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之道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友谊 姬冰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8,共10页
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技术与教育关系的错位与失衡、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的混淆、未来学校的属性尚不明晰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我们对未来学校的认知依旧不足。依据智能时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 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技术与教育关系的错位与失衡、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的混淆、未来学校的属性尚不明晰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我们对未来学校的认知依旧不足。依据智能时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与人的发展需要,该研究认为未来学校是一种探索各类环境交汇融合、追求正式教育与非正式学习合而为一、实现人与智能体在学与教中交互共生的"混合"教育机构。未来学校在本质上是成己成人的教学共同体,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教育,即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来培养健全之人,并间接地促进"善智"之智能体和智能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学校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动态、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三个层面多维力量、多种关系的综合互动与共同支撑,形成强大的"系统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学校 成人 教学共同体 智能体 终身教育
下载PDF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6
2
作者 丁为祥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自从孔子开辟儒家教育事业,到孟子便有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自觉与基本定位。由此之后,历代儒者可以不作官、不造论,但却不能不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到了王阳明,其对儒家的教育思想更是大用发皇,... 自从孔子开辟儒家教育事业,到孟子便有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自觉与基本定位。由此之后,历代儒者可以不作官、不造论,但却不能不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到了王阳明,其对儒家的教育思想更是大用发皇,虽然人们往往从理论学理的角度称其为心学,但其心学理论却主要是通过教育与教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其教育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寓教于乐",并通过"各适其性"与"随材成就"的途径,从而生动地凸显了儒家"成己成人"的关怀。王阳明的教育与教化实践,也向当代的儒学研究提出了一个究竟应当如何认领儒学传统价值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寓教于乐 随材 成人
下载PDF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下师范生培养的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鹏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2,共6页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施国家统一考试对师范生培养既产生了“鲶鱼效应”,也带来培养目标的两难选择、社会培训机构的“热宠”与教师教育的“落寞”等附带效应。在此语境下,这种制度引起了各利益相关者的“...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施国家统一考试对师范生培养既产生了“鲶鱼效应”,也带来培养目标的两难选择、社会培训机构的“热宠”与教师教育的“落寞”等附带效应。在此语境下,这种制度引起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普遍焦虑”、教学目标的“急功近利”,与之相关的课程改革却“滞后缓息”,教学模式“固化单一”。要超越师范生培养的危机,需调适与完善考试制度,树立“成己成人”的教学目标,设置“扣纲”与“迎时”的课程内容,采取“道”“术”融通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认证 师范生培养 成人
下载PDF
“学而”理论:古典教育的源头思想和精神
4
作者 唐梵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7-86,共10页
古典教育的源头,是孔子"学而"教育。它以培养治国安邦的社会精英即君子为目标,以鉴古知来和知识、知人、做人为视野,以君子不器、通文成仁、约之以礼为要求,以"以仁入礼达乐"为路径,培养君子德性与德行。培养君子德... 古典教育的源头,是孔子"学而"教育。它以培养治国安邦的社会精英即君子为目标,以鉴古知来和知识、知人、做人为视野,以君子不器、通文成仁、约之以礼为要求,以"以仁入礼达乐"为路径,培养君子德性与德行。培养君子德性,以《诗》《书》等为教材,涵养纯正的思想情感、知礼知言的品德和返本开新的"损益"方法,训练"恭""宽""信""敏""惠"五德;培养君子德行,以孝顺父母、敬慕贤人、忠诚人事、诚信朋友、节用制欲和勤勉慎言为要务。"学而"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成己成人的理想精神、一以贯之的坚守精神、独立的责任精神和死守善道的自由精神,包括"学而"成己的自由和"学而"成人的自由,前者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原则;后者以"谋道不谋食""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和"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而”教育 成人的君子 鉴往知来 以仁入礼 “学而”精神
原文传递
鲁迅父子伦理视域中的成己、成人与成物
5
作者 王丽萍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0-176,共7页
鲁迅从生物界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人伦发端于人类情感,父子间的道德价值在于长者"施爱"而"无求报的心思",提倡以爱替恩、用"幼者本位"代替中国传统"长者本位"的父子伦理,并对父亲提出了"... 鲁迅从生物界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人伦发端于人类情感,父子间的道德价值在于长者"施爱"而"无求报的心思",提倡以爱替恩、用"幼者本位"代替中国传统"长者本位"的父子伦理,并对父亲提出了"爱己"、尽义务、解放孩子的行为要求。成己(成就自我)蕴含着对自我独特个性的关注,体现自由的道德标准;成人(成就他人)蕴含着对家庭中幼者个性的尊重,体现乐于奉献的道德境界,成物(成就家庭、社会)蕴含着对共同体生活的尊重,体现"友爱"的道德原则。就父对子而言,成人优先于成己;就子对父而言,成己优先于成人,二者与成物构成交互统一,成人成己与成物要朝向自由、平等和有爱发展,其中个体优先于社会、生命实践优先于抽象道德的认识体现了鲁迅启蒙和救亡并重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者本位 以爱替恩 自由 奉献 友爱 成人物交互统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