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忆语体文学中的艳情因素及其情爱书写新变
1
作者 张帆 陈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6-172,184,共8页
忆语体是明末至民初由文人撰写,以“忆语”“琐语”等为题名的自传性抒情文学,内容多为悼念妻妾,追忆个人家庭婚恋生活。忆语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艳情描写,在内容题材、创作心理、细节描写等方面与中国古代艳情文学多有共同之处。然而,不... 忆语体是明末至民初由文人撰写,以“忆语”“琐语”等为题名的自传性抒情文学,内容多为悼念妻妾,追忆个人家庭婚恋生活。忆语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艳情描写,在内容题材、创作心理、细节描写等方面与中国古代艳情文学多有共同之处。然而,不同于寻常艳情作品对于男女欢爱的一味铺陈,忆语体对“情”的关注点不再是“艳”,而是强调其“真”与“深”,这决定了它的情爱书写于艳情之外更有新变。忆语体是一种“例外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首次详尽叙述了男女间的相知相恋经过及婚后生活;忆语体文笔清雅克制,其情感描写具有以“清”正“情”、以“理”节“情”的特点;忆语体传主形象体现了传统文人的趣味好尚,作品内容充满文人意趣。这些新变影响了民初自叙传文言小说的创作,使得忆语体成为明清文学向近代文学转化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语体 情爱书写 艳情因素 新变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征象的建构与反思——评艾伟长篇小说《镜中》
2
作者 王书含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艾伟的长篇小说《镜中》采用对称美学,将现实与历史、爱情与欲望、沉沦与救赎、入世与出尘、感恩与仇恨等建构成人性的两极,在阔大的叙事时空中探索人性的隐喻,以爱情为主线形成多元复杂的叙事主题、善恶融为一体的人性立体结构以及从... 艾伟的长篇小说《镜中》采用对称美学,将现实与历史、爱情与欲望、沉沦与救赎、入世与出尘、感恩与仇恨等建构成人性的两极,在阔大的叙事时空中探索人性的隐喻,以爱情为主线形成多元复杂的叙事主题、善恶融为一体的人性立体结构以及从沉沦到自赎的模式。作者在小说中虽设置杭州为叙事场景,却借助镜像叙事来建构隐喻性的精神世界,使得小说对现实生活的镜像式观照功能得以充分展开。小说叙事的宽广性以及主题的多义性、隐喻性,是《镜中》的突出特征,也是艾伟长篇小说创作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伟 《镜中》 叙事时空 情爱书写 善恶融合
下载PDF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七堇年长篇小说论
3
作者 杨光祖 《阿来研究》 2023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七堇年是一位“80后”四川中生代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建基于她的故乡四川泸州。这是她小说的营养源,但又像一棵树,枝叶繁茂,接纳天地精气,吞吐四海风云。作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七堇年可谓少年得志。经过多年跋涉,后又获得华... 七堇年是一位“80后”四川中生代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建基于她的故乡四川泸州。这是她小说的营养源,但又像一棵树,枝叶繁茂,接纳天地精气,吞吐四海风云。作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七堇年可谓少年得志。经过多年跋涉,后又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作为小说家,她已经取得了圈子的认可。她的长篇小说《大地之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澜本嫁衣》(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平生欢》(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无梦之境》(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晚风枕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版)等,以“情爱”为主线,但又不限于此,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情爱叙事是她小说最大的特色。情爱书写,在很多作家笔下是美好的、理想的,充满浪漫想象的,而七堇年更多关注到情爱的灰暗面。她的情爱里有很多反叛、苦痛、迷茫,甚至残酷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七堇年 情爱叙事 情爱书写 大地之灯 新人奖 少年得志 浪漫想象
原文传递
情感结构与时代症候:重审1920年代丁玲北京时期的情爱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巍 李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对于像丁玲这样受新文化思潮感召来到北京的知识青年来说,其情感结构已然不同于“五四”初期激烈张扬的政治青年,飘零无依的孤独、理想抱负的落空、生存糊口的艰难、前途未可知的迷茫,集合成了丁玲这一代人的共同体验。丁玲早期在北京... 对于像丁玲这样受新文化思潮感召来到北京的知识青年来说,其情感结构已然不同于“五四”初期激烈张扬的政治青年,飘零无依的孤独、理想抱负的落空、生存糊口的艰难、前途未可知的迷茫,集合成了丁玲这一代人的共同体验。丁玲早期在北京的创作既可以说是对时代情感结构的一种继承,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拨,通过情爱书写,丁玲对其时流行的“感伤主义”与现代女性成长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徒有感伤情绪在现代社会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而作为女性恋爱的客体,男性群体也并不能满足新女性恋爱的要求,“男性气概”的失落,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正要求女性变得更强大;在以经济地位决定男性气概的社会,对于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的女性来说,无论是“浪漫爱”还是“灵肉一致”的爱情,其实都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北京时期 情感结构 时代症候 情爱书写
