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解实践中女性主体性意识及其功能分析
1
作者 万星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54,共15页
《红楼梦》文本对“玫瑰露与茯苓霜案”的调解过程展开叙述,以功能性视角阐述女性引导调解实践的行为线索,诠释了女性主体性思想特征及其意识表现。案件系列情节涉及复杂的宗族政治、人情往来和社会结构,在历时性和空间性的描述中展现... 《红楼梦》文本对“玫瑰露与茯苓霜案”的调解过程展开叙述,以功能性视角阐述女性引导调解实践的行为线索,诠释了女性主体性思想特征及其意识表现。案件系列情节涉及复杂的宗族政治、人情往来和社会结构,在历时性和空间性的描述中展现出女性群体在司法领域中行为类型和主体性意识投射。在解决某个法律问题时,展现出基于“情理”和“礼法”之下的“和谐善治”争议解决观。本文通过分析女性主体性意识及其行为逻辑,丰富了和谐规约之中关于法律规则运用和执行意涵,而女性参与治理的行为再次形成增强女性主体性的媒介,促使女性话语向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中心功能区转移。该典型案例实质地打破了法律治理领域对女性主体的隔离,构建出实用理性和道德理性支配之下的角色伦理及其伦理效用评价框架,进一步丰富争议化解社会治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和谐规约 情理结构 实用理性
原文传递
制度—利益—民情:应对资本下乡不确定性的情理结构
2
作者 何雪松 张道林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6期92-94,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增强,工商资本进入乡村参与土地整理、土地流转、企业经营以及旅游业开发等行为也呈增长趋势。一种观点认为,下乡资本遵循着政府发展偏好的行政逻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资本下乡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增强,工商资本进入乡村参与土地整理、土地流转、企业经营以及旅游业开发等行为也呈增长趋势。一种观点认为,下乡资本遵循着政府发展偏好的行政逻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资本下乡需要遵循社会逻辑。然而,通过对浙北地区二十余年间资本下乡经营旅游产业的田野调查,观察到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下乡资本、村民及村庄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呈现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开发 工商资本 土地流转 土地整理 情理结构 资本下乡 利益诉求 浙北地区
原文传递
制度—利益—民情:应对资本下乡不确定性的情理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雪松 张道林 《社会发展研究》 2023年第4期24-41,238,239,共20页
以往聚焦资本下乡的不确定性的研究,分析了政府、资本、村庄、村民的实践策略,但缺少对各主体行动原则的综合分析。本文以浙北枕水镇乡村旅游实践为例,致力于揭示政府、村庄、资本、村民等主体之间互动和博弈的动态图景。研究发现,资本... 以往聚焦资本下乡的不确定性的研究,分析了政府、资本、村庄、村民的实践策略,但缺少对各主体行动原则的综合分析。本文以浙北枕水镇乡村旅游实践为例,致力于揭示政府、村庄、资本、村民等主体之间互动和博弈的动态图景。研究发现,资本下乡不确定性的应对实际上处于制度安排、利益分配和民情基础三者交互作用而形成地方性的情理结构中。“制度—利益—民情”作为一个综合性解释框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资本经营形态与乡土社会行动伦理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为应对不确定性而涌现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不确定性 情理结构
原文传递
从诬告案件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多层情理结构
4
作者 凌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情理”是中国社会中构成情人们行为逻辑的关键因素。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于人情与面子的研究出现了众多成果。但先行研究多重视对“人情”与“面子”的概念讨论,较少触及相关事情本身的情理。那么,这些具体的事情本身与“人情”和“... “情理”是中国社会中构成情人们行为逻辑的关键因素。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于人情与面子的研究出现了众多成果。但先行研究多重视对“人情”与“面子”的概念讨论,较少触及相关事情本身的情理。那么,这些具体的事情本身与“人情”和“情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行为逻辑 中国传统社会 先行研究 人情 20世纪70年代
原文传递
儒家的“创造性转化”与“转换性创造”——以林毓生与李泽厚中国式现代化为考察中心
5
