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被引量:127
1
作者 王康 赵泽华 +6 位作者 王之 张国桢 王伟忠 徐嵩森 张淼 刘文瑾 奉典旭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MPV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手术患者39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扫描和MPVR重建2种CT检查,术后31例确诊为阑尾炎,从阑尾充血、水肿至阑尾脓肿共分5级(正常阑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MPV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手术患者39例,术前均作了常规扫描和MPVR重建2种CT检查,术后31例确诊为阑尾炎,从阑尾充血、水肿至阑尾脓肿共分5级(正常阑尾为0级)。结果对照手术病理,MPVR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72%,敏感度903%,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667%。常规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度385%,敏感度387%,特异度375%,阳性预测值706%,阴性预测值136%。28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的MPVR重建片所示5种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管腔直径>6mm)(964%),阑尾结石(267%),回盲部肥厚(367%),阑尾周围炎(714%),脓肿(107%)。结论多层螺旋CTMPVR重建技术显著提高了CT对临床症状模棱两可、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并可减少重型阑尾炎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急性阑尾炎 多层螺旋CT 特异度 阴性 阳性 重建技术 管腔 扫描 方位
原文传递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 被引量:122
2
作者 杜嘉原 汪富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9-182,20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2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开腹式阑尾切除术和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2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开腹式阑尾切除术和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组比,腹腔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而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明显加长(P<0.0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开腹组比,腹腔组术后评分更优(P<0.05)。两组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残端漏、腹腔脓肿等,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发病48h内的各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疗效确切,优点突出,尤其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外科疗法 腹腔镜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9
3
作者 苏洲 姚寒晖 +1 位作者 夏猛 董磊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7期1150-1152,1165,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5月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并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LA)者33例,行开腹手术(OA)者30例...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5月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阑尾炎并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LA)者33例,行开腹手术(OA)者30例,比较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腹腔出血、肠梗阻等;比较2组间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L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O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无并发症出现,OA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L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A组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术后1 d,OA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LA组,术后3 d复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较前有所下降,但OA组白细胞仍高于L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治疗可使患者快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显著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俱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急性阑尾炎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3
4
作者 蒋安科 周庆 +2 位作者 李强 李博 鄢传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4期4710-4712,471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照组64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内出血、阑尾残端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效果好、预后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手术效果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89
5
作者 杜亚琼 花豹 +4 位作者 吴巨钢 倪晓春 王守练 姜波健 俞继卫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纳入研究患者201例,分为腹腔镜组(102例)和开腹组(99例),比较2...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纳入研究患者201例,分为腹腔镜组(102例)和开腹组(99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的腹腔感染率、腹腔引流率及30 d内再入院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阑尾穿孔及腹腔镜手术能够增加腹腔引流率〔OR=2.710,95%置信区间(1.129,6.507),P=0.026〕。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都是治疗急性阑尾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术后下床时间早、肠道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尽管住院费用更高,仍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此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影响腹腔引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8
6
作者 潘子鹏 李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以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以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前、术后1 d和3 d WB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4.049,P<0.05),淋巴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0,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0.748,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快于对照组(t=9.221,P<0.05),进食时间快于对照组(t=8.794,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t=17.423,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3.479,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t=13.883,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 WBC水平均低于术前(t分别=7.277、26.911,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3 d WB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t分别=3.6189、17.827,P<0.05);观察组术后3 d WBC水平低于术后1 d(t=20.732,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 被引量:84
7
作者 李爱敬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39-114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分析18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85例患儿实施LA(L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30例,化脓性阑尾炎3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19例;另外100例同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分析18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85例患儿实施LA(L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30例,化脓性阑尾炎3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19例;另外100例同期行OA患儿作为对照组(O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28例,化脓性阑尾炎38例,坏疽穿孔阑尾炎34例。比较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LA及OA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例数。结果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儿行LA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OA组,手术时间长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坏疽穿孔阑尾炎患儿行LA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例数均低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对于单纯性和化脓性阑尾炎,LA在缩短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发生腹腔脓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肠梗阻方面存在优势,但对于坏疽穿孔阑尾炎,LA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发生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方面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儿童
原文传递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被引量:79
8
作者 徐大华 刘东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9-502,共4页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方法。阑尾系膜与残端的处理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脓液的处理及引流问题仍存在争论。随着微创观念提高及手术器械的进步,单孔...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方法。阑尾系膜与残端的处理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穿孔性阑尾炎,腹腔脓液的处理及引流问题仍存在争论。随着微创观念提高及手术器械的进步,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原文传递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78
9
作者 王怀科 朱泽卫 +1 位作者 王浩龙 李增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3例和开腹阑尾切除术25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3例和开腹阑尾切除术25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差异。结果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3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有6例中转开腹)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85例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性研究 被引量:72
10