下载PDF
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 被引量:5
5
作者 肖百容 蒙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4,共6页
对于"日本文学与郁达夫的创作"这一课题,学界大多致力于从"私小说"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忽视了郁氏创作与日本文学更久远的传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郁达夫的情爱书写的独特性是受到日本文学好色审... 对于"日本文学与郁达夫的创作"这一课题,学界大多致力于从"私小说"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忽视了郁氏创作与日本文学更久远的传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郁达夫的情爱书写的独特性是受到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影响的结果。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的接受使郁达夫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张力的同时,也是造成郁达夫的情爱书写在大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中备受压抑和误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情爱书写 深层结构 日本文学 好色审美
下载PDF
以情爱书写探索青春叙事的多种可能——浅谈青年作家尚攀的小说创作
6
作者 彭永强 《快乐阅读》 2023年第12期9-12,共4页
一尽管是刚过而立之年的90后作家,尚攀在文学创作方面称得上惊喜不断、硕果累累,他不仅在《青年文学》《山花》《延河》《山东文学》《莽原》《青年作家》《当代小说》等众多纯文学期刊发表了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广受好评,而且出版了长... 一尽管是刚过而立之年的90后作家,尚攀在文学创作方面称得上惊喜不断、硕果累累,他不仅在《青年文学》《山花》《延河》《山东文学》《莽原》《青年作家》《当代小说》等众多纯文学期刊发表了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广受好评,而且出版了长篇小说《短歌行》《明明如月》、小说集《青春破》《脚下的天台》等,其创作出的文学文本不仅数量上可观、令人赞叹,质量上同样个性鲜明、精品频出,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与气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作家 文学创作方面 当代小说 青春叙事 《短歌行》 情爱书写 90后 个性鲜明
下载PDF
《一觉》:情爱流转,“梦”与“意”齐
7
作者 黄岩 姜振昌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6,共3页
《一觉》的一抹亮色是对许广平情爱的真挚抒写,同时也是对“粗暴的”觉醒青年的心灵拥戴,二者相融相依,婉复流转,集中表现的是鲁迅把个人的爱洒向人间和把人间的爱融入个体生命的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属于艺术海洋里“大写意”的别一世界。
关键词 《野草》 《一觉》 情爱书写 在人间活着
下载PDF
微小的精致与宏大的缺失——论“9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
8
作者 张琳琳 房伟 《长江文艺评论》 2019年第4期15-21,4,共8页
过于微小的现实描写使得'90后'作家走向了'微观现实主义',是放松的、微小的、精致的,却丧失了探索宏大问题的能量,失去把握总体性、宏观性问题的能力,这成为'90后'写作的通病。
关键词 总体性 情爱叙事 小说创作 个人化叙事 情爱书写 中国当代文学 先锋叙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宏观性 先锋文学 代际划分
下载PDF
“百花文学”中的情爱书写与文学史记忆
9
作者 刘晓林 《华中学术》 2022年第4期127-135,共9页
情爱书写是“百花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类型,因勇于突破禁区,表达对私人情感充分尊重的探索性而为人瞩目。这些作品自问世之初便争议不断,且在很长时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在新时期以“重放的鲜花”的方式重归公众视野,以其在一体化文... 情爱书写是“百花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类型,因勇于突破禁区,表达对私人情感充分尊重的探索性而为人瞩目。这些作品自问世之初便争议不断,且在很长时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在新时期以“重放的鲜花”的方式重归公众视野,以其在一体化文学语境中的“探索”“突破”呈现的独特性,以及经过曲折的接受过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进入了文学史的记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文学” “干预生活” 情爱书写 文学史记忆
