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6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 被引量:87
1
作者 李平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9-1261,共13页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必须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之中。中国传统哲学最为本源的基础在于道家,而不在于儒家。以"道"、"阴阳"、"悟"为核心内容,中国传统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哲学,提倡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与整合;...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必须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之中。中国传统哲学最为本源的基础在于道家,而不在于儒家。以"道"、"阴阳"、"悟"为核心内容,中国传统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哲学,提倡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与整合;西方哲学是关于知识的哲学,主张科学与艺术的分离,因此东西方哲学有着根本的差异。但是,正是由于东西方哲学两者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双方又可互补,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包括西方科学哲学)是相生相克的阴阳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必需向西方学习,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不能放弃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绝不能将其所谓"西方科学化"。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都必要,但两者的重要性是非对称的,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主,以西方哲学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管理研究 传统哲学 阴阳
下载PDF
“启发—创新”教育模式建构——教育建模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查有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11,共10页
怎样建构教育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对此课题进行了长期研究。〔1〕〔2〕〔3〕本文以“启发—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为例,具体说明怎样建构教育模式。  一、“启发—创新”教育模式提出的文化渊源     (一)... 怎样建构教育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对此课题进行了长期研究。〔1〕〔2〕〔3〕本文以“启发—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为例,具体说明怎样建构教育模式。  一、“启发—创新”教育模式提出的文化渊源     (一)对“悟”的领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创新” 教育模式建构 “愤悱” 认识论根据 教育建模 案例分析 祖冲之 发展认识论 编码化知识
下载PDF
说傻·说悟·说游──读阿来的《尘埃落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贺绍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39,共4页
说傻·说悟·说游读阿来的《尘埃落定》贺绍俊傻《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是一名傻子,所谓“傻”,按字典解释,就是不明事理,头脑糊涂。若要从“不明事理”来深究,我们还真不能对傻子太轻视了。何谓事理,那当然是被社会公众所... 说傻·说悟·说游读阿来的《尘埃落定》贺绍俊傻《尘埃落定》的主人公是一名傻子,所谓“傻”,按字典解释,就是不明事理,头脑糊涂。若要从“不明事理”来深究,我们还真不能对傻子太轻视了。何谓事理,那当然是被社会公众所接受所认可的事情的道理,可为什么这个事情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非理性 《红楼梦》 作品的结构 直觉思维 小说 贾宝玉 心灵空间 传统艺术精神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与本土管理研究:讨论与反思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鑫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5-1433,共9页
围绕中庸、阴阳与悟3个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既指出了李平教授的观点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失误之处,又提出了一些容易被忽视或想当然的问题供人们反思。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是2套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西方哲学的志趣在于求真... 围绕中庸、阴阳与悟3个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既指出了李平教授的观点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失误之处,又提出了一些容易被忽视或想当然的问题供人们反思。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是2套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西方哲学的志趣在于求真,即探索世界的客观真理,而中国哲学的志趣在于求善,即追寻天人合一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本土 管理 中庸 阴阳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文学鉴赏接受论 被引量:6
5
作者 紫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文阐述了从“兴”到“逆志”、“入情”,再到“味”、“悟”,最后“各以情遇”、“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这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接受论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以意逆志 披文入情 然读者之用心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吉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三位杰出诗人杜甫、李白和王维就分别代表了这三家美学,并且在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儒道禅美学
下载PDF
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取向——基于身体认知的视角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保学 卢春天 +1 位作者 金玉柱 董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64,共7页