作者 刘悦笛 Zhu Yihua(译)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23-31,116-125,共19页
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提供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导向性方案,同时也是儒家得以“创化”与“转创”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的现代性转型,林毓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李泽厚... 林毓生的“创造性转化”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提供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导向性方案,同时也是儒家得以“创化”与“转创”的现实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的现代性转型,林毓生所要“转化”的乃是儒家人文主义,李泽厚所要“转换”的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西方自由思想为比照,林毓生将“仁”从“礼”中剥离出来,而且把“仁”置于“礼”之先,再与“天赋人权”观念接通起来,从而试图在“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西方自由人文主义”之间实现新的整合。李泽厚描述出“仁”本生于“礼”而后主宰“礼”的历史转变,又在公德与私德区分的现代意义上,主张“礼”“仁”分疏以区别于二者合一抑或对抗。据此,李泽厚以“西体中用”的方式,力求探索出“儒家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之间新的融合。当代儒家所在寻找的恰是“儒家性的现代化”之路与“现代性的儒家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对传统的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西体中用 仁居礼先 释礼归仁 情理结构
下载PDF
从“占卜感性”“占卜理性”到“占卜德性”——论《周易》与孔子的巫史关联与情理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悦笛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3,共8页
从《周易》到孔子有双重突破:一方面是从"巫"到"数理"的突破,另一方面是从"史"到"伦理"的突破,这是对"占卜感性"与"占卜理性"的双重超越,也终成"占卜德性"的升... 从《周易》到孔子有双重突破:一方面是从"巫"到"数理"的突破,另一方面是从"史"到"伦理"的突破,这是对"占卜感性"与"占卜理性"的双重超越,也终成"占卜德性"的升华。然而,数的"象化"与伦理的"感化"里面又包孕了"占卜感性",而占卜的感性与理性二者始终是合一的,从而构成了中国人原始的"情理结构",这是《周易》对华夏文明的深层巨大贡献。实际上,晚年孔子知《易》行《易》所实现的"化巫为仁"乃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仁始终没有逃弃由"巫通"而来的与天地的沟通,但始终是现实人们所要遵循的德之"道"。"巫"贯通天人,"史"延续古今,巫史传统的"占卜感性"与"占卜理性"及其合一,恰为"占卜德性"的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周易》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确实功莫大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理性 占卜感性 占卜德性 如在主义 以《易》求德 情理结构
原文传递
情感哲学视野中的“恻隐之心”——兼论孟子情论的全球性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悦笛 Zhu Yuan 《孔学堂》 2015年第4期20-27,122-136,共23页
当今欧美的"情感哲学"研究方兴未艾,从这种最新哲学视角出发来反观中国儒家哲学,特别是孟子的"四端"思想,可以获得"比较哲学"方面的诸多新启示。本文从五种情感的角度来阐发孟子哲学的"情理结构&quo... 当今欧美的"情感哲学"研究方兴未艾,从这种最新哲学视角出发来反观中国儒家哲学,特别是孟子的"四端"思想,可以获得"比较哲学"方面的诸多新启示。本文从五种情感的角度来阐发孟子哲学的"情理结构":一、"情感理性"的角度:究竟是"端",还是"心"?二、"动物情感"的角度:"四端之端"到底在哪里?三、"道德情感"的角度:"四端"顺序与"四心"程序。四、"积极情感"的角度:由"性善"推出的"情善"。五、"人类情感"的角度:孟子情论的全球价值何在?由此可见,孟子的关于"情"的思想,具有全球性的价值和意义,这意味着中国的智慧并不是地域性的智慧,而是可以跻身为世界性的智慧。从孟子"情论"出发的这种"情理结构"应是执两用中的:从现实出发上,那是"道始于情",从生存境界上,乃为"孔颜乐处",所谓"执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才是中国儒家得以全球化的"普世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哲学 四端 恻隐之心 情理结构 全球价值
下载PDF
情理合一:中国文化抗疫的软实力——走向后疫情时代的“情理文明”
8
