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哲学的心物论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7-76,共10页
“心外无理”无疑是阳明哲学最重要的命题,不过事实上,阳明哲学在论及心外无理的问题时,不仅涉及到心与理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也常常同时涉及到心与物,心与事的相互关系。我们已经看到,阳明在申发心外无理的原理时,总是同时宣称“天下... “心外无理”无疑是阳明哲学最重要的命题,不过事实上,阳明哲学在论及心外无理的问题时,不仅涉及到心与理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也常常同时涉及到心与物,心与事的相互关系。我们已经看到,阳明在申发心外无理的原理时,总是同时宣称“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学”。与心理关系一样,心物问题也是阳明哲学中格物理论的基本前提,它与体系中其他部分密切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对象 心与物 心理关系 阳明哲学 布伦塔诺 心外无物 客体 应感 审美体验 个体意识
原文传递
现象学视域下音乐审美对象论
2
作者 王晗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0期83-86,共4页
“艺术作品是在审美对象尚未被感知的情况下所保留的东西,它是在表现之前处于一种可能状态的审美对象。”杜夫海纳非常重视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的研究,虽然两者都具有相同内容的意识对象,但是在现象学中,艺术作品不能被笼统地称作审美对... “艺术作品是在审美对象尚未被感知的情况下所保留的东西,它是在表现之前处于一种可能状态的审美对象。”杜夫海纳非常重视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的研究,虽然两者都具有相同内容的意识对象,但是在现象学中,艺术作品不能被笼统地称作审美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艺术作品 现象学 审美对象 意识对象 音乐审美 对象 尚未
下载PDF
基于现象学时间观的实在性问题论析
3
作者 臧凌运 《哲学进展》 2023年第6期1240-1245,共6页
藉由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批判,胡塞尔从主体性感知出发,阐释意识对象的构造活动。这一批判的主要影响在于:一方面,承认了布伦塔诺基于原初联想时间性描述对现象学时间观具有启发意义;另一方面,使其对时间性意识对象的分析突破了“实存客... 藉由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批判,胡塞尔从主体性感知出发,阐释意识对象的构造活动。这一批判的主要影响在于:一方面,承认了布伦塔诺基于原初联想时间性描述对现象学时间观具有启发意义;另一方面,使其对时间性意识对象的分析突破了“实存客体”的界限。基于此,胡塞尔才能从现象学出发,对意识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展开全新的探讨。从论证的结果来看,胡塞尔由意识对象自身的内在统一性,以及意识对象在时间相位上的持续相合两方面,论述时间性意识对象的构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感知 意识对象 实在性 胡塞尔
下载PDF
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及其理论变革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21-25,共5页
马克思认为,意识的现实对象是人类自身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或社会存在。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是对以往的意识对象观的扬弃、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新的理论面貌,科学地回答了一系... 马克思认为,意识的现实对象是人类自身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或社会存在。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是对以往的意识对象观的扬弃、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新的理论面貌,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理论问题。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必须理解马克思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对象 实践
下载PDF
艺术与自我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富春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4期35-39,共5页
艺术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主体对自身的本质、自身的创造性活动,自身自由的意识,即对“自身是什么”这个迷的解答。因此,人类不仅作为意识主体、而且也作为意识客体而存在。诚然,艺术也是社会心理的产物,但它是扬弃了的社... 艺术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主体对自身的本质、自身的创造性活动,自身自由的意识,即对“自身是什么”这个迷的解答。因此,人类不仅作为意识主体、而且也作为意识客体而存在。诚然,艺术也是社会心理的产物,但它是扬弃了的社会心理,因而它是作为意识,虽然艺术也是作为意识,但它不是对象意识,而是自我意识。如果说艺术也是一种对象意识的话,那么这个对象则不是人类自我以外的任何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无非就是人类自身。或者说,艺术通过意识对象,亦即在意识中把对象作为中介,作为否定性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自我意识 艺术 人类精神 对象意识 自由意识 意识对象 社会心理 审美意识 创造活动 人类主体
下载PDF
历史学的两种对象 被引量:2
6
作者 雷戈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53-58,共6页
历史学的两种对象□雷戈一、两种对象的界定在历史学体系的诸多混乱中,历史学的对象更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安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人们常常不知道究竟如何去指称或落实历史学的对象。比如,人们习惯地认为历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但这个“... 历史学的两种对象□雷戈一、两种对象的界定在历史学体系的诸多混乱中,历史学的对象更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安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人们常常不知道究竟如何去指称或落实历史学的对象。比如,人们习惯地认为历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但这个“历史”该如何落实?或这个“历史”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史料学 意识对象 历史本身 概念和范畴 研究对象 因果关系 历史观 “历史” 本体论
下载PDF
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茅原《“意识二重性”与音乐美学》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5,I0002,共6页
