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与意向性──胡塞尔的意义学说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增定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7-74,共8页
关键词 胡塞尔 意向对象 《逻辑研究》 意向性关系 先验现象学 意义学 意识活动 规定性 生活世界 先验逻辑
原文传递
话语行为与文学虚构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大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44,共15页
文学虚构是话语施为意义上的虚构,而非表述意义上的虚构。文学正是依据文化惯例的授权来实施并宣示一个行为:建构虚构世界。它利用种种途径凸显话语施为的建构性,强化话语的言外之力,并在人与话语间建立起新的意向性关系:主体间性关系... 文学虚构是话语施为意义上的虚构,而非表述意义上的虚构。文学正是依据文化惯例的授权来实施并宣示一个行为:建构虚构世界。它利用种种途径凸显话语施为的建构性,强化话语的言外之力,并在人与话语间建立起新的意向性关系:主体间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和话语及语词的所有潜能都被调动起来,参与到建构虚构世界的活动中。依据这种对文学虚构的新界定,诸如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的异同、文学独立性与社会批判性的关系、文学活动中权力运作的复杂性等文艺学基本问题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行为 文学虚构 意向性关系 修辞策略 文化权力
下载PDF
论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与经验艺术作品的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旭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5,共11页
通过对诸种理论资料的历史梳理和再阐释,可将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和经验艺术作品的过程提炼如下:第一步,确立关于作品的本体论预设,建立"艺术直观"的意向性起点;第二步,对物质媒介层进行直观与感知,形成对于质感的直观体会;第... 通过对诸种理论资料的历史梳理和再阐释,可将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和经验艺术作品的过程提炼如下:第一步,确立关于作品的本体论预设,建立"艺术直观"的意向性起点;第二步,对物质媒介层进行直观与感知,形成对于质感的直观体会;第三步,直观并领会对象的形式语言,并且在质感与形式语言之间形成反思性关系,确认对象中的"技艺感";第四步,通过想象力、情感体验以及经验认识能力,形成对作品中的意象客体的认知与体验,同时在质料的质感、技艺与意象之间形成意向性关系,领会这种意向性关系中的韵味与活力;第五步,对作品整体风格、氛围、情调、特质及相关的审美理念,进行体悟与反思,把握作品整体的意蕴与诸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英伽登 意向性关系 隐德莱希
原文传递
胡塞尔:意识本质的结构
4
作者 赵汀阳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83-89,共7页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 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在他看来,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要把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实行现象学的“悬搁”,“使属于自然态度的本质的一般断言失去作用”。而“悬搁”之后留下来的“现象学剩余”便是现象学的内容,便是“本质”。显然,“本质”就是意识的本质,因为,自在的自然世界没有本质,断言自在之物具有本质便必然包含矛盾:我们不能谈论意识之外的本质。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反思 意向行为 意向性关系 意识行为 自然态度 感觉材料 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 经验科学
下载PDF
伊瑟尔:“三元合一”与文学人类学
5
作者 马大康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7-45,共9页
伊瑟尔将文学虚构视为一种"越界行为",而且把文学虚构置于人类学的理论视野中,深入揭示出文学虚构对于人的现实存在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他尚未辨析虚构的两种不同含义,就将虚构与想象加以强行分割,以此来构建现实、虚构和想... 伊瑟尔将文学虚构视为一种"越界行为",而且把文学虚构置于人类学的理论视野中,深入揭示出文学虚构对于人的现实存在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他尚未辨析虚构的两种不同含义,就将虚构与想象加以强行分割,以此来构建现实、虚构和想象"三元合一"的虚构理论,这就难免造成对文学虚构的误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瑟尔 虚构 想象 越界行为 意向性关系
下载PDF
《荒原》: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
6
作者 王作 《保定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44-47,共4页
以诗歌话语文本的形式自足为前提 ,在对《荒原》艺术形式的社会文化内涵认可的同时 。
关键词 主观自我 客观自我 意向性关系 现代主义 <<荒原>> 艺术形式 艾略特
下载PDF
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空间与伦理的双向建构及“空间乌托邦”的历史超越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忠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3,共7页
空间批判理论为人们把握当代复杂世界的多层面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方案。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语境中,空间范畴所意指、解释、建构的是一种有人参与、与人相关的"多层面、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空间生产也就是人作为历史... 空间批判理论为人们把握当代复杂世界的多层面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方案。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语境中,空间范畴所意指、解释、建构的是一种有人参与、与人相关的"多层面、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空间生产也就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对这种"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的创造、改变与再造。空间与伦理、空间生产与发展伦理具有内在关联,是一种事实性与规范性双向建构的历史关系。一方面,空间具有深刻的发展伦理特质,空间生产问题是由发展所引发的复杂伦理问题;另一方面,发展伦理又具有深刻的空间性,其生成与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现实制约。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不断解决又不断生成空间—伦理矛盾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建构起诸多形态的"空间乌托邦"。"空间乌托邦"有其价值,也有其问题;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具体超越"空间乌托邦",过程性地建构更趋合理的"空间—伦理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批判 发展伦理 人化意向性关系 空间乌托邦 空间-伦理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