作者 刘悦笛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2年第4期74-84,共11页
中国人有着“情理合一”的生存智慧,这是建立在儒家的“情理结构”根基之上的,李泽厚先生晚年提出的“情本体”思想对此颇具启示。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 中国人有着“情理合一”的生存智慧,这是建立在儒家的“情理结构”根基之上的,李泽厚先生晚年提出的“情本体”思想对此颇具启示。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要走一条“礼乐相济”之路,在此一种以“情理结构”为内核的“情本儒学”,就更凸显出其在未来中国文化格局当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从而返本开新地来重建一种本土化的“情理文明”。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传统文化复兴,不能只复兴儒家理性化的一面,也就是强调礼之“理之不可易”,还要复兴儒家感性化的另一面,也就是乐之“情之不可变”,而这种“情理合一”的智慧也可以为世界文明提供出一种文明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合一 情本体 情理结构 情理文明
下载PDF
通往深湖的死亡谷——论王蒙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曾镇南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4期231-248,共18页
在研究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过程中,我发现死亡问题在作品中以极端的鲜明性和尖锐性被提了出来,成为十分触目的现象。死亡问题不但延伸在人物命运的全过程中,而且渗透在人物的意识中。倪吾诚、静珍、姜赵氏的死亡都在小说结... 在研究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的过程中,我发现死亡问题在作品中以极端的鲜明性和尖锐性被提了出来,成为十分触目的现象。死亡问题不但延伸在人物命运的全过程中,而且渗透在人物的意识中。倪吾诚、静珍、姜赵氏的死亡都在小说结束时实现了,而他们对死亡的意识、议论则在小说中一再出现。长者是这样,作为幼者的倪藻、倪萍对于死亡问题的焦灼、敏感、幻听幻视幻觉,更是令人怵目惊心。看来,在死亡问题的艺术表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问题 个体死亡 死亡主题 王蒙小说 情理结构 生存状态 倪吾诚 人性 当代文学评论 艺术表现
原文传递
良知与良觉,性觉与心觉——兼论王阳明思想的儒佛之辨
10
作者 刘悦笛 Zhu Yuan(译)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2期92-101,189-200,共22页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 王阳明的良知论乃是作为一种“觉学”而存在的,并不是知即为觉,而是良知实乃一种良觉,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觉,因为只有道德理性潜藏其中的良觉,才是良知。本文认定佛教本土化之“佛性本觉”就潜在地浸渍到阳明的思想深层,从而终成“理—知—心—觉—性”的基本思想架构。从佛教的影响来看,这种良觉就是由“性觉”而来;从儒家的传承观之,这种良觉本自“心觉”而发。实际上,作为人类“情理结构”的良知,本然具有“知—情—意”全整结构,也就是既包含理性化的观念和意志,也包孕感性化的情感。良知乃是理性内在积淀的结果,但却呈现为道德直觉的外化形式。王阳明意义上的“结圣胎”,就是这种理性凝聚的规程及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良知 良觉 性觉 心觉 佛性本觉 自性本觉
下载PDF
象山心学的“情理结构”
11
作者 李增杰 《中国美学》 2022年第2期67-77,共11页
陆学内部存在一个极具张力的“情理结构”,这一架构总体呈现“情”“理”结合、以“理”驭“情”、“理”主“情”辅的思维态势,“情理交融”与“情理对峙”的两难困局一并存于陆子心学。象山之后,人性内部的“情理结构”发生变化,从中... 陆学内部存在一个极具张力的“情理结构”,这一架构总体呈现“情”“理”结合、以“理”驭“情”、“理”主“情”辅的思维态势,“情理交融”与“情理对峙”的两难困局一并存于陆子心学。象山之后,人性内部的“情理结构”发生变化,从中古时期的“理”优于“情”的既有模态慢慢转向明清之际的“情”强于“理”的崭新样态,集中表现为阳明心学的解体过程。王氏学说日益凸显的“感性意欲”的理论倾向被其后学发扬光大,最终引发明末清初崇尚个性、肯定意欲、讴歌情感的启蒙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心学 情理结构
原文传递
“情理”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命运走向
12
