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舟山海岛地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丁贤君 陈琼娜 +1 位作者 竺王玉 林奇龙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菌种、原因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舟山海岛地区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间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4例,并对确诊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中分离出的204株真菌进行分析,应用X^2检验及... 目的了解舟山海岛地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菌种、原因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舟山海岛地区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间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4例,并对确诊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中分离出的204株真菌进行分析,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4株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的真菌依次为白念珠菌110株(53.8%)、热带念珠菌32株(15.7%)、光滑念珠菌24株(11.8%)、克柔念珠菌12株(5.9%)、其他念珠菌14株(6.9%),曲霉菌属12株(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细菌性肺炎、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气管插管或切开、老年患者、曾人住ICU、住院时间≥7d等(P值分别=0.000、0.00i、0.000、0.000、0.012、0.000、0.000和0.000);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两性霉素B为0、5-氟胞嘧啶为2.I%、伏立康唑为4.2%、伊曲康唑为14.8%、氟康唑为22.9%。结论海岛地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对念珠菌属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 肺炎 细菌 肺疾病 真菌 交叉感染 念珠菌 白色 霉素b 氟胞嘧啶
原文传递
3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艮彬 张志坚 +1 位作者 慕容慎行 许国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 (C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CM患者中 2 5例为急性、亚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首诊误诊率为5 9 3% ,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占 4 2 .1%...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 (C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CM患者中 2 5例为急性、亚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误诊率高 ,首诊误诊率为5 9 3% ,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占 4 2 .1%。应用二性霉素B加 5 氟胞嘧啶治疗后痊愈、好转者 16例。结论 CM诊断主要依据脑脊液和血清的病理学检查 ,治疗以二性霉素B加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霉素b 5-氟胞嘧啶 CM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侵袭性肺曲霉病 被引量:19
3
作者 邵长周 瞿介明 何礼贤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3年第6期288-291,共4页
侵袭性肺曲霉病以烟曲菌为主要感染菌 ,主要发病于免疫缺陷患者 ,危害较大。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诊断困难 ,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和真菌培养 ,治疗首选二性霉素B ,同时给予辅助治疗 ,预后差 ,病死率极高 ,临床上应加强预防。
关键词 侵袭肺曲霉病 烟曲菌 诊断 治疗 免疫缺陷 组织病理 霉素b
下载PDF
氟康唑与二性霉素B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俊锋 周国筠 +2 位作者 黄发明 陈钧 董冰松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5期282-283,共2页
为通过对氟康唑和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对4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氟康唑及二性霉素B(或联合酮康唑)进行治疗。结果:氟康唑组治愈1... 为通过对氟康唑和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对4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氟康唑及二性霉素B(或联合酮康唑)进行治疗。结果:氟康唑组治愈17例,平均疗程16.5天,二性霉素B组治愈9例,平均疗程46.2天,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正x2检验)。结论: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优于二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霉素b 真菌 角膜溃疡
原文传递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冰 张武英 刘华瑞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64-265,共2页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的临床表现复杂,疗效差,复发率高。二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隐脑的最佳选择方案,但关于二性霉素B的剂量、疗程及方法文献报道不一〔1~4〕。本文是应用二性霉素B...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的临床表现复杂,疗效差,复发率高。二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隐脑的最佳选择方案,但关于二性霉素B的剂量、疗程及方法文献报道不一〔1~4〕。本文是应用二性霉素B联合其它药物治疗10例隐脑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 霉素b 药物疗法 5-FC
下载PDF
角膜基质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不同病原菌感染所致真菌性角膜炎 被引量:13
6
作者 白利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不同病原菌感染所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1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分为3个组,每组包含镰刀菌、曲霉菌、念珠菌感染者各20例,分别给予5%... 目的观察角膜基质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不同病原菌感染所致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1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分为3个组,每组包含镰刀菌、曲霉菌、念珠菌感染者各20例,分别给予5%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0.005%二性霉素B和0.05%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对于镰刀菌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伏立康唑组的治愈率高于二性霉素B组和药物点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曲霉菌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二性霉素B组和伏立康唑组的治愈率分均高于药物点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念珠菌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二性霉素B组的治愈率为高于伏立康唑组的和药物点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对镰刀菌感染者首选伏立康唑,念珠菌感染者首选二性霉素B,曲霉菌感染者可选择伏立康唑或二性霉素B作为角膜基质内注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角膜炎 角膜基质内注射 霉素b 伏立康唑 镰刀菌 曲霉菌 念珠菌 疗效
下载PDF