作者 吴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4期1741-1743,共3页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中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主要方法[1]。加强临床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鉴于此,本研...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中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主要方法[1]。加强临床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鉴于此,本研究对腹腔镜下实施阑尾切除的患者整个围手术期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以期分析在该手术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阑尾炎 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 腹腔镜 患者 综合性护理干预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7
11
作者 梁芳 杨雅茹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例数均等...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术后下肢DVT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DVT 2例(3.8%),对照组发生9例(17.3%),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3 d时,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及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可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显著减少术后下肢DVT风险,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针对性护理干预
下载PDF
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小儿腹腔镜阑尾炎手术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6
12
作者 张庆芬 李健 安果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177-179,共3页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外科常见疾病,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最常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1].但由于患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较低;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应激状态,严重影响腹...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外科常见疾病,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最常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1].但由于患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较低;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应激状态,严重影响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和康复[2].因此,要想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操作,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同样不能忽视[3].情志护理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及行为等来改善患儿不良情绪,降低患儿对手术的恐惧,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使患儿能在极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护理满意度 急性阑尾炎 手术预后 情志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儿童急性阑尾炎若干临床问题20年回顾分析 被引量:65
13
作者 余世耀 施诚仁 +6 位作者 潘伟华 王俊 沈涤华 张弛 王捍平 葛莉 徐长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其临床诊断、手术和保守治疗、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检查的评价等作一分析 ,以有助于今后临床工作。方法 对我院小儿外科自 198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目的 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其临床诊断、手术和保守治疗、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影像学检查的评价等作一分析 ,以有助于今后临床工作。方法 对我院小儿外科自 198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因腹痛待查、急性阑尾炎收治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特征 ,病理分型 ,抗生素的应用方案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我院小儿外科近 2 0年中以腹痛待查、急性阑尾炎收治的患儿总共 5 733例 ,其中男 35 14例 (占 6 1.3% ) ,女2 2 19例 (占 38.7% ) ,结果提示急性阑尾炎发病率无季节性差异。收治病患中共行阑尾切除术 5 0 0 1例 ,阑尾穿孔率 13.9% ,阴性阑尾切除率 2 2 .0 % ;病理分型无季节差异 ,但近 5年来阴性阑尾切除率显著降低 ;阑尾穿孔率无季节差异 ,但是近 5年来阑尾穿孔率显著降低 ;对急性阑尾炎的抗生素应用包括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V号和甲硝唑等 ,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 4 .7% (2 37/ 5 0 0 1例 ) ,其中包括粘连性肠梗阻 ,消化道出血 ,盆腔脓肿等 ;死亡 1例 (0 .0 2 % )。结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处理重在及时的诊断和手术介入 ,对发病时间在 16h以内的疑似患儿应行临床观察 ,必要时作B超鉴别 ,CT由于其射线侵袭性质 ,使用仍需审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阑尾炎 术后并发症 发病率 病理分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比研究 被引量:64
14
作者 王贤龙 吴宝玉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12期892-89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手术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患者病情实际出发,合理选择适当的术式、最佳的治疗方案方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传统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62
15
作者 杨跃涛 谷丽新 王玉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3期434-435,共2页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确诊的通过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确诊的通过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为91.7%,开腹组总有效率77.8%,腹腔镜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手术后排气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很多特点,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急性阑尾炎 疗效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郭兢津 梁伟雄 张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87-3088,共2页
目的:比较在急性阑尾炎时选择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413例,分成两组,其中开腹组203例选择开腹,腹腔镜组210例选择腹腔镜,采用t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手术的并发症、住院费用、住... 目的:比较在急性阑尾炎时选择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急性阑尾炎手术切除413例,分成两组,其中开腹组203例选择开腹,腹腔镜组210例选择腹腔镜,采用t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手术的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无1例死亡。但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而在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可靠,且在疗效方面比开腹手术好,但住院费用较高是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9
17
作者 袁博 张岚 +3 位作者 唐海灵 马小安 王重民 慕喜喜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究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90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分为腹腔镜组630例(包括单纯性422例、化脓性169例、坏疽性39例)与开腹组560例(包括单纯性109... 目的探究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90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分为腹腔镜组630例(包括单纯性422例、化脓性169例、坏疽性39例)与开腹组560例(包括单纯性109例、化脓性336例、坏疽性115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 d,2组相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浆胃肠激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分析2组相同病理类型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时,2组血浆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相同病理类型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3 d时,2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相同病理类型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单纯性AA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坏疽性AA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相同病理类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停抗生素时间、出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单纯性和化脓性AA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所有病理类型的AA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均可获得较传统开腹手术更理想的疗效,并能在术后更快恢复胃肠功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外科手术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胃泌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58
18
作者 安杰 董秀山 +1 位作者 秦学良 徐钧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58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和同期55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58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和同期55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止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综合费用等指标。结果 LA组与OA组相比上述指标除手术时间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8
19
作者 徐涛 马颖璋 +2 位作者 杨廷松 雷振宇 王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3期4458-446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围手术期外周血PCT、C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d,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相比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则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 d,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 d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清PCT、CRP水平,有利患者及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疗效 降钙素原 CRP
原文传递
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5
20
作者 马辉 唐帆 +1 位作者 侯吉学 赵新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978-4980,共3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1 260 mg,tid,连续服用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胃动素(GAS)、胃泌素(MTL)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GAS、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显著降低,GAS、MTL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能有效缓解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炎症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阑尾炎 酪酸梭菌 抗菌药物 症因子 胃肠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