“意识二重性”涉及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的认识问题,也涉及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三种状态——即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它是认识和理解人类艺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性问题。意识既有主观性特征,也有客观性特征,这是由意识本身所... “意识二重性”涉及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主观和客观的认识问题,也涉及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三种状态——即意识、意识对象、存在方式。它是认识和理解人类艺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性问题。意识既有主观性特征,也有客观性特征,这是由意识本身所具有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充分认识意识二重性,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艺术世界,有助于阐释和理解艺术世界与人的生存之间的深刻关系。所谓“意识的主观性”——是指人的认识只能在其形式方面显示主观性;所谓“意识的客观性”——是指认识的内容则是由对象的客观性所提供的。这就是意识二重性带给我们的“现实”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意识对象 存在方式 意识二重性 音乐美学 有利生存原则
下载PDF
意识的内容、形式及其客观性和主观性之我见 被引量:1
8
作者 迟克举 《齐鲁学刊》 1984年第6期8-12,共5页
“意识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而按其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这一表述,长时间以来,在许多哲学教科书中似乎已成定论。但是,若对其加以详细认真的探究,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没有科学地、准确地解决意识的内容、形式及其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 “意识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而按其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这一表述,长时间以来,在许多哲学教科书中似乎已成定论。但是,若对其加以详细认真的探究,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并没有科学地、准确地解决意识的内容、形式及其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一这种表述割裂了在认识论界限内,作为物质对立面的主观意识自身的内容与形式。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意识同样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认识论 主观性 意识形式 意识内容 客观性 意识对象 客观对象 哲学教科书 唯心主义
下载PDF
以特色和独创主动进入世界文化对话 被引量:2
9
作者 乐黛云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35,共4页
一百四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早就预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共产党宣言》)这一预言正在无可阻... 一百四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早就预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共产党宣言》)这一预言正在无可阻挡地变为现实。在这世界即将进入九十年代之际,更可以清楚地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话 国际形势 九十年代 转折性 《诗大序》 《沧浪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 四溟诗话 意识对象 文化现代化
下载PDF
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曼儿 《中学语文》 2020年第17期74-76,共3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教师主要反思以下三个方面:教师、课堂、学生。教师、课堂、学生这三者...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教师主要反思以下三个方面:教师、课堂、学生。教师、课堂、学生这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遗憾的是,当前教学环境下,教师的反思往往停滞三者中的其中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 自我审视 中学语文课堂 意识对象 教学活动 教育理念
下载PDF
关于主体性与“三识”的哲学思考
11
作者 纪革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6-20,共5页
关于主体性与“三识”的哲学思考纪革刃马克思指出,人是经济范畴化了的人格力量。以其相似原理、类比逻辑,可以将范畴人格化,视为“三识”意识、认识、知识为“三姊妹”,把范畴系统视为社会。这“三姊妹”是范畴社会中一个家族中的... 关于主体性与“三识”的哲学思考纪革刃马克思指出,人是经济范畴化了的人格力量。以其相似原理、类比逻辑,可以将范畴人格化,视为“三识”意识、认识、知识为“三姊妹”,把范畴系统视为社会。这“三姊妹”是范畴社会中一个家族中的孪生“三姊妹”,那么,“三姊妹”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自我意识 建构论 控制论 互作用 认识论 对象意识 意识对象 对象 “三论”
下载PDF
论意识内容主观属性命题的四重支撑
12
作者 尚东涛 刘斌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2期17-19,共3页
长期以来,哲学解释框架,仅仅把意识的内容的属性定为是客观的。这种对意识内容的唯客观性理解,遵循的是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原则,在将意识的对象只归结为物质实体的同时,将意识内容同物质对象简单对立起来,以为人的意识内容是对物质对象的... 长期以来,哲学解释框架,仅仅把意识的内容的属性定为是客观的。这种对意识内容的唯客观性理解,遵循的是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原则,在将意识的对象只归结为物质实体的同时,将意识内容同物质对象简单对立起来,以为人的意识内容是对物质对象的直接映射,而仅仅具有客观属性。这种无视意识内容主观性的片面理解,既背离了意识产生发展的历史,又在意识层面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内容 属性 意识对象 主观性 意识活动 物质世界 客观性 精神世界 人的意识 肯定与否定
下载PDF
也论意识内容的主观属性
13
作者 尚东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0-103,113,共5页
意识内容唯客观性的传统的哲学解释是片面的。意识内容不仅具有客观属性,同时具有主观属性。意识内容的主观属性.不仅表现在意识对象主观属性对意识内容属性的渗透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意识活动中介的主观性和意识活动结果整理加工的主... 意识内容唯客观性的传统的哲学解释是片面的。意识内容不仅具有客观属性,同时具有主观属性。意识内容的主观属性.不仅表现在意识对象主观属性对意识内容属性的渗透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意识活动中介的主观性和意识活动结果整理加工的主观性.以及意识活动驱力的主观性对意识内容属性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内容 主观性 意识活动 意识对象 对象的属性 客观性 活动中介 马克思恩格斯 内在的尺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下载PDF