抗真菌感染治疗新进展——第二十届国际化学治疗会议抗真菌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万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药物疗法 霉素b 脂质体 LY-303366
原文传递
隐球菌性脑膜炎病原治疗的主要药物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绍基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本文就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治疗药物研究近况作一综述,着重介绍二性霉素B及其衍生物,以及苯咪唑衍生物的临床药理与应用。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霉素b 苯咪唑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鲁丛霞 林青 +2 位作者 曲红丽 童绥君 马琪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并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近8年来本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有6,3,2,2例分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比较...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并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近8年来本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有6,3,2,2例分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比较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联用与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联用,其治疗痊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隐球菌脑膜炎误诊率较高,建议对可疑病例做反复腰穿、墨汁涂片和霉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抗真菌 氟康唑 霉素b 氟胞嘧啶
下载PDF
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辛雨 郑颖 杨宏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9例。A组应用0.5%氟康唑滴眼液,B组应用0.3%二性霉素B溶液滴眼,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19例,治愈15例(79.0%),好转3例(15.8%),无效1例(5.26%),... 目的观察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9例。A组应用0.5%氟康唑滴眼液,B组应用0.3%二性霉素B溶液滴眼,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19例,治愈15例(79.0%),好转3例(15.8%),无效1例(5.26%),有效率94.7%,疗程(15.2±4.5)d;B组19例,治愈11例(57.9%),好转4例(21.05%),无效4例(21.05%),有效率79.0%,疗程(20.6±6.3)d。A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B组,疗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滴眼液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较为有效的药物,疗效优于二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滴眼液 真菌角膜炎 霉素b
下载PDF
新型(生)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30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菊兰 龚义仁 《江西医药》 CAS 1995年第5期278-280,317,共4页
报告了经确诊的新型(生)隐球菌脑膜炎30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误诊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由于本病易误诊为结脑,颅内占位性病变并颅高压综合征,病毒性脑炎等,故为避免误诊,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及发病特征外,还应进行... 报告了经确诊的新型(生)隐球菌脑膜炎30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误诊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由于本病易误诊为结脑,颅内占位性病变并颅高压综合征,病毒性脑炎等,故为避免误诊,除应详细了解病史及发病特征外,还应进行病原学检查。CSF涂片墨汁染色找隐球菌,操作简单迅速,检出率高,不失为早期确诊的方法。霉菌培养因时间长,不宜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二性霉素B仍为目前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药物。但应注意严重的药物反应,且易复发,故宜与5-FC合用为好。氟康唑治疗隐脑资料尚少,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 误诊 诊断 药物疗法 霉素b
下载PDF
重症真菌感染病人应用二性霉素B的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葆春 邢锐 +4 位作者 文强 麦悦强 杨春华 杨自力 吴恒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重症真菌感染 霉素b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穿孔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电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鹏云 曾晓荣 +1 位作者 杨艳 蔡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传统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中存在机械稳定性差,对细胞的损伤大,以及胞内液的被渗析影响与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离子通道调控有关的第二信使物质的正常运行。而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应用二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在细胞膜... 目的:传统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中存在机械稳定性差,对细胞的损伤大,以及胞内液的被渗析影响与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离子通道调控有关的第二信使物质的正常运行。而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应用二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在细胞膜上形成特定的孔道,选择性地允许一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从而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实验成功率也相应提高。本文就穿孔膜片钳技术在全细胞离子通道电流记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膜片钳技术 传统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霉素b 制霉菌素
下载PDF
酮康唑与二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寿彭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86-87,共2页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酮康唑与二性霉素B 治疗本病患者1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于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治疗组:本病患者19例,计男11例,女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6岁,平均36.5岁;对...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酮康唑与二性霉素B 治疗本病患者1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于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治疗组:本病患者19例,计男11例,女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6岁,平均36.5岁;对照组:本病患者17例,计男10例,女7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8岁,平均32.3岁,以上两组均为单眼患病。(二)化验检查:治疗组:真菌刮片阳性13例,阴性6例,真菌培养有真菌生长者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真菌 酮康唑 霉素b
原文传递