原文传递
爱的雏声 性的缺席——陈衡哲作品新议
10
作者 胡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4-57,共4页
在“五四”时期新旧文化交替的大背景下,陈衡哲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登上了现代文坛,她挣脱心灵的镣铐,关注情爱世界;她对爱的歌唱,开创了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有力地反叛了封建礼教。然而,这种反叛受时代及作家本人认识的限制,只发... 在“五四”时期新旧文化交替的大背景下,陈衡哲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登上了现代文坛,她挣脱心灵的镣铐,关注情爱世界;她对爱的歌唱,开创了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有力地反叛了封建礼教。然而,这种反叛受时代及作家本人认识的限制,只发出了爱的雏声,而无性的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衡哲 情爱书写 性的缺席
下载PDF
香港印象的另类铺衍——再读《香港的情与爱》
11
作者 刘秀珍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7-89,61,共4页
在《香港的情与爱》这部小说里,王安忆所书写的香港并不带有可触可嗅的具象性,她笔下的香港是充满虚幻色彩的,更多是一个富含寓意的背景,或者说几乎完全被主观化了。而所谓的情爱书写,也只是作者借以传达感受和观念的介质。此外,对比手... 在《香港的情与爱》这部小说里,王安忆所书写的香港并不带有可触可嗅的具象性,她笔下的香港是充满虚幻色彩的,更多是一个富含寓意的背景,或者说几乎完全被主观化了。而所谓的情爱书写,也只是作者借以传达感受和观念的介质。此外,对比手法的反复运用,使故事的内涵包含了多重隐喻和象征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的情与爱 过客书写 情爱书写 对比手法
下载PDF
论小说《三城记》中的情爱书写
12
作者 朱永富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66-174,共9页
张柠小说经由一个俯视众生的叙述人,通过高强度的语言体操和高浓度的世俗智慧,对人物的情爱体验进行了充满智性的再度叙述.其审美独特性恰恰蕴含在这种叙述人的再度叙述当中,其中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男女关系的类型和情爱发生的方式上,... 张柠小说经由一个俯视众生的叙述人,通过高强度的语言体操和高浓度的世俗智慧,对人物的情爱体验进行了充满智性的再度叙述.其审美独特性恰恰蕴含在这种叙述人的再度叙述当中,其中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男女关系的类型和情爱发生的方式上,而是在于叙述人融解构与建构于一体的智性狂欢的叙述方式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城记》的情爱书写不仅显现了独具一格的审美特征,也具有厚重的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柠 《三城记》 情爱书写 智性狂欢
下载PDF
张炜小说的情爱书写
13
作者 任相梅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6-81,共6页
情爱尤其是性爱书写,是张炜小说叙述视角之一,他更多地赋予情爱以社会性内容,以此来挖掘和探讨人性的丰富和局限;张炜情爱书写形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灵与肉的和谐相拥、灵与肉的挣扎交锋以及灵肉纠结中的人性升华中予以显现。相对于肉... 情爱尤其是性爱书写,是张炜小说叙述视角之一,他更多地赋予情爱以社会性内容,以此来挖掘和探讨人性的丰富和局限;张炜情爱书写形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灵与肉的和谐相拥、灵与肉的挣扎交锋以及灵肉纠结中的人性升华中予以显现。相对于肉体的圣洁,张炜更倾向于精神和心灵的圣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情爱书写 社会性 人性 文学呈现
下载PDF
都市情爱中的“倾城之恋”
14
作者 郑来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3期9-10,共2页
20世纪4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宽松的政治背景,都市男女情爱发展为文本叙述的主要脉络,张爱玲是代表作家之一.张爱玲通过讲述“男女间的小事情”揭示现实的真谛,并以其敏感而犀利的书写视角,成功塑造了一批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 20世纪4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宽松的政治背景,都市男女情爱发展为文本叙述的主要脉络,张爱玲是代表作家之一.张爱玲通过讲述“男女间的小事情”揭示现实的真谛,并以其敏感而犀利的书写视角,成功塑造了一批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旧中国的都市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情爱书写 女性视角
下载PDF
凌叔华小说的情爱书写
15
作者 邝利芬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0-63,85,共5页
在五四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女性作家凌叔华以一种客观、温婉的方式对"新闺秀"们的情爱进行书写,显示了与其他同时代女作家不同的强烈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感,其作品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凌叔华 小说创作 情爱书写