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特殊身体认知方式,“悟”在武术教育与传承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其身心一统、知行合一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古代身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基于身体认知理论,在澄明和阐释“悟”的义理... 作为中国武术的一种特殊身体认知方式,“悟”在武术教育与传承中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其身心一统、知行合一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一致性,是中国古代身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基于身体认知理论,在澄明和阐释“悟”的义理基础上,探究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取向。中国武术“悟”的运行逻辑主要包含符号表征、隐喻映射、意会认知与行为转化四个层次,符号表征是“悟”的前提条件,隐喻映射是“悟”的逻辑起点,意会认知是“悟”的运行方式,行为转化是“悟”的实践指向,它们统一于“悟”中。这种运行逻辑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悟统身心的终极指向、悟合知行的实践进路、悟以体道的内在超越三个方面。中国武术教育与传承中要科学认识和有效运用“悟”的运行逻辑,客观看待和正确引导“悟”的价值取向,让这种中国式的文化传统和实践智慧在现代社会语境下也能熠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身体认知 运行逻辑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禅宗的审美意义及其历史内涵 被引量:7
8
作者 谢思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44,共9页
禅宗用“悟”来表示人生从不自由到自由的根本转变,从而在人的基本能力或人生的根本意义方面与审美经验沟通交融。“悟”不仅在目的或意义方面是审美的,而且在具体体验形式上也是审美的。“悟”由于与理性认知活动不同,自然与感性审... 禅宗用“悟”来表示人生从不自由到自由的根本转变,从而在人的基本能力或人生的根本意义方面与审美经验沟通交融。“悟”不仅在目的或意义方面是审美的,而且在具体体验形式上也是审美的。“悟”由于与理性认知活动不同,自然与感性审美活动最为接近。由于禅悟经验存在于语言之外,与其相当的只能是审美活动中非语言的感性经验形式,亦即康德所说的只在形式的纯粹美经验。也正是在禅宗思想启发下,中国美学将“悟”、“韵”规定为艺术美的决定条件和最后本质。禅宗也由于其对自由论的偏重,始终倾向于寻求一种审美的转化形式。禅宗的解放意义在此,它的思想局限也在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审美 自由
下载PDF
以“写”促“悟”,品味“诗情画意”美——例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少英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0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词义差异;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描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如何借助一定的语言手段让...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词义差异;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描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如何借助一定的语言手段让我们的古诗教学充满“情”和“境”,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好这些财富,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古诗词教学 诗情画意 “写” 现状 品味 语言文字
下载PDF
把语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谦翔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0-13,共4页
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把语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此,我于1993年开始进行“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1995年结题。在此基础上,1996年又承担了“九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 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把语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此,我于1993年开始进行“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1995年结题。在此基础上,1996年又承担了“九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试教育 古典诗歌 语文教育 语文教改 语文教学 《东方时空》 语文素质教育 旧体诗 班会
下载PDF
“悟”与“思”:中西审美体验之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卉卓 《江汉学术》 1999年第4期40-47,共8页
通过“悟”与“思”这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 ,可以透视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本文从“悟”和“思”的源起及其进入审美体验领域的发展过程 ,审美体验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审美主体的思维特征 ,审美体验的本体以及中西两种审美体验... 通过“悟”与“思”这两个重要的美学概念 ,可以透视出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本文从“悟”和“思”的源起及其进入审美体验领域的发展过程 ,审美体验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审美主体的思维特征 ,审美体验的本体以及中西两种审美体验方式差异之根源等方面进行论述。“悟”与“思”留给我们的启示有二 :一、在“全球化”业已来临的时代 ,中西美学势必出现融合的趋势。二、在美学的重建上 ,中西美学不约而同寻到了“诗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体验 诗化
下载PDF
“悟”——禅宗美学方法论的核心范畴 被引量:5
12
作者 皮朝纲 刘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悟”是禅宗美学体认与把握美的本体(道)的根本方法。“悟”就是见性,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经历这种转变就会获得一种能够“见”其本质的全新观点,也就能够由凡俗而入禅境,见证到自己的内在生命。“开悟”的过程,也是人... “悟”是禅宗美学体认与把握美的本体(道)的根本方法。“悟”就是见性,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经历这种转变就会获得一种能够“见”其本质的全新观点,也就能够由凡俗而入禅境,见证到自己的内在生命。“开悟”的过程,也是人见出美的本质的过程。“开悟”与否,又是禅者由非诗性生存向诗性生存转变的关捩点。禅宗开悟与审美感悟有着内在的相似性。整个审美活动过程,各个关键环节,都需要悟,都离不开悟,从而凸显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方法论 诗性生存
原文传递
论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悟”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全英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5-57,共3页
