更并没有实现,致使普遍出现了"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格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虽然"农民→农民工"已经成功穿越了"显性户籍墙",而"农民工→市民"需穿越的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后者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工实现向市民转变,必须具有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然而双重户籍墙增大了市民化成本,弱化了市民化预期,阻碍了市民化进程。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隐形户籍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户籍制度 显性户籍 隐性户籍
原文传递
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 被引量:194
16
作者 陈斌开 陆铭 钟宁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2-71,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微观家庭调查(CHIPS)数据,文章考察了城镇移民和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移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14.6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政策... 本文研究了户籍制度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微观家庭调查(CHIPS)数据,文章考察了城镇移民和城镇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移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14.6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政策调整的一般均衡效应,放松户籍限制可以使2002年移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20.8%,居民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2%,这可以抵补2002—2003年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47.1%。如果将同样的参数运用在2000—2005年期间,那么,被户籍制度制约的移民消费相当于这一期间消费率下降的40.8%—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城镇移民 消费
原文传递
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 被引量:152
17
作者 陆益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起初以重建社会秩序为目标的户籍制度 ,在文化传统及发展战略选择的路径依赖中 ,逐渐演化成社会控制、资源配置、利益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这一制度安排及其演变 。
关键词 户籍制度 结构 变迁
原文传递
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被引量:149
18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9,共9页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资料,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区别一般迁移理论的独特之...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资料,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区别一般迁移理论的独特之处。伴随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改革程度和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决定人口迁移基本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将起到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促进持续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市场化 人口流动 中国 人口迁移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 被引量:156
19
作者 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65,共28页
本文通过分析1996年"当代中国生活史和社会变迁"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当代中国家庭背景对职业流动的作用,并对城乡间的制度分割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发现,农民的代际流动率相当高,城市中的社会流动也具有相当的"开... 本文通过分析1996年"当代中国生活史和社会变迁"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当代中国家庭背景对职业流动的作用,并对城乡间的制度分割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发现,农民的代际流动率相当高,城市中的社会流动也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本文认为这种模式是由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造成的。这一制度使得农村中从事非农职业、没有改变户口性质的农民子女还要继续务农;只允许农村中受过很高教育的人获得城市户口。这种状况使以往仅限于城市人口的社会流动研究产生严重的样本选择性偏误。本文的分析对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作用、不平等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等 户籍制度 社会流动
原文传递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被引量:99
20
作者 顾益康 邵峰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6,44,共8页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改革 “三农”问题 中国 农村 产权制度 经营体制 土地征用 户籍制度 金融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