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义与意向性──胡塞尔的意义学说研究 |
吴增定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2
|
意向性理论的几个问题 |
涂纪亮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5
|
|
3
|
试论托马斯·阿奎那的意向性学说 |
徐弢
|
《学术论坛》
|
2001 |
7
|
|
4
|
试论演奏个性 |
杨易禾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5
|
论意向性理论对时枝语法的影响 |
许宗华
|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6
|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与王阳明的“意”的学说 |
张再林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7
|
胡塞尔的主体建构论 |
陈嘉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8
|
Ⅲ.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深邃美感(二) |
张祥龙
张晓华(整理)
蔡文菁(整理)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
2023 |
0 |
|
9
|
移情≠同情,移情→同情——关怀伦理学中的移情与同情之辨 |
章含舟
|
《中国图书评论》
|
2023 |
0 |
|
10
|
现象学的边缘性 |
张祥龙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
2020 |
3
|
|
11
|
意向对象:从实质性的理解到现象学的理解 |
李忠伟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2
|
“信念之谜”及其意向性分析 |
刘叶涛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3
|
一种语言学的新维度 |
张再林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4
|
胡赛尔意向性“家族”初探 |
尚杰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5
|
空专名、意向性与指称行动 |
刘叶涛
杨四平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6
|
试论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通感意象的现象学阐释 |
苏宏斌
廖雨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论胡塞尔的意义理论 |
莫伟民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8
|
胡塞尔现象学的构造概念 |
李岱巍
|
《黑河学刊》
|
2010 |
2
|
|
19
|
意义与心灵的本质 |
靳连营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
1996 |
2
|
|
20
|
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 |
尚杰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