下载PDF
试论《钟情丽集》的情爱书写
16
作者 张慧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7期8-9,共2页
成书于明代中期传奇小说《钟情丽集》,是以“情爱”为主题的重要代表作品,它宣扬了钟情至上,彰显了厚重的时代特征。本文拟通过从情爱书写的对象、情节设置、意蕴这三大方面来具体探讨《钟情丽集》所表现出来的情爱书写。
关键词 《钟情丽集》 情爱书写 钟情
下载PDF
汪曾祺当代小说中情爱书写的变迁
17
作者 汪琴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55,共5页
新时期以来,情爱重新取得在文学中的地位,成为人性复归与文化复归的切入点,汪曾祺作为代表作家之一,对情爱的展示与思考经历了从“纯真恋情”的赞美到“本真欲望”展示的过程,以1986年《毋忘我》为界,其转变具体表现为叙事策略由诗意书... 新时期以来,情爱重新取得在文学中的地位,成为人性复归与文化复归的切入点,汪曾祺作为代表作家之一,对情爱的展示与思考经历了从“纯真恋情”的赞美到“本真欲望”展示的过程,以1986年《毋忘我》为界,其转变具体表现为叙事策略由诗意书写走向拒绝诗意、情感模式由理想之爱走向世俗之爱,这些都联系着时代文化语境及文学主体性的变动,折射出作家深刻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情爱书写 《毋忘我》 人文关怀
下载PDF
论基督教视域下的林语堂小说
18
作者 孙梦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特定的时代因素一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究。林语堂的宗教信仰历程和基督教对他精神上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基督文化对他小说的影响学者们涉及得相对较少。...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特定的时代因素一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究。林语堂的宗教信仰历程和基督教对他精神上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基督文化对他小说的影响学者们涉及得相对较少。当某种宗教情感植根于作家的思想和价值观时,这必然会对他的文本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林语堂的小说中弥漫着浓厚的基督文化气息。林语堂在追求"灵性的纯洁之光"的基础上对基督文化既有吸收也有摒弃,其作品中散发着独特的基督之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基督教 自然人性 情爱书写
下载PDF
1931-1990:沈从文情爱书写的效果历史研究
19
作者 谭梅 吴俊乐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6,共4页
从20世纪30年代始,沈从文的情爱书写就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争议,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由此几经沉浮。如今,从作家和作品的角度研究沈从文的文章已数不胜数,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本论文另辟蹊径,从读者的角度,引入西方解释学文论中效果历... 从20世纪30年代始,沈从文的情爱书写就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争议,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由此几经沉浮。如今,从作家和作品的角度研究沈从文的文章已数不胜数,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本论文另辟蹊径,从读者的角度,引入西方解释学文论中效果历史的概念,对八十年来沈从文的阅读理解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读者对沈从文情爱书写的接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情爱书写 效果历史
下载PDF
萌动的个性化声音——重读1950年代《工人短篇小说选》
20
作者 陈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52-156,共5页
在19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工人小说曾红极一时。而来自基层工厂的第二代工人作家,有着丰富的工人生活体验。加上由于作家自身的阶级出身特殊性,对工人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和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在集体歌唱时代主... 在19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工人小说曾红极一时。而来自基层工厂的第二代工人作家,有着丰富的工人生活体验。加上由于作家自身的阶级出身特殊性,对工人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和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在集体歌唱时代主旋律的年代更具有个性化声音。凸显在短篇小说中的的个性化人物书写、个体情爱书写和个体反思书写,暗藏了作家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和相对独立的人格精神,这实属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声音 个性人物书写 个体情爱书写 个体反思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