作者 李金龙 《华中学术》 2022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情理”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作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这一时期周作人思想的最高标准。“理”是现代自然宇宙观下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其中心是现代的科学理性;“情”则是人的自然情感和本能欲求,其基础是进化论的生物学。“情”与... “情理”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作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这一时期周作人思想的最高标准。“理”是现代自然宇宙观下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其中心是现代的科学理性;“情”则是人的自然情感和本能欲求,其基础是进化论的生物学。“情”与“理”相互支持,构成了一种以人的自然情欲为中心的嵌套结构。这种失去了超越价值限制的“情理”结构影响了三四十年代周作人思想和人生的走向,同时这一结构也使我们得以窥见现代社会的某些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情理结构
原文传递
论“比德”的情理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艳秋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47,共7页
"比德",即"与自然物合德",表达了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对其涵义的理解需要深入到儒学的本义中去。"比德"是儒家以仁义为本的君子人格的一种修养进路,其中充满了"观物取象"... "比德",即"与自然物合德",表达了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对其涵义的理解需要深入到儒学的本义中去。"比德"是儒家以仁义为本的君子人格的一种修养进路,其中充满了"观物取象"的审美愉悦,体现了儒家独特的人生境界。对"比德"情理结构的文化分析可以从"天人合一、异质同构、忧乐基调"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德 情理结构 天人合一 异质同构 忧乐基调
原文传递
血亲情理:中国礼乐美学的文化基因
14
作者 王彦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9年第2期413-426,633-634,共16页
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儒家血亲情理观念主导了传统社会的演变。它一方面将无血缘关系的君臣之间的等级秩序楔入父子血缘亲情之中,另一方面又把父子之间的血缘亲情比兴到无血缘情感的君臣关系之中,从而凭借血缘亲情的凝聚力... 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儒家血亲情理观念主导了传统社会的演变。它一方面将无血缘关系的君臣之间的等级秩序楔入父子血缘亲情之中,另一方面又把父子之间的血缘亲情比兴到无血缘情感的君臣关系之中,从而凭借血缘亲情的凝聚力维系着国家的等级制度,使其成为一种超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血亲情理通过从心理层面的情欲结构到制度层面礼乐仪式的转化,形塑了国人的礼仪制度,建构了礼乐美学,因而是礼乐美学的逻辑起点和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亲情理 等级制度 逻辑起点 文化基因 情理结构 礼乐美学
原文传递
苏轼隐逸词的情理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宇轩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仕与隐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古代士大夫普遍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按其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道隐、心隐、朝隐、林泉之隐、中隐、酒隐、壶天之隐七个阶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1]苏轼作为士大夫人格的典... 仕与隐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古代士大夫普遍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按其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道隐、心隐、朝隐、林泉之隐、中隐、酒隐、壶天之隐七个阶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1]苏轼作为士大夫人格的典范,一生仕途坎坷,三次被贬,宦游十余年,对仕隐关系有独到的思考与理解,这种探索与思考于其词中随处可见,而且大多流露出隐逸情怀,可以称之为'隐逸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隐逸词 情理结构
原文传递
情理中和与完整传播——新世纪中国电影传播的审美人类学观照
16
作者 王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5-79,共5页