几种新型抗真菌药物简介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伟 李若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7-620,共4页
脂质型二性霉素B,新型唑类药物如伏立康唑,以及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药物如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的问世,反映了抗真菌药物研究向高效、广谱、低毒的方向发展的一个特点,无疑为各种类型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型的有力的手段;与传统的抗... 脂质型二性霉素B,新型唑类药物如伏立康唑,以及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药物如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的问世,反映了抗真菌药物研究向高效、广谱、低毒的方向发展的一个特点,无疑为各种类型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型的有力的手段;与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如脱氧胆酸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等相比,这些药物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低,对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文中就这方面的信息做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型二霉素b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三泉 王劲 +1 位作者 曾抗 李健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073-1074,1113,共3页
目的 总结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和MRI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 ,探讨CM的治疗进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 43例经脑脊液墨汁染色证实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CM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目的 总结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和MRI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 ,探讨CM的治疗进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 43例经脑脊液墨汁染色证实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CM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首次CSF墨汁染色阳性率为 5 8 1%( 2 5 /4 3 ) ,第 2次墨汁染色阳性率为 3 0 2 %( 13 /4 3 ) ,7 0 %( 3 /4 3 )经CSF培养 ( +)而确诊。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的 3 2例病人中有 2 2例 ( 68 7%)临床治愈 ,4例无效而应用二性霉素B脂质体治愈 ,6例因脑疝死亡。结论 二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静滴治疗CM仍然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霉素b 霉素b脂质体 脂质体
原文传递
卡泊芬净与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晓霞 王琳 +1 位作者 王智明 罗贤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42-3243,3245,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7例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时单用卡泊芬净13例,二性霉素B24例;24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例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上均为单... 目的观察应用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7例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时单用卡泊芬净13例,二性霉素B24例;24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例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上均为单药静脉输注给药至体温正常2周或病灶消失。中位疗程30 d(7~63 d)。结果 37例中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4%和67.6%。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9.2%和6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泊芬净组无不良反应。二性霉素B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结论卡泊芬净和二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较好,卡泊芬净疗效肯定且药物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霉素b 真菌病 血液肿瘤
下载PDF
异基因骨髓移植合并播散性毛霉菌病国内首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一虹 李德鹏 +2 位作者 主鸿鹄 鹿群先 徐开林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提高对恶性血液病并发播散性毛霉菌病的认识。方法 报告 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术 (allo -BMT)合并播散性毛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和结论 ①毛霉菌病的特征是发病急 ,进展快 ,死亡率极高 ,感染部位多样 ,易... 目的 提高对恶性血液病并发播散性毛霉菌病的认识。方法 报告 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术 (allo -BMT)合并播散性毛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和结论 ①毛霉菌病的特征是发病急 ,进展快 ,死亡率极高 ,感染部位多样 ,易播散至肺和脑 ;②二性霉素B(AMB)是治疗首选药物 ;③早期、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毛霉菌病 霉素b 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延风 杨烈利 朱朝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为新隐球菌脑膜炎,3例为新隐球菌全身感染;13例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2例单用氟康唑(Flu),另11例用二性霉素B(A... 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为新隐球菌脑膜炎,3例为新隐球菌全身感染;13例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2例单用氟康唑(Flu),另11例用二性霉素B(AMB)或脂质体二性霉素B(L-AMB)联合氟康唑或5-氟胞嘧啶(5-FC),3例治愈,7例好转。结论:新隐球菌是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AMB联合5-FC或Flu是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儿童 霉素b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胃癌株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仕瑛 高天舒 陈丽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33-534,共2页
研究分离自胃癌患者(口腔及肿瘤组织)的白色念珠菌的某些特征。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小鼠毒力(腹腔注射)和在体内(经脑内感染)的侵袭扩散能力明显增强,对人口腔粘膜细胞的粘附能力及胞外蛋白酶分泌与酶活力明显高于正常人口腔白色... 研究分离自胃癌患者(口腔及肿瘤组织)的白色念珠菌的某些特征。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小鼠毒力(腹腔注射)和在体内(经脑内感染)的侵袭扩散能力明显增强,对人口腔粘膜细胞的粘附能力及胞外蛋白酶分泌与酶活力明显高于正常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对二性霉素B表现了明显抗药性(MIC>0.5μg/ml)。综上,白色念珠菌胃癌株对宿主的病理学意义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致病 粘附 蛋白酶 霉素b 胃癌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