起始艺术的内蕴
14
作者 张冠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96-100,共5页
古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刻着这样格言:认识你自己。从中外艺术史上看,几乎各个时期的艺术都在关注、认识人类自身。起始艺术亦不例外。我们常把古代艺术和人的理性认识相联结。
关键词 本质力量 人本主义 意识 阿波罗神庙 生命意识 理性认识 德尔菲 征服自然 早期人类 意识对象
下载PDF
从现象学视域看《庄子》的朦胧和晦涩
15
作者 包兆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以现象学的观点分析了《庄子》意义生成特点 ,认为由于《庄子》中存在着意向行为不明和意识对象不清现象 ,无形中影响了《庄子》文本意义的建构和生成 ,从而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庄文的朦胧和晦涩。试图以此为学界解释《庄子》一文的朦... 本文以现象学的观点分析了《庄子》意义生成特点 ,认为由于《庄子》中存在着意向行为不明和意识对象不清现象 ,无形中影响了《庄子》文本意义的建构和生成 ,从而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庄文的朦胧和晦涩。试图以此为学界解释《庄子》一文的朦胧和晦涩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以及方法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行为 意识对象 《庄子》 意义匮乏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提纲》第一条的接近与偏离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惠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9-32,共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揭示的意识的对象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而旧唯物主义理解为既成的自然存在物,这些观点在一定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揭示的意识的对象问题是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而旧唯物主义理解为既成的自然存在物,这些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接近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然而,由于有些代表人物反对区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以致不能坚持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一定意义上偏离了实践唯物主义,最终并未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提纲》 意识对象 实践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晓红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缺乏情感深度,知识教学缺乏智慧深度,师生关系缺乏交往深度。而深度教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深度教学是教师在深刻理解自己学科的前提下,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训练...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缺乏情感深度,知识教学缺乏智慧深度,师生关系缺乏交往深度。而深度教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深度教学是教师在深刻理解自己学科的前提下,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变为师生交往对话场所的教学。构建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应该关注知识深度、思维深度、学科深度三个方面。一、知识深度:让知识在课堂中跳跃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深度 政治课堂 知识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 情感深度 师生交往 师生关系 内在构成 人文精神 意识对象
下载PDF
浅谈“内在固有的尺度”
18
作者 丁毅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0-94,共5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到人与动物的生来的不同特点时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到人与动物的生来的不同特点时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的理解,目前美学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真是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尽管很难说哪两个人的意见是完全相同的,但从基本的倾向来看,可以归纳为下列的两种主要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手稿 美学界 审美价值 审美意识 对象 意识对象 劳动实践 订口 日常生活用品 劳动性质
下载PDF
现象学家——胡塞尔与海德格尔
19
作者 Р·戈尔纳 杨中兴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3年第15期27-29,21,共4页
胡塞尔现象学纯粹是一种关于意识及其对象(意识对象)的研究。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是反省的方法,它需要从对象转向对对象的意识。在我们的'自然心态'(感知,记忆,判断等)中发生的大部分意向经验,从我们所注视与关注的是经验的对象而... 胡塞尔现象学纯粹是一种关于意识及其对象(意识对象)的研究。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是反省的方法,它需要从对象转向对对象的意识。在我们的'自然心态'(感知,记忆,判断等)中发生的大部分意向经验,从我们所注视与关注的是经验的对象而不是经验本身的意义上说,都是'明确的'。例如,当我感知这座房子时,我的注意的焦点是这房子,而不是对它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对象 在者 先验还原 《存在与时间》 意向性 存在与时间 先验哲学 悬置 意向对象 世界意识
原文传递
美学原理受人类学本体论洗礼之后(续篇)
20
作者 赵宋光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2年第1期125-150,共26页
三、对于审美意识的人类学本体论剖析人类审美意识成长的历史考察,必须置于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的完整整体之中,这活动以双向进展的发育规律展示自己的历史,向外创造了对象化产品,包括文学艺术诸多门类的作品。
关键词 审美意识 物态化 对象化活动 美学原理 立美 人类本质 美学理论 审美愉悦 意识对象 物质生产领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