在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中,“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本手段,而在教学活动中,又以启发性教 学的思想来体现“悟”的精神。“悟”最宝贵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使教育活动立足于人本身,形成了中国教育 富有人文性的特征.教育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中,“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本手段,而在教学活动中,又以启发性教 学的思想来体现“悟”的精神。“悟”最宝贵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使教育活动立足于人本身,形成了中国教育 富有人文性的特征.教育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正是中国当前教育改革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教育思想 启发性教学 人文性 科学性 教育改革 师生关系
下载PDF
悟道与译道 被引量:8
14
作者 梅德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0,共3页
黄帝史官仓颉作书契、造文字,象形会意,记事载情,传达心意,造福华夏,惠及寰宇。汉字自源,单体为文,叠合为字,拆合遂意,指事传神。以“悟”、“译”为例:“悟”字含心,“译”字有言。“悟”道与“译”道,乃“心言”之道,以... 黄帝史官仓颉作书契、造文字,象形会意,记事载情,传达心意,造福华夏,惠及寰宇。汉字自源,单体为文,叠合为字,拆合遂意,指事传神。以“悟”、“译”为例:“悟”字含心,“译”字有言。“悟”道与“译”道,乃“心言”之道,以言传言为表,以心传心为实。悟道即吾心之道,以心参悟,心悟得意。或渐进的感悟,或瞬间的顿悟,皆心灵之觉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
原文传递
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捷 陈旭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7,共6页
佛教教育自西汉末始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得以发展,隋唐时走向成熟,历经宋元明清的时盛时衰,终于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教育思想体系。佛教教育的宗旨是由部分人能成佛发展到“人人能成佛”,为佛教教育思想广渗民心,开辟了广阔之... 佛教教育自西汉末始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得以发展,隋唐时走向成熟,历经宋元明清的时盛时衰,终于形成颇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教育思想体系。佛教教育的宗旨是由部分人能成佛发展到“人人能成佛”,为佛教教育思想广渗民心,开辟了广阔之路。佛教教育的内容是以宣讲佛教教义为主,借以向僧徒、民众进行佛教人生观、道德观、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内容呈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反映出佛教教育自我修改、完善,逐步走向中国化的历程。佛教教育的修行原则及方法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教育 成佛 佛性 教义 止观并重 禅定
下载PDF
“妙悟”:禅宗美学的核心范畴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彤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86-90,共5页
佛教禅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强烈的影响。禅艺合流作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事实,其内在理论基础正是“妙悟”。它使中国艺术最终出现“诗书画禅”一体化的美学格局,呈现出一派幽深清远、平和冲淡的空灵诗... 佛教禅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强烈的影响。禅艺合流作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事实,其内在理论基础正是“妙悟”。它使中国艺术最终出现“诗书画禅”一体化的美学格局,呈现出一派幽深清远、平和冲淡的空灵诗境。作为禅宗美学的核心范畴“妙悟”的本意是对神秘佛理的直觉领悟,从美学上看“妙悟”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具有意义追求、非逻辑性、瞬间性和非文字性四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 禅宗美学 核心范畴 审美体验 佛教禅宗 非逻辑性 语言文字 中国艺术 文学艺术
原文传递
“悟”从“误”中来——浅议错误资源的教学处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瑜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0,共2页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我们有必要树立“错误资源”意识,把课堂视作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运用沉着冷静的心理和从容应变的机智,使错误成为一种美丽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 错误资源 教学处理 师生共同成长 认识错误 课程资源 课堂
下载PDF
“法”与“悟”的会通——谢榛诗学创作论探析
18
作者 汪坤梅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承了前人的“法”“悟”观念并加以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谢榛提倡师法盛唐,对诗歌创作的结构、声律、用事等规定了具体的门径,同时强调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与“悟”...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承了前人的“法”“悟”观念并加以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谢榛提倡师法盛唐,对诗歌创作的结构、声律、用事等规定了具体的门径,同时强调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与“悟”不可偏废。“法”是实现“悟”的途径,“悟”是成就“法”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谢榛的诗学宗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谢榛 《四溟诗话》
下载PDF
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学科探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为忠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71,共4页
深度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操作性困难。以"悟、导、练"教学法开展的深度学习能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强调训练的巩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深度学习所遇到的问... 深度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操作性困难。以"悟、导、练"教学法开展的深度学习能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强调训练的巩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深度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分析"悟、导、练"教学策略在深度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导、
原文传递
论审美感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4,共6页
关键词 “感 审美感 审美活动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美学范畴 《高僧传》 海德格尔 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