本文立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语境,参照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和相关的中外传播理论,从完整传播角度将新世纪以来叫好又叫座的情理结构和谐圆融的中国电影细分为"风""雅""颂"三个子系统,并细致探究其情理结... 本文立足于中国电影产业化语境,参照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和相关的中外传播理论,从完整传播角度将新世纪以来叫好又叫座的情理结构和谐圆融的中国电影细分为"风""雅""颂"三个子系统,并细致探究其情理结构形态所蕴含的美学和商业主因。作者提出,未来的中国电影艺术生产应以"活的形象"与中和型情理结构满足观众的游戏冲动诉求,在"美电影"的完整传播过程中完善人格,陶冶人性,促进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形象 情理结构 游戏冲动 完整传播
下载PDF
再论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
17
作者 宋颖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2期103-121,共19页
前文《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中国苏轼研究》第七辑)论述了苏轼心理本体的基础和生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论心理本体的本质和机制。传统文化前期,士人的价值归宿基本可以概括为'天道本体';而苏轼承继了传统文化核心... 前文《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中国苏轼研究》第七辑)论述了苏轼心理本体的基础和生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论心理本体的本质和机制。传统文化前期,士人的价值归宿基本可以概括为'天道本体';而苏轼承继了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中最富有合理性的部分,将天道本体进一步发展为'心理本体',基于文化情理结构生成了新的士人人格境界,并深度弥合了传统文化中情理、出处、家国等价值的矛盾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道德境界 价值建构 《东坡易传》 《性自命出》
原文传递
苏轼词情理结构探析
18
作者 马蓉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梁漱溟即言:'周孔教化自亦不出于理知,而以情感为其根本。'[1]119钱穆亦云:'知情意三者之间,实以情为主。'2[31]这种'情'并非单纯的自然本能或动物性欲望,儒家讲'礼... '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梁漱溟即言:'周孔教化自亦不出于理知,而以情感为其根本。'[1]119钱穆亦云:'知情意三者之间,实以情为主。'2[31]这种'情'并非单纯的自然本能或动物性欲望,儒家讲'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礼记·坊记》)、'始者近情,终者近义'(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强调理性社会规则对情感的节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情实际是涵容了社会理性在内的情理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情理结构 燕子楼 本真生活 临水登山
原文传递
《九歌》的情理结构
19
作者 张立伟 《江汉论坛》 1985年第7期60-64,共5页
《九歌》中的娱神情景,颇近希腊酒神节的性质,后者是西方戏剧的摇篮。然而,同样是神话内容和祠神歌舞,《九歌》为什么没有发展为叙事诗或戏剧诗,反而发展为抒情诗?其间的原因,现试作一探讨。《九歌》十一首。《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 《九歌》中的娱神情景,颇近希腊酒神节的性质,后者是西方戏剧的摇篮。然而,同样是神话内容和祠神歌舞,《九歌》为什么没有发展为叙事诗或戏剧诗,反而发展为抒情诗?其间的原因,现试作一探讨。《九歌》十一首。《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国殇》是对阵亡将士的挽歌,所祭对象与艺术风格,同其余几篇大有差异。故下面的研究,将排除这三篇。我认为:《九歌》之成为抒情诗,乃是它物态化了一个特殊的情理结构(形象思维模式)。构成这情理结构的有四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抒情诗 内心世界 叙事诗 思维模式 艺术风格 整体特征 物态化 神话内容 湘夫人
下载PDF
“义”之作为“道德辨别力”及其可能
20
作者 陈晨捷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0,共6页
"义"是人的一种理性能力,准确地说是"道德辨别力"。"道德辨别力"所作的判断要求不仅正确而且适宜,它来源于个体经验与"历史理性"的结合,其内在作用机制则表现为"情理"结构。"... "义"是人的一种理性能力,准确地说是"道德辨别力"。"道德辨别力"所作的判断要求不仅正确而且适宜,它来源于个体经验与"历史理性"的结合,其内在作用机制则表现为"情理"结构。"道德辨别力"指向审美和谐,即要求在心性主体与历史语境和当前语境之间达至充分的和谐,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辨别力 历